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違法裁員公司負責人法律責任

違法裁員公司負責人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07 02:26:20

⑴ 違法辭退員工,公司要承擔什麼法律後果

用人單位解除與你復的勞動關系(制辭退)分以下三種情況,你自己對照下屬於哪種情況,應該支付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而沒有支付給你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詳細咨詢可以聯系我:

1、用人單位與你解除勞動關系,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的,你沒有《勞動合同法》39條規定的情形,可以認定該用人單位行為屬於《勞動合同法》87條規定的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應該支付你賠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2個月的本人工資;

2、用人單位與你解除勞動關系的,其中符合《勞動合同法》46條規定的,應該支付你經濟補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1個月本人工資,符合《勞動合同法》40條,沒提前通知你的還可以要求1個月工資作為代通知金;

3、你存在《勞動合同法》第39條的規定的情況,用人單位與你解除勞動合同,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你。

相關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38、39、40條、46、47、87條略(我QQ空間與網路空間有相關法律法規

⑵ 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內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容,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賠償金(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 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⑶ 單位負責人出現違規行為後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看是什麼違法行為,不說清楚就不知道

有些行為要負刑事責任,有些只是民事賠償

⑷ 違法辭退員工公司要承擔什麼法律後果

法律分析: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獲得經濟賠償,標准為經濟補償金的兩倍。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⑸ 負責人調離,公司發現員工違法,負責人要承擔管理責任嗎

公司對原負責人的處理,要說法律依據,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
如果依據的是公司內部的規章制度,那麼要處理原負責人,應當給其陳述申辯的機會。

⑹ 用人單位員工的職務行為違法,責任由誰來承擔法律依據多謝!

那你應該提交該員工的職務范圍證明文件~證明之後應該是歸公司的~

⑺ 公司違法員工有責任嗎

公司員工違法如果是職務行為,民事責任由單位負責;刑事責任由本人負責。如果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單位承擔民事責任後可向員工追償。
另外還要看該員工在公司的地位,如果他是某主管或直接負責人等,而他的行為可能是公司意志的體現,那可能構成單位犯罪,那單位肯定也要被判處罰金,但是如果因為員工履行公務時侵權,導致他人人身財產損害,那麼單位要承擔特殊的侵權責任,但這屬於民事責任,單位替代責任,說白了就是單位替員工賠償。
刑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法律依據: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⑻ 公司出現重大違法行為主要法律責任由誰承擔(法人還是最大股東)

公司出現重大違法行為主要法律責任由法人來承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五十七條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第五十八條法人應當依法成立。法人應當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住所、財產或者經費。法人成立的具體條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設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有關機關批準的,依照其規定。

(8)違法裁員公司負責人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人具有以下一般特徵:

一、法人不是人,是一種社會組織,是一種集合體,是由法律賦予法律人格的組織集合體。

這是法人與自然人的根本區別。它可以是個人的集合體,也可以是財產的集合體。不以組織集合體名義出現在民事主體的,不能為法人。

二、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它可以以自己的名義,通過自己的行為享有和行使民事權利,設定和承擔民事義務。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三、依法獨立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

它有自己獨立的權益,可以自己的名義獨立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

四、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可否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是區別法人組織和其它組織的重要標志。《民法總則》第60條規定,法人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⑼ 如何追究單位負責人的法律責任,急急!!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四十五條規定:
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可以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2、因為B\C符合上述法律規定,A不符合上述規定。

⑽ 公司發生違法行為,由公司承擔法律責任,公司負責人不承擔法律責任『對不對』

當然不對,公司肯定有規定,造成什麼損失負相應的責任,比如發生重大安全質量事故,公司負責人就要被追究責任的。

熱點內容
經營風險包括哪些經濟法 發布:2025-05-01 02:05:11 瀏覽:981
司法考試2016年改革 發布:2025-05-01 00:51:19 瀏覽:429
勞動法實習規定 發布:2025-05-01 00:05:48 瀏覽:168
法院合同法警 發布:2025-05-01 00:01:21 瀏覽:182
中國法官協會成員 發布:2025-04-30 23:32:23 瀏覽:141
法院辦公室先進材料 發布:2025-04-30 23:26:23 瀏覽:272
環衛工人有勞動法嗎 發布:2025-04-30 23:11:12 瀏覽:682
北大國際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4-30 23:10:58 瀏覽:137
司法局簽名 發布:2025-04-30 22:23:56 瀏覽:124
街道機關規章制度總則 發布:2025-04-30 22:04:22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