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百度法律知識推理

百度法律知識推理

發布時間: 2022-04-11 02:15:37

❶ 法律推理有哪幾種情勢推理

1.演繹推理演繹推理是從1般到特殊的推理。在適用法律進程中應用的情勢推理主要是指演繹推理。或說,主要是指通常講的3段論的推理方式。法律規定是大條件,案件事實是小條件,結論就是判決或判決。2.歸納推理歸納推理是從特殊到1般的推理,即從個別事物或現象的知識推出該類事物或現象的1般原則的推理。在法律適用進程中應用歸納推理的典型是判例法制度。3.類比推理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某些屬性相同從而推出它們在另外一些屬性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點的推理。

❷ 什麼是法學

法學,又稱法律學、法律科學,是以法律、法律現象以及其規律性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它是研究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

法學,是關於法律的科學。法律作為社會的強制性規范,其直接目的在於維持社會秩序,並通過秩序的構建與維護,實現社會公正。作為以法律為研究對象的法學,其核心就在對於秩序與公正的研究,是秩序與公正之學。

法學是世界各國高等學校普遍開設的大類,也是中國大學的十大學科體系之一,包括法學、政治學、公安學、社會學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上,很多人習慣將法學專業稱之為法律專業。

在中國,法學思想最早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家哲學思想,法學一詞,在中國先秦時代被稱為「刑名之學」,從漢代開始有「律學」的名稱。在西方,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Ulpianus)對「法學」(古代拉丁語中的Jurisprudentia)一詞的定義是:人和神的事務的概念,正義和非正義之學。

(2)百度法律知識推理擴展閱讀:

法學詞源

1、「法學」這一用語的拉丁文Jurisprudentia ,至少在公元前3世紀末羅馬共和國時代就已經出現,該詞表示有系統、有組織的法律知識、法律學問。

古羅馬法學家曾給「法學」下過一個經典性的定義:「法學是關於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識;是關於正義和非正義的科學。」德文、法文、英文以及西班牙文等西語語種,都是在Jurisprudentia的基礎上,發展出各自指稱「法學」的詞彙,並且其內容不斷豐富,含義日漸深刻。

2、關於法律問題的學問,在中國先秦時期被稱為「刑名法術之學」,或者「刑名之學」。據考證,雖然「律學」一詞的正式出現,是在魏明帝時國家設立「律博士」以後,但是,自漢代開始就有了「律學」這門學問,主要是對現行律例進行注釋。

中國古代「法學」一詞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代,然而,那時所用的「法學」一詞,其含義仍接近於「律學」。中國古代的「法學」一詞與來自近現代西方的「法學」概念有著很大區別。

3、現代意義上的漢語「法學」一詞,最早由日本輸入。日本法學家津田真道於1868年首次用來對應翻譯英文Jurisprudence,Science of Law以及德文 Rechtswissenschaft等詞彙並對之作了詳細說明,該詞於「戊戌變法」運動前後傳入中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學

❸ 法律推理有哪幾種形式推理

1、演繹推理

演繹推理系指前提與結論之間有蘊涵關系的推理方法。所謂「蘊涵」是形式邏輯中的一個常用概念。我們說一個判斷或一個判斷形式p蘊涵一個判斷或一個判斷形式q,也即指,當p為真時,q也必然為真。

從這個意義上,也可將演繹推理定義為前提與結論之間有必然聯系的推理。具體到法律邏輯上,演繹推理主要表現為涵攝模式中的司法三段論。

即以裁判規范為大前提,以裁判事實為小前提,推演出的最後的判決結論。演繹推理在法律發現中的直接適用范圍是比較狹窄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必須先行藉助其他邏輯方法對案件事實與相關規范進行加工處理後方可運用演繹法得出最後結論。以下試舉兩例以說明演繹法在法律推理中的適用情形。

2、歸納推理

歸納推理一般而言是指由個別的事物或現象推出該類事物或現象的普遍規律的推理方法,主要包括3種推理方法:簡單枚舉法、統計概率法與求因果聯系法。

這三種方法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通過對於大量但並非全部事物的觀察、綜合、分類、比較,從而推斷出該類事物具有某種共同的屬性,是一種由特殊推導出一般的邏輯推理。

與演繹法不同,歸納法是一種綜合的方法,它的結論往往會突破前提所提供的知識范圍,提出新的,並不必然蘊含於前提之中的結論。

法律人在法律適用中運用歸納推理必須遵守下列規則:除了所舉事例具有足夠的代表性,累計經驗中的事例或案例的數量越大,推論所得的結論正確的概率就越高。

3、類推法

類推法是指由兩個或兩類事物在許多屬性上都相同,便由此推出它們在其他屬性上也相同的推理方法。例如,已知甲事物具有a、b、c、d、e等屬性,且已知乙事物具有a、b、c、d等屬性,因而得出結論乙事物也具有e這種屬性。

(3)百度法律知識推理擴展閱讀:

法律推理實質上是承認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在某些情況下,當法官處於「找法不能」的境地時,法官可以根據自己的價值判斷和法律信念來進行推理和選擇,以彌補法律的漏洞,保護當事人的權益。但這種選擇必須是理性的,合情合理的,而不能任憑法官肆意揣測和濫用。

在法律實踐中,實質推理的主要形式是運用法律解釋、運用判例、進行利益衡量和參照公共政策。但其推論結果參入了法官的認知、情感和價值,滲透了法官的主觀因素,結果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因此對法官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需要加強司法監督,完善制度建設,防止法官濫用司法權。

❹ 法律推理的正當性標准

1、法律推理以法律和法學中的理或理由為基礎。例如,在傍晚看到晚霞時,有人說,明天會有好天氣。這個推理以氣象學的理為根據。同樣,解決法律問題時,需要法律人必須按照法律共同體所公認的法律解釋方法進行解釋。

2、法律推理受現行法律的約束。在我國,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都是法律推理的前提,是制約法律推理的條件。

3、法律推理是一種尋求正當性證明的推理。因為法律是一種社會規范,其內容為對人的行為的要求、禁止、允許,所以法律推理的核心主要是為行為規范或人的行為是否正確或妥當提供正當理由。

(4)百度法律知識推理擴展閱讀

推理方法:

1、三段演繹法

由一個共同概念聯系著的兩個性質判斷作前提,推出另一個性質判斷作結論的推理方法。

2、聯言分解法

由聯言判斷的真值,推出一個支判斷真值的聯言推理形式的一種思維推理方法。

3、連鎖推導法

在一個證明過程中,或一個比較復雜的推理過程中,將前一個推理的結論作為後一個推理的前提,一步接一步地推導,直到把需要的結論推出來。

4、綜合歸納法

以大量個別知識為前提概括出一個一般性結論的推理方法。

5、歸謬反駁法

從一個命題的荒謬結論,論證其不能成立的思維方法。分為:硬漢派、社會派、懸疑派、本格派、變格派。

❺ 法律推理是什麼

有形式推理方法、邏輯推理方法。
1、形式推理:演繹方法、歸納方法、類推方法。
★演繹方法:一般—→特殊,結論寓於前提之中,只要前提真實,推理形式正確,結論就真實,表現為「三段論」推理。
★歸納推理:個別—→一般,「判例法」就運用了此方法。
★類推推理:根據兩個對象的某些相同屬性,從而推出其在另一方面也有相同點的推理。
●特點:1)屬於演繹推理、間接推理2)從特殊—→特殊、個別—→個別3)從法律精神中推出新的意思4)依據是不充分的。
2、辯證推理(實質推理):作為推理的前提是相互矛盾的法律命題時,藉助辯證思維從中選
擇最佳命題以解決法律問題。
●辯證推理特點:1)法官面臨相互矛盾的法律命題時所進行的選擇過程2)為了解決因法律規定復雜性引起的疑難問題3)法官對法律、案件客觀事實的辯證推理過程,須建立在辯證法基礎上4)法官對矛盾運動研究而作出的復雜推理過程。

❻ 法律推理中的推理順序

淺談法律推理中的幾種邏輯方法
摘要:法律推理經常運用法律邏輯,法律邏輯是一種應用邏輯,是法律領域中思維的重要工具,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對法學方法論的目的而言,真正有意義的主要是四種邏輯方法:演繹、歸納、設證及類推。此四種推論作為主要的邏輯工具作用於法律規范具體化與案件事實抽象化的同步過程中,共同服務於法律推理大、小前提的建構。
關鍵詞,邏輯 形式推理 演繹、歸納、類推、實質推理 鹽酸案
一、 形式推理?
形式推理一般有三種形式: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推推理。
1、演繹推理
所謂演繹推理,就是從一般性的前提出發,通過推導即「演繹」,得出具體陳述或個別結論的過程。
演繹推理在法律發現中的直接適用范圍是比較狹窄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必須先行藉助其他邏輯方法對案件事實與相關規范進行加工處理後方可運用演繹法得出最後結論。我們說一個判斷或一個判斷形式p蘊涵一個判斷或一個判斷形式q,也即指,當p為真時,q也必然為真。從這個意義上,也可將演繹推理定義為前提與結論之間有必然聯系的推理。具體到法律邏輯上,演繹推理主要表現為涵攝模式中的司法三段論。即以裁判規范為大前提,以裁判事實為小前提,依據babara公式推演出的最後的判決結論。
案例1:濰坊市奎文區××小學學生李某因與同學王某發生口角而懷恨在心,遂乘王某午睡時盜走其手機、隨身聽轉賣他人。案發後王某家長報案,經偵查系李某所為。李某也供認不諱。在此案件中,因當事人李某年僅10歲,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7條相關規定即可直接確認季某不負刑事責任。在此案件中,法院可直接依據演繹法的babara公式得出結論,而無須藉助其他邏輯方法。其推理過程如下:??
??大前提:刑法規定未滿十四歲者完全不負刑事責任。?
??小前提:李某年僅10歲,未達到刑法規定的任何法定責任年齡,處於絕對不負刑事責任年齡時期。
通過以上這個案件可以看出,演繹法在法律推理中主要適用這樣領域:第一、簡單適用數字法條的案件中可以直接運用涵攝模式將案件事實涵攝到明確的裁判規范所構成的大前提之下從而形成裁判小前提,最後通過babara公式(或其變形公式)直接得到判決結論。演繹法在此類案件中的直接適用是因為數字概念一般是不需要解釋的,相對而言可以避免法律概念的模糊性。因而,在此類案件中基本不存在事實與規范之間的緊張關系,可以直接運用演繹法。。演繹(涵攝)只是表明了法律發現的最後環節,在某種程度上,演繹僅僅是『拿個例子來作(分析)測試』而已。正因為如此,演繹所得出的結論其實是必然的蘊涵於其前提之中,演繹法並不能推導出前提所不蘊含的結論。從這個意義上講,演繹法僅是一種分析的方法,並不能擴展我們的認識,也不能為我們帶來新的知識。既然如此,為什麼演繹法在傳統的法律邏輯中能夠占據那麼重要的地位,並且在當代的方法論中仍然承擔起溝通事實與規范、連接前提與結論的重要橋梁作用呢?這要回到演繹法的本質來理解,演繹法作為一種由一般到特殊的邏輯方法,其結論總是完全蘊涵在前提之中的,嚴格的運用演繹法就不可能得出任何無根據的恣意的結論。正是這種前提與結論的必然聯系賦予了演繹法以非常強的證明力和知識上的確然性。而這種可靠的確然性正是法律推理孜孜以求的最終目的。若舍棄了演繹法,那麼法律推理就難以避免個人意志的恣意妄為和判決結論的虛無飄渺。

❼ 法律邏輯學有哪些推理

法律邏輯學的推理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
按照思維進程的方向,可分為演繹推理、歸納推理、類比推理。其中,演繹推理分為簡單命題構成的推理和復合命題構成的推理。簡單命題構成的推理分為直言命題構成的推理和關系命題構成的推理;復合命題構成的推理分為聯言推理、選言推理、假言推理、假言選言推理(二難推理)等。歸納推理分為完全歸納推理和不完全歸納推理。類比推理分為性質類比推理和關系類比推理。
按照前提與結論之間是否具有蘊涵關系,可分為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
按照前提的數量,可分為直接推理和間接推理。

❽ 名詞解釋 法理推理

法律推理,就是指法律人在適用法律的過程中,確認法律事實,選擇法律規范,在此基礎上將確認的法律事實歸屬於特定的法律規范,並通過援引法律法律條款,獲得裁判結果的思維活動。

常見的有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演繹推理是以一般的原則為標准推斷出某一具體情況的解決方式。

如甲類情況受乙規則支配,某一案件的情況屬於甲類,因此這個案件要受乙規則支配。歸納推理是從兩個或更多的同類特殊命題中獲取一般性命題的推理。

如在甲案件中,製造商對於過失造成的、由飲料瓶成品引起的損害負有責任;在乙案件中,製造商對由過失造成的、由包裝布料成品引起的損害負有責任,從這兩個命題中,人們可以歸納出一般的命題,即製造商要對他過失地提供給人們使用的包裝品引起的損害承擔責任。

這個一般命題可作為演繹推理的基礎。然而從兩個或更多的特殊命題中也可能歸納出幾種普遍程度不同的一般性命題。類比推理是根據兩種情況在某些特徵上的相似,做出它們在其它特徵上也可能相似的結論。如在乙案件中可應用甲規則,現在有一個在所有實質方面類似於乙案件的案件,那麼甲規則也可應用於這個案件。

但類比推理或然性很強,應在具體案件中考慮多方面因素慎重使用,尤其不能在刑事案件審理中使用類比推理。

❾ 法律的三種推理法是什麼

法律推理」是指對法律命題的一般邏輯推理。常見的有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1,演繹推理這是一種確實性推理,演繹推理的形式有三段論、假言推理和選言推理等。在教育工作中, 依據一定的科學原理設計和進行教育與教學實驗等,均離不開此法。2,歸納推理,這是由一定程度的關於個別事物的觀點過渡到范圍較大的觀點,由特殊具體的事例推導出一般原理、原則的解釋方法。3,類比推理是從觀察個別現象開始的,因而近似歸納推理。但它又不是由特殊到一般,而是由特殊到特殊,因而又不同於歸納推理,分完全類推和不完全類推兩種形式。完全類推是兩個或兩類事物在進行比較的方面完全相同時的類推;不完全類推是兩個或兩類事物在進行比較的方面不完全相同時的類推。

❿ 法律邏輯推理問題

已知:1、甲和乙是殺人犯,則丙無罪;
2、丙有罪,且丁的證詞正確的;
3、如果丁的證詞正確,那麼乙就是殺人犯。
1)、由2可推知4丙有罪(聯言推理的分解式);(5)丁的證詞正確(聯言推理的分解式);
2)、由(3)和(5)可推知(6)乙就是殺人犯(充分條件假言三段論推理肯定前件式);
3)、由(1)和(4)可推知:並非甲和乙是殺人犯(充分條件假言三段論推理否定後件式),這個負判斷的等值判斷是:(7)或者甲不是殺人犯,或者乙不是殺人犯。
4)、由(7)和(6)可推知(8)甲不是殺人犯(選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5)、由(6)和(8)可知乙就是殺人犯,甲不是殺人犯。

熱點內容
勞動社會保障法作業1 發布:2025-05-04 18:08:41 瀏覽:627
瓦房店法院法官 發布:2025-05-04 18:08:41 瀏覽:746
法治社會手抄報 發布:2025-05-04 17:58:46 瀏覽:347
為明確法律責任劃分現將告知 發布:2025-05-04 17:41:35 瀏覽:518
勞動法服裝費 發布:2025-05-04 17:37:07 瀏覽:590
授權函具備法律效力么 發布:2025-05-04 17:34:50 瀏覽:844
湖南停車條例 發布:2025-05-04 17:32:06 瀏覽:440
勞動法對於公司搬離地址 發布:2025-05-04 17:21:28 瀏覽:818
最高人民法院信訪電話 發布:2025-05-04 17:14:11 瀏覽:683
民法考點一 發布:2025-05-04 17:13:27 瀏覽: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