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淘寶網被判盜版連帶責任的法律思考

淘寶網被判盜版連帶責任的法律思考

發布時間: 2022-05-26 04:43:37

A. 淘寶網上賣盜版軟體,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

如果工商部門發現我的網店出售盜版軟體,會怎麼進行處理,我會為此承擔多大的法律責任跟罰款?
根據你的交易金額以及你的貨存量來做出處罰。對出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行為,工商局的一般做法是罰款、沒收假冒商品、吊銷營業執照等。
如果數額很大或者情節很嚴重的話,還有可能構成犯罪,http://ke..com/view/2368523.htm
或者,如果工商部門對我進行處理時,我是不是可以不管,只是關了網店就可以了?
不是關了網店那麼簡單的就沒事了,只要能查出來店主就是你,你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這與現實生活中的店鋪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性質是一樣的。
我想知道的是工商局的反應,還有該怎樣的對策。
工商局的反應就是一旦知道你就是那個網店的店主,不日就會找上門來,至於到底是給你罰款還是沒收等什麼處罰,要看你的具體情節以及涉案的金額,很嚴重的話,會構成刑事犯罪。不過就你這種小店,估計工商局都不會把你看在眼裡,言外之意可能都懶得管你。
還有,現在的網店還不是實名制登記,查找起來比較困難,一般的小店不會引起工商局的注意,只要超大型或者涉案金額特別多的網店才會引起網路警察的注意,一旦查出來你的ID,隨後工商局等單位就會一個個找上門來罰款等等。
最安全對策的對策就是,不幹違法的事。

政策的大方向是網店也要實行實名登記,這樣做的原因就是為了防止網路詐騙和假冒偽劣商品。

B. 淘寶店賣假貨,淘寶店賣家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賣假貨不構成犯罪的,責令停止銷售,沒收違法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銷售產品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一十四條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C. 在淘寶銷售的產品侵權,現在收到侵權承諾書,咋辦哭,高分求解,解後再加分。

簽。
首先,你不必太擔心,這不是什麼大事,如果說你的行為確實如你所說,那麼恭喜你,事態不嚴重。很可能是因為該公司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比較高,所以他們採取的措施也比較正式,你的行為遠不構成犯罪,只是侵權了而已。而且你說就幾本,這個程度遠不構成起訴的程度,放心,他們絕不可能告你,訴訟沒有你想的這么簡單,交10塊錢就可以了么?不是的,要准備證據,案前還有很多事要搭理,所以不用擔心,或許有人會為了吵架去起訴,但大多數人不會,而且你的事例不具威懾力,公司更不會做這種沒有回報的付出。
其次,簽只是證明你尊重他們知產權的態度,和你願意悔改的態度。這就好比你惹上司生氣了,是道歉為妙,還是和他死犟呢?當然是道歉更合適啦。
關於樓上說的什麼不簽,怕留證據等問題阿,你完全可以忽視了。請問這是什麼證據?你本來就做錯了,這點是無可爭議的。盡管你之前不知道,但是知道後為你的錯誤道歉,難道這能證明你是故意的么?這是什麼邏輯?請問這有邏輯么?別理他們,不會起訴你!請你放一萬個心!
最後,我還想反駁一點樓上的。是的,如果是合法渠道,而且商品是正品(非盜版)的話,那家公司在第一次銷售之後就無權再約束再買賣行為,但是你看到重點了么?這是盜版!謝謝,所以權利人任何時候都有權打擊這種銷售、傳播行為。另外你提交侵權產品來源的目的並不是是給你一個免除責任的機會。你侵權了怎麼可能沒責任呢?責任是伴隨你侵權的行為就隨之產生了,免除的是你的賠償責任,你只是不用賠償。綜上,你千萬不要死犟,態度好一點,和作為第三方的淘寶好好溝通,不會有大問題的。關於你說不記得在哪裡購買,這點沒關系,你不是說在個二手市場買的么,就寫二手市場,再要細究,你就說人家可能關門了,他不會太為難你的~
最後,多加一句,其實我也就是一名學生,但是是名一本大學一流專業的法學本科生。然後請你看看我的賬號等級及採納率(90%)。所以請放心,我不會胡亂編些亂七八糟無根無據的話來亂騙你的。

D. 淘寶賣假貨會被判刑嗎

法律分析:淘寶網針對出售假冒、盜版商品實行「三振出局」制,即賣家每次出售假冒、盜版商品的行為記為一次,若同一賣家出售假冒、盜版商品的次數累計達三次的,則將被永久查封賬戶。 出售假冒商品的,淘寶刪除會員所發布過的假冒、盜版商品或信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一十四條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E. 淺議淘寶網在網店售假案中的法律責任

網店售假案頻發 淘寶網售書將持證放行

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司長王自強日前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面對利用電子商務平台銷售侵權盜版的現象應當予以重視。作為提供交易平台的網站不應當承擔全部責任,但必須承擔有限責任。規范電子商務平台、制約網路銷售盜版現象,需要執法部門、網站和銷售商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近期,上海、蘇州、齊齊哈爾等地「掃黃打非」部門先後查處了多起網上經營侵權盜版出版物案件。從案情來看,大部分賣家都是通過在電子商務平台上注冊並開設網店,利用網路交易平台銷售盜版圖書或光碟。針對新媒體領域出現的盜版問題,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正積極採取措施予以打擊。而作為我國最大電子商務平台的淘寶網,也在11月18日發出打假倡議書,宣布將成立打假團,同時宣布將投入1億元以支持新一輪的全民打假行動。

網上銷售盜版呈蔓延趨勢

「最近出版的一部暢銷書,從9月2日正式出版到9月9日,僅淘寶網上就有105家店鋪涉嫌銷售該書的盜版。」近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如是說。該負責人還表示,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銷售侵權盜版活動又有了向網上蔓延的新趨勢。

今年9月和10月,上海市凌某網上經營盜版光碟案、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梁某夫婦網上經營非法復制港台原版圖書案、江蘇省蘇州市謝某網上經營盜版圖書案3起重大網路銷售侵權盜版案在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督辦下被破獲,相關人員也被處以有期徒刑或刑事拘留。

據了解,以往個人在網上開書店,電子商務網站對賣家只進行簡單的實名身份核對即可,因此,網路銷售盜版者身份復雜。同時,由於針對個人賣家,目前法律、行政法規中並無明確具體規定,要求網路交易平台的提供者負有區分各種情況的義務,因此,網站此前在制約個人賣家行為方面舉措乏力。

網上打假延伸至線下

「為了維護淘寶平台良好的購物環境,創造新的商業文明,淘寶網將組建專門的打假團隊,嚴厲打擊違規及售假商鋪,並呼籲廣大消費者和廠家企業積極參與進來,發現並向淘寶網舉報相關行為。」淘寶網官方表示。同時,淘寶網也會把發現和掌握的有關信息、證據提交給相關廠商企業和工商、公安、消協等相關部門,將打擊假貨之風從淘寶網上延伸到線下,一同打擊社會上制假售假的黑色產業鏈。

淘寶網所指的「打假」商品當中也包括打擊侵權盜版出版物。據了解,從今年9月底開始,淘寶網要求所有圖書都必須錄入ISBN編碼庫才允許上架,而從2010年2月起,淘寶網將要求淘寶書籍/雜志/報紙類目實行賣家准入規則,要求所有書籍類賣家提供《出版物經營許可證》,這也從一個方面杜絕了假貨出現在網路上。
對這些規范舉措,不少業內人士表示贊賞。他們說:「在線下,制假售假者往往可以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或者乾脆匿名行事。但在淘寶網上,由於相對完整的注冊信息以及完善的注冊流程,絕大部分售假者都會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跡,查處起來相對也方便一些。」

F. 在淘寶買到假貨淘寶是否應該承擔連帶責任

不會的,淘寶不承擔任何責任,但是你可以申請維權,淘寶介入,要求索賠,淘寶方面不會索賠,賣你假貨的人會得到處罰,同時你會得到相應的索賠

G. 馬雲怎麼看待淘寶侵權,如果淘寶侵權,那麼有一些從商場代購,賣的是專櫃正品的怎麼辦

小馬哥肯定不希望淘寶侵權,他定在想:站著,我就要把錢掙了。淘寶在法律中可以定義為「網路服務提供商」(俗稱網站),那麼賣家即定義為「網路用戶」(俗稱網民)。侵權責任法規定:網路侵權承擔過錯責任,即有過錯才承擔責任。從淘寶運營模式看,是賣家自己提供產品,通過淘寶展示宣傳和銷售,構成了網路用戶和網路服務提供商的關系和角色。 對於賣家的銷售行為,淘寶有義務審查,但是大家知道,網站的流量很龐大,導致淘寶不可能對每一個貨品都進行嚴格的、逐一的審查,所以對於未授權經營的品牌產品(無需審查)、偽劣的商品、仿冒的產品,侵權者是賣家而非淘寶。
但淘寶需承擔一個義務——提示刪除規則的義務。即在受害方(比如被仿的品牌)作出提示後,淘寶有義務進行審查,進而刪除,否則就擴大侵害的部分承擔連帶責任。跟yzm和ssm一個道理。
但對於淘寶事先明知的,須承擔責任。所以你就會看到淘寶商城在申請的時候,要求提供各種的證明文件。
再者,對於正品產品的授權與否,只是企業個體的經營管理行為,不在侵權的調整范圍之內,所以只要是符合標準的正品,無論授權與否,任何人都可以銷售經營,更可以在淘寶進行銷售。

馬雲身邊高手很多,所以說淘寶沒有也不會侵權。

H. 假如發現淘寶上有人賣盜版,淘寶需要負責么作者該如何維權

目前是否承擔責任定性比較模糊,淘寶是提供服務的平台,負的責不包括連帶賠償責任。

知識產權人發現有侵權涉假產品可以在產品描述頁面選擇舉報,在線發起侵權舉報進行處理。

祝愉快!

I. 淘寶賣家賣假貨不賠償,淘寶網是否有責任

有責任。

1、淘寶網有責任介入買家的賠償流程,可以對賣家進行售後維權處理。

2、只要賣家賣假貨證據足夠有說服力的話淘寶是會准許退款的,按照地址把貨物發回去,收到退款後不要這么輕易就算了,可以點擊申請售後來索取退貨的郵費。

3、商家在淘寶上注冊開店,有一道必須的程序,就是要與淘寶簽訂「服務協議」。雙方約定:「用戶不得在淘寶平台上銷售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它合法權益的商品,如果用戶的行為使淘寶遭受損失,用戶應賠償。」

(9)淘寶網被判盜版連帶責任的法律思考擴展閱讀

1、消費者買到假貨的損失顯而易見,但電商平台所受的影響卻無人理會。3月29日,一宗「淘寶」平台起訴售賣假名牌賣家的民事訴訟在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原告浙江淘寶網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淘寶網」)訴三名被告售假行為違反網路服務合同和損害原告商譽,索賠共計321萬元。

2、2016年6月,淘寶網通過大數據打假系統,發現兩家店鋪銷售的施華洛奇手錶存在售假嫌疑,經品牌方鑒定,被告銷售的商品包裝與正品不符,做工粗糙,顏色異樣,權利人給出了「所涉商品為假貨」的鑒定結論。

3、據悉,兩家涉嫌售假的店鋪分別由該案兩名被告劉某均、王某怡注冊,淘寶網將線索移送至警方。2016年8月10日,警方查處了王某怡位於布吉的經營及居住場所,當場將劉某均抓獲,發現涉案的店鋪實際由劉某均與其妻陳某華共同經營。劉、陳二人均因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被羅湖區人民法院判刑。根據法律上「先刑後民」的原則,兩被告人獲刑後,相關民事訴訟也隨之開啟。

4、該案是電商平台首次利用民事訴訟手段起訴售假賣家的案例。庭審中,淘寶網引用一位教授的研究報告,認為每一次涉假或品質糾紛都會令消費者在電商平台整體的消費活躍度顯著下降,並向法庭提供了計算損失的方式,得出321萬元的賠償數額。此外,淘寶網請求法庭判令三名被告在報紙、網路媒體的顯著位置刊登聲明,消除因被告的惡意售假行為對原告聲譽造成的影響。

J. 在淘寶上買到假貨,是不是淘寶也有連帶責任

在消費者維權意識增長的今天,我們不得不思考:如何理性妥善處理消費者的維權行為?懲罰性賠償離我們還有多遠?

名詞解釋:

懲罰性賠償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定,通過法院判處的由侵害人向被侵害人支付超過實際損失的金額的一種損害賠償。

有一個美國老太太因邊開車邊喝熱咖啡燙了腿,卻成功告贏了麥當勞,獲得百萬賠償。這個故事,中國人都很熟悉。

那個告贏麥當勞的老太太叫史特拉,美國有個以她命名的獎,每年頒給最成功也最荒誕的訴訟案的原告律師和陪審團。得獎中最有名的案子是奧克拉荷馬的馬弗·格瑞辛斯基先生。

該天才買了一輛嶄新的9米長的旅行車(有床,有廁,有廚房的motor home)。在回家的高速路上,他把自動駕駛定在120公里的時速,就離開駕駛座到後面煮咖啡去了,最後出了大車禍。幸好,該位老兄還活著,並且狀告該車製造廠而得到175萬美元賠償,外加新車一輛,理由是車子的說明書上沒有說:不可以離開駕駛座到後面去煮咖啡。

案子過後,該製造廠真的把這一條加在說明書上了。

上帝已經死了

在著名的「麥當勞咖啡燙傷案」中,老太太史特拉遭受的實際損失只有2萬美元。陪審團卻判決被告償付高達270萬美元的懲罰性賠償。依照美國法律,只要被告存在欺詐的、故意的、惡意的、後果嚴重的違法行為,即可適用懲罰性賠償法規,賠償金額可以遠高於受害者的實際經濟損失或精神損害。

1999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早就知道油箱設計有問題,但為了利潤而不及時修改,造成了6人嚴重燒傷。法庭判決通用汽車公司支付補償性賠償1億美元,懲罰性賠償48億美元。這種懲罰性賠償針對大企業,保護弱勢群體,旨在對侵權者主觀上的惡意和不道德進行嚴懲,以求殺一儆百。

在17至18世紀的美國,懲罰性損害賠償主要適用於誹謗、誘奸、惡意攻擊等使受害人遭受名譽損失及精神痛苦的案件。進入20世紀後,大公司和大企業蓬勃興起,各種瑕疵商品導致的消費者損害案件也頻繁發生。大公司財大氣粗,對於消費者的補償性賠償,很難遏制其為追逐贏利,而制售不合格甚至危險商品的冒險。於是,懲罰性賠償逐漸適用於產品責任領域,賠償金額也不斷提高。

國內的消費者就沒這么幸運了。

「齊二假葯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之後,中國消費者的無奈無不凸顯在蒼白的法條間,公眾對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又一次熱切關注,喚起了人們對十年前一個匪夷所思的筆記本糾紛案的記憶。

1997年8月,王洪購買了恆升筆記本電腦一台,因電腦質量問題與廠商產生糾紛,多次交涉未果,王洪自覺上當,在網上發了一篇《請看我買恆升上大當的過程》。此文一出,跟帖無數。恆升認為王洪侵犯了公司的名譽權,遂發起訴訟。2000年12月19日,北京一中院作出終審判決,被告向恆升公司賠款9萬元。2001年3月12日,被告因無力支付賠款,而因「拒不執行判決」被拘留。最後還是免費幫王洪代理案件的律師從多位同情者處籌得9萬元交給法院,這個倒霉的消費者才在「消費者保護日」的前兩天重見天日。

這一判決,在十年前中國互聯網方興未艾之時,引起巨大轟動。新興的網民將判決視為對網路言論自由的最大挑戰。終審判決當日,恆升的網站被黑客貼出醒目的黑底白字「贏了官司,輸了世界」,王洪被拘當日,又一位網民借用了尼採的名言——「上帝已經死了」。

判決作出後一年,恆升就在消費者的視線中消失了。贏了官司的恆升,市場卻給了它最嚴厲的懲罰。

舶來的懲罰性賠償

十年過去,對於中國很多普通百姓而言,懲罰性賠償仍然是個陌生無力的詞彙,人們對於賠償更為通俗的理解是賠多賠少的問題。

我國法律中一直未明確懲罰性賠償制度,直到1993年制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時,才正式建立了懲罰性賠償金制度,該法第49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這一規定借鑒了英美法的懲罰性賠償制度,也是迄今為止我國法律中惟一的一條懲罰性條款。

而關於欺詐行為的認定,人們看法不一。

目前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

1996年3月15日,國家工商行政局發布的《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欺詐消費者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採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因此,欺詐行為既包括經營者積極編造虛假情況或歪曲事實,故意告知消費者虛假情況,也包括有意隱匿真實情況,有義務告知消費者卻不告知。

但在是否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上,有法學專家認為:「懲罰性賠償是英美國家的典型做法,與大陸法系國家的民法觀念不相符,我國不必效尤。」

正因為如此,懲罰性賠償制度引入中國舉步維艱。

罰金與隔靴搔癢

回望中國,期待對企業的違法行為進行法律審判的呼聲,早已高過對其道德審判。

但當消費者認為消法中規定的賠償金額不足以彌補自己的損失,而希望獲得更多的賠償時,不得不選擇漫長而高成本的訴訟維權之路,正因為如此,許多消費者放棄了維權,部分企業也繼續鋌而走險。

然而,最近有一個消息足夠讓消費者振奮。

《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中,已經引入了對質量缺陷食品進行「十倍價款賠償」的法條。相對於消法中的兩倍返還,這顯然又進了一步。

也有人提出,在即將制定的民法典中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才更有利於這一制度的實施。

值得期待的是,我國學者目前已起草了兩個版本的《民法典·侵權行為法編草案建議稿》,其中都引入了懲罰性賠償。版本一規定:故意侵害他人生命、身體、人身自由、健康或具有感情意義財產的,法院得在賠償損害之外判決加害人支付不超過賠償金3倍的懲罰性賠償金。版本二規定:因生產者、銷售者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請求生產者、銷售者給予雙倍價金的賠償。

然而,這樣的規定在適用條件和懲罰額度上與英美法系中的懲罰性賠償力度相比,仍如同隔靴搔癢。

為什麼近年來,假冒偽劣食品和有毒食品案例層出不窮,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賠償機制上的震懾力不足。消費者和受害人的維權成本很高,司法實踐中一般只判決賠償實際損失,不考慮受害者耗費的時間、精力等成本。由於缺乏懲罰性賠償,違法者的違法成本很低,補償性賠償的標准遠遠不足以抵禦其為逐利而制售不安全食品,有問題的產品的貪婪。

無數的事實告訴我們:只有增加企業的違法成本,才能保護守法企業的公平競爭。也只有對訴訟的恐懼才能令製造商們重視產品質量,更不會為小利而冒大險。

熱點內容
2014年最新勞動法實施細則 發布:2025-05-04 13:49:56 瀏覽:41
起訴離婚必須要請律師嗎 發布:2025-05-04 13:49:18 瀏覽:247
民法典對環境的意義 發布:2025-05-04 13:38:21 瀏覽:110
宇宙與道德經 發布:2025-05-04 13:37:37 瀏覽:905
景道德光 發布:2025-05-04 13:36:10 瀏覽:393
法院立案登記制 發布:2025-05-04 13:33:52 瀏覽:584
勞動法9級工傷賠償多少錢 發布:2025-05-04 13:30:42 瀏覽:362
中國婚姻法有對女方贍養這一說法嗎 發布:2025-05-04 13:16:45 瀏覽:102
依法治國認識理解 發布:2025-05-04 13:15:14 瀏覽:199
地震預報管理條例以什麼為准 發布:2025-05-04 13:14:38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