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檢察院未盡到法律監督責任

檢察院未盡到法律監督責任

發布時間: 2022-11-29 08:41:50

① 檢察院如何行使法律監督權

檢察機關在行使立案監督權時主要在訴訟過程中對公安機關、自偵部門、審判機關、執行機關等進行合法性的監督。檢察機關行使立案監督權有三種途徑。

一為檢察機關審查批捕和起訴案件過程中,發現有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事實,或者不應當立案而立案的事實,這時可以監督公安機關立案。

二為通過開展專項的立案監督活動進行監督。例如可以根據當地治安情況有針對性地到派出所檢查某類案件受理登記和立案登記以及查閱案卷,從而發現立案監督線索。

三為通過受理群眾舉報、控告和申訴,或者其他途徑發現立案監督線索,而專門針對個案開展立案監督。

檢察機關在行使立案監督權時主要在訴訟過程中對公安機關、自偵部門、審判機關、執行機關等進行合法性的監督。其監督的目的均是依據國家法律的規定,監督一切國家機關、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在遵守國家法律的軌道上行動,對任何違反國家法律的行為依法予以追究。

(1)檢察院未盡到法律監督責任擴展閱讀:

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權之表現形式

檢察機關其法律監督權之表現形式,指的即是檢察監督權之構成。筆者以為,檢察機關其法律監督權之表現形式可分為兩個層次。處於第一層次或上位的,即是刑事公訴權、民事公訴權與行政公訴權。在此三者當中,又尤以刑事公訴權為重。

處於第二層次或下位的,乃依附於刑事公訴權、民事公訴權與行政公訴權而存在的輔助性權力,包括偵查權、偵查監督權及刑事訴訟監督權、民事訴訟訴訟監督權與行政訴訟監督權。

② 對訴訟費是否能進行檢察監督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四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第二百三十五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執行活動實行法律監督;第二百零八條第三款規定,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審判監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一、調查核實權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因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需要,可以向當事人或者案外人調查核實有關情況。
二、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第一款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
附:《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三、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處理方式。
1、《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一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抗訴書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再審的裁定;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至第五項規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但經該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的除外。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一十三條規定,人民檢察院依法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提出抗訴,或者經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提出再審檢察建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一十四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以及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的裁定依法提出抗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但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程序以及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裁定等不適用審判監督程序的判決、裁定除外。

【拓展資料】
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③ 檢察院做出的決定違背法律規定怎麼辦

檢察院的辦案程序
受理案件的范圍和案件來源
第一條 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圍,應當按照刑事訴訟法第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案件管轄范圍的分工執行。
一、經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即填寫《立案請示報告》,經檢察長批准或檢察委員會決定,製作《立案決定書》。按照案件管理制度的規定及時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上級人民檢察院認為不應當立案的,應用書面形式及時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予以撤銷。下級人民檢察院有不同意見時,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復議。復議結果應及時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執行。
二、經審查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具有刑事訴訟法第十一條規定的情形之一不予立案的,經科、處長或檢察長批准後,應製作《不立案通知書》,將不立案的原因和理由通知控告、檢舉單位或控告、檢舉人.控告、檢舉單位或控告、檢舉人不服,可以申請復議,復議的結果,應當通知控告、檢舉單位或控告、檢舉人。
三、經審查認為控告、檢舉的犯罪事實不清、需要補充材料才能確定立案或不立案的,可以通知控告、檢舉單位補充材料,人民檢察院也可以派人直接調查,或者配合有關部門聯合調查,對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立案偵查;認為犯罪情節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移送有關部門處理。並通知原控告、檢舉單位或個人。
偵 查
從事偵查工作的人員,憑人民檢察院的證明文件向有關單位和人員收集、調取證據。對於不能調取的證據,可以拍照、復制。
對不需要拘留、逮捕的被告人,可以傳喚到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檢察院指定的地點進行訊問,也可以到被告人所在單位或住處進行。對在押的被告人,應填寫《提押證》,前往看守所進行訊問,或者提到人民檢察院訊問。
人民檢察院在偵查中可以使用五種強制措施,即: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
人民檢察院在偵查過程中,對於犯罪分子犯罪後企圖行凶、自殺、逃跑以及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等情況,確實需要先行拘留的,填寫《呈請拘留審批表》經檢察長決定後,填寫《拘留人犯通知書》通知公安機關填發《拘留證》並執行,必要時人民檢察院可派員協助。並按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偵查終結
第四十一條 對於已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由承辦人寫出《偵查終結報告》,提出提起公訴、或免予起訴或者撤銷案件的意見,對於共同犯罪案件中不構成犯罪的被告人,應提出不起訴處理意見。經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審查決定後,分別製作《起訴書》、《免予起訴決定書》、《不起訴決定書》《撤銷案件決定書》並按照規定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
第四十二條 提起公訴的案件,應當是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
第四十三條 免予起訴的案件,應當是已經構成犯罪,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案件。
第四十四條 對決定撤銷的案件,應填寫《撤銷案件決定書》,分別交被告人所在單位,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存檔,有通知被告人必要的,可交被告人一份。如被告人在押,應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釋放。
已經偵查終結的案件,准備起訴的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月;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起訴以後,由人民法院退回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內補充偵查完畢。
對於控告、檢舉材料,經審查認為被告人不需要作刑事處罰或決定免訴、撤銷案件或不予起訴,需要移送有關機關處理的;以及查處案件中發現發案單位在工作和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或問題的,應向有關機關發出《檢察建議書》,並請他們將研究處理結果告訴人民檢察院。
對於決定起訴的案件的提起公訴、出庭支持公訴、審判監督工作以及本程序有關逮捕、起訴、免予起訴的未盡事項,參照本院《刑事檢察工作試行細則》的有關規定執行。

④ 如何加強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能論文

檢察機關是憲法定位的法律監督機關,「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是檢察機關的工作主題。法律監督工作的好與壞,關涉法律的正確實施和社會的公平正義。從實踐看,由於法律規定、職權配置、人員素質等種種原因,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還存在監督不廣、監督不深、監督不夠、監督無力等現象。如何更好地行使法律監督權,維護社會公平公正,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完善法律規定,使法律監督更具操作性
一是對法律監督的規定應盡可能細化。從目前看,憲法和法律雖然賦予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權,但是在哪些方面可以監督、如何監督、可以採取哪些監督手段等方面規定得較為模糊,在實際工作中不易操作。如:關於刑事立案監督的規定見於《憲法》的第129條、《刑事訴訟法》的第8條和第87條、《關於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的第7條、《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修正)》的第164條、《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的第372條到379條、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立案監督工作問題解答》等,但這些大都為原則性規定,具有實際操作意義的是2010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印發的《規定(試行)》。然而上述規定多為程序方面的規定,又只是規定互相通報、建議、通知、送達、報請等,這種軟性監督的方式對於被監督對象拖延不執行或拒不執行缺乏後續的制約措施,實際操作性差。二是監督門檻設置不宜過高。比如《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2012修訂)第五百六十六條規定:「人民檢察院發現公安機關偵查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對於情節較輕的,可以由檢察人員以口頭方式向偵查人員或者公安機關負責人提出糾正意見,並及時向本部門負責人匯報;必要的時候,由部門負責人提出。對於情節較重的違法情形,應當報請檢察長批准後,向公安機關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構成犯罪的,移送有關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在工作實踐中,對於那些「情節較輕」的,只能進行口頭糾正,缺乏效力,監督效果不明顯。三是應強化法律監督的手段。刑訴法、民訴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監督手段較為單一,除抗訴外,主要是發書面通知、檢察建議等,一旦被監督單位或個人不予執行或拖延不辦,沒有後續措施,這就造成了監督不力的現象。如,檢察機關在立案監督方面只有調查權,而沒有偵查權。調查手段有限並缺乏強制保障措施,加之被監督機關對立案監督在案情認識上及證據收集上會有差別,必然會影響立案監督效果。四是應促進對等監督。應制定相應規定,在重點鄉鎮設置派駐鄉鎮檢察室,強化對鄉鎮一級的法庭、公安派出所以及其他行政執法部門的監督。另外,在民事訴訟監督方面,《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監督規則(試行)》第88條和第103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提出再審和執行檢察建議,應當經本院檢察委員會決定。但是,同級法院接到再審檢察建議後,不用經過審委會,就可以直接由副庭長進行回復,甚至敷衍、不回復。再如,在檢察機關對民事行政申訴案件提請抗訴後,法院發還重審時雖然另行組成合議庭,但有時負責簽字審批的主管院長還是同一個人,對再審案件的公正辦理有影響。
二、強化內部分工配合,使法律監督更加專業化
長期以來,檢察機關側重於刑事檢察和自偵工作,對法律監督重視不夠。造成這方面的客觀原因是,檢察機關承擔著較重的審查批捕和審查起訴工作,以我院為例,近三年來,偵監部門的檢察員每年人均辦理70件案件,人均2天1件;公訴部門的檢察員、助理檢察員每年人均辦理公訴案件85件,每人平均2.5天辦理1件。這些固定的工作量占據他們很大的時間和精力,導致了對立案、偵查活動的監督成為了「副業」。因此,筆者認為,檢察機關應當以實行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為契機,將法律監督單獨抽出,設立訴訟監督局,或者成立訴訟監督組,專門從事刑事、民行訴訟環節的法律監督,變副業為主業,變被動為主動。同時,獨立出來的法律監督部門或辦案組應與院內其他業務部門緊密合作,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一是與案管部門合作,強化對案件的入口進行有效監督;二是與批捕、起訴等刑檢部門合作,刑檢部門在審查案件中發現偵查機關存在違法行為,應當及時和訴訟監督部門或辦案組聯系,避免監督部門的二次閱卷和重復勞動,既提供了監督案源,又確保了進一步查清案件事實、完善證據鏈條、促進公正審判,為刑檢部門掃清障礙;三是與自偵部門合作,對於在訴訟監督中發現偵查人員或者審判人員有貪贓枉法、刑訊逼供、瀆職失職等涉嫌違法犯罪行為的,可以與反貪、反瀆部門配合,既強化了法律監督手段,提高了法律監督效果,又為反貪反瀆部門提供了案源;四是與監所檢察部門合作,強化對羈押必要性的審查和監督,以及對偵查人員是否存在暴力取證等進行監督調查,更好地保障在押人員的合法權益。
三、創新完善工作機制,使法律監督更加扎實有效
一是應完善執法考核機制,促進法律監督。在工作實踐中,有時候出現的監督難、難監督現象,與執法考核有關。比如立案監督,在檢察機關這邊有考核指標,而且上不封頂、多多益善,但在公安那邊,受迫於破案率,往往採取不破不立的做法,被立案監督還有扣分項,所以不願意配合,即使不積極、不主動。有的檢察院甚至為了完成考核指標與公安溝通協調,做假監督、紙面監督和數字監督,只為應付上級考核。個別基層院甚至出現批捕100件,立案監督80件的造假現象。所以,應當樹立正確的思想,理清工作和考核的關系,考核是為了工作,而非工作是為了考核。因此,考核宜粗,抓大放小,盡量不要設指標;監督宜細,要規范明確,盡量具體。二是應完善公檢法配合與制約機制。做好法律監督,需要公檢法三家單位的配合協作,減少分歧,特別在統一執法尺度方面。應在立案標准、羈押必要性認識、批捕、起訴標准和法院審理標准上做到相統一、相一致。同時,重點還要相互制約。從實踐看,相互配合有利於案件進展,相互制約才有利於公平公正。檢察機關更要在案件事實、證據方面嚴把關、把好關,做到事實證據統一、程序實體兼顧,以法為是、秉公監督。三是應探索政法機關案件通報和信息共享機制。公開和共享是強化法律監督的有效手段。例如,筆者所在的武安市檢察院,今年以來,公安機關已刑事立案2670餘起,其中報捕案件218件,直訴案件110餘件,在立案監督方面大有空間,但是僅僅依靠當事人申請、舉報,渠道太窄,案源不多。如果能夠實現信息共享,就可以從報案、受案開始進行監督,也可以擴展到對治安管理案件的監督,防止刑事案件的「降格處理」,真正做到「源頭監督」。同時,信息共享也有利於加強對法院的審判監督。
四、加強自我監督和檢務公開,使法律監督更具公信力
法律監督是對整個訴訟程序的監督,當然也包括對檢察機關自偵、捕訴部門的監督。因此,還要將監督觸角向內延伸,結合案管部門,對本院受理的批捕、起訴案件的進行程序監督和反饋調查,杜絕錯案和執法瑕疵,確保每一起案件都能公正辦理;結合紀檢監察部門,加強對辦案人的監督,杜絕執法過錯和違法辦案,確保每一名幹警都能公正、廉潔執法。在強化內部監督的同時,還應加強檢務公開,通過多種方式,搭建陽光檢務平台,提升法律監督公信力。通過整合「檢察開放日」、舉報宣傳周、涉農檢察宣傳、設立鄉鎮檢察室等多種傳統的檢務公開方式,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社會公眾集中匯報和宣傳檢察機關履職盡責情況;通過升級檢務大廳,設置律師會見、律師閱卷、綜合查詢、案件受理等功能區,開展法律咨詢、案件查詢、律師接待和閱卷、行賄檔案查詢等多項業務,實現「一站式」公開;通過紙質媒體、電視、廣告大屏等媒介,定期公開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辦案規程、立案范圍、立案標准等內容,定期更新一些檢察動態和有較大社會影響案件的處理結果;通過借力微博、微信、網路展館等新興媒體和方式,介紹檢察職能,公開案件信息,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提高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公信力。
五、抓好隊伍建設,提高法律監督能力
打鐵還需自身硬。做好法律監督工作,最根本的還是要增強自身素質。我們的監督對象有對法律非常諳熟的經驗豐富的老法官,有身經百戰的老辦案民警,而且執法環境越來越嚴、越來越規范,這就要求我們檢察官作為法律監督者,必然要具備更高的素質。一是要樹立正確的監督理念。我國是一個人情社會,對同屬一個戰壕的兄弟政法機關進行監督,必然面臨方方面面的考驗。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克服畏難情緒,堅持以法為是、唯法是從,以維護法律公正實施為己任,敢於監督、勇於監督,做一個稱職乃至優秀的法律「挑錯人」。二是要善於學習,提升法律修養。要凸顯以法律監督為核心的檢察文化,建設學習型檢察院,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提升幹警文化品味和法律修養。三是要緊貼實際,開展多種形式的崗位練兵。法律監督點多面廣,需要培養知識全、業務專的的法律監督實踐者。可以通過實施全員輪訓,讓幹警到各個業務部門去「兼職」和「實習」,這樣有利於幹警盡快熟悉和掌握刑事訴訟環節的各個程序,同時,也可以在輪訓中發現和培養一專多能的法律監督人才。對年輕幹警可以實施跟案培訓,從案管受案開始,安排有經驗的業務能手做其「導師」,領辦某個案件的全流程,促進年輕幹警盡快熟悉各項業務,迅速成長、成熟起來。四是要強化隊伍的管理監督。任何權力都需要監督和制約,作為法律監督者,也不例外。必須堅持理想信念時時講、職業道德時時抓、工作紀律時時記,同時,還要定期開展警示教育、執法檢查、檢務督察等活動,促進幹警公正、廉潔地行使法律監督權。
河北省武安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⑤ 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存在的問題

法律分析:一、刑事訴訟監督缺乏可操作性,效果較差

首先,在對公安機關的偵查監督方面,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的刑事偵查活動進行法律監督的法律規

二、在對法院審判活動的監督方面,從法律規定看來,審判階段公訴人對人民法院的審判監督不合情理。公訴人在刑事審判中的地位,與原告在民事審判中的地位相當。公訴人與民事原告的不同只在於他代表的是國家,其訴訟請求是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但公訴人的訴訟請求同樣得靠起訴而 得到人民法院的認定才能實施。檢察機關在國家司法制度中的特殊地位,可以依職權直接對法官採取 監督措施。

三、在審查起訴階段,即公訴人在刑事訴訟中的司法行為存在監督空白。在刑事訴訟程序當中,檢察機關的公訴行為也屬於刑事訴訟的組成部分,作為公訴人的檢察官的行為同樣需要監督。上述法律雖然賦予人民檢察院法律監督的權力但未規定具體的監督措施。公訴階段的法律監督還是一片空白。公訴階段 監督的刑事訴訟,將失去刑事訴訟監督的完整性,整個刑事訴訟過程的公正性都可能受到。但是公訴階段的法律監督由誰來實施 規定。

四、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仍然存在與第八條的規定不相呼應的環節。如自訴案件就無檢察機關監督的規定,對此監督的效力就難以 。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百二十九條 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八條 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人民檢察官在刑事訴訟中,不僅具有 對刑事被告人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的權力,還有對公安機關的刑事偵查和人民法院的審判(包括刑事、民事和行政訴訟)活動進行法律監督的權力。

⑥ 民事訴訟審理超時申請檢察院法律監督可以嗎

當事人無權要求檢察院進行監督,但是可以向檢察院申提出檢查建議。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第二百一十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因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需要,可以向當事人或者案外人調查核實有關情況。

⑦ 檢察院不支持監督申請怎麼辦

如果只是不服檢察院不支持監督決定書,是沒有辦法再次申請抗訴或者提請檢察建議的。但是如果有新證據,可以申請上級再審。
法律分析
人民應當再審。當事人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應當提交申訴書、人民生效的裁判文書,以及證明其申訴主張的證據材料。對民事、行政申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控告申訴檢察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七日內分別情況作出處理:(一)不服同級或者下一級人民生效民事、行政判決、裁定的,移送本院民事行政檢察部門審查處理;(二)下級人民檢察院有抗訴權的,轉下級人民檢察院審查處理;(三)依法屬於人民或者其他機關主管范圍的,移送人民或者其他機關處理。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法律依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 四十九、 增加二條,作為第二百零九條、第二百一十條:「第二百零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第二百一十條人民檢察院因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需要,可以向當事人或者案外人調查核實有關情況。」

⑧ 檢察機關不履行職責包括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民事執行活動法律監督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人民檢察院依法對民事執行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人民法院依法接受人民檢察院的法律監督。
第五條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案外人認為人民法院的民事執行活動存在違法情形向人民檢察院申請監督,應當提交監督申請書、身份證明、相關法律文書及證據材料。提交證據材料的,應當附證據清單。
第七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事執行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依職權進行監督:
(一)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二)執行人員在執行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執行等違法行為、司法機關已經立案的;
(三)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
(四)需要跟進監督的。

⑨ 一、簡答:在民行檢察中,對於一審生效的裁判檢察機關如何進行監督 二、論述:人民檢察院具有哪些職權

第一,如果如果案件的利害關系人認為法院的判決有誤,或者是檢察院發現有誤的,可以進行抗訴。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並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審判監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第二百零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第二百一十條人民檢察院因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需要,可以向當事人或者案外人調查核實有關情況。
第二百一十一條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抗訴書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再審的裁定;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至第五項規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但經該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的除外。
第二百一十二條人民檢察院決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調解書提出抗訴的,應當製作抗訴書。
第二百一十三條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審時,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派員出席法庭。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對於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第二,關於檢察院的職權,是有法律依據的。根據《檢察官法》第八條 檢察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履行職責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執法,不得徇私枉法;
(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四)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五)保守國家秘密和檢察工作秘密;
(六)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第九條 檢察官享有下列權利:

(一)履行檢察官職責應當具有的職權和工作條件;

(二)依法履行檢察職責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三)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

(四)獲得勞動報酬,享受保險、福利待遇;

(五)人身、財產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護;

(六)參加培訓;

(七)提出申訴或者控告;
(八)辭職。

⑩ 求問公安和法院不理會檢察機關的的監督怎麼辦

檢察機關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這是憲法和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一項權力。但由於現行法律並沒有對檢察機關對被監督者不服從這種監督的相應處置權力,使得這種監督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換句話說,就是檢察機關的這種法律監督往往因其不具有強制性,從而失去實際效果。 如《刑事訴訟法》對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有許多具體規定:象《刑事訴訟法》第八條明文規定:「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同法第七十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在審查批准逮捕工作中,如果發現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有違法情況,應當通知公安機關予以糾正,公安機關應當將糾正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第一百六十九條規定:「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糾正意見。」 以上是《刑事訴訟法》賦予檢察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一部分監督權(還有立案監督、執行監督等在此不一一述說)。 但在司法實踐中,由於這種監督沒有一定的強制性措施,致使這種監督往往流於形式。 比如:法律規定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的違法行為可以發糾正違法通知書,並且規定公安機關應當將糾正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但在實踐中,公安機關很少會對檢察機關的糾正違法通知書予以回復或說明的。 至於對法院的監督更不用說了。由於法院一部分法官(包括領導)特權思想較重,在法庭上出現違反法律規定的現象較為突出。主要表現在:經常忘記應在開庭三日前通知公訴人出庭;隨意變更開庭時間;在法庭上,三人組成的合議庭成員,有時只留下一個;還有的法官因為事先已對案件有了「自己的判決」,在庭審時,對公訴人和辯護人的公訴和辯護意見不想聽,隨意打斷控辨雙方的舉證和辯論;案件超期審理;判決書不按時送達檢察機關等等。 但當檢察機關依法向其發出檢察建議或糾正違法通知書時,其抵觸情緒很大。筆者前些年曾耳聞檢察機關將糾正違法通知書送達法院時,被當場撕毀的事。也曾見檢察官因對個別法官的太過分的違法行為,經請求領導後,向法院院長提出。後被該法官知道後,在法庭上公然威脅要在趕走這名公訴人。 由於法律只規定檢察機關應當監督,而沒有規定被監督者不服監督如何處置,從而使檢察機關的監督權常流於形式。 有的檢察機關強行監督(如常向人大、政法委告狀),結果搞得三家成了仇人。 有的檢察機關見書面糾正違法這種硬的方式不行,就以軟的方式。也就是所謂口頭糾正違法。 為什麼叫「所謂口頭糾正違法」呢?是因為按規定,糾正違法通知書應當發給違法者的上級領導。但這種工作上的事情往往會變成私人恩怨。但你發現違法不糾正,會因沒履行職責,在單位考核中被扣分。有的檢察機關為了既達到糾正違法的目的,又相互不傷和氣,就換種方式,既以口頭的方式向違法者本人提出,並讓其自己寫個說明。這樣一來,違法者本人的抵觸情緒小了。而且由於相互之間少了一層抵觸,多了一層配合,違法現象也明顯減少。 但這種「監督」於法無據,但效果比前硬來好些。 當然,法律應當賦予檢察機關監督的強制權。但在現階段沒有這種強制權的情況下,檢察機關以何種監督方式好呢?是以硬對硬,還是以柔克鋼?

熱點內容
鄭州知名刑事律師 發布:2024-05-02 21:45:24 瀏覽:970
法學家金句 發布:2024-05-02 20:55:25 瀏覽:635
民法典關於文明 發布:2024-05-02 18:56:17 瀏覽:600
法治六小 發布:2024-05-02 18:08:09 瀏覽:236
倫理於法規 發布:2024-05-02 17:09:53 瀏覽:53
慈善法和社會工作 發布:2024-05-02 16:48:07 瀏覽:597
國家要求的法律責任稱之為什麼 發布:2024-05-02 15:55:18 瀏覽:283
合同法67條規定抗辯 發布:2024-05-02 13:01:09 瀏覽:848
簰洲灣司法所 發布:2024-05-02 11:44:30 瀏覽:693
綱常倫理道德 發布:2024-05-02 09:07:29 瀏覽: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