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網上電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網上電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0-12-29 22:15:54

Ⅰ 電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嗎簽訂勞動合同支持嗎

電子合同是否合法合規?

首先,從法律規定層面而言,《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十一條明確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由此可見,我國現行法律規定的書面形式,包含多種可有形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而非僅限紙質形式一種。鑒於勞動合同法本身並未對「書面形式」提出特殊的要求,故仍適用合同法對書面形式的規定。因此,無論是以傳真形式、電子郵件形式、抑或是以電子合同形式簽署的勞動合同,均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的規定。

簽訂電子勞動合同

發生仲裁會被認定有效嗎?

司法實踐層面,近年來支持以包括電子合同形式在內的其他書面形式簽署的勞動合同的案例愈發常見,基本已形成了司法慣例。

在使用眾簽電子合同服務的客戶中,也有因勞動合同糾紛進入司法流程的案例,且最終人民法院認可了眾簽客戶與其員工以電子合同形式簽署的勞動合同。由此可見,在司法實踐中,以電子合同形式簽署的勞動合同,已被法院認可為書面勞動合同的一種。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2019修正)》第四條關於數據電文中有規定,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書面形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第14條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電子簽名的有效性如何確認?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2019修正)》第十三條規定,電子簽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

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

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當事人也可以選擇使用符合其約定的可靠條件的電子簽名。

HR操作中的特別注意事項

要有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體現協商一致同意電子合同的證據,企業可以在電子合同文本里註明經企業與員工協商一致採用電子勞動合同的形式之類的表述。

選擇規范的第三方平台,目前做電子簽業務的平台非常多,HR可以多考察一些供應商後慎重選擇。

要確保簽字的真實性。企業可以要求勞動者在簽字時進行視頻錄制等形式,同時保存好相關材料。

做好簽訂的電子勞動合同的材料備份,避免因平台問題而帶來的數據丟失的風險。

Ⅱ 電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根據《合同抄法》《電子簽名法》的襲規定,電子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並且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增加了「電子數據」作為證據的一種,更肯定了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但是並不是任何電子合同都有法律效力,只有符合法律要求的電子合同才有法律效力。電子合同簽訂方式不同,舉證的復雜程度和證明力也就不同。《電子簽名法》規定了「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可靠的電子簽名需要滿足電子簽名數據為簽名人專有、為簽名人控制且自生成起未被篡改等條件,而且法律對電子合同的保存及原件形式都有要求。自己簽訂的電子合同證明力低,而且需要自己證明簽名的真實性及未被篡改,舉證復雜。所以建議選擇「電子締約安全保障平台」這樣的第三方電子合同訂立系統,在這個平台上簽訂的電子合同都是合法有效的,它使用了電子簽名加密技術,一旦簽名就不能再更改,並且簽訂後存儲於安全雲存儲系統中,將證據固化,有糾紛時舉證便捷。而且因為是第三方服務商,所以其提供的證據證明力很高,法官容易採納。

Ⅲ 電子合同有沒有法律效力

由可靠抄電子簽名簽署的電子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
關鍵是要確認「可靠電子簽名」。根據《電子簽名法》規定有效的電子簽名有四個要素:①真實身份,②真實意願,③原文未改,④簽名未改。
①、真實身份:用戶在使用電子簽名之前需要確保線上線下身份一致,通過人臉識別、銀行四要素等進行實人認證後頒發代表網路身份標識的數字證書,只有本人操作方可認證通過。
②、真實意願:實名後,每個用戶有獨立的數字證書。每次簽署需要用戶做簽署確權動作,比如刷臉、簡訊驗證、簽署密碼等完成簽署確認。
③和④:綜合應用RSA、SM2、SHA 256、SM3等密碼演算法,符合PADES標准,引入時間戳,確保簽署內容和時間固化,達到原文防篡改和簽名防篡改目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吧。另外,我覺得你如果要選擇電子合同的話,可以了解一下e簽寶,國內最早做的就是他們。我也是之前去拉房產證明的時候,才知道「浙江省最多跑一次」就是他們提供的技術服務。

Ⅳ 電子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Ⅳ 電子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1.法律規定電子合同抄合法

根據<<中華襲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一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根據以上規定,合同可以採用網上訂立的形式,至於合同生效與否是又一方面的問題,它與訂立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與合同內容是否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等因素密切相關。

2.法律規定電子合同要素

根據已有相關法律《電子簽名法》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電子簽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

(一)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

(二)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三)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四)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放心簽電子合同管理

熱點內容
未成年道德建設手抄報 發布:2025-05-06 16:00:06 瀏覽:603
他人毆打兒童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6 15:52:20 瀏覽:87
男女朋友之間寫的保證書有沒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6 15:40:46 瀏覽:115
行政訴訟法修改亮點2017 發布:2025-05-06 15:34:30 瀏覽:733
行政法上的原則 發布:2025-05-06 15:21:27 瀏覽:561
交通法規逆向 發布:2025-05-06 15:16:17 瀏覽:944
法治政府五種意識 發布:2025-05-06 15:16:10 瀏覽:171
泌陽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06 15:13:43 瀏覽:961
供電職業道德 發布:2025-05-06 15:00:11 瀏覽:494
國際都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6 14:58:35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