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妻子離家出走法律責任

妻子離家出走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01 05:15:01

❶ 妻子離家出走不管孩子多久算遺棄罪

遺棄罪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員中的平等權利。對象只限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並對家庭成員之間應履行的扶養義務作了規定。有負擔能力而拒不履行扶養義務,就侵犯了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權利。遺棄行為往往給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為輿論所不齒,也影響社會的安定團結。因此,同遺棄的犯罪行為作斗爭,有助於造成一個少有所養,老有所依的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助於保護婦女、特別是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應當扶養而拒不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所謂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是指家庭成員中具有以下幾種情況的人:(1)因年老、傷殘、疾病等原因,喪失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2)雖有生活來源,但因病、老、傷殘,生活不能自理的:(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對於具有這類情況的家庭成員外,不發生遺棄的問題。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必須是對被遺棄者負有法律上的扶養義務而且具有撫養能力的人。只有具備這種條件的人,才可能成為本罪的主體。如果在法律上不負有扶養義務,互相間不存在扶養關系,也就不發生遺棄的問題。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應履行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拒絕扶養的動機是各種各樣的,如有的把老人視為累贅而遺棄;有的借口已離婚對所生子女不予撫養:有的為創造再婚條件遺棄兒童;有的為了逼迫對方離婚而遺棄妻子或者丈夫等。總之,遺棄者都是出於個人主義極端自私自利思想或者是其他卑鄙動機。


❷ 妻子拋棄兩個小孩離家出走,能追究法律責任

離婚是指夫妻雙方通過協議或訴訟的方式解除婚姻關系,終止夫妻間權利和回義務的法律行答為。按照我國《婚姻法》的規定,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夫妻「感情確已破裂」是判決離婚的法定條件。解除婚姻關系。後專指通過法律手續解除夫妻關系。

❸ 妻子帶著孩子離家出走我可以告她什麼罪

「妻子帶著孩子離家出走」,僅憑這十個文字,妻子沒有罪。
要控告妻子離家出走,必須要有妻子離家出走所帶來的後果,而這種後果是一種刑法上的犯罪行為。
例如:
丈夫是一個無民事行為的人,因為妻子的離家出走,導致丈夫生活沒有依靠,流落乞討、生病死亡,這種情況下,妻子就涉嫌遺棄罪,需要負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 【遺棄罪】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在我們國家各級法院審理案件以起訴作為審判前提。如果沒人向法院「告狀」,法院則不予審理。法院審理刑事案件,分公訴和自訴兩種。
公訴案件,由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自訴案件,由被害人自己或其法定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自訴案件,包括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和不需要偵查的輕微刑事案件。所謂告訴才處理,是指某些刑事案件,必須先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出控告,否則,法院則不予受理。
自訴狀或者告訴筆錄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自訴人、被告人、代為告訴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職業、工作單位、住址;
(二)被告人犯罪行為的時間、地點、手段、情節和危害後果等;
(三)具體的訴訟請求;
(四)致送的人民法院的名稱及具體時間;
(五)證人的姓名、住址及其他證據的名稱、來源等。如果被告人是3人以上的,自訴人在告訴時需按被告人的人數提供自訴狀副本。

❹ 妻子盜走家中2萬元離家出走的法律責任

拿的共同財產不算盜竊,沒刑事責任,民事責任也沒有多少
拿的個人財產可能涉嫌盜竊罪或侵佔罪,侵佔罪不告不理

❺ 夫妻倆生氣妻子離家出走丈夫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樓上的此言差矣,一日夫妻百日恩,男人是應該疼老婆,可是倆人吵架,版妻子就離家出走,權這是什麼規矩。好,咱暫且說男人怕老婆出事,吧老婆找回來了,可是能保證下次老婆又離家出走?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這種毛病是不能慣的,不然男人總會有忍無可忍的一天,那時候,離婚的可能性都有~~

最好的方法就是倆人分開幾天,互相想想對方的好,然後握手言和。這樣才叫一日夫妻百日恩。

至於法律責任,弱弱的問一句樓主,你沒使用家庭暴力或者用武力趕你老婆走的吧,那樣的話如果真出了事,你可能會被拘留的哦~~~

❻ 妻子和我生氣離家出走。我報案了公安局說她是自願的不能立案。請問她走多久才能立案,立案條件具備哪些。

42小時內不能立案,因為你妻子沒有犯罪事實。

如果出走的時間超過42小時,可以按人口走失立案。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

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有犯罪事實存在。

2,該犯罪事實依法需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有犯罪事實,但法律規定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不能立案。

(6)妻子離家出走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1. 立案條件是司法機關決定受理案件的條件。符合立案條件的才可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的就不能立案。

  2. 立案條件主要是:

    (1)案件依法應由本機關管轄;

    (2)經審查案件來源材料(控告、檢舉、自首等),確實存在犯罪事實;

    (3)根據犯罪事實的情節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如案件不屬自身管轄,應移送主管機關。如無犯罪事實,或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則不予立案。

參考資料:網路-立案條件

❼ 妻子離家出走自殺丈夫用不用承擔法律責任

妻子離家出走及自殺的原因跟丈夫有沒有什麼切身關系呢。例如家暴,辱罵等

❽ 有人故意透漏我個人隱私導致妻子離家出走,這個人服法律責任嗎

首先要看什麼隱私,如果外面有第三者,有人故意泄露給你妻子,這是對你家庭負責,根本沒有觸犯法律,導致你妻子離家出走的原因是你自己,和泄露你隱私的人沒有任何關系。

熱點內容
經營風險包括哪些經濟法 發布:2025-05-01 02:05:11 瀏覽:981
司法考試2016年改革 發布:2025-05-01 00:51:19 瀏覽:429
勞動法實習規定 發布:2025-05-01 00:05:48 瀏覽:168
法院合同法警 發布:2025-05-01 00:01:21 瀏覽:182
中國法官協會成員 發布:2025-04-30 23:32:23 瀏覽:141
法院辦公室先進材料 發布:2025-04-30 23:26:23 瀏覽:272
環衛工人有勞動法嗎 發布:2025-04-30 23:11:12 瀏覽:682
北大國際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4-30 23:10:58 瀏覽:137
司法局簽名 發布:2025-04-30 22:23:56 瀏覽:124
街道機關規章制度總則 發布:2025-04-30 22:04:22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