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經清算即注銷的法律責任
Ⅰ 公司注銷後涉及的債權債務糾紛被告主體如何確定是否可以列公司清算人為被告請詳細解答,並註明法條。
企業注銷登記後,法人資格終止,訴訟主體資格也隨之不存在,不能再成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為此,一般將會根據不同情況來確定訴訟主體:
1、企業被注銷登記時,清算主體或第三人在工商管理部門承諾企業注銷登記後遺留的債權債務由其負責的,債權人可以做出承諾的清算主體或第三人為被告,要求其承擔清償責任。
2、企業未經清算即被注銷登記,第三人在工商管理部門的注銷登記中承諾償債,債權人既可以對清算主體或承諾償債人擇一而訴,要求其承擔清償責任;也可以二者為共同被告要求二者承擔共同清償責任。
3、被注銷登記的企業為債權人的,如有權利義務承受人,可應其申請直接變更其為訴訟主體;無權利義務承受人或權利義務承受人表示不參加訴訟的,終結訴訟。
(1)公司不經清算即注銷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申請注銷前公司應開展公司清算,公司清算完成後便可進入公司注銷申請程序,清算後、注銷前公司需要出具和准備如下報告:
1、公司清算組負責人或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公司注銷登記申請書》;
2、清算組成員《備案確認申請書》;
3、法院破產裁定、行政機關責令關閉的文件或公司依照《公司法》作出的決議;
有限責任公司提交股東會決議,股份有限公司提交股東大會決議。有限責任公司由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簽署,股東為自然人的由本人簽字,自然人以外的股東加蓋公章;股份有限公司由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發起人加蓋公章或者股東大會會議主持人及出席會議的董事簽字確認。
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提交出資人或出資人授權部門的文件。
因違反《公司登記管理條例》有關規定被公司登記機關依法撤銷公司設立登記的,提交公司登記機關撤銷公司設立登記的決定。
4、股東會或者有關機關確認的清算報告;』
5、刊登注銷公告的報紙報樣;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提交的其他文件;
國有獨資公司還應當提交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的決定,其中,國務院確定的重要的國有獨資公司,還應當提交本級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
Ⅱ 集體所有制公司注銷未經清算,我的債權怎麼辦
1、債復權人可以以公司的制股東、發起人或者出資人為被告向法院起訴。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64條規定, 企業法人解散的,依法清算並注銷前,以該企業法人為當事人;未經依法清算即被注銷的,以該企業法人的股東、發起人或者出資人為當事人。因此,在公司注銷未經清算的情況下,債權人可以以該公司的股東、發起人或者出資人為被告提起訴訟。
Ⅲ 不經營的公司不去注銷都有什麼後果 需要多少費用
第一,公司歇業後未辦理注銷登記,也無清算組織負責清理債權債務的,公司和清算主版體為共同訴訟主體;權公司歇業後,雖辦理注銷登記,但無清算組織負責清理債權債務的,負有清算之責的主體為訴訟主體。
因此,只有經過合法的清算、注銷程序,公司才能從法律意義上消滅,公司及負有清算責任的清算主體才能免除相關的法律責任。
第二,如果公司不正常注銷,也不按規定參加工商年檢,將被工商局吊銷營業執照,被吊銷公司之法定代表人、股東將被工商局列入監控黑名單,在三年內無法再注冊公司;銀行個人信用記錄不良將保持七年,而且要被罰款;稅務則永久被列入監控黑名單,如再注冊公司,將被稅務機關追溯補稅罰款。
從法理角度來說,公司的注銷是有很多法律法規明文規定的,一般來說,屬於下列原因之一的,應該在清算結束之日起30日內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登記。
1、公司被依法宣告破產;
2、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時;
3、股東會決議解散;
4、公司因合並分立解散;
5、公司被依法責令關閉。
Ⅳ 股東未經合法清算注銷公司後,應怎麼辦
在B向A公司主張債權前A公司已通過工商行政部門正式注銷。委託人聲稱注銷一事此並不知情,但調查A公司還遺留有部分工業機器,現在不知如何處理,司法實踐中,時常遇到內似的這樣的現象,公司被注銷登記,但公司的財產卻依然存在,或公司未經合法清算即佔有處置公司財產,財散人走。在產生訴訟糾紛時,由於缺少相應的法律依據,各地人民法院在實際操作中不盡一致,有的以股東與債權人間缺乏直接的法律關系而駁回債權人對股東的訴訟;有的列公司與股東為共同被告,判決在公司不能清償債務時,由股東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在將股東列為被告時,有的判決股東限期履行清算責任,有的判決股東承擔賠償責任。股東承擔有限責任是公司法的基本原則之一,但在出現特殊情況時,有限責任即不適用。從目前法律及司法解釋的規定來看,對股東有限責任的排除有以下幾種情況:(1)投資不到位,且未達到法定最低資本額的,可否定法人人格,由股東承擔無限責任。(2)投資不到位,但達到法定最低資本額的,則由股東在不實的范圍內承擔責任。(3)抽逃資產的,由股東在抽逃的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前兩種情況發生於公司設立階段,第三種情況發生於公司運行階段。筆者認為本案特殊之處是清算程序不合法,公司法要求注銷公司應當經過合法的清算程序,包括告知債權人主張債權等,否則即便已經注銷也可以要求股東承擔賠償責任。《公司法》第十章公司解散和清算、《公司法司法解釋二》以及《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章注銷登記對公司注銷作了具體規定。清算程序不合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幾種情況: (1)公司解散後惡意處置公司財產 股東在公司解散後,惡意處置公司財產給債權人造成損失,債權人有權向人民法院主張讓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 (2)公司未經清算或進行虛假清算 股東在公司解散以後未經依法清算即辦理注銷登記,或者以虛假的清算報告騙取公司登記機關辦理法人注銷登記,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股東或清算組需為公司債務承擔清償責任。 (3)清算組未合法履行通知和公告義務,致使債權人未獲清償的 有限公司決議解散的,股東應當組成清算組對公司財產進行清算,並告知債權人。《公司法》第186條規定: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並於六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應當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向清算組申報其債權。這里的公告還必須是在全國或者公司注冊登記地省級有影響的報紙。清算組未按照前款規定履行通知和公告義務,導致債權人未及時申報債權而未獲清償,債權人主張清算組成員對因此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4)未在法定期限內成立清算組,導致公司財產貶值、流失、毀損或者滅失 《公司法》要求公司應當在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十五日內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有限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未在法定期限內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導致公司財產貶值、流失、毀損或者滅失,債權人主張其在造成損失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5)公司主要財產、帳冊、重要文件等滅失,無法進行清算 股東作為公司清算程序的主要責任人,因怠於履行義務致使公司的重大財產、賬冊、文件等滅失,不能進行清算,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6)有其他過錯行為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清算組成員從事清算事務時,存在其他過錯行為,給債權人造成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里的其他過錯行為主要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行為。比如:清算組不依公司法規定向公司登記機關報送清算報告,或者報送清算報告隱瞞重要事實或者有重大遺漏;清算組成員利用職權徇私舞弊、謀取非法收入或者侵佔公司財產;清算方案未經股東會或人民法院確認即予執行給公司或者債權人造成損失等等。因此,本案的結論為公司解散應當進行清算。在清算過程中發現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應當依法向法院申請宣告破產。因此,股東自行對公司清算完畢應當以公司全部債務清償完畢為條件。股東自行對公司進行的清算不具有債務免除的效果。因此,公司在未足額清償債務的情況下注銷,股東又在公司注銷後獲得公司債權或財產權益,債權人有權要求獲益股東在所獲財產利益的范圍內清償公司債務。
Ⅳ 集體所有制公司注銷未經清算,我的債權怎麼辦
可以起訴這家企抄業的主管單位。
主要依襲據——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1條規定:「法人非依法設立的分支機構,或者雖依法設立,但沒有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以設立分支機構的法人為當事人」。第51條規定:「企業法人未經清算即被撤銷,有清算組織的,以該清算組織為當事人;沒有清算組織的,以作出撤銷決定的機構為當事人。」這里的「清算組織」和「作出撤銷決定的機構」往往就是被撤銷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
2、國務院國發〔1985〕102號文件《關於要進一步清理和整頓各類公司的通知》第三條第一款中規定:』承報單位和各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對成立公司進行認真審核,因審核不當造成嚴重後果的,要承擔經濟、法律責任。『因此,行政單位(包括黨政機關及其所屬序列的事業單位及其幹部)開辦的企業、公司停辦後,凡符合上述兩個文件規定的,應由直接批準的業務主管部門負責清理,企業、公司所負債務先由企業、公司的財產清償,不足部分由直接批准開辦企業的業務主管部門或者由開辦公司的呈報單位負責清償。」
祝你成功!
Ⅵ 公司注銷清算組成員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您好!請您詳細描述您的問題。
根據公司法等法規的規定,清算組在清算期間行版使下列職責:
(一)清理公司權財產,分別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
(二)通知、公告債權人;
(三)處理與清算有關的公司未了結的業務;
(四)清繳所欠稅款以及清算過程中產生的稅款;
(五)清理債權、債務;
(六)處理公司清償債務後的剩餘財產;
(七)代表公司參與民事訴訟活動。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Ⅶ 未經清算,有限公司被注銷,股東承擔責任嗎
承擔。
公司法司法解釋2第二十條公司解散應當在依法清算完畢後,申請辦理注銷版登記。公司權未經清算即辦理注銷登記,導致公司無法進行清算,債權人主張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以及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對公司債務承擔清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公司未經依法清算即辦理注銷登記,股東或者第三人在公司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時承諾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債權人主張其對公司債務承擔相應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Ⅷ 公司清算注銷後,還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後續出現在債務問題的話,法人還是要承擔主要債權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