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調解和裁決的法律效力
㈠ 仲裁庭在做出裁決前,應先行調解.這樣的描敘正確嗎
仲裁調解書抄仲裁調解書與仲裁裁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調解書,另一方當事人可以據此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二條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發生法律效力。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第五十一條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㈡ 仲裁調解書與仲裁裁決書的不同點有哪些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勞動爭議,除遵守《勞動法》規定的處理勞動爭議的基本原則外回,還需答遵守如下特有原則:
(1)先行調解原則。即仲裁委員會或仲裁庭在裁決前,首先應進行調解,不經調解一般不得裁決。先行調解是仲裁的必經程序,但當事人拒絕調解或調解無效的,應及時裁決。
(2)迴避原則。是指仲裁委員會成員或仲裁員在仲裁勞動爭議案件時,認為具有法定迴避情況不宜參加本案審理,或當事人認為仲裁員具有法定迴避情節的,可能影響公正裁決,都可以自動或申請迴避。
(3)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仲裁委員會和仲裁庭均為三名或三名以上單數組成。為保證裁決的客觀公正性,《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13、29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勞動爭議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按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作出仲裁裁決。
(4)一次裁決原則。是指任何一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都是最終裁決,當事人不服裁決的,不能向上一級仲裁委員會再次申請仲裁,只能在規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實行一次裁決原則可以及時解決勞動爭議。
㈢ 勞動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的區別,勞動爭議
一、勞動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的區別
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的法律內效力,既有相容同的方面又有不同之處。
二者相同的方面表現在:
(1)結束仲裁程序。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送達後,均表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已從仲裁法律程序上解決了雙方當事人的爭議,即意味著仲裁程序的結束。
(2)確定了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產生了實體法上的後果,雙方當事人應自覺履行。
(3)當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理由、同一事實向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如有上述情況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仲裁機關不予受理。但對確有錯誤或經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向仲裁機關提出,按仲裁監督程序處理。
(4)具有強制執行效力。人民法院為執行調解書和裁決書而發出的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和人員必須執行。
其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
(1)生效的時間不同。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仲裁裁決書並不是送達後立即生效,而是當事人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2)提起訴訟的權利不同。當事人雙方或其中一方不得就調解書的內容向人民法院起訴,而對裁決書,當事人對其不服或有異議,可在法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㈣ 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的法律效力有哪些異同
相同:1、調解書抄和裁決書都襲具有執行力,2、當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理由、同一事實向 仲裁機關申請仲裁,3、確定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不同:1、生效的時間不同。「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仲裁裁決書並不是送達後立即生效,而是當事人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2、提起訴訟的權利不同。當事人雙方或其中一方不得就調解書的內容向人民法院起訴,而對裁決書,當事人對其不服或有異議,可在法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㈤ 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有法律效力嗎
當然有法律效來力。仲裁委員源會的生效裁決具有法律強制執行力,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㈥ 仲裁裁決的法律約束力體現在以下哪些方面
調解與仲裁優缺點,簡要如下:
1、關於調解的主要優缺點:
優點:
便版利——便民而且免費權。
缺點:
自願性——需雙方當事人,自願進行調解。
2、關於仲裁的主要優缺點:
優點:
1)快捷性——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仲裁裁決一旦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
2)經濟性——仲裁可以及時地解決爭議,減少當事人在時間和精力上的消耗,從而節省費用。
3)強制性——仲裁裁決一旦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對雙方當事人均有約束力。
缺點:
自願性(除勞動仲裁)——提交仲裁須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仲裁協議,當事人可以協商選擇是否仲裁、由哪個機構仲裁、仲裁什麼事項、仲裁員等。
㈦ 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有法律效力嗎
當然有法律效力。仲裁委員會的生效裁決具有法律強制執行力,一方不履行的內,另一方可以向容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㈧ 仲裁調解書的效力相同於
仲裁調解書的效力相同於仲裁裁決書。
仲裁裁決書是仲裁庭內對仲裁糾紛案件作出裁容決的法律文書。裁決書是勞動爭議仲裁機關根據已查明的事實依法對爭議案件作出裁決的書面文書。製作裁決書應做到事實表述要清楚,引用法律、法規和政策准確適當。
㈨ 問:仲裁裁決書具有什麼法律效力
仲裁裁決書抄是仲裁審理後襲,對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所作出的裁判,標志著案件審理的終結。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仲裁法規定:仲裁實行一裁終局, 裁決書一經作出,與終審法院的判處一樣,即發生法律效力。
裁決的法律後果主要有:一是「一事不再理」。裁決作出後,除仲裁法另有規定外,當事人就同一糾紛 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二是裁決作出後,對當事人發生法律拘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裁決。如果一方當事人不自動履 行,另一方當事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㈩ 仲裁庭作出的調解書或裁決書具有法律效力對嗎
根據法律規定,為解決勞動爭議,促進勞動關糸和諧穩定,仲裁委員會在做出仲裁前,先行調解,對方不上訴裁決書就生效可以申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