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保公司能委派人承擔法律責任嗎
1. 請問合同文件中沒有法定代表簽字,只有非委託人簽字,但經過公司蓋了合同章,簽字人是否承擔相應的責任
簽字那員工是否是該公司員工?若是,那要承擔相應的其他責任,但不是擔保責任。
擔保合同中有公司的簽章,那該合同是有效合同,承擔擔保責任的是該公司。
2. 被擔保人和保函申請人不是同一人 的法律關系
保函的當事人及其權利義務關系如下:
1、委託人(Principal):是向銀行或保險公司申請專開立保函的人。委託人屬的權責是:
(1)在擔保人按照保函規定向受益人付款後,立即償還擔保人墊付的款項。 (2)負擔保函項下一切費用及利息。
(3)擔保人如果認為需要時,應預支部分或全部押金。
2、擔保人(Guarantor):是保函的開立人。擔保人的權責是:
(1)在接受委託人申請後,依委託人的指示開立保函給受益人。
(2)保函一經開出就有責任按照保函承諾條件,合理審慎地審核提交的包括索賠書在內的所有單據,向受益人付款。
(3)在委託人不能立即償還擔保行已付之款情況下,有權處置押金、抵押品、擔保品。如果處置後仍不足抵償,則擔保行有權向委託人追索不足部分。
3、受益人(Beneficiary):是有權按保函的規定出具索款通知或連同其他單據,向擔保人索取款項的人。受益人的權利是:按照保函規定,在保函效期內提交相符的索款聲明,或連同有關單據,向擔保人索款,並取得付款。
3. 委託擔保,擔保公司評審費如何收取
擔保公司評審費收取依據:
擔保金額:0~1000萬元的部分收取0.5%評審回費;
1000萬元以上的答部分收取0.3%評審費。
擔保費、評審費收取標准:
申請擔保的中小企業(被保證人)應提供反擔保措施。根據《擔保法》的規定,反擔保措施的種類有:保證金、質押或財產抵押反擔保、信用反擔保等。擔保公司根據項目金額大小及風險程度等實際情況,確定並取得其中一種或幾種反擔保措施。
被保證人可以採取保證金方式向中投保公司提供反擔保。保證金的管理由擔保公司負責,主要用於被保證人不能按照合同或約定履行義務時的支付,一般按照企業活期存款計息。如保證金支付後尚有餘額,在保證期滿後,由擔保公司退還被保證人。
被保證人以其合法的財產向中投保公司提供抵押(質押)反擔保。
(1)抵押物的范圍與條件是能夠依法轉讓並可變現的財產及其它可以依法流通或轉讓的權利。財產抵押物的條件應符合《擔保法》的有關規定。
(2)財產抵押物由擔保公司根據其變現能力或委託具有資格的資產評估機構合理作價。
(3)《抵押反擔保合同》,須經公證機關公證。擔保公司認可的其他法人為被保證人向中投保公司提供信用反擔保。信用反擔保的條件應符合《擔保法》的有關規定。
4. 擔保公司委託銀行貸款,承擔貸款的風險和責任,可以收擔保費嗎
擔保公司委託銀行發放貸款,承擔貸款風險,收取的是貸款利息,不是擔保費。
擔保公司為客戶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融資進行擔保,收取的是擔保費。
5. 買方找人冒充擔保公司欺騙賣方辦理公證委託書,買方有沒有犯法了
買方的做法並不來能實際要挾源到賣方,目前雙方的糾紛還只是民事糾紛,並不觸犯法律。賣方可以要求買方繼續履行合同,否則要求買方承擔違約責任。至於委託書,買方可以隨時解除委託,公證辦理的委託書,買方通過公證程序辦理解除即可,賣方是無法將房子底價成交的。
6. 代別人簽字屬於違法嗎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1. 根據授權人授權,代替授權人簽字的,屬於合法行為。現實生活中這種現象很普遍。有些是生活瑣事,也有些重大的經濟活動、重要的事項,是委託人授權他人簽字的。例如,委託人把自己的身份證、授權書交給被委託人,讓其去領取快件甚至在合同上簽字,這屬於很正常的行為。
2. 如果沒有委託人委託、授權,私自代替他人簽字,是違法的行為。嚴重的還要負刑事責任。例如,國家公務員,對重要的請示報告,沒有經過有權處理的人的同意、批准、授權,就私自代簽,結果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人員傷亡,就要負刑事責任。
(6)擔保公司能委派人承擔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根據《刑法》224條規定,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
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
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
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
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參考資料:《刑法》_網路
7. 委託保證合同和反擔保合同有什麼不同
委託擔保合同:委託人與擔保人。
反擔保抵押合同:抵押人與主債務合同的擔保人;
擔保公司提供擔保的保證合同:債權人與擔保公司
。
8. 擔保人與委託擔保人權利、義務
參考擔保法相關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第五條: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經法人書面授權或者超出授權范圍與債權人訂立保證合同的,該合同無效或者超出授權范圍的部分無效,債權人和企業法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債權人無過錯的,由企業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第十六條 保證的方式有:
(一)一般保證
(二)連帶責任保證。
第十八條: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第十九條: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第十二條:
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保證人的,保證人應當按照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份額,承擔保證責任,沒有約定保證份額的,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債權人可以要求任何一個保證人承擔全部保證責任,保證人都負有擔保全部債權實現的義務。
第十七條: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並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得行使前款規定的權利:
(一)債務人住所變更,致使債權人要求其履行債務發生重大困難的
(二)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中止執行程序的
(三)保證人以書面形式放棄前款規定的權利的。
第二十一條:
保證擔保的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債權的費用。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保證人應當對全部債務承擔責任。
第二十二條:
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將主債權轉讓給第三人的,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繼續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第二十七條:
保證人依照本法第十四條規定就連續發生的債權作保證,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人可以隨時書面通知債權人終止保證合同,但保證人對於通知到債權人前所發生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
第二十八條:
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
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免除保證責任。
第三十一條:
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9. 拿公證委託幫人簽擔保合同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擔保人的責任來:
依據我國源《民法通則》、《物權法》、《擔保法》、《擔保法解釋》,在不同情況下,保證人需要承擔的責任有:民事責任、民事連帶責任、擔保(保證)責任、賠償責任。
《擔保法》第六條 本法所稱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
第十八條,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10. 如果借款人的借款展期,擔保公司是不是需要與其重新簽訂委託保證合同以及反擔保合同。如需,該如何簽。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條規定:「保證期間,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數量、價款、幣種、利率等內容作了變動,未經保證人同意的,如果減輕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仍應當對變更後的合同承擔保證責任;如果加重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對加重的部分不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了變動,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期間為原合同約定的或者法律規定的期間。債權人與債務人協議變動主合同內容,但並未實際履行的,保證人仍應當承擔保證責任。」
借款人申請借款展期,是對借款合同履行期限的變更,保證人如果未書面同意,只在原保證期間內承擔保證責任。因此,出借人如果同意為借款人展期且仍需要借款人提供擔保的,應當與擔保人重新簽訂擔保合同。
反擔保是相對於本擔保而言的,是建立在既存的本擔保的基礎之上的一種擔保。故反擔保的保證責任,以本擔保為限,若本擔保發生變更,則反擔保的保證責任不會因本擔保的變更而擴大其保證責任。因此如果本擔保發生變化,則反擔保也需要作相應的調整。
建議(可選取任一種方式):
1.採取重新簽署的方式,可以按照原來的擔保合同,重新擬定,但是需要解除原擔保合同(簽署合同解除協議)。重新簽署反擔保合同的操作亦如此。
2.採取簽署補充協議的方式,在原有擔保合同除擔保日期外不變的情況下,擬一補充協議,補充情況明確即可。反擔保亦可採取補充協議的方式。
3.承諾方式。考慮到合同簽署的成本較大,可以採取承諾的方式,已承諾書的形式,向債權人承諾「已知曉並同意在原擔保合同其他條款不變的情況下延長保證期限」等。反擔保操作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