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醉酒後所說的話負法律責任嗎

醉酒後所說的話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1-01-02 22:12:18

『壹』 醉酒後實施家庭暴力負法律責任

1、民事責任來——根據新婚姻法自的規定,家庭暴力是法定離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實施者承擔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2、行政法律責任——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對實施家庭暴力尚未構成犯罪的可處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3、刑事責任——嚴重的家庭暴力會構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侮辱罪等罪。

『貳』 醉酒後的無意識行為有法律責任嗎

1、醉酒後的無意識行為,肯定有法律責任。
2、法律責任分刑事責專任,民事責任屬等。
3、民事責任很好理解,但是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則是一篇大文章。
4、根據國家2000年頒布的《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准第3版(CCMD-3)》規定,並將酗酒後的精神異常現象,確定為精神障礙。這樣,我們首先要確定醉酒後的無意識行為是否屬於精神障礙。具體說就是要分清醉酒後的無意識行為屬於什麼醉酒狀態。
5、醉酒後的無意識行為屬於什麼醉酒狀態。具體分為生理性醉酒、病理性醉酒、復雜性醉酒三種狀態。這三個概念均為精神病學和法醫學的概念。
其次,按照現行國內刑法和法醫學研究實踐結果和具體做法看:生理性醉酒要承擔全部刑事責任;病理性醉酒要承擔部分刑事責任或不承擔刑事責任;復雜性醉酒要承擔部分刑事責任。
6、在進行完以上精神病法醫鑒定工作後,我們才能確定每一個醉酒後的無意識行為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如果你還不明白,請看我所寫的《醉酒搶劫案件無罪辯護成功案例》和《醉酒犯罪的律師辯護困局及對策》一文,可以在網上隨便搜索一下,就會找到。

『叄』 醉酒的情況下派出所詢問說的話負法律責任嗎

醉酒後是不能接受詢問話的
不負責任的

『肆』 法律有沒規定跟人家喝酒出事了要負責任

有六種行為人來要對酒後自發生的損害後果承擔法律責任,甚至要承擔刑事責任。
第一種是強迫性勸酒的人,如故意灌酒,刺激性勸酒,這種人要對被勸飲酒者發生的任何後果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二種是明知飲酒者不能喝酒或身體不適仍勸其飲酒的人,這種人要對對方因飲酒誘發的疾病以及酒後駕車肇事等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種是共同飲酒後任酒友駕車離開的人,這種情況下發生交通事故的,同飲者不僅要對共同飲酒的夥伴承擔責任,還要對因事故受害的相對方承量相應的責任。
第四種是共同飲酒後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的人,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自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己的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因此出事的共同飲酒者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五種是明知駕車人飲酒而唆使其酒後駕車的人,這種人不但要對發生交通事故的後果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明知駕車人醉酒仍唆使其駕車的還涉嫌危險駕駛罪的共同犯罪,可能要被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種是酒局的組織者要承擔飲酒適度和酒後安全護送的義務,否則出事後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伍』 (急) 一個朋友醉酒裝傷人 需要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傷者構成輕傷的,構成故意傷害罪;構不上輕傷的,治安處罰;醉酒不影響行政、刑事處罰回。
刑法》第答234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陸』 醉酒打人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醉酒打人情節較輕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進行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五條醉酒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應當給予處罰。

醉酒的人在醉酒狀態中,對本人有危險或者對他人的人身、財產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脅的,應當對其採取保護性措施約束至酒醒。

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6)醉酒後所說的話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案例:男子酒後鬧事打人揚言"炸公安局"被拘10日

重慶大足的陳某和朋友曾某因多年不見,聚餐時喝了不少酒。兩人酒後引發矛盾,其中陳某更是出手打人,面對民警調查還揚言要炸公安局。最終陳某被依法行政拘留。

2月3日晚21時許,大足警方接到報警稱,在大足區萬古鎮一洗腳店有兩名醉酒男子酒後鬧事,將老闆及老闆的兒子打傷。接警後,民警迅速趕往現場進行處置,到達現場見到雙方人員仍在爭執不休。

民警現場了解到,陳某和朋友曾某均長年在外務工,已經很久不見,晚飯時兩人都喝了不少白酒。21時許,已經醉酒的兩人相約到萬古某洗腳店洗腳。

一段時間後,陳某感到醉酒不想再走,便詢問員工洗腳店裡能否留宿。員工告知陳某洗腳店裡不能留宿後,陳某表示不願意繼續洗腳,同時也不會支付洗腳的費用。

洗腳店老闆告訴陳某,葯劑已經兌好了,就必須支付葯劑這部分費用。雙方為此發生爭吵,陳某將其手機放在服務台時,由於自己不小心,造成手機跌落,屏幕摔壞,陳某以此為由反而要求店方賠償。見老闆不承認賠償,陳某惱羞成怒竟打向了老闆及老闆的兒子。

了解情況後,民警調取了現場視頻監控,並將兩名醉酒男子帶回派出所作進一步調查。「我要讓你們保證我出去,出不去的話,老子把你們公安局都炸了!」陳某不服民警將其帶到派出所,一會辱罵民警,一會兒辱罵洗腳店老闆,甚至揚言做出過激行為。

4日凌晨,陳某和曾某慢慢酒醒,稱對醉酒後發生的事都記不太清,但面對視頻監控的鐵證,陳某最終承認其毆打他人的行為,對揚言炸公安局的行為也表示了歉意。目前,陳某因毆打他人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警方提醒,聚餐喝酒應當適量,切勿貪杯醉酒,以免酒後失控引發不必要的麻煩。同時根據法律相關規定,對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的,可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造成嚴重後果的還可能觸犯刑法。

『柒』 喝酒之後被別人打,也打別人了要負法律責任嗎

要看雙方的傷勢嚴重不嚴重,如果打架斗毆事件驚動警方的話,警方肯定會以民回事糾紛案件來調答查你們兩個當時人的,無論你們兩個打架的任何一個當事人因為打架斗毆傷勢較重的話,警方都會建議你們去做傷殘鑒定報告的,等傷殘鑒定報告顯示出來以後,警方會把你們雙方的鑒定報告拿出來比對,傷勢較輕的那個當事人會給另一個當事人做出傷勢賠償責任問題,就算打架的事情起因不是因為傷勢較輕的那個當事人挑起事端。而是較重的那個當事人先挑起的,警方依然會選擇傷勢較輕的那個當事人做出賠償問題的,因為法律只講證據,證據證明你的傷勢沒有別人重,所以你要負法律責任的,除非鑒定報告顯示出來你們雙方當事人的傷情都是輕微傷的話,那麼你們都不會對對方負責任的,而且民警也會以民事糾紛案來處理事情的,可以說是不用負法律責任的,如果其中一方鑒定報告顯示出為輕傷的話,那麼事情就嚴重了,這樣就構成了刑事案件,也就是說要負刑事責任的,一旦構成刑事責任的話,那麼強勢較輕的那個當事人必須要取到傷勢較重的那方當事人的諒解書,如果得不到對方的原諒,那麼會被判刑的。判刑的時間是根據傷情的嚴重後果而定的

『捌』 喝酒後開車撞死人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1、交通事故撞死人,如果是主要責任的話,會按交通肇事罪處理的。
2、法律依據:《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容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後、吸食毒品後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玖』 喝酒後無意傷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刑法》第十八條第四款明確規定,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版。

《侵權責任法》第三權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醉酒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從上述兩個法律規定可以看出,醉酒的人傷人的,構成犯罪的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造成他人人身損害的,要進行民事賠償。

『拾』 醉酒後的無意識行為有法律責任嗎

根據刑法規定,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里說的「醉酒」,專是指生理醉酒,即飲酒屬過量,導致酒精中毒出現精神失常的情況。在醉酒狀態下,行為人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減弱判斷力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但並不會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而且醉酒的人對自己行為控制能力的減弱是人為的,是醉酒前應當預見並可以得到控制的。所以,醉酒的人不屬於無責任能力的人。刑法規定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對於預防犯罪,控制酗酒,是有積極意義的。

熱點內容
合作社會法 發布:2025-05-05 05:25:32 瀏覽:702
新編經濟法第四版法務研議 發布:2025-05-05 05:17:27 瀏覽:814
公司發起人法律 發布:2025-05-05 05:16:57 瀏覽:204
民法典對建築公司的影響 發布:2025-05-05 05:16:03 瀏覽:253
神木法院直播 發布:2025-05-05 05:10:23 瀏覽:59
拍賣法院違約 發布:2025-05-05 05:09:44 瀏覽:557
法治教育第一課 發布:2025-05-05 05:04:22 瀏覽:214
立法三聖 發布:2025-05-05 05:03:04 瀏覽:766
後勤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05 04:54:00 瀏覽:974
商會商務運作條例 發布:2025-05-05 04:44:47 瀏覽: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