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評標簽字需要負法律責任
❶ 誰懂開標啊開標時評標委員會有一專家漏簽名怎麼辦啊再犯錯誤我得引咎辭職了,能自己代簽嗎急!!!
首先,之來前幾位回答的自都不靠譜。開標時:投標人代表、招標人及招標代理公司工作人員在場,怎麼可能有評標委員會成員呢?!評標委員會成員是不允許與投標人見面的,這是基本常識。評標委員會成員更不可能在開標階段簽署什麼文件,頂多簽一個「簽到表」,那也是在專家等候的房間。
其次,評標過程中發現專家漏簽或者打分計算錯誤,千萬不要緊張,更不能代簽。像樓上說的不理他(專家有不同意見可以,但必須說明理由並記錄在案,你現在根本不具備這樣的條件),都是不對的。正確做法是:把幾位專家請回來補簽(這是最正規的做法)。但一般不這么處理,只需與漏簽專家聯系,請他補簽即可(一般專家都會同意,不要太緊張,聯系時表現的謙恭一點)。
最後,多說兩句,干招標的一定要細心,這種錯誤實在是比較低級,稍微細心點就不會出現。
❷ 評標過程中評標委員會發出需要投標人澄清的一些含義不清的問題是否需要簽字
評標委員會向投標人發出需要澄清問題時不能簽字,否則透露了評標委員會成員。投標人的澄清、說明、補正需要加蓋其法人印章、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代表簽字確認。
❸ 二級建造師法規48頁廢標,建築公司的投標文件只有單位的蓋章而沒有法人代表的簽字,被評標委員認定為廢標
這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立法法的法律效力的定義,二級建造師法規這個專東西我屬沒有見過,但根據他的名字應該是屬於法律范疇,而《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屬於是部門規定,法律效應低於法律。因此沖突時優先法律效應較大的(具體術語我不太清楚,不是專門搞法律的。
其次,就後上面兩位朋友的意思差不多,招標文件標准版本投標人須知前附表第3.7.3條以及投標人須知第3.7.3條要求簽字蓋章,若未響應則按照招標文件第二章2.1.1條形式評審標准中簽字、蓋章條款不予以通過形式評審,則廢標。
❹ 評標報告寫錯甲方代表名字,但所有評委均已簽名完成。事後才發現的,怎麼辦啊
趕緊補辦,不然後果很嚴重
❺ 公開招標中,業主是否能以監督人的身份在評標記錄等簽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規定:
「第三十六條 開標時,由回投標人或者其推選的代表檢答查投標文件的密封情況,也可以由招標人委託的公證機構檢查並公證;經確認無誤後,由工作人員當眾拆封,宣讀投標人名稱、投標價格和投標文件的其他主要內容。 」
根據《評標委員會和評標方法暫行規定》規定:
「第九條 評標委員會由招標人或其委託的招標代理機構熟悉相關業務的代表,以及有關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專家組成,成員人數為五人以上單數,其中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專家不得少於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二。」
根據上文,法律專門認可公證機構在開標會進行檢查和公正。相關法規雖未禁止業主在開標記錄或評標記錄以監督人,但業主作為招標項目的招標人,直接參與在招標項目的整個過程中和具體操作,與招標項目有直接的利益關系,不宜作為監督人出現。
❻ 評標報告完成後,少數評標委員會成員不在評標報告上簽字怎麼辦
根據《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規定:
「 對評標結果有不同意見的評標版委員會成員應當以書面形式說明權其不同意見和理由,評標報告應當註明該不同意見。評標委員會成員拒絕在評標報告上簽字又不書面說明其不同意見和理由的,視為同意評標結果。」
根據以上規定,評標委員會其他成員可以出具評標報告,並說明少數評標委員會成員拒絕簽字的情況。
參考資料:中國招標公共服務平台「招標采購大講堂」和「政策法規」。
❼ 法律有規定,評標過程資料一定要監督簽字嗎
1、根據《招標抄投標法襲實施條例》規定:「評標報告應當由評標委員會全體成員簽字。對評標結果有不同意見的評標委員會成員應當以書面形式說明其不同意見和理由,評標報告應當註明該不同意見。評標委員會成員拒絕在評標報告上簽字又不書面說明其不同意見和理由的,視為同意評標結果。 」
2、相關法規對評標過程資料沒有規定,也沒有規定需要監督人員簽字。在實際評標工作中,根據招標項目評標需要,確定是否監督人員簽字。
❽ 評標報告完成後,少數評標委員會成員不在評標報告上簽字怎麼辦
那要看是什麼情況,如果專家對評標結果有異議不同意簽字,那麼是可以的。但要在評標報告中如實記錄,定標按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不影響評標結果。如果屬於漏簽,那麼要及時通知專家回到現場補簽
❾ 評標專家漏簽字,聯系不了專家補簽,怎麼辦工作人員會受什麼處罰
肯定要補簽的,專家的電話在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都是有的,你找到電話肯定能聯系的。
❿ 評標委員會成員拒絕在評標報告上簽字,評標報告有效嗎
評標委員會成員拒絕在評標報告上簽字,評標報告應有記載(拒簽的原因,保留的意見)。只是如果超過三分之二的評委拒簽,那麼此次招標就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