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關於公司工傷法律責任

關於公司工傷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07 20:48:48

❶ 企業內部承包後職工發生工傷的擔責主體如何確定

企業內部承包後職工發生工傷的擔責主體,如果私人包工負責人與發包單位沒有勞動關系而只訂立了經濟承包合同,若經濟合同中對其工傷問題明確約定,則按照合同執行;若經濟承包合同中對其工傷問題沒有約定,則由其本人負責。這也就是說,企業承包後,應根據承包者與發包單位的關系來確定工傷責任的劃分。如果承包者是單位的職工,其承包范圍內的工傷事故就應當由企業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律依據勞動部《‍關於企業內部個人承包中保險待遇問題的復函》 (勞險字[1992] 27號)指出,企業與職工個人簽訂承包合同,是企業內部的一種經營管理式。企業經營機制的轉變,並未改變企業和職工的勞動關系,也未改變承包者的職工身份,因此企業應按照國家現行政策保障職工的社會保險權益。企業將承包過程中的風險推給職工個人,這種做法不符合我國憲法和社會保險的政策的規定。由此看出,該《復函》僅適用於承包者本人,對於承包者僱傭的工作人員發生工傷的問題,則沒有作出明確規定。但對於這一問題,勞動部《關於私人包工負責人工傷待遇支付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5] 11號)規定作了相應答復。該《復函》:如果包工負責人是發包單位的職工並屬於合法承包者,其工傷待遇由發包單位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❷ 工傷後不把發票給公司 會不會被公司 有沒有法律責任

員工工傷之後,如果費用是單位支付的,那麼發票需要給單位進行工傷待遇審核使用,如果員工本人支付的,也是需要在申請工傷待遇審核時給工傷保險受理部門。否則工傷保險是不予報銷的。而單位墊付費用之後,員工沒有將發票給單位,造成無法報銷,那麼員工本人是需要承擔工傷醫療費用的。

社保基金支付工傷待遇審核需要遞交有:工傷及職業病認定書復印件一份;勞動能力鑒定書一份或醫療終結鑒定表一份;醫療發票、住院總費用清單;門診病歷及出院小結復印件;轉入賬戶;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單位支付的工資按月支付,如有傷殘者,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時協商支付。如果員工和單位因為工傷賠償問題出現糾紛,可以申請勞動仲裁進行維權。

依據《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八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一)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
(三)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
(四)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
(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七)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
(九)勞動能力鑒定費。

第三十九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
(一)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
(二)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❸ 工傷認定以後用人單位還用承擔法律後果嗎

當然,
新的《工傷保險條例》出台,減輕了企業的負擔,說明還是需要承擔部內分責任的。容比如,如果治療期間需要護理的,在停工留薪期內是由企業負責的,且冶療期間企業要按月付工資的,以前該享受的福利還得照發,該階段企業是不能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的;治療結束後,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如果評出傷殘等級的,如果員工與企業勞動關系解除的話,企業還要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工傷認定後,企業承擔的法律後果主要就是以上了。其他如醫葯費、伙食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都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如果,企業沒有交工傷保險的話,以上所有費用均由企業買單。

❹ 工傷事故和公司有沒有責任劃分

第一,工傷事故,發生之後,需要進行事故分析,找出事故發生原因,分清責版任,對於事故責任人,嚴肅處權理,並且做到四不放過,即:事故處理堅持「四不放過原則」:
①事故原因未查清楚不放過;
②事故責任者和周圍的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
③未制定防止事故重復發生的措施不放過;
④事故責任者未受處理不放過。
第二,即使分清責任,對於事故的責任人,追責由單位或者國家法律追責,和工傷職工無關,涉事責任人,輕者按照單位的規章制度給予處分,嚴重涉及犯罪的,可以追究刑責、

❺ 施工單位在我公司內施工,發生工傷事故,責任在誰

施工單位具有法定用工主體資格,自己承擔工傷保險責任;沒有法定用專工主體資格,由 發包的公司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人社部發〔2013〕34號)第七條規定:「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承包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傷亡的,由該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承包單位承擔用人單位依法應承擔的工傷保險責任」。因此,施工單位是經過合法注冊的單位,具有法定用工主體資格的,發生工傷事故,應當由施工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施工單位沒有經過合法注冊,不具有法定用工主體資格,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發屬包的公司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14〕9號)第三條規定,發包單位承擔了不具有法定用工主體資格的施工單位工傷保險責任之後,可以向施工單位追償。

❻ 企業用工出現工傷企業不申報工傷應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你說的情況是這樣的,企業不申報工傷,在實際當中,是很難被發現的,只有出工傷的人去投訴、舉報。具體責任要看具體情況的。個人可以申請工傷鑒定,如果成立,那企業就得承擔責任。

❼ 有沒有關於參加公司組織的體育比賽受傷責任的法律條例!和工傷責任認定為公司的!

1.可以申請工傷認定。
2.根據1964年4月《勞動保險問題解答》第54問的答復「(9)職工參加本企回業所組織的各種答體育活動比賽時負傷可以比照因工待遇處理。」由此可以看出,該規定已經將員工參加企業組織的活動視為員工在履行企業的工作職責。
3.同時,雖然體育比賽不屬於工作原因,但由於比賽的組織者系用人單位,那麼該比賽可以看做是工作的一種另類的延續,從而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相關規定,認定比賽中受傷為因工受傷。這種情況已有很多相似的案例被認定為工傷。
4.有什麼疑問,可以直接撥打12333咨詢一下當地勞動部門。

❽ 暴力引起的工傷有第三方承擔法律責任公司應該哪些責任

暴力引起的工傷抄有第三方承擔法律襲責任,如果符合工傷認定情況的,第三方承擔賠償後,勞動者仍可以申請工傷認定,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工傷賠償的。法律依據參考:《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關於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座談會紀要》
6. 勞動者工傷由第三人侵權所致,第三人已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又請求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用人單位所承擔的工傷保險責任應扣除醫療費、輔助器具費和喪葬費。

❾ 關於企業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如發生工傷死亡,有沒有相關法律規定比如死亡幾人有什麼責任。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五章法律責任規定:
第三十五條事故發生單位主要負責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並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立即組織事故搶救的;
(二)遲報或者漏報事故的;
(三)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的。
第三十六條事故發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事故發生單位處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並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謊報或者瞞報事故的;
(二)偽造或者故意破壞事故現場的;
(三)轉移、隱匿資金、財產,或者銷毀有關證據、資料的;
(四)拒絕接受調查或者拒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
(五)在事故調查中作偽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
(六)事故發生後逃匿的。
第三十七條事故發生單位對事故發生負有責任的,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
(一)發生一般事故的,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發生較大事故的,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三)發生重大事故的,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
(四)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的,處2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八條事故發生單位主要負責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導致事故發生的,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並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發生一般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罰款;
(二)發生較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罰款;
(三)發生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罰款;
(四)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罰款。

熱點內容
關於共同侵害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6 09:32:59 瀏覽:803
中歐學院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16 09:25:24 瀏覽:238
政府投資項目監管有關政策法規 發布:2025-05-16 09:15:13 瀏覽:1000
借條不按手印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6 09:13:05 瀏覽:398
民事案件法院函 發布:2025-05-16 09:13:04 瀏覽:373
有關社會與法節目的論文 發布:2025-05-16 09:05:09 瀏覽:239
高等教育法規法條 發布:2025-05-16 09:04:18 瀏覽:320
民法總則專場考試 發布:2025-05-16 08:54:57 瀏覽:706
高通法院禁令 發布:2025-05-16 08:52:35 瀏覽:990
做餐飲怎麼樣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6 08:50:37 瀏覽: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