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侵犯人格權法律責任

侵犯人格權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09 15:17:48

Ⅰ 人格權受到侵害屬於什麼責任

1、生命權
生命權是指人身不受傷害和殺害的權利或得到保護以免遭傷害和殺害的權利,取得維持生命和最低限度的健康保護的物質必須的權利。
2、身體權
身體權是指自然人對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而依法享有的權利。
3、健康權
健康權是指自然人保持其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的技能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權利。
4、姓名權
姓名權是指公民決定其姓名、使用其姓名和變更其姓名並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權利,是以姓名利益為內容的權利。
5、名稱權
名稱是指法人和其他組織在參與民事活動時,為區別於其他組織而為自己確立的一個特定標志。
6、肖像權
肖像是指公民身體的外部表現,並通過傳統美術和現代科學將人身體的外部表現在客觀上再現,如通過雕塑、攝影、畫像等。
7、名譽權
名譽是指社會或他人對特定公民、法人的品德、才幹、信譽、商譽、資歷、功績等方面的評價和總和。
8、隱私權
指自然人不願公開或讓他人知悉個人秘密的權利。
9、信用權
民事主體所具有的經濟能力在社會上所獲得的相應信賴與評價所享有的保有和維護的人格權。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條 【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的承擔】行為人因侵害人格權承擔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的,應當與行為的具體方式和造成的影響范圍相當。
行為人拒不承擔前款規定的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可以採取在報刊、網路等媒體上發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書等方式執行,產生的費用由行為人負擔。

Ⅱ 確認侵犯人格權的行為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人格權一般包含以下幾項: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1、基於人格權被侵害而產生的停止侵害、恢復名譽、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因為時效制度的設定在於平衡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即當權利人一定時間之後再行駛權利會對社會造成不穩定的狀態,不利於社會的長期穩定發展,為此設定了一定的時效期限,此制度最早起源於羅馬法。此款的請求權因與作為支配權的人格權共存,若適用訴訟時效則影響人格權的絕對效力,影響人的生存。
2、基於人格權被侵害而產生的賠償損失請求權則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此項請求權含有財產性利益,並非真正意義上的人格權,故適用訴訟時效。
律師

Ⅲ 侵犯他人人格權,要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消法》第四十來三條自規定,經營者侵害消費者的人格尊嚴或者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的,應承擔以下幾種形式的民事法律責任:
(1)停止侵害;
(2)恢復名譽;
(3)消除影響;
(4)賠禮道歉;
(5)賠償損失。
需要說明的是,經營者因侵害消費者的人格尊嚴或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承擔了上述民事法律責任後,並不排除根據其行為性質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或其他形式的民事法律責任。

Ⅳ 人格權受到侵害的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人格權受到侵來害的應當承擔民自事責任,根據《民法通則》第120條的規定,侵害公民、法人的人格權的民事責任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指在侵害人身權的行為正在持續進行尚未結束時,受害人要求侵權人或請求法院判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

2、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是指侵害他人姓名、肖像、名譽等人身權利,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時,依法責令侵權人消除不良影響為受害人恢復名譽,以挽回受害人所受的損害。

(4)侵犯人格權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因人格權受到侵害向法院提起訴訟時,應提供下列證據:

1、被告在何時何地用何種方式侵害了原告的人格權,已在什麼范圍內造成了不良後果的證明材料。

2、被告是否還在繼續侵害人格權的證明材料。

3、如果侵害了造成了原告精神損害而治療和留下後遺症等情況,應提供與人身賠償案件相同的證據。如醫療診斷書、醫療費、交通費、護理費等單據以及因誤工所致的實際經濟損失的證明材料。

Ⅳ 人格權包括哪些內容,侵害人格權有什麼法

人格權包括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譽、榮譽、信用、隱私等權利。法人的人格權包括名稱、名譽、榮譽、信用等權利1、自然人享有生命健康權禁止非法剝奪自然人的生命、禁止侵害自然人的身體健康。
2、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變更自己的姓名。自然人的筆名、藝名等,與姓名受同等保護。法人享有名稱權,有權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名稱。
3、自然人享有肖像權,有權保護自己的肖像不受歪曲、侮辱。
4、自然人、法人享有名譽權。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自然人、法人的名譽。
5、自然人、法人享有信用權。禁止用詆毀等方式侵害自然人、法人的信用。
6、自然人享有隱私權。隱私權的范圍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人空間。
法律有:《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侵害人格權的民事責任】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Ⅵ 肖像權是自然人的重要人格權,任何人不得非法侵犯,否則就要承擔法律責任

沒錯,肖像權是屬於人格權,而且是具體人格權

Ⅶ 侵犯他人人格權,要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消法》第四十三條規定,經營者侵害消費者的人格尊嚴或者侵版犯消費者人身自由的,應承權擔以下幾種形式的民事法律責任:
(1)停止侵害;
(2)恢復名譽;
(3)消除影響;
(4)賠禮道歉;
(5)賠償損失。
需要說明的是,經營者因侵害消費者的人格尊嚴或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承擔了上述民事法律責任後,並不排除根據其行為性質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或其他形式的民事法律責任。

熱點內容
不滿十六周歲違反治安條例 發布:2025-05-20 03:28:30 瀏覽:219
出台關於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發布:2025-05-20 03:24:12 瀏覽:10
公司法律訴訟管理制度 發布:2025-05-20 03:23:28 瀏覽:199
社會治安處罰法題庫 發布:2025-05-20 03:19:25 瀏覽:20
六五普法經濟法類內容 發布:2025-05-20 02:46:17 瀏覽:588
東北財經法學院 發布:2025-05-20 02:42:01 瀏覽:920
石油管道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20 02:33:19 瀏覽:606
准則試題答案條例 發布:2025-05-20 02:33:17 瀏覽:209
法律碩士與法律職業資格銜接 發布:2025-05-20 02:19:24 瀏覽:985
平潭綜合實驗區條例 發布:2025-05-20 02:17:50 瀏覽: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