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掃描件法律效力
A. 合同掃描件的法律效力有何規定
掃描版合同雖為書面形式之一,然其證據效力多有不足之處。
首先,從證據角度視之,掃描件僅為圖像形式,故其證明力相對較低,須得對方確認或佐以其他相關證據,方能作為有效證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九十條
下列證據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作的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不相當的證言;
(三)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陳述的證言;
(四)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五)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製件、復製品。
B. 合同蓋章掃描發給對方簽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合同蓋章掃描版發送給對方並簽署,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蓋章掃描版發送給另一方簽署,在法律上是有效的。只要雙方在合同上簽字或者蓋章,且雙方意思表示一致,該合同即告成立並具有法律效力,即使合同一方提供的蓋章版是掃描件。
如果合同內容存在問題,雙方可以協商修改,或者在一方發現問題時在合同上補充蓋章以完成簽署程序。
法律分析表明,合敬含攜同蓋章掃描版發送給另一方簽署的有效性取決於:
1. 如果合同是雙方真實意願的表示,且內容合法,合同在雙方簽字、蓋章、按手印或履行主要義務並被對方接受時即有效。
2. 如果合同不符合上述條件,則合同無效。
如果合同條款中明確指出復印件與原件具有同等效力,則掃描版合同也被視為有效。合同的形式可以由當事人雙方約定,比如傳真、電子版本或掃描件,且這種約定在法律上視為有效。
關於合同原件的問題,從描述來看,掃描件可以被視為原件,但它可能涉及到證據的有效性,可能會引發糾紛。為避免此類亮伏問題,最好在合同中進行補充說明,或通過其他方式讓另一方再次確認合同的形式。
一旦發生糾紛,法院會綜合考慮書面合同以外的其他證據,如電子郵件、電話錄音等,以確認事實合同的存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包括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