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院長議案
❶ 有權向全國人大提出法律議案的機構和人員包括哪些
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第九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主席團決定交各代表團審議,或者並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由主席團審議決定提交大會表決。
第十條 一個代表團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大會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大會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大會議程。
(1)法院院長議案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第十七條 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議案的時候,代表可以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詢問,由有關機關派人在代表小組或者代表團會議上進行說明。
第十八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進行選舉和通過議案,由主席團決定採用無記名投票方式或者舉手錶決方式或者其它方式。
第三十一條 常務委員會審議的法律案和其他議案,由常務委員會以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第三十二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屬於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十人以上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屬於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是否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❷ 我希望你們誰寫個提案。《完善法院與檢察院之間院長輪換弊端》設置法院,檢察院迴避制度。
我希來望你們誰寫個提案。《完善法源院與檢察院之間院長輪換弊端》設置法院,檢察院迴避制度。法院的院長可以去與原來法院沒有關系的檢察院當檢察長。李秋偉冤案26年,服刑出獄後申訴。95年長春中院撤銷有罪判決發回重審,11年後改判無罪。榆樹市檢察院代理檢察員趙鐵騎聯合榆樹市公安局辦案,找當年刑訊逼供李秋偉的公安辦案人梁兆國、沈繼出證證明沒有對李秋偉刑訊逼供過。並找被告人孫晶波、田蜜製造假抗訴書抗訴。在長春市中級法院案發回重審16年,榆樹市法院聯合榆樹市公安局造假證明,終止案件審理2次。23年後榆樹市法院開庭被告人證人全部不到庭,用宣讀長春市檢察院抗訴下級榆樹市法院的造假抗訴書,榆樹市公安局刑訊逼供的卷宗筆錄給李秋偉一個人開庭,所有證據沒經過庭審質證2次開庭判李秋偉有罪。李秋偉冤案申訴26年,公檢法三家聯合辦案,齊壯在榆樹市法院當院長時判李秋偉刑後來又去榆樹市檢察院當檢察長監督自己的案子,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榆樹市法院重審用了16年時間,這就是中國的法律監督程序。李秋偉冤案26年不能平反。是人說了算,不是法說了算。
❸ 最高人民法院有向人大提出法律議案的權利嗎
可以。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十二條、二十四條分別規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法律案。
❹ 今年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哪些議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根據憲法的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主要職權有:
(一)修改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
(二)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三)選舉、決定和罷免國家機構組成人員。包括:選舉和罷免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提名,決定國務院總理的人選;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並有權罷免上述人員;選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並有權罷兔上述人員;選舉和罷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和委員;選舉和罷免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和委員的人選,並有權撤銷其職務。
(四)決定國家重大事項。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審查和批准國家的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批准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建置;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決定戰爭與和平的問題;作出各種授權決定等。
(五)對其他最高國家機關的監督權。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國務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對國務院進行監督;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
(六)應當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的其他職權。
❺ 議案和建議的區別有哪些
建議:
①向集體、領導等提出自己的主張:我休會一天。
②向集體回、領導等提出的主張:合答理化。
提議:
謂開會或商討問題時提出供討論的議案或意見,亦指所提出的建議。
2.泛指提出意見。
❻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議案嗎
人民法院和檢察院是受人民代表大會監督的,法院院長和檢察院院長專都是由人民代屬表大會選舉產生的,人民法院和檢察院要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負責。每年人民法院和檢察院要向人民代表大會進行工作匯報。因此,人民法院和檢察院不可能在人民代表大會上提議案的,只有人民代表可以提議案。
❼ 韓大法院院長任命同意案獲通過了嗎
韓國國會9月21日下午召開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大法院院長提名人金命洙的任命同意案。這距離韓國總統文在寅總統提名金命洙為大法院院長時隔31天。在任命同意案獲得通過後,韓國總統府青瓦台對國會表示了感謝。
據韓國21日報道,當天,除1名被拘留議員外,韓國國會全體298名議員均出席會議。金明洙的任命同意案以160票贊成、134票反對、1票棄權以及3票無效獲得通過。贊成票比法定標准多10票。
有分析認為,金命洙並不屬於韓國司法界傳統意義上的精英人物,他被文在寅破格提拔為大法院院長的候選人彰顯了文在寅政府力推司法改革的決心。如果金命洙順利通過國會召開的人事聽證會及人事任命表決程序,正式就任韓國大法院院長,或將掀起韓國新一輪司法改革的大潮。
❽ 縣人民法院院長的人選由誰提議
縣人大常委會
❾ 全國人大提出法律議案的九大主體 都是什麼
全國人大提出法律議案的九大主體是:
有權向全國人大提出議案的主體是:
(1)全國人大主席團
(2)全國人大常委會
(3)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
(4)國務院
(5)中央軍委
(6)最高人民法院
(7)最高人民檢察院
(8)全國人大的一個代表團或30人以上代表聯名
(9)10名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中國法律規定,有法律提案權的組織和人員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一個代表團、30名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0名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未經授權的機關和人員雖然可以用各種形式提出制定、修改或廢除法律的意見和建議,但在立法程序上不具有提出正式法律議案的意義。議案提出後,必須經過一定程序,方能列入法律制定機關的議事日程,進行審議和討論。
(9)法院院長議案擴展閱讀:
法律案的審議。對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的法律案,首先由全體會議聽取提案者關於法律案的說明,然後由各代表團全體會議和分組會議審議,並由法律委員會和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
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對法律案進行統一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結果的報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主席團審議通過後印發會議,並將修改後的法律案提請大會表決。
對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實行至少兩審的制度,即在第一次常委會會議上聽取提案者關於法律案的說明,進行初步審議後,交法律委員會和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
由法律委員會向下一次或者以後的常委會會議提出審議結果的報告,再次經常委會分組會議、聯組會議審議後,才提請常委會全體會議表決。
法律案的表決。在代表大會會議和常委會會議上,表決法律案,都採取了按電子表決器的方式,須由全體代表或全體常委會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法律的公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以主席令的形式公布。
❿ 法院院長缺額時,如何任命新院長的相關職務
選舉前,按照有關法律程序如何任命新院長?有人認為,由主任會議提出任命議案,任命其為法院副院長,決定代理院長,並同時任命其為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有人則認為,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的任命,不應由主任會議提名,再說作為代理院長根據法律規定應行使院長職權可以主持審判委員會會議,屬於審判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在當選法院院長後更無需再自己提名自己為審判委員會委員?【觀點】代理法院院長或法院院長需要被任命為審判委員會委員,否則盡管主持審判委員會,但在審判委員會上行使表決權沒有法律依據。 【剖析】地方組織法第四十四條第九款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在本級人代會閉會期間,在人民法院院長因故不能擔任職務的時候,從本級人民法院副職領導人員中決定代理的人選。因而代理法院院長必須是法院副院長。如果推薦人選不是法院副院長,人大常委會就要任命其為法院副院長,再決定其代理法院院長。 如何任命法院副院長?法官法第十一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任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請本級人大常委會任免。地方組織法第四十四條第十一款規定,縣人大常委會按照人民法院組織法的規定,任免人民法院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現在院長因病逝世,提名的法定主體沒了,誰還可以提名?法律依據何在? 地方組織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可以向本級人大常委會提出屬於人大常委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筆者認為,「任命法院副院長」符合議案的要求,因而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可以以議案的形式向人大常委會提出人事任命案,由人大常委會做出決議或決定。當然一般情況下,如果法律明確規定的提名主體存在,人大常委會就不採用主任會議提議案這種辦法了,這符合特別規定優於一般規定的立法理念,也符合我國的實際。 實際上各級法院的法官都只有七種職務,也即法院院長、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助理審判員。這七種職務組成的層次,前四種職務院長、副院長、庭長、副庭長顯然是從高向低排列,後三種職務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助理審判員也是從高向低排列的。上述七種法律職務的排列方式是兩組從高向低排列方式連結在一起形成的。一組的稱呼帶「長」、一組的稱呼帶「員」。這個職務層次中只有審判委員會委員這一職務特殊,如果去掉審判委員會委員這個職務,上述六種職務的排列也是從高到低的。除審判委員會委員這個職務外,筆者認為有了較高的職務,再要有較低的職務就沒有必要和實際意義了。 值得強調指出的是,在我國審判委員會比較特殊,因而審判委員會委員這一職務也很特殊。法律並沒有規定法院院長、副院長是當然的審判委員會委員,也就是說法院院長和副院長不一定是審判委員會委員。如果要擔任審判委員會委員這一職務,就必須人大常委會任命。當然代理院長或院長可以向人大常委會提出,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也可以根據地方組織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以議案的形式提出。 盡管法院組織法第十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會議由院長主持,但如果法院院長或代理院長不是審判委員會委員,筆者認為其主持審判委員會會議並不意味著在審判委員會會議上有表決權。這可從美國的憲法規定得到啟示。美國憲法規定:「合眾國副總統任參議院議長,但除非參議員投票時贊成票和反對票相等,無表決權」。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參議院議長沒有表決權,但參議院議員有表決權。只有贊成票和反對票相等時參議院議長才有表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