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審法院與二審法院
㈠ 二審訴狀交原審法院還是二審法院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二審的上訴狀應當遞交給原審法院,由原審法院移交至上訴法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五條 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
第一百六十六條 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並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㈡ 二審法院是原審法院的上級法院嗎
對。原審法院如果是基層,那麼二審是中院,原審如果是中院,二審是高院。有種例外情況:比如說原審是基層,二審到了中院,但是中院裁定其他基層法院進行二審。這種情況很少見。
㈢ 原審法院是一審還是二審
法律分析:需視情況而定。對一審判決作出審判監督或者發還重審的,原審法院為一審法院。對二審判決作出審判監督的,原審法院為二審法院。如果已經二審了,那麼作出一審判決的法院為原審法院。如果二審判決已經生效,被審判監督的,那麼原審法院一般是指二審法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九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㈣ 原審」法院是一審法院,還是二審法院
一個案子經過了一審和二審又再審,再審裁定發回原審法院重審,則原審法院是一審法院,對內案件重新容按照一審程序進行審理。
重審是一審法院對經上級法院二審或再審後認為一審法院或一、二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裁定發回重審而對案件進行的重新審理。
發回一審法院重審,案件恢復到原告起訴時的初始狀態,重審一般由一審法院另組合議庭進行審理,可追加當事人;一審法院應按照一審普通程序對案件進行重新審理,按舉證、質證、辯論、調解、判決等程序依次進行。當事人(包括新增加的當事人)對判決不服可以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