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轉進法院
1. 請問部隊的軍官轉業回到地方分配到公檢法部門工作,還需要考公務員嗎
部隊的軍官轉業回到地方,分配到公檢法工作。就屬於公檢法的法官了。不屬於公務員了。還考什麼公務員呢?
2. 轉業 進檢察院、法院有什麼要求
副團職以下的,不包括副團,具備法律本科學歷;會使用計算機;有一定文版字基礎;政治可靠,思想進步權。有司法考試過關證書者優先。其實,現在很多軍轉幹部都不願進,原因是沒有司法考試過關證書,進去後不能辦案,也沒有法官、檢察官津貼,平時低人一等,進步很慢,待遇不好,想考過也非常難。
3. 軍轉幹部到地方怎麼進法院和檢察院工作要求什麼條件和程序
司法局公務員轉入法院工作可以有以下幾種途徑:
1、表現優秀或者工作需要,跨部門調動。
2、重新參加公務員考試,考入法院或者檢察院。
目前比較可行的還是第一種方法,司法局和檢察院、法院都屬於政法系統,工作人員交流還是比較頻繁的。
4. 軍轉幹部選擇哪些單位比較好呢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劃安置,單位選擇非常重要,許多戰友多年奮戰在部隊一線,不能說與世隔絕,也恐怕是很少接觸地方單位,有一些單位部門具體什麼職能都搞不清楚,更不要說轉業後選擇單位了,在下現將地方的大部分部門,或者說比較常見的部門作一分析排名,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以下單位的排名的要有前提:1.公務員編制;2.年齡在35歲以下;3.營職以下;4.地市級以下安置;5.不考慮所學專業。不在這個前提的,以下排名就不一定適用,主要原因是,還要參考一個職務和年齡問題。
我把地方行政單位分為集權類部門和法律職能部門兩大類。'
第一類:包括黨委部門,人大、政協。這類單位是權力的中心單位,軍轉安置較少,甚至沒有,原因有二:一是這類單位的權力中心單位,軍轉幹部這個群體雖然優秀,但不是「自己人」,必然被排斥在權力中心以外。二是營以下幹部安置是政府的一項工作,由政府人事部門具體負責,軍轉辦拿位置時,黨委部門如果抵制,軍轉辦也「沒話說」。如果哪個戰友能入這類單位,那是非常好的,但工作量大,較累,不清閑,前途方面可能有光明。
這類單位排名如下:
人大(廟大了,好念經)
政協(廟大了,好念經)
紀律檢查委員會 (廟大了,好念經)
組織部(很累,單位不錯)
市(縣)委辦公廳(室)
宣傳部
政法委
機關工委
編委辦公室(有的地方不單設)
統戰部
政策研究室
以下單位為部門管理的單位:
信訪局
610辦公室(有的地方沒有)
老幹部局
台灣工作辦公室
黨委直屬二級單位:
黨校(一般為參公,但是級別高半級,副縣級或副廳級)
第二類,包括法院、檢察院、政府部門(包括垂直管理單位),這類單位很多,排名也很困難,是安置軍轉的重點單位,我的排名前提是除公安局以外的單位全部為機關,不含下屬單位。
排名分部分前後順序為(僅供參考)
第一部分(排名不分前後),最好。
監察局(紀委的單位)
政府辦公室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海關(中央直屬單位)
第二部分(排名不分前後),次之。
財政局
教育局(孩子上學沾光)
科技局
國土資源局
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城鄉規劃局(有的在建設局或建委裡面設)
國稅局(垂直管理,安置後去向不明,類似部隊去了師里報到,又被師里安排到了團里)
地稅局(垂直管理,安置後去向不明,類似部隊去了師里報到,又被師里安排到了團里)
人民銀行(中央直屬單位,但是一般沒有)
第三部分(排名不分前後),更次之。
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水利局
商務局(外經貿委)
衛生局
環境保護局
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審計局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家安全局(有的地方沒設,垂直管理,安置後去向不明,類似部隊去了師里報到,又被師里分到了團里)
體育局
司法局
質檢局(垂直管理,安置後去向不明,類似部隊去了師里報到,又被師里分到了團里)
法制辦公室
工商局(垂直管理,安置後去向不明,類似部隊去了師里報到,又被師里分到了團里)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有的地方是分開的,文化局、廣電局、新聞出版局、文物局)
農業委員會(農業局、畜牧局、漁業局)
林業局
旅遊局
外事僑務辦公室
統計局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人民防空辦公室
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機關
糧食局
煤炭局(有的地方不設)
民族宗教事務局
交通運輸局(有的地方還有航運局)
檢察院(原因同法院))
法院(有人會問這樣單位為什麼排這么朝後,主要原因是廣大軍轉幹部沒有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不能審理案件,在單位受排擠,沒有前途,如果通過司法考試,另當別論)
( 第五部分(排名不分前後),最差。
司法局下屬單位(監獄,勞教所等)
公安局下屬單位(累,人太多,沒前途)
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下屬單位(事業或參公,不用說了,這些單位可以撤了!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