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法院離婚傳票
❶ 收到法院離婚傳票不要慌,一定要注意這7點
收到法院的離婚傳票情況,
肯定是要慌的啊,
你說的一定要注意的七點,
都不敢告訴我們,
我們怎麼能不慌呢?
❷ 起訴離婚對方接到法院傳票,不去法院我該怎麼辦
沒有正當理由不去法院的,法院可以進行缺席判決。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離婚被告不去法庭時,法院缺席判決是有條件的。按照法律規定,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正當理由,包括身體發生疾病不能前往法庭等。《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2)接到法院離婚傳票擴展閱讀
離婚案件的被告可以不出庭,但是必須委託代理人,且被告必須提交書面意見。因為婚姻屬人生大事,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十分重視,在司法實踐中,都要求被告出具書面的意見,但這還不夠完善,法官還要確認書面意見確實是被告出具才行。
被告不到庭是放棄其訴訟權利表現,由於未能充分表達對案件相關事實、證據、法律等意見,判決結果可能對其產生不利的影響。如果被告因特殊原因不方便出庭,可以委託律師提供法律服務。
案例:被告不到庭 照樣可離婚
2016年5月,張某第一次起訴離婚,孫某未到庭,法院判決不準離婚,此後,張某與孫某分居生活,雙方互不聯系,夫妻感情已徹底破裂。張某再次請求判決與孫某離婚。開庭時,孫某經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
舒城縣法院認為:張某兩次提起離婚訴訟,經傳票傳喚,被告孫某均未到庭應訴,也未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顯然孫某對與張某婚姻關系的存否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2016年6月,法院作出不準離婚的判決後,原、被告之間互不聯系,雙方已無往來,致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維持名存實亡的夫妻關系對雙方都是痛苦。
現張某再次提出離婚,依法予以准許。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判決准許原、被告離婚。法官提醒: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❸ 收到法院離婚傳票怎麼辦
收到法院離婚傳票後按照開庭時間准備應訴,並在舉證時間內提交證據材料,也可請回求法院進行答調解。
《婚姻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有以下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 重婚或有配偶與他人同居的;
(二)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 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 因感情不和分居滿兩年的;
(五) 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❹ 我收到法院郵寄過來的離婚傳票我應該要點做
根據規定,收到離婚傳票應該按時到庭參加訴訟,如果簽收傳票後不到專庭的,視為放棄訴訟屬權利,不利後果自己承擔。
你在收到傳票以後,應該同時也收到一份起訴狀,法院審理案件一律按照起訴狀事由審理,如果你願意離婚的話,你就要提前考慮財產分割問題,孩子扶養問題,如果你不答應離婚的話,那你就要向法庭說明你們的感情還好,感情沒有破裂
❺ 接到法院離婚傳票
1、不想離來就不要去法院,法自律上離婚案件是要求夫妻雙方必須到庭的,不允許缺席判決!所以不想離就先托著。
2、如果想放棄這段已沒有感情的婚姻,可以在這段時間收集他有外遇的證據,婚姻法中對於夫妻一方與別人非法同居的,沒有外遇一方可以向法院提出精神損害賠償。
❻ 接到法院離婚糾紛傳票怎麼出庭應訴
一、庭前准備應注意的問題
庭前准備主要是書記員的工作,並因該工作記入筆錄而體現在卷宗中,所以法官應提醒書記員注意以下幾點。
1、 筆錄中要註明當事人的到庭情況
(1)要注意核實當事人是否收到傳票。防止當事人開庭後未到庭或中途退庭後,無法處理案件。
根據《民訴法》第一百四十三條 規定: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 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第二百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
(2)查明旁聽人員是否有證人,如果有證人不允許旁聽。證人出庭後是否可以旁聽的問題,存在爭議。個人觀點:仍不允許證人旁聽,防止證人第二次作證,從而影響證人證言的真實性。
2、 審判長、審判員出庭前:
應有書記員宣布:全體起立!請審判長、審判員(人民陪審員)入庭。
待法官坐定後,書記員宣布:請坐下。然後向審判長報告:
(1)訴訟參加人到庭情況;
(2)法庭准備工作就緒,請審判長(員)主持開庭。
3、 要注意審判人員和訴訟參與人的簡稱應該規范統一。
建議:審判人員一律簡稱「審」,而不要使用「問」或「?」,普通程序的案件,合議庭其它成員有語言或行為的,可以在「審」後加其姓,以便區別。原告簡稱「原」,有代理人的簡稱「原代」,有兩名代理人的可在「原代」後加姓;有多名原告的,應該在「原」後加姓1、2、3;對於被告人的簡稱原則同上。
二、正式開庭應注意的問題
1、宣布開庭的時間:
目前存在三種觀點:一是書記員宣布請審判長主持開庭後,審判長就應宣布開庭。 二是核對當事人後宣布開庭,三是核對當事人並宣布案由後在宣布開庭。
我一般採取第一種觀點。
根據《民訴法》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 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應在宣布開庭後才能進行,而不是開庭前進行。
第一百三十七條開庭審理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2、敲法槌的時間:
宣布開庭前敲(起到提醒注意的作用),宣布休庭後敲(起到提醒注意的作用)
3、如何宣布開庭
直接說「」現在開庭」即可。不要說「現在宣布開庭」
4、審判長(員)核對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身份後要注意詢問:
原、被告雙方對對方出庭人員有無異議,特別是代理人是否有異議。在明確回答無異議後宣布: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資格符合法律規定,准許參加本案的訴訟活動
這里要特別注意代理人的適格問題。如代理人的直系親屬是本院法官,不能出庭,如果允許其出庭,導致程序錯誤,會引發重審。
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第(四)項: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5、宣布案由
(1)宣布案由前,對於涉及離婚案件和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要詢問當事人是否申請不公開審理。
《民訴法》第一百三十四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離婚案件和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2)宣布案由要明確依法公開(或不公開)開庭審理原告×××與被告×××、第三人×××(案由)一案。(不公開審理的應當說明理由)
6、合議庭組成人員和書記員的名單已告知各方當事人後,在詢問是否申請迴避時,如果當事人申請審判人員霍書記員迴避的處理:
按照民訴法的規定,申請迴避可以口頭也可書面,需要理由但不要證據。此時,應立即宣布休庭,並立即向庭長、分管院長匯報後停止工作,由法院進行調查核實後,在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
第四十四條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提出迴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迴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後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被申請迴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迴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採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 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
第四十七條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迴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迴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並通知復議申請人。
三、法庭調查應注意的問題
1、當事人陳述階段
(1)原告宣讀起訴狀。被告進行答辯。第三人陳述意見。有書面訴狀的,可以記錄為「略,詳見卷內材料」,但應該簡要記錄其訴訟請求要點,詢問其是否變更補充,最後予以固化。同樣宣讀答辯狀的內容可以「略,詳見卷內材料」,也應該簡要記錄其答辯要點。
(2)起訴和答辯後,法庭如果對基本案情不清可以根據案件的需要組織當事人補充陳述
(3)各方當事人陳述一致或者都認可的事實,除涉及身份關系,或者涉及國家、第三人的權益,經法庭評議確認後可以直接予以認定,並當庭宣布:以上事實,各方當事人陳述一致或均予認可,足以認定。並宣告:以上經法庭認定的事實,無須當事人舉證、質證。
實踐中,如果當事人對案件事實沒有或者基本沒有爭議,且根據當事人陳述即可直接認定全案事實的,經法庭評議確認後,即可宣布法庭調查結束。
2、 歸納小結階段: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和調查的重點。
要詢問當事人對爭議焦點和調查的重點有無異議?有無補充?
(1)爭議焦點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突出爭議的問題。
(2)調查的重點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突出法庭調查的基本事實。
如離婚案件一個焦點,三個重點。
3、當庭舉證階段
(1)當事人當庭舉證時,法庭要求當事人對證據進行順序編號,註明提供時間、是否原件、份數或頁數,並簽名。並指示當事人在出示證據要說明證據的名稱、種類、來源、內容以及證明對象等內容。
(2)要求對方當事人質證時,法庭應當引導質證當事人首先作出是否認可的意思表示。如不認可,應提出具體的理由,圍繞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針對證據證明力有無以及證明力大小,進行質疑、說明與辯駁。
(3)如果對方當事人對證據提出異議,可組織當事人展開質辯。質辯至少進行一個輪回。即在質證當事人提出反駁的基礎上,請舉證當事人)辯解。舉證當事人辯解後,再請質證當事人)辯駁。法庭認為有必要,可以組織當事人進行多輪次的質辯。在質證中,質證當事人提出相應的反證的,法庭應當當庭組織舉證和質證。
(4)當事人舉證,根據案情可以一證一舉,也可一組一舉,也可全部舉證完畢。
(5)法庭也可對證據中的疑點進行向當事人提問,或者釋名有關問題。
4、證據的確認階段
證據經當庭舉證、質證後,審判人員應該對雙方當事人無異議或異議不成立的證據當庭進行確認,並由書記員記入筆錄,如:「對****證據,雙方當事人均無異議,且具備證據的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原則,本院予以確認,該證據能夠證實什麼事實」;異議成立的應該簡要說明理由,並記入筆錄,如:「審:因被告向法庭提供的欠條系復印件,且被告未能提供原件與其進行核對,且無相關證據印證,原告方也未能認可,故本院不予確認」,如當庭不能確認的,可記錄為:「對**證據待合議後再予以認定。」
5、證人出庭問題
(1)要注意復印證人身份證,並記錄證人的聯系方式和電話。
(2)證人作證時,先由當事人詢問證人,然後由對方當事人詢問證人,審判人員認為有必要時,也可以詢問證人。證人作證完畢後,審判人員應該告知其退出審判庭,在外等候審閱證人證言,不能旁聽庭審。
(3)對證人證言的質證一般要待證人退庭後進行,不要守著證人讓當事人質證。
6、證據的鑒定問題
(1)如果對證據需要進行鑒定,有誰申請的問題。
一方出示證據原件,如果另一方對其真實性提出異議,又無相反證據推翻,則告知另一方為申請方。
根據:《民訴法》第六十五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
第七十條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下列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
(一)書證原件或者與書證原件核對無誤的復印件、照片、副本、節錄本;
(二)物證原物或者與物證原物核對無誤的復製件、照片、錄像資料等;
(三)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
(四)一方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製作的對物證或者現場的勘驗筆錄。
(2)當事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即可要求鑒定人出庭作證,而無需理由和證據
第七十八條 當事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或者人民法院認為鑒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鑒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支付鑒定費用的當事人可以要求返還鑒定費用。
7、其他問題
(1)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另一方當事人拒絕質證時,應向當事人釋明「放棄質證,可能構成的法律後果」並記入筆錄。
(2)法庭根據案件審理的需要,可以就有關問題向當事人發問。
(3)法庭調查結束前,要詢問當事人是否還有新的證據和補充說明的問題。
四、法庭辯論應注意的問題
1、法庭辯論的范圍:當事人應當圍繞各自的訴訟請求或者訴訟主張,就法律的具體適用問題展開辯論。當事人對證據和事實的認定產生的爭議屬於法庭調查的內容,一般不應作為法庭辯論的范圍。
2、法庭辯論前,審判人員應要求當事人圍繞爭議焦點展開辯論。第一輪辯論時,當事人(代理人)如有書面意見的,可以記錄為「宣讀代理詞(略,詳見卷內材料)」,但應該簡要記錄辯論要點。對於當事人言辭過急或與本案無關及重復的辯論意見,審判人員應該及時制止;法庭辯論時,審判人員不得對案件性質、是非責任發表意見,不得與當事人辯論,如發生上述情況,書記員不要記入筆錄。
3、法庭辯論時,審判人員或當事人認為(經審判人員許可)有新的事實需要核實的,應該宣布「法庭辯論暫停,恢復法庭調查」,書記員應該記入筆錄。核實完畢後,應該宣布「法庭調查完畢,恢復法庭辯論」,並記入筆錄,避免將調查和辯論混淆。
4、在法庭辯論結束前,審判人員應該詢問雙方當事人是否有新的辯論意見,確認沒有以後,方可作最後陳述,書記員應該將該詢問及當事人的回答記入筆錄。
五、最後陳述和法庭調解應注意的問題
1、要求當事人最後陳述意見。
2、法庭調解 。可以直接在法庭上進行調解。但調解難度較大可以休庭進行。如能達成調解協議,要製作調解筆錄,並在筆錄上註明「閉庭」。注意婚姻案件必須存在調解程序,在筆錄中有所體現。
3如不能調解的處理。可宣布:由於原告(或被告、第三人)不同意調解。進入宣判階段。
六、宣判工作應注意的問題
1、當庭宣判案件:
(1)簡易程序:對於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案件,審判人員可以當庭宣判,但不能僅僅宣布判決的主文,而應該以判詞的形式總結認定的事實和證據(特別是定案的證據)及對當事人的辯論意見的支持與否,並說明認定的理由。對此書記員應該做詳細記錄。審判人員援引法律條文要准確、規范,原則上應該精確到條款項。」這里應該特別注意,口頭判決中的判決主文、事實證據的認定、對雙方當事人請求及反駁意見的支持與否以及引用的法律條文應該和書面判決的內容一致,不能前後矛盾!
(2)普通程序。當庭宣判的,在當事人最後陳述完畢後,審判長宣布:「現在休庭**分鍾,合議庭對本案進行合議。」合議後,審判長宣布:「現在復庭,本合議庭對本案的事實、證據、雙方當事人的辯論意見進行合議後,對以下證據予以確認……」其他注意事項同簡易程序。
(3)如果是婚姻案件,還應該附加說明「上訴期屆滿前,本判決尚未生效,雙方當事人的婚姻關系尚未解除,雙方當事人不得再婚。」
2、定期宣判案件
(1)定期宣判的,在最後陳述結束後,由審判人員宣布:「今天的庭審到此結束,合議庭將對本案的事實、證據及雙方當事人的辯論意見進行評議,宣判日期另行通知(確定日期的可以當庭宣布)。休庭後雙方當事人及代理人核對筆錄。現在 休庭。」注意,這里不能使用「閉庭」,因為庭審活動尚未結束,所以只能是「休庭」。
(2)定期宣判程序
書記員宣布:全體起立--請審判長、審判員(人民陪審員)入庭。待法官坐定後,書記員再宣布:請坐下。
審判長敲擊法槌後,即宣布:現在繼續開庭。
審判長宣告:經過合議庭評議,評議結論已經作出。現予宣判,宣判內容同上。
(3)定期宣判的,必須製作宣判筆錄作為庭審筆錄的組成部分。判決書內容可以省略:「宣讀*****(字型大小)民事判決書,略,詳見卷內文書。」。
3、宣判前後程序
(1)宣判結果前(判決如下時),由書記員宣布:全體人員起立。(合議庭成員和書記員,以及訴訟參加人、旁聽人員均應起立。)審判長宣讀完畢。書記員宣布:請坐下。
(2)征詢意見。宣判後,審判長依次詢問當事人:是否聽清?是否上訴
(3)審判長宣布:庭審結束。現在閉庭!然後敲擊法槌。
(4)書記員宣布:全體起立!請審判人員退庭。審判人員退庭後,宣布:散庭。訴訟參加人和旁聽人員方退庭。
❼ 收到法院傳票,離婚調解,該怎麼處理
調解的抄時間和方式,法律沒有規定,由案件承辦人自己根據案件審理情況來決定。庭前可以,庭後可以。在開庭過程中也可以。已經收到開庭傳票,這並不代表說法院不會調解了。離婚訴訟中,法院調解是必經的程序,在判決離婚前,調解不成,會認定夫妻兩人感情破裂,准予離婚。根據《婚姻法》的規定: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