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張和舉
㈠ 西昭通法庭張紫元舉著法律這面正義的旗幟,欺壓當事人
你再到法院問個明白!如果法院還是像你說的這樣,你就到檢察院討個說法!他們管的!
㈡ 法庭上,舉止怎樣才得當
隨著法制進程的加快和社會的進步,上法庭討「說法」,成了不少老年人維權的途徑。然而,對許多老年人來說,到法院打官司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那麼到了法院怎樣才算舉止得當,又有哪些行為規范呢?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6/view-2661855.htm
衣著應當整潔
鏡頭回放之一:一天,張老漢因為一起損害賠償官司到法院參加庭審,不料剛走到法院門口,就被威嚴的法警伸手攔住了,理由是他穿著拖鞋,讓他回去換,張老漢是個倔脾氣。看到法警這一「不友好」的舉動,當時就心中不快,再一看錶,馬上就要開庭,心裡一急,當下便與法警理論起來,最後非但沒有進去,還因他經過合法傳喚不到庭而進行了缺席審理,並對他罰款50元,對此,張老漢懊悔不已。
友情提示:法庭不是普通的公共場所,它代表了國家法治的權威與尊嚴,是最神聖的地方,所有到法院參加訴訟活動的人都必須注意自己的衣著和舉止,這不僅僅是對法院工作人員的尊重,更是對法律和法治的尊重。《人民法院法庭規則》第四條明確規定所有訴訟參與人都「應當衣著整潔」,否則,就會遭到法官的當庭訓誡並有可能被「請」出法庭。
醉酒的人不許旁聽
鏡頭回放之二:老王平生最大的嗜好就是喝酒。然而,不久前的一次經歷徹底教育了他,使他懂得:在去某些場合前,酒也是不能隨便喝的。那天下午,他作為被告到法院出庭,然而剛在庭審席上坐定,卻被審判長當庭訓誡,還嚴肅地警告說:「下次不許喝得醉醺醺地到法院來!」
友情提示:法官的訓誡沒有錯,倒是老王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人民法院法庭規則》規定。不允許醉酒的人旁聽案件。這是一條硬規矩。
遲到了要擔責
鏡頭回放之三:老高由於一起相鄰糾紛�人推上被告席。這天高某到法院出庭應訴。不料,在去法院的路上遇上了堵車,等他趕到法院時,已經比傳票規定的開庭時間晚了20多分鍾。老高雖然也感覺到有些難為情,但很快坦然了。他想,這有什麼大不了的呢,如今有幾個人可丁可卯遵守時間的,再說自己又不是故意的。沒想到,他氣喘吁吁地跑到法庭門口,見門已被鎖上了,裡面的原告正「義正詞嚴」地讀著起訴書,無奈之下,他只得硬著頭皮敲開門,結果不僅被法官當庭訓斥了一通,開完庭後還被留下寫檢討。
友情提示:傳票是有法律效力的,不僅是被傳的人必須去,而且必須按傳票上規定的時間到庭。如果真有正當的理由不能到庭,可以申請法庭延期審理。
旁聽人員沒有說話的權利
鏡頭回放之四:劉大爺生性耿直,心直口快,一天,鄰居王某因瑣事與魏某發生糾紛鬧上了法庭,作為知情人,同時也是出於對鄰里的關心,庭審那天劉大爺去參加旁聽。法庭上,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法庭辯論。當魏某慷慨陳詞時,劉大爺再也按捺不住了,因為作為整個事件的親歷者,劉大爺覺得魏某的發言完全偏離事實。於是坐在旁聽席上的劉大爺當即舉手要求發言,當被法庭制止後又大鬧法庭,說法庭不給他說話的權利,是「限制人權」,是「枉法裁判」,同時起鬨煽動其他旁聽人員干擾審判,結果遭訓誡後被逐出法庭,寫了檢討和保證書後才回家。
友情提示:在法庭上,每個當事人都有陳述案件事實、理由以及為自己辯解的權利。至於這些陳述和辯解是否為法官採信, 法官會依據事實、法律作出判斷。如果劉大爺熟悉案,情,他可以向法庭提供自己的證言或申請作為證人出庭作證。不過我國法律同時又規定,證人是不能旁聽案件審理的,否則就喪失了作證的權利。
不得錄音錄像
鏡頭回放之五:何大爺的女兒在法院打離婚官司,為了讓其他兒女了解法院審理的情況,何大爺在旁聽時打開了帶來的錄音筆,准備全程錄音後回家「實況轉播」。不料,被法官發現後沒收了。何大爺既生氣又無奈。
友情提示:《人民法院法庭規則》規定,旁聽人員「不得錄音、錄像和攝影;不得隨意走動和進入審判區;不得發言、提問;不得鼓掌、喧嘩、哄鬧和實施其他妨害審判活動的行為」,對於違反這些規定的,法官可以「沒收錄音、錄像和攝影器材,責令退出法庭或者經院長批准予以罰款、拘留」。
未經法庭也許不能隨便進出
鏡頭回放之六:王大伯三年前借給了好友張某2萬元錢,可後來無論王大伯怎麼討要,張某就是賴債不還,萬般無奈,王大伯一紙訴狀將張某告上法庭,法庭上,因王大伯沒有當庭出示借據原件,被告張某提出質疑。在法庭中途休庭時,王大伯在沒有徵得法庭同意的情況下,悶聲不響地離開了法庭,這一去便是一個多小時。等他返回時法庭已宣布休庭。最後,該案按王大伯自動撤訴處理。王大伯叫苦不迭。後來,據他自己說是回去取證據原件了。
友情提示:《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不許干撓法庭秩序
鏡頭回放之七:傅某與薛某老兩口感情出現裂痕,於是傅某起訴與丈夫薛某離婚。開庭時,傅某義憤填膺,破口大罵薛某忘恩負義,還「越位」從原告席跑到被告席將丈夫薛某抓傷,在法警的勸阻下才沒有造成嚴重後果。傅某因「擾亂法庭秩序」被拘留7天,並被罰款200元。
友情提示:《人民法院法庭規則》規定,訴訟參與人應當遵守法庭規則,維護法庭秩序。對哄鬧、沖擊法庭,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予以罰款、拘留。
轉載請註明來源。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6/view-2661855.htm
㈢ 法院傳票應訴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會印在同一張紙上嗎
法院的傳票應訴通知書和舉證通知書不會列印在同一張紙上。應該分別列印。
㈣ 法院法官受賄怎麼辦
可以去當地監察部門進行舉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條規定對犯受賄罪的,根據受賄所得數額及情節,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處罰。索賄的從重處罰。
第三百八十七條規定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情節嚴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前款所列單位,在經濟往來中,在帳外暗中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受賄論,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三百八十八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本人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託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託人財物或者收受請託人財物的,以受賄論處。
第三百八十九條規定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是行賄罪。
在經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行賄論處。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
第三百九十條規定對犯行賄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4)法院張和舉擴展閱讀: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個人受賄數額在5千元以上的;
2、個人受賄數額不滿5千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因受賭行為而使國家或者杜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2)故意刁難、要挾有關單位、個人,造成惡劣影響的;
(3)強行索取財物的。
有關犯罪數額「不滿」,是指接近該數額且已達到該數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對於構成受賄罪的犯罪人員,數額巨大,情節嚴重的,最高會被判處死刑。可見我國對於受賄的行為是嚴厲禁止的,而且它的量刑也較重,受賄達到五千元就可以構成犯罪,如果犯罪人員在受賄過程中有索賄的行為,法院還會加重犯罪人員的刑罰。
參考資料: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㈤ 今天00196852201打來電話說我有一張法院傳票。我還是學生被嚇壞了,就報了自己的身份證號還有家人姓名
騙人的,法院傳單是直接發到家裡來的
人民法院送達傳票有一套正式的送達當事內人程序,這是民容事訴訟法的要求,為確保民事訴訟當事人的權利,法院送達傳票時的首要方式是本人當面簽收.所以不可能出現法院打電話通知你去領取傳票. 還有一種鑒別方式, 有的詐騙電話從一開始就是人工而非語音的,您可以反問對方: 你是哪個區法院的? 因為大多數訴訟都是在基層人民法院辦理,比如XX區人民法院, 不是你所在區的法院,通常沒有管轄權. 以後面對類似電話,一定要有敏感度和警惕性,不要一聽對方說自己是法院的,就害怕的什麼程序都忘了.
㈥ 法院憑一張收條判決是借條瞎眼了嗎
法院憑一張收條判決是借條,如果你對一審判決不服,可以向上級上訴。
當事人單憑一張收條可以起訴的,符合立案條件,法院就應當受理。僅憑一張收條起訴,也有問題,也有可能敗訴,那就是雖然收條出具了,不等於就是借款或者借物,還要有其他證據還作證借款關系。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後果。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零四條 人民法院應當組織當事人圍繞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以及與待證事實的關聯性進行質證,並針對證據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進行說明和辯論。
能夠反映案件真實情況、與待證事實相關聯、來源和形式符合法律規定的證據,應當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零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觀地審核證據,依照法律規定,運用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對證據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進行判斷,並公開判斷的理由和結果。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六條原告僅依據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已經償還借款,被告應當對其主張提供證據證明。被告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其主張後,原告仍應就借貸關系的成立承擔舉證證明責任。
被告抗辯借貸行為尚未實際發生並能作出合理說明,人民法院應當結合借貸金額、款項交付、當事人的經濟能力、當地或者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當事人財產變動情況以及證人證言等事實和因素,綜合判斷查證借貸事實是否發生。
㈦ 巢湖市法院刑庭張法官
影片有許多引人深思之處,其中也蘊含了不少法律問題。我無意全面評價,而主要關注法官老張解決 糾紛的方式。在整個過程中,他竭力使出渾身的解數,試圖促成當事人雙方達成調解,而不希望用判決了 結糾紛。用老張的話說就是:「只有我在中間抹稀泥了。」值得追問的是,老張為什麼熱衷於調解? 在重法條、重審判的法官同仁們眼裡,老張的行為似乎不可理解。他們也許會問,張法官怎麼會這樣 辦案呢?按照司法中立、法官消極的現代程序正義理念,老張主動積極單方面地接觸當事人,極力勸說其 選擇調解,甚至不惜在當事人之間「和稀泥」顯然違背了法律的基本原則。主張程序正義的學者也會把老 張的行為解釋為法治意識、程序觀念淡薄,重調解輕審判。初看起來,這些解釋很有道理,但實際上是不 符合邏輯的。事實上,在當事人雙方都不肯讓步的情況下,老張還是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證明責任分配 規則判決老栓敗訴。如果他法治意識、程序觀念淡薄,則無論如何也作不出一個老栓敗訴的判決,因為憑 著多年的經驗,他心裡非常明白老栓是不會認錯自己「閨女」的。這說明張法官對審判依據的法律很清楚 ,在判案過程中能尊重程序規則。但令人困惑的是:為什麼運用程序規則很容易作出決斷的方式老張不用 ,而採取調解的路子?為什麼他明知老栓去申請給小牛作親子鑒定可能贏得法律上的權利,還要極力阻止 老栓的行動?一個懂得程序正義的人怎會對此主動反對呢? 只要面對中國具體的社會情景,我們就會發現老張的行為是合乎情理,並且是相當理性的。暫且不涉 及其他一些復雜因素(諸如,張法官受「無訟」、「和為貴」等中國傳統訴訟文化的影響,考慮兩家先前 是否關系較好,而這種關系可能因訴訟被摧毀等),老張選擇調解的路子也可以被認為是一種符合實際的 糾紛解決策略。作為基層法院派出法庭的一位老法官,老張不像我們在英美法律影片中見到的法官,身穿 黑袍,頭帶假發,高高坐在法官席上,嚴肅地聆聽雙方當事人律師的法庭辯論,時不時地敲一下法槌—— 反對有效,反對無效。他也不像剛從法學院走出來,臉上稚氣未脫的法官那樣手裡捧著法律手冊和法學教 科書振振有詞地說道——根據法律規定,你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他長期生活在基層,長期與鄉親們打 交道;他知道小牛被老栓視為自己的命根子,也知道那條耕地的牛對母子相依為命的來順媽是多麼的重要 ;他更懂得鄉親們的生活還很艱苦,昂貴的訴訟費用是其難以承受的負擔。來順媽在村主任的幫助下領來 了一群村民作證,證明牛是老栓從來順家牛欄牽走的。這樣一來證明責任就應當由老栓來承擔,但老栓一 時又舉不出證據,牛又不能開口說話,認出主人。如果按照證明責任分配的規則,那麼就得判老栓敗訴。 這樣判下來,糾紛勢必得不到徹底解決,老栓肯定會通過上訴、上訪甚至採取私力救濟等方式去要回「閨 女」。因為如果判決得到肯定,老栓丟掉了牛不說,還要背上偷牛賊的黑鍋,這是他理解不了也承受不了 的。這樣,老栓肯定不會罷休,如此必定會導致解決糾紛的成本不斷增加,甚至很可能會遠遠超過牛本身 的價值。最後,這筆費用不論落到誰的頭上都是天文數字,會給其生活帶來難以估量的打擊,影片悲劇性 的結局也證實了這點。作為一個深察民情、有責任感的法官,他不能不認真考慮這些可能的後果。 另一方面,如果能使雙方都作出一些讓步接受調解,即使老栓要損點利,但可以避免老栓因敗訴而背 上偷牛賊的黑鍋,從而防範因實體正義的過分偏離而引起不可估測的社會後果(如實施過激行為);也可 以避免因老栓的實體權利得到實現,而使來順母子無力承擔訴訟費用被逼上絕路。況且在調解之後,丟掉 的另一條牛還有找到的可能。張法官自己也可以避免因訴訟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而背上良心的負擔。在這 種情況下,老張主動積極推動調解,甚至不惜用「和稀泥」的方式,是完全合乎情理的,盡管程序上不合 法。可惜,悲劇還是發生了,他沒有逃脫這場悲劇附加給他良心的負擔,那巨額的債務在老張心口留下了 永遠的疙瘩。 因此,有理由得出結論,法官偏向調解並非是法治意識、程序觀念淡薄以及重調解輕審判所帶來的結 果,而恰恰是在現實條件下所作出的理性選擇。我們照搬西方那一套糾紛解決套路,能否有效解決糾紛? 當事人購買到的法律服務並非是其初始所想要的,甚至這些服務還給其生活帶來災難。正如老栓迷茫地感 嘆道:「我不知道會這樣,這不是我想要的。」我認為,探討中國的問題終究繞不過中國國情,人口多, 人均資源佔有量少,這是最大的國情,而且在短期內是不可能有很大變化。我們不得不追問,面對日益激 增的糾紛,國家是否有能力為那套精緻而昂貴的糾紛解決模式「買單」?如果不能,那什麼又是最現實、 合理、有效的路子?
㈧ 法院開庭舉證問題
1、是可以這樣的,只是要一類一類組織好。不要亂了。
2、你提供一個證據出來,要專能夠說明屬,這個證據是什麼東西?能夠證明什麼。
3、從你所說的話,第一,肯定要證明雙方原被告的主體資格。
4、然後:你接下,原件被告之間達成過什麼合同協議?,此時拿出借款合同。
5、再合同好了後,看下你們有沒有履行合同約定的付款義務?此時拿出借據、出賬證明、銀行流水等。
6、再者:你們借錢出去後,合同約定2013年9月1日還清,但是被告不還。所以,你們就提起訴訟。要求其返還欠款。
■順序與你的差不多。
■一項一項來,不要緊張,還有法庭上不要說得太快,因為書記員記不了那麼多。
■庭審中,要記錄下對方說過哪些話?法官說了哪些話?挑重點。因為有些被告會非常狡猾,你要抓住其所說的話,進行反駁他。(如對方說:我還了。 你要反駁他:還在哪了?什麼時候還的?還款憑證在哪?)
■到了法院,是講書面證據的。 如果也拿出了證據出來,你要仔細核對原件與復印件,原件必須要看。否則一律不認復印件。
■出庭完畢後,可以再事後提交一份更為詳細的辯論詞。
㈨ 百思不得其解,法庭上法官為要讓原被告把起訴狀念一遍,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那就是一個公訴的流程的,程序上的事情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