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我起訴法院

我起訴法院

發布時間: 2021-02-12 18:18:26

A. 我應該在哪個法院起訴

《民訴法》規定了起訴的管轄法院,這里提供規定條款,提問人可以依版據規定,結合自權己的情況比對一下。

《民訴法》規定: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二條 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B. 我怎麼向法院起訴

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C. 我起訴法院的問題

首先來,你完全可以在法定的自上訴期限內上訴至原審法院的上一級法院.
其次,如果是法院真的沒有丈量正確,對你確實不公的話,那麼上一級法院來重新丈量的時候你要拿出相應的證據來證明你的主張.估計勝訴的把握可以看到七成!!!

D. 我能去法院起訴

只要符合起訴條件都可以去法院起訴。
去法院起訴其實很簡單。只要明版白五個方面就可權以
第一我是誰,也就是要有合適的原告。
第二要告誰,起訴還要有四個的被告,也就是要起訴的對象。
第三個要告什麼內容,也就是你的訴訟請求,法律規定要有明確的訴訟請求才可以。
第四為什麼告,你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
第五憑什麼告,要有充足的證據來證明你的事實理由以及證明你的身份請求。
如果滿足以上五個方面,你就可以去洗漱。

E. 我可以起訴法院嗎

答:您事實應該可以起訴法院。

F. 我起訴法院會接受嗎

接不接受要看你的起訴是不是符合受理的條件,符合的話自然會被接專受,否則則不會被接受。受理屬的條件是:
第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第二,有明確的被告。
第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第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G. 現在被起訴到法院,我該怎麼辦

你的表述不明,是因為什麼?
是網貸逾期,還是中獎不兌?接到簡訊告訴你?這兩類都是回騙子,如果被起訴答到法院,法院直接送達訴訟狀、傳票,不是對方告訴你,
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四條 送達訴訟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
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第一百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H. 我要告法院怎麼辦呀

  1. 如果你和法院有合同民事糾紛,比如購買財物後的欠款,或者是其他民事糾紛的,版那麼你可以以法權院為被告起訴,要求其履行。

  2. 如果你認為法院的做法不正確,違反了正當或者公平性,你是不能告法院的,可以通過到上級法院上訴或者申訴或者申請復議等程序來處理。

I. 我能起訴法院嗎

不能起訴復法院
如果對一審判決不服,制可以上訴
如果是二審判決,已經生效,你可以自判決生效之日起6個月內申請再審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二百零五條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熱點內容
電力依法治企 發布:2025-08-18 23:28:09 瀏覽:345
構建公共法律服務五大體系 發布:2025-08-18 23:25:46 瀏覽:750
勞動法41條內容42條 發布:2025-08-18 22:58:28 瀏覽:509
農村土地徵用涉及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18 22:57:10 瀏覽:99
成品油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8 22:44:25 瀏覽:62
著作權法法律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22:44:18 瀏覽:645
廣東勞動法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8 22:44:08 瀏覽:919
法治知識網路競賽活動 發布:2025-08-18 22:37:22 瀏覽:407
浦發銀行法律顧問投標 發布:2025-08-18 22:37:09 瀏覽:380
買房婚姻法公平 發布:2025-08-18 22:32:08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