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中國法官管理制度研究

中國法官管理制度研究

發布時間: 2021-03-01 18:47:17

① 中國司法制度的幾個問題

司法制度是指司法機關及其他的司法性組織的性質、任務、組織體系、組織與回活動的原則以及工作制答度等方面規范的總稱。我國的司法制度包括偵查制度、檢察制度、審判制度、監獄制度、司法行政管理制度、人民調解制度、律師制度、公證制度、國家賠償制度等。
我國的司法制度是一整套嚴密的人民司法制度體系,在整個國家體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② 我國法官制度的弊端與一些司法不公現象之間是怎樣的關系

一、何謂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指對案件進行公平的審理和作出正確的裁判,包括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兩個方面。
狹義的司法公正指人民法院在審判活動中的一切行為符合法律規范、道德規范的要求,在邏輯上、人們的心理上、事實上所得出的結論均屬正確。
廣義的司法公正則包含了一切司法機關所進行的司法行為是正確行為,並被絕大多數人認為該行為符合正義、平等、公平、民主、文明、效率、經濟、客觀、實際的要求,即法律規范的價值取向或稱為司法公正的基本尺度,本文從人民法院審判案件的角度談談司法公正的認識。

二、影響司法公正的因素
1、司法體制制約和妨礙了司法公正。我國1987年憲法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獨立審判原則盡管已被憲法和《人民法院組織法》明確規定,但在司法實踐中,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有關人員對司法公正的影響頗深,究其原因是法院的人、財、物由同級政府管理的體制,使法院受制於地方政府,有時法院不得不曲法申情,使法院利益地方化、司法權力地方化。有的地方黨政領導將法院看做自己的一個部門,並且強調絕對要服從黨委領導,形成了該地的「黨」的領導絕對化、司法活動行政化、法官的普遍公務員管理化、繼而形成領導幹部的法律意識淡薄,這無疑是司法不公最客觀的外部因素,司法體制固有的弊端使司法權難以真正獨立,如不進行變革,要做到司法公正,也只能是勉為其難,沒有司法獨立,司法公正如若紙上談兵。

2、司法觀念滯後影響了司法公正。司法觀念是司法人員內心法律信念和對某些行為法律評價的總和。由於受「左」的思想和計劃經濟的影響,以及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司法意識,司法人員形成了單一的、固定的帶有封建色彩(司法行政混同、重刑輕民、重權力輕權利、官民不同刑等)的司法觀念,制約了審判活動,直接影響了司法公正,這些觀念主要表現是:司法的政治功能增強了長官意識、干預意識而淡化了司法的經濟功能、社會功能、服務功能,進而使司法人員缺乏民主意識、調節意識、服務意識;注重計劃經濟標準的司法觀念增強了封閉意識繼而淡化了市場經濟標準的司法觀念,使司法人員缺乏開放意識、改革意識、效率效益意識;注重等級差別的司法觀念限制了主體地位平等、主體資格多元化的司法觀念,使司法人員缺乏自由意識、競爭意識、權責自負意識以及限制權力、保護權利意識;注重單一的實體真實司法觀念而限制了實體真實與法律程序並重的司法觀念的發展,從而影響了程序意識、規范意識,進而影響實體意識。

3、法院內部管理機制存在的弊端也影響了司法公正。

我國法院內部管理體制一直沿襲著建國初期的管理體制,並且一貫奉行政行合一的哲學,認為共產黨人能超越地域利益和宗法人情關系的影響,黨性能夠戰勝私心,沒有建立司法官員在社區的任職迴避制度,盡管我國程序法律規定了迴避制度,但這僅僅是審判程序上的迴避,並且這種制度在實踐中是否發揮了作用還存在很大疑問。法官在熟人關系中處理案件,面對的是血緣、家庭、親情乃至上下級關系、同學關系、鄉鄰關系、朋友關系等關系組成的網路,繼而形成了庸俗關系學的強大沖擊力,再加上我國成文法中高頻率出現的彈性條款、彈性幅度,熟人讓你「網開一面」「關照關照」,即使是包公在世,也很難過這「人情」關,無疑是使相當一部分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會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在審判權的運作上實行的是首長層級審批制,運行環節過多,職責不明,責權利脫節,使裁決結果的主觀性、任意性增大,造成審案不判案,判案不審案,獨任審判員、合議庭、審判委員會不是真正的責權主體,形成了領導說了算的「人治」體制。另外,在上下級法院形成的案件請示、批示制度,使上級法院的批示、招呼幾乎形成了下級法院辦案的「依據」,形成了「監督領導化」,進一步地影響了司法公正。

4、法官的素質和價值取向影響了司法公正法官的素質包括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兩個方面,具體表現在法官的「德、能、勤、績」四個方面的綜合評價上,司法人員只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精湛的業務素質;才能公正司法,二者必須同時具備,不可偏廢。目前社會上「一切向錢看」的思想嚴重干擾了法官隊伍的建設,影響了它的運作和機制,一部分法官政治水平低,社會責任感不強,隨波逐流;業務素質差,執法水平不高,服務觀念差,把審判權當作特權,放任使用,為了攀富比貴,辦理「三案」(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貪贓枉法、徇私舞弊、枉法裁判,嚴重影響了人民法院的聲譽,這是目前司法不公的最主要的原因和具體表現。

5、社會現狀制約了司法公正。一是法院自身困難不能解決,辦公辦案條件不能改善,法官待遇低下,勞動不受理解和尊重,在地方財政無力解決其經費困難時,一些法院用下達辦案指標和訴訟費收費指標的方法,通過「創收」來彌補,於是亂爭管轄權,多收費,亂收費的行為蔚然成風,使司法活動商品化、庸俗化,於是出現了「地方保護主義」、「部門保護主義」;二是法官置身於社會的大環境之中,也要受到各種思想的侵擾,他們的家庭生活、子女就業等問題使之不容迴避,在目前司法體制和社會環境中,他們很難不託朋友,拉關系,尋求幫助,於是便有了「三案」,有了「執法犯法」,司法不公也應運而生。

6、審判方式滯後從程序上制約了司法公正,過去的審判方式大多數是法官「坐堂問案」、「先定後審」、審判走過場的「暗箱操作」式,制約了當事人的權利,雖說公開卻透明度不高,雖說監督卻監督乏力,雖說公正卻法院聲譽不高,審判公開才能做到審判公正,隨著司法公正的呼聲增強,改革審判方式的步伐也在加大,特別是強化當事人的舉證、質證意識和合議庭職責、加強監督強化管理等方面,各地法院都作了有益的嘗試。盡管如此,我國的「審改」還處於摸索實踐階段,難免有失誤,特別是實行「審改」不成熟的法院,同樣會出現司法不公的現象。

7、監督乏力也影響了司法公正審判權關繫到人的生殺予奪,「權力一旦失去監督立即會產生腐敗」,對審判工作的監督盡管我國法律規定的很明確,但也存在著監督機制不健全、監督流於形式以至於監督不力的現象,甚至也出現了亂用監督權而妨礙司法公正的現象,審判權失去監督或監督制肘於司法時,將嚴重地影響司法公正。

針對當前存在的影響人民法院公正審判的七個方面的因素,筆者認為應立足於現實,著眼於未來,採取以下對策予以防範:

1、加快立法進程,改革和完善審判體制,進一步貫徹規范《法官法》防止法官濫用裁判權。

2、隆法官之地位、厚法官之待遇、高法官之素質、嚴法官之紀律。馬克思說過:「要運用法律,就需要法官」,法官的地位、待遇、素質、紀律是公正司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

3、強化執法外部監督,充分發揮人大、社會輿論的監督制約作用,凈化執法環境,、切實克服地方保護主義、部門保護主義和職權非法干預主義。

4、推進司法改革,規范法官行為,加強廉政建設,杜絕腐敗現象,確保司法公正。

5、加大追究錯案追究力度,改革和完善法院人事制度,真正建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法院人事制度,使法院成為正義、平等、民主、文明、效率的司法隊伍。

③ 中國法官法袍制度何時開始的

法袍……2000式審抄判服
《我襲國法官制服進行重大改革》
本報北京3月8日訊 記者劉曉林報道:記者從最高人民法
院獲悉,經國務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財政部等單位今天聯
合發出通知,對現行法官制服進行重大改革。
新式法官制服的特點是取消了肩章和大沿帽,採用法官袍
和西服式制服佩戴胸徽兩種款式。
我國法官在審判活動中統一著制式服裝始於1984年。最高
人民法院在設計新式法官制服時,廣泛聽取和徵求了各方面的
意見,取消了肩章和大沿帽等軍事色彩較濃的裝飾。新式法官
制服統稱「2000式審判服」,分法官袍和西服式制服佩戴胸徽
兩種款式。據了解,新式法官制服今年將先在最高人民法院和
北京市、上海市、海南省以及深圳、大連、青島等城市的人民
法院試穿,其中法官袍將在上述地區的中級人民法院以上的法
院試穿,待明年定型後再統一組織全國法院換裝。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0年03月09日第4版)

④ 中國的法官從首席大法官往下一共分多少等級

法官等級設下列四等十二級:

(一)首席大法官;

(二)大法官:一級、二級;

(三)高級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四)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

一級大法官、二級大法官、一級高級法官、二級高級法官和最高人民法院其他法官的等級,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及其所轄法院的三級高級法官、四級高級法官、一級法官、二級法官和高級人民法院其他法官的等級,由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批准。

(4)中國法官管理制度研究擴展閱讀:

新修訂的法官法有八章六十九條,對法官的權利義務、遴選、任免、管理、考核獎勵以及職業保障等作了較為全面的修改完善。

在分組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這部法律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司法體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充分吸收了司法體制改革實踐的經驗,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在賦予法官司法權力和加強保障的同時,強化了監督和制約。

根據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人民法院組織法關於法院審判人員的組成的規定,新修訂的法官法對法官具體包括哪些人予以了明確: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

⑤ 中國法官的級別制度是怎麼確定的

《法官法》

第十八來條法官的源級別分為十二級。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為首席大法官,二至十二級法官分為大法官、高級法官、法官。

第十九條法官的等級的確定,以法官所任職務、德才表現、業務水平、審判工作實績和工作年限為依據。

第二十條法官的等級編制、評定和晉升辦法,由國家另行規定。

⑥ 中國的法官是怎麼產生的

中國實行的是法官選任制度。
法官選任制是有關選拔和擔任法官的基本制度內。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容原因,我國長期沿用選拔行政官吏的模式去選任法官,而漠視法官的職業化和專業化。改革、開放以後,隨著政府職能的逐步轉變,民眾法律意識的增強,大量的社會矛盾湧向訴訟渠道尋求法律救濟。視同行政官吏又不彰顯職業化的「法官」被推向了應用法律的最前沿。又隨著市場經濟的確立,WTO的加入,我國正向更高的目標-法治國家邁進,法官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也日益被人們認識和關注。為了改變法官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的局面,必須淘汰「貶值」的法官,並建立起符合我國國情的法官遴選制度。為此,1999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並以「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為標題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不少內容就涉及了法官選任制度的改革和推行。法官選任制也成了各地法院諸多改革舉措中的重頭戲。但是,以筆者之見,有的地方看似全面推行,如交流、輪崗、任職迴避等,但實際上背離了制度設計者的初衷;也有的僅是走過場,充其量是為了改革而改革。所以,如何以科學的發展觀、法律觀來建立和推行法官選任制度,引起了筆者的思考和探索。

⑦ 請各位老師幫忙選擇一下,不知道32個題目哪些好寫一點。是不是工作研究型論文比較容易過

28.論繼承法律關系主體

個人覺得這個好寫。可以在代位繼承 、轉繼承、養子女等上大做文章!

⑧ 什麼是法官制度

法官制度是審判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關於法官的選任資格、選任方式、任職期限、獎勵懲處、物質待遇等方面的規章制度的總稱。我國於1995年2月28日頒布的法官法共17章42條對此作了較全面規定。
1、 法官的資格要求
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各級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法官的職責是參加合議庭和獨任審判案件。
擔任法官必須首先具備法官的資格條件。法官法第四章規定,擔任法官必須具備的條件是:
(1) 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 年滿23周歲;
(3) 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4) 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
(5) 身體健康;
(6) 高等院校法律專業畢業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專業畢業具有法律知識,工作滿2年的;或者獲得法律專業學士學位,工作滿1年的;獲得法律專業碩士學位、法律專業博士學位的,可以不受上述工作年限的限制。
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或曾被開除公職的人均不得擔任法官。
另外,根據人民法院組織法規定,人民法院的正副院長、正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以及人民陪審員必須是具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年滿23歲的公民,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2、法官的任免
憲法和法律規定了法官的任免許可權和程序: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各級人民法院院長任期與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助理審判員由本院院長任免。專門人民法院的法官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另行規定任免辦法。
初任審判員、助理審判員採用公開考試、嚴格考核的辦法,按照德才兼備的標准,從具備法官條件的人員中提出人選。擔任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應當從具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
法官不得兼任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兼任行政機關、檢察機關以及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務,不得兼任律師。
對於喪失國籍的、經考核不稱職的、因違紀、違法犯罪的,以及因健康等原因長期不能履行職務的法官,都應依法提請免除其法官職務。
3、 法官保障制度
根據法官法規定,法官履行職責受以下保護:
(1) 職業保障。履行法官職責應當具有相應職權和工作條件;依法審判案件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非因法定事由、法定程序,不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處分。
(2) 工資保障。法官按規定獲得勞動報酬,享受保險、福利待遇。
(3) 人身保障。法官的人身、財產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護。
(4) 其他保障。法官有辭職、提出申訴或控告、參加培訓等權利。
4、 法官晉升制度
法官分為十二個等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為首席大法官,二至十二級法官分為大法官、高級法官、法官。法官等級的確定,以法官所任職務、德才表現、業務水平、審判工作實績和工作年限為依據。根據年度考核,逐級晉升。對法官的考核,由所在法院組織實施,應當客觀公正,實行領導和群眾相結合,平時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結合的原則。
5、 法官獎懲制度
法官在審判工作中有顯著成績和貢獻的,或有其他突出事跡的,應當給予獎勵。獎勵分為:嘉獎,記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榮譽稱號。實行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相結合的原則。
法官不得有下列行為: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貪污受賄,徇私枉法,刑訊逼供,隱瞞或者偽造證據;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審判工作秘密;濫用職權,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故意拖延辦案,怠誤工作;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從事經營性活動;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等違法亂紀行為。
法官有以上行為者,應當給予處分。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受撤職處分的,同時降低工資和等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 其他制度
法官享有退休、辭職、培訓、申訴控告等權利。退休後享受國家規定的養老保險金和其他待遇。

⑨ 幫忙寫個論文中國法官制度的完善

1、監督。這里所討論的監督問題,指的是對於每一個法官個體也就是對人的監督的問題,因為歸屬在法官制度的范疇內,所以並不涉及包括審判監督、行政監督等其他意義上的監督問題。從監督主體來劃分,對法官的監督不外乎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兩種形式。在我國,外部監督一般是指人大的監督、檢察機關的監督、行政機關的監督和人民群眾與社會團體的監督,最主要的方式是黨內監督,除黨內監督之外的監督方式基本被虛化。黨內監督,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組織領導形式,實踐證明這是長期以來行之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但客觀的說,它並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葯,仍存在相當的局限性。同時作為我國憲法明確規定的國家法律監督機關,人民檢察院所承擔的監督職能和作用又一直得不到切實的貫徹,這樣就造成了法院平時沒人管,出了事情誰都管的局面。對於作為國家的審判機關的法院的監督是關乎依法治國方略成敗的頭等大事,豈能沒有一套完整的以法律形式固定的、切實可行的措施加以規范。還有內部監督,其實質是黨內監督系統在法院內部的派出機構,名為監督,很多卻流於形式,遠沒有切實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觀之,我國關於對法官的監督,意識上始終還停留在對一般黨員幹部的管理的層面,並沒有充分認識到作為被監督的法官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這個群體整體素質的優劣直接影響我國法治建設的進程,對這個群體的監督的制度有效與否是我國司法體制改革成敗的關鍵。

2、考評。如果說監督是針對法官的職業操守,目的是約束個人行為的話,那麼法官的考評則是針對法官的業績而言,目的是提高法官的審判業務水平,建立完善的業績評價標准體系。我國現行法官考評機制主要仍然是行政化的考評方式,對法官的考評套用公務員的考評標准,主要從「德、能、勤、績」四個方面進行評定。總體來說,「德、能、勤、績」目前真正能夠較客觀衡量的只有「績」,標准就是結案數和結案率。根據法社會學中的「撒夫爾定理」,訴訟發生系數與經濟發展指數是成正比的。你不能說一個經濟較發達地區案件數量很多的法院的法官,他的工作成績就一定比另外一個經濟相對落後地區案件數量較少的法院的法官要好。結案率的標准雖然可以對提高審判效率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忽視由此而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年底控制收案,虛報審結數字,違反法定程序突擊結案,這樣的情況在個別地區仍然存在。總體來說,當前的法官考評基本沒有擺脫群眾評議加領導拍板的模式,行政領導的個人好惡往往左右考評的結果,主觀性色彩過於濃厚,人際關系和利益糾葛成為決定性的因素,既不客觀,也不公正。

3、懲戒。懲戒是監督和考評的結果,監督和考評是懲戒的目的,懲戒與它們之間是密不可分的關系。雖然我國《法官法》以立法的形式規定了這部分的內容,但仍然缺乏必要的實質要件。不管是懲戒、監督還是考評,首先都必須有明確的實施主體,即一個固定的組織機構來進行。世界各主要法治發達國家,基本都遵循法官的懲戒處分不得由行政機關施行的原則,建立由法官或者由法官和其他人士組成的懲戒組織;建立司法式或准司法式的懲戒程序;側重保護被懲戒法官在程序中的各種權利,公平地聽取雙方證據和陳述等,大致有三種具體形式:一種是法院自己作為法官的懲戒機構,上一級法院負責審理下級法院的懲戒案件,像日本和德國以及美國的一些州,他們在最高法院內部都設有專門的機構,如德國的「紀律懲戒法庭」。一種是美國聯邦所採取的司法系統的管理機構(司法行政決策機構)行使法官懲戒權,其在各巡迴區上訴法院依法設立「司法委員會」,成員是地區法院法官和上訴法院的法官。還有一種就是法國的模式,由國家設立專門的司法委員會,兼管法官懲戒事務,組成人員由總統、司法部長、法官、檢察官等人員構成。可以看出,不論採取哪一種形式,都是由一個獨立於當事法院的機構來處理法官懲戒事務。在我國,現行法官懲戒制度是從我國黨政機關統一實行的「紀檢監察制度」基礎上照搬過來的,法院內部設立紀檢或監察機構,隸屬於政治部(處),其主要職能僅僅是負責對舉報揭發的違法違紀線索進行初步調查,並不具備懲戒的決定權。其他包括對象的區分、審理程序、證據規則、證明標准等諸多方面都沒有明確的規定。

⑩ 西方法院與法官制度

西方國家的司法制度是建立在「三權分立」理論基礎之上的,「三權分立」理論以權力分立和制衡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將司法權與立法權、行政權分開、並立,分別由不同的國家機關行使,由此形成了獨立的司法制度。
西方國家的司法機關組織體系一般是指法院的組織構成,而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嚴格地說,不是司法機關。就法院組織體系而言,西方國家大多實行三級制,只有少數國家是四級制(如英國)。
西方各國的法官都依一定的程序產生,主要有任命、選舉兩種方式。大多數國家的法官由國家元首或議會或政府首腦任命產生。在任期上,西方大多數國家實行法官終身任期制。
西方國家強調司法獨立,而司法獨立的表現就是「法官獨立」。只有在構成法律規定的罪行時(如德國,故意枉法罪)才負法律責任。實踐證明,西方對法官的保障卓有成效。

以美國為例:
美國的法官制度作為英美法系中影響最大的法律制度,集中體現了對於司法獨立和司法公正的保障。本文探討了美國法官的選任、免職、辭職、退休、處罰、待遇以及行為規范、職業道德、再教育培訓等方面的制度。這對於深化我國的司法體制改革,特別是法官制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美國有兩套法院系統,即聯邦法院和州法院,各有不同的管轄權。州法院管轄的范圍要比聯邦法院廣一些。比如,州法院對於幾乎所有的離婚和兒童監護案件、遺囑和繼承案件、房地產糾紛和青少年案件都有管轄權,並且審理大多數刑事、合同糾紛、交通違章和人身傷害案件。一般來說,聯邦法院可以審理涉及美國政府或者政府官員、美國憲法或聯邦法律以及州與州之間或者美國政府和外國政府之間的糾紛案件。即使案件本身並不涉及聯邦法律,但是參加訴訟者是不同州的公民或是爭議發生於美國公民和外國公民之間,該案件也可以由聯邦法院審理。聯邦法律要求聯邦法院和州法院互相承認對方的判決,但是按照憲法的有關條款,聯邦法律優先於任何與其沖突的州的法律。

熱點內容
法學考研群 發布:2024-05-07 01:40:45 瀏覽:918
勞動法暫扣工資 發布:2024-05-07 00:51:44 瀏覽:979
廣告公司公司規章制度 發布:2024-05-07 00:03:14 瀏覽:477
長泰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4-05-06 23:00:23 瀏覽:536
香港安全立法出台 發布:2024-05-06 21:38:40 瀏覽:328
銀行法律顧問律師簡介 發布:2024-05-06 21:33:09 瀏覽:862
2013經濟法游文麗 發布:2024-05-06 21:32:57 瀏覽:347
四川大學法學院研究生院 發布:2024-05-06 19:59:00 瀏覽:527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第三章第一節 發布:2024-05-06 16:25:15 瀏覽:231
安全生產事故法律責任劃分為 發布:2024-05-06 15:43:17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