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息訴率

法院息訴率

發布時間: 2021-11-15 13:33:31

❶ 二審判決不服,申述成功率能多大

原則上,不能直接向最高法申訴,應當按級申請再審。
一、《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同時規定: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人民法院對不符合前款規定的申請,予以駁回。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各級人民法院處理民事和經濟糾紛案件申訴的暫行規定》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負責審查處理的申訴有下列幾種:
(一)不服本院(含原大區分院)判決、裁定的;
(二)不服高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申訴,經高級人民法院審查處理後,申訴人仍不服,以新的事實和理由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申訴的;
(三)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申訴,本院認為需要直接審查處理的。
從規定可以看出,原則上,你應當先向省高院申請再審,當然你也是有權利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但能否受理,關鍵還是你申訴理由是否有滿足《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五個條件中的一個或多個。
如果,申訴經人民法院審查,認為原判決、裁定正確,法院一般會說服申訴人服判息訴,撤回申訴。對其中堅持無理申訴的,針對申訴理由,依法書面通知駁回。如果發現原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由審查處理該案的人民法院的院長依法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你的案子如果沒有新的證據、事實和理由,最高人民法院一般是不會受理的。

❷ 怎麼直接從網上起訴

隨著網路技術的越來越發達,現在人們可以通過網路向法院起訴別人。通過網路起訴別人可以減少往返法院的次數,節約成本,提高效率。現在手機越來越發達,但是要起訴別人,最好還是需要一台電腦通過電腦平台來提交訴狀,這樣能夠准備得更加充分。有人曾說,律師不是在開庭,就是在開庭的路上,飽嘗舟車勞頓之苦。但現在,案件到了杭州互聯網法院,坐在家裡或者律所就能參加庭審。訴訟平台廣泛植入了智能應用。此前,杭州互聯網法院通過在線庭前會議的方式提前梳理案件證據、歸納爭議焦點、確定無爭議事實,將疑難復雜案件的開庭審理簡單化,通過在線庭審的方式完成了案件開庭審理。自2017年5月1日試點開始至2017年12月31日,杭州互聯網法院累計立案受理4825件,審結3422件,網上立案率85%,一審服判息訴率達98.5%,平均審理天數48天。
網上向法院起訴可登錄最高人民法院訴訟服務網 提交立案申請。辦理流程如下:
1、在互聯網搜索最高人民法院訴訟服務網,點擊並進入。
2、在最高人民法院訴訟服務網有賬號的直接點擊當事人登錄。
3、點擊當事人登錄後依次輸入用戶名、密碼、驗證碼,然後點擊登錄。
4、提交網上立案申請,法官審查,審查不通過,重新提交申請。審查通過,郵寄紙質材料,法官立案。
5、沒有賬號的點擊右上角的我要注冊,注冊後按照上面的步驟辦理即可。
通過網上起訴,當事人信息分秒可查,一鍵引入網上交易過程及表單數據證據,法律案例智能推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法院的案件全程留痕,隨時可查,不用擔心「托關系」「走後門」的事情發生。

❸ 百度和360的官司能不能打贏

這種官司不管是法院還是雙方本質都是希望最終以調解結案的。
誰也沒想真的把誰告倒,只不過是想爭取更大的利益和機會。
對於法院,息訴率或調解率也直接影響到法官的績效指標

❹ 中級法院裁定息訴能否去高院再申訴嗎

中級法院裁定吸塑還可以去高院再次的申訴因為這是你的一項正常的權利。

❺ 與法院簽署的息訴罷訪承諾有法律效率嗎

人民法院製作的生效的調解書,與法院的判決書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一方不履專行義務,對方屬當事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判決書,是指法院根據判決寫成的文書。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種應用寫作文體,包括民事判決書、刑事判決書、行政判決書和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而法院調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就民事爭議通過自願協商,達成協議的活動和結案方式。法院調解,是法院審結案件的一種方式。但調解書不能上訴,判決書則可以在十五日內向上一級法院上訴。

❻ 二審推翻一審的概率是多少

二審推翻一審的概率,要看具體的案件事實,如果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二審改判機率是很大的。
一、二審推翻一審的判決,對一審法院意味著什麼?
發回重審和改判,對於一審法院(官)來說都是一種負面評價,直接體現就是對他們的經費、績效、晉升產生不利影響,這也是為什麼一審會追求「息訴服判」,甚至有的法官孜孜不倦地給雙方調解,為的就是消除二審的風險。如果一審判決註定要被推翻,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上下兩級法院都會傾向於選擇發回重審,而不是改判。甚至從上訴人的角度出發,發回重審也通常比改判更有利。
二、兩審終審制
我國法院審判奉行的是兩審終審制。即一個案件要經過兩級法院審理宣判後方可宣告終結並發生法律效力。當然,經過一審後各方當事人或者被告人不上訴、檢察機關不抗訴的,一審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一審法院是依據一定的標准來確定的,除了基層縣區人民法院外,其他上級人民法院可能是一審法院,也可能是二審法院。司法制度規定了兩審終審制度,而二審就負有糾錯一審的職責。
三、成功翻盤應當做好的事項
二審上訴要想取得理想的結果,既要抓住要點,又不能偏離靶心。首先,注意二審的訴求要與一審一致,不要隨意改變訴求(不同種類)。其次,針對性強,針對一審判決存在的不當反駁,有理有據。第三,努力發現和收集新的證據,並及時提交。最後,向法官表明,太長時間的拖延判決可能會產生重大影響,從而減少可以發回重審或改判重審的案件數量。
總而言之,民事案件二審的改判率一般來說也是不高的,但如果確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上訴改判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❼ 什麼叫服判息訴率

指的就是服從法院的判決,不再上訴的案件
占所有案件的比例

❽ 法院結案率怎樣計算的

計算公式:

在特定的地區范圍(如全國、各省、市、區、縣)和一定時期內結案數占發案數的比重。其算式是:結案率=報告期內的結案總數/同期發案總數×100%。

結案不同於破案,破案由偵察部門執行,並只要求採取強制措施,而結案由預審部門執行,並要製作偵查終結報告、製作起訴、免訴意見書等。

結案部分依賴於破案,是破案的繼續,而另一部分獨立於破案可自行完成。結案率主要反映公安機關的工作效率和與犯罪分子作斗爭的效果。

(8)法院息訴率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曾要求取消不合理的年終結案率考評,當時基層法官幹警拍手稱快,然而好景不長,近年又死灰復燃,一些地方甚至變本加厲,要求結案率達到92%以上。下面筆者就「結案率」這一頑疾之弊略作分析:

其一、結案率要求90%以上違背司法規律。法院收案每個月基本上是均衡的,要求年底很高的結案率,必然導致來年開始幾個月結案率非常低,人為破壞收結案平衡,是典型的用行政思維方式管理司法工作。

其二、人民群眾不滿意。由於高結案率的壓力,基層法院一般從每年的11月開始控制收案,歲末「立案難」現象愈演愈烈;為加快結案速度,法官要求當事人撤訴,找理由駁回起訴;要求快速結案,必然會出現「蘿卜快了不洗泥」的現象,嚴重影響案件質量。

其三、法官幹警不滿意。為了追求高結案率,法官幹警不得不加班加點,在案多人少問題比較突出的法院,法官幹警已經疲憊不堪,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這絕不是聳人聽聞。

其四、錯誤的政績觀。要求高結案率,無非是領導覺得向上級匯報工作、給人大作報告時能顯示成績。其實,法律明確規定了審限,與其匯報年結案率90%以上,還不如匯報審限內結案率99%以上更能讓人滿意。

❾ 淺析如何提高一審案件服判息訴率

在司法統計中,一審案件結案方式包括調解結案和裁判結案。按照法律規定,原則上調解結案的案件不存在上訴一說,可見上訴案件產生於裁判結案的案件中。上訴案件佔一審結案案件的百分比即為上訴率,反之則表現為服判息訴率。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司法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法院一審案件的上訴率為9.39%,一審服判息訴率為90.61%。服判息訴率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辦案法官的辦案能力,特別是做訴訟當事人工作的能力。在構建和諧社會中,不斷提高一審案件的服判息訴率至關重要,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訴訟當事人對法院裁判的認可度、滿意度和接受度。 提高一審案件服判息訴率的必要性。服判息訴率高意味著上訴率低,表明一審判決能被訴訟當事人廣泛接受和認可,反之則表明,一審案件的判決不能滿足訴訟當事人的期望和需求,引起當事人對一審判決的不服,提起上訴。案件裁判之後,當事人不服,提起上訴是否意味著一審主審法官的錯判,裁判能力差呢?顯然不是。服判息訴率低、上訴率高雖然不能說明一審法官辦案能力差,但至少說明一審法官工作能力、特別是做調解工作的能力有待提高。在構建和諧社會、和諧司法中,作人民群眾調解工作的能力至關重要。 一審法院法官一定要重視服判息訴工作的重要性,不能不善於做群眾工作、調解工作,更不能有隻要自己在裁判中沒有枉法,就算被上級法院改判也沒什麼的不良想法。在裁判中必須做好當事人的思想工作,在追求公平、正義裁判的同時,顧及訴訟當事人的心理預期和感受,努力提高一審判決的服判息訴率。怎麼樣才能提高一審案件的服判息訴率呢?我認為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認識到調解結案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調撤率。調解結案對降低上訴率,提高服判息訴率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高調撤率是提高一審案件服判息訴率的不二法寶。一方面,調撤率高需要法官作出裁判的案件數就變少,裁判的案件少,錯判率和枉法裁判的案件就會減少,訴訟當事人對裁判結果的接受度就提高。另一方面,調解結案的案件不存在上訴的情況,上訴的案件又全部來自於裁判的案件,裁判的案件少,相應的上訴案件數就會減少。上訴案件數減少,在結案總數一定的情況下,上訴率就降低,就表現在服判息訴率的提高。調解結案數上升,裁判結案的案件數減少,能降低上訴率,提高服判息訴率。 二是不斷提高司法能力,保證裁判的公平、公正性。各法院要重視審判質量管理,不斷提高法官的辦案能力,不斷提高裁判的無差錯率。司法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了裁判的公平、公正,影響當事人的服判息訴。一個追求公平、正義,在裁判中嚴格按照法律程序,公正裁決的法官,一個法學功底深厚,業務能力強的法官,作出的判決當事人的認可度和接受度高,服判的意願強,上訴的可能性就大為減少。 三是適時修正和降低訴訟當事人的勝訴心理預期。雙方當事人一旦將爭議提交到法院,進入訴訟程序,在心理上肯定都認為真理在自己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勝訴預期。法官在一審中,應當根據查明的情況,不斷修正當事人的勝訴預期,讓當事人對案件的勝訴預期維持在一個合理和適當的程度,一定程度上就強化當事人對裁判的接受度和認可度,服判息訴。 四是積極到位的判後釋法答疑。判後釋法答疑是人民法院在宣判後,通過向當事人及當事人的親屬進行釋法明理,讓其認識到法院判決的公正性、合法性。一審判決後主辦法官要主動、及時與當事人溝通,獲悉當事人對判決的意見和看法,了解其有什麼疑問,對判決有哪些不理解,針對不同的情況,一一予以解答。在一定程度上平復當事人敗訴後的不滿情緒,避免當事人在沒有任何新證據,沒有勝訴可能的情況下,僅僅因為對判決的不理解而上訴,降低上訴率,提高服判息訴率。 (作者單位:廣西岑溪市人民法院)

❿ 互聯網法院成立有什麼好處

杭州互聯網法院運行近半年,一審服判息訴率達98.5%,平均審理天數48天。

走進互聯網法院,處處可見互聯網元素:在線咨詢機可以實時聯通法官、導訴台前自助設備能幫助當事人掃描各類材料、法庭內法官能通過大屏幕和遠方的當事人在線開庭……

「我們將設計一整套適應互聯網模式的司法規則和訴訟流程,幫助老百姓低成本、高效率地解決發生在互聯網上的新型糾紛;對網路平台制定自治性規則進行規范化指引,整合、創設適應互聯網發展的訴訟規則,防範化解網上各類交易的法律風險,凈化網路空間,降低網上維權成本;對現有訴訟進行全流程再造,制定一套標准化、結構化的新型互聯網審判方式,為全國法院互聯網審判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杜前說。

杭州互聯網法院的成立,是司法領域里程碑式的事件,但並非終點。運行5個月的經驗表明,把握時代的脈搏,切中群眾的需求,適應中國的國情,司法領域標志性的新事物就會越來越多,司法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就能越來越強。

熱點內容
行政法的手段 發布:2025-07-28 19:14:22 瀏覽:303
論人格權的民法保護論文 發布:2025-07-28 19:10:34 瀏覽:565
佛法治療脫發 發布:2025-07-28 19:10:33 瀏覽:486
杭州詐騙罪律師 發布:2025-07-28 19:08:13 瀏覽:963
企業登記法規 發布:2025-07-28 18:45:07 瀏覽:995
民法典夫妻財產 發布:2025-07-28 18:31:13 瀏覽:398
河北司法廳政審 發布:2025-07-28 18:31:10 瀏覽:834
法院有異議 發布:2025-07-28 18:21:28 瀏覽:472
絕望律師 發布:2025-07-28 17:53:08 瀏覽:652
監事附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7-28 17:37:22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