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不能查封保險
⑴ 請問法院有沒有權利凍結人壽保單
你可以想想,人壽保險是為被保險人做的,又關系受益人的利益,是未得利益,所喲不能凍結的
⑵ 保險單能被法院查封嗎
在實踐中確有被法院查封的情形,尤其是財產保險保單,因為其本身就代表了一定的財產權利。
人身保險合同也有被查封並執行該保單下的現金價值的情形。但鑒於我國目前沒有相關法律或司法解釋來規定保單現金價值的執行,學界對此的說法不一,所以各地法院的做法仍很混亂。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⑶ 法院可以查封個人的商業保險嗎
法院有查封個人財產的權力,保險公司沒有查封個人財產的權力,保險公司如果因訴訟需要查封別人的財產,必須向法院提出申請並出具擔保,法院才會對申請標的進行查封凍結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⑷ 買了保險法院可以凍結或查封嗎
個體戶買了銀行的期繳產品,如果被稅局查出偷稅漏稅,法院可以凍結、查封
1、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保險法第一百零三條財產保全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財產後,應當立即通知被保全財產的人;
2、法院採取保全措施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被告轉移資產,逃跑債務,這與是否買保險是沒有必須聯系的;如果沒有指定受益人,即受益人的指定是採用法定的形式,此時保險金將作為遺產處理。
保險金作為遺產,如果以後我國執行了遺產稅,將要執行遺產稅扣除,如果制定了受益人,那麼就是保險資產而不是遺產,就無需扣除遺產稅了。
(4)法院不能查封保險擴展閱讀
法院在債權人提出保全、凍結申請後有權凍結保險理賠款。保全後15天內必有訴訟,所以你應該做的是應訴。或者私下了解此事,對方達到目的後會申請法院解凍。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保險活動,保護保險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加強對保險業的監督管理,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保險事業的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第三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保險活動,適用本法。
第四條從事保險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第五條保險活動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第六條保險業務由依照本法設立的保險公司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保險組織經營,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保險業務。
第七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法人和其他組織需要辦理境內保險的,應當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保險公司投保。
第八條保險業和銀行業、證券業、信託業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管理,保險公司與銀行、證券、信託業務機構分別設立。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九條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對保險業實施監督管理。
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根據履行職責的需要設立派出機構。派出機構按照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授權履行監督管理職責。
第二章保險合同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十條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投保人是指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
保險人是指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公司。
第十一條訂立保險合同,應當協商一致,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保險的外,保險合同自願訂立。
第十二條人身保險的投保人在保險合同訂立時,對被保險人應當具有保險利益。
財產保險的被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生時,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
人身保險是以人的壽命和身體為保險標的的保險。
財產保險是以財產及其有關利益為保險標的的保險。
被保險人是指其財產或者人身受保險合同保障,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投保人可以為被保險人。
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認的利益。
第十三條投保人提出保險要求,經保險人同意承保,保險合同成立。保險人應當及時向投保人簽發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
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應當載明當事人雙方約定的合同內容。當事人也可以約定採用其他書面形式載明合同內容。
依法成立的保險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投保人和保險人可以對合同的效力約定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第十四條保險合同成立後,投保人按照約定交付保險費,保險人按照約定的時間開始承擔保險責任。
第十五條除本法另有規定或者保險合同另有約定外,保險合同成立後,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
第十六條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
前款規定的合同解除權,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三十日不行使而消滅。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二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⑸ 法院能否查封保險金
不能,保險法規定保險金不受法律禁制
⑹ 法院是否有權利查封我的社保賬戶嗎
欠款逾期嚴重的是可以查封的。
社保的主要內容:
養老保險:養老保險是勞動者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退休後,從政府和社會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償物質幫助和服務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
醫療保險:社會保險民營醫院將納入醫保范圍,近日,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副秘書長、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副所長李靜湖表示,對民營醫療機構是一視同仁,按照一定的條件都納入到基本醫療保險的定點范圍。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根據財政、企業和個人的承受能力所建立的保障職工基本醫療需求的社會保險制度;
工傷保險:工傷保險也稱職業傷害保險。勞動者由於工作原因並在工作過程中受意外傷害,或因接觸粉塵、放射線、有毒害物質等職業危害因素引起職業病後,由國家和社會給負傷、致殘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養親屬提供必要物質幫助;
失業保險:失業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的,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的制度;
生育保險:生育保險是針對生育行為的生理特點,根據法律規定生育保險,在職女性因生育子女而導致勞動者暫時中斷工作、失去正常收入來源時,由國家或社會提供的物質幫助。生育保險待遇包括生育津貼和生育醫療服務兩項內容。
⑺ 我國《保險法》中規定,保險是不能凍結,查封的財產屬於第幾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四條
債務人退保,債權人有權索債
如果債務人退保,獲得保險的現金價值,那麼債權人有權利要求這筆退保金償還債務。
對於目前像分紅險,如果每3年或5年的返還金是否可以作為保險資產的保護,目前國內還沒有案例以及相關的細節法律規定。因此或許一些債務人先大量借債後全部用於購買短期投資分紅類產品,而後申請破產。債權人得不到償還,債務人卻可以在三五年後得到滿期保險金。這是一種明顯的投機。
因此,像英國這樣保險業發達的一些國家對這些已做了詳細的法律規定,如果投保人兼被保險人訂立壽險合同的目的不是為其配偶或子女提供經濟保障,而是損害其債權人的債權,那麼債權人有權從保險金中領取與已繳保費相當的數額,用於實現其債權。即使如此,受益人也有權獲得保險金扣除已繳保費後的余額。如果該保單項下的保險金用於為被保險人的配偶或其子女的生活提供經濟保障。它既不能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處理,也不能用於清償投保人兼被保險人生前所欠債務。
受益人的指定與保險金是否作為遺產大有關系
《保險法》規定:「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險合同中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該規定賦予了受益人基於保險合同所享有的保險金請求權,只有在特殊情況下,身故保險金才能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如果明確指定了受益人,則受益人以外的任何人無權分享將來的保險金,執行時不需要行政費用和律師費用,可以避免無能力的人或不誠實的遺囑執行人所造成的危險。
如果沒有指定受益人,即受益人的指定是採用法定的形式,此時保險金將作為遺產處理。保險金作為遺產,如果以後我國執行了遺產稅,將要執行遺產稅扣除,如果制定了受益人,那麼就是保險資產而不是遺產,就無需扣除遺產稅了。因此,對於投壽險的人們來說,為了預防我國以後可能徵收遺產稅,最好制定受益人。
從《保險法》的規定來看,受益人基於法定受益權的存在,首先享有人身保險合同下的保險金請求權。只有當受益人未指定或受益人本身出現法定的特殊情況時,保險金才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我國《保險法》第 六十四條規定:「被保險人死亡後,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保險人向被保險人的繼承人履行給付保險金的義務:(1)沒有指定受益人的;(2)受益人先於被保險人死亡,沒有其他受益人的;(3)受益人依法喪失受益權或者放棄受益權,沒有其他受益人的。」
⑻ 法院可以查封人壽保險嗎
如果是購買保險的資金是非法的話,那就可以查封,但是如果是合法的話,就不可以查封
⑼ 法院不能執行的保單有哪些
終身壽險或消費型壽險,意外險或終身重疾都是可以不被執行的,基本就是保終身的身故保險金或全殘保險金是可以不被執行的,如果是年金險返還的年金,雖然也不會執行,但是卻不能避稅避債,如果直接返到卡的錢會被執行,一直不領取放在保險公司可以不被執行。
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十八條規定: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情況,有權凍結、劃撥被執行人的存款,但查詢、凍結、劃撥存款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人民法院決定凍結、劃撥存款,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內部規定沒有法律依據,不能對抗法院執行。另一種意見認為不可以執行。雖然現金價值是投保人的,但考慮到保險是一份人壽保險合同,關系人的生命價值,如果被保險人同意退保,法院可以執行保單的現金價值,如果不同意退保,法院不能強制被執行人退保。
有四種特殊情形,人壽保險合同將面臨強制解除或由法院強制執行退保後可得保險利益(通常為保單現金價值):
1、第一種情形:投保人為被執行人 ,在法院執行過程中投保人自願退保 ,退保後的保單現金價值法院有權予以執行。
2、第二種情形:在刑事案件偵查或審理過程中 ,如發現涉案贓款用於購買了人壽保險 ,且保險公司明知保費為贓款而惡意承保的 ,該人壽保險將面臨依法強制解除 ,購買人壽保險的保費將面臨上繳國庫或返還被害人。
3、第三種情形:生效民事判決書判決人壽保險合同無效或撤銷人壽保險合同的 ,法院執行生效法律文書時 ,可以強制解除保險合同 ,並執行退保後保單現金價值。
4、第四種情形:在法院強制執行過程中 ,被執行人為了規避強制執行而購買人壽保險的 ,該人壽保險產品有可能面臨強制解除保險合同 ,解保後該保單現金價值將面臨法院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