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法官彈劾
A. 吉林永吉縣法院法官故意串通做,枉法裁判,禍國殃民、、致我現在妻離子散、傾家盪產、、、
首先,你可以通過檢察院申訴,從而啟動再審程序,從而鳴冤申雪。注意證據的收集。
其次,你可通過媒體曝光,證據依然重要。
再次,依據《公務員法》你可以內部檢舉,讓公務員內部處理該法官。
最後,你真有證據,可以向檢察院提供線索,讓法院提起公訴,告該法官徇私枉法,枉法裁判罪等。
B. 彈劾和罷免有什麼不同
主要區別是,意思不同、基本解釋不同、引證解釋不同,具體如下:
一、意思不同
1、彈劾
指立法機關對政府高級官員違法失職進行控告和制裁的一種制度。
2、罷免
指立法機關對於任期未滿的違法失職人員用投票方式免去其行政職務。
二、基本解釋不同
1、彈劾
①、君主時代擔任監察職務的官員檢舉官吏的罪狀。
②、由國家專門機關(如國會)對違法失職或職務上犯罪的官吏,採取揭發和追究法律責任的行為。
2、罷免
①、免除官職。
②、選民或代表機關撤銷所選出的人員的職務。
三、引證解釋不同
1、彈劾
《晉書·阮孚傳》:「嘗以金貂換酒,復為所司彈劾。」
白話文:「曾用金貂換酒,又被有關部門彈劾。」
2、罷免
廖仲愷《三大民權》:「這一試真利害,北京根深蒂固的幾個大官也就罷免了,政府對於歐洲和會的約也不敢簽了。」
C. 韓媒:韓國國會首次彈劾涉司法濫權案法官,彈劾的具體原因是什麼
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國會2月4日召開全體會議,以179票贊成、102票反對、3票棄權、4票無效的結果,表決通過了涉司法濫權案法官林成根的彈劾案。
林成根2019年受控濫用職權和妨礙其他法官行使職權,涉嫌在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任職期間,於2015年至2016年干預多起案件審理,包括日本《產經新聞》韓國分社原社長加藤達也所涉誹謗韓國前總統朴槿惠案。
韓國“世越”號客輪失事後,加藤達也於2014年8月發表題為《沉船當日朴槿惠不知去向,究竟與誰見面》的文章,質疑朴槿惠對沉船事件應對不力。文章發表後,加藤達也被韓國團體告上法庭,首爾中央地方法院2015年認定加藤達也無罪。
就林成根所受指控,首爾一家法院2020年認定,濫用職權等罪名不成立,但他存在介入案件審理的“違反憲法行為”。
一些在野黨議員反對彈劾林成根。此前,韓國大法院(最高法院)前院長梁承泰因涉嫌濫用職權等罪名被檢察機構起訴,成為韓國首名以嫌疑人身份遭批捕並面臨刑事罪名庭審的大法院前院長。
梁承泰於2011年至2017年任大法院院長,涉嫌利用或圖謀利用案件審判作為政治籌碼,與朴槿惠政府做利益交換。相關案件在審理中。
D. 彈劾和雙規有什麼區別,是一樣的嗎
彈劾((英文:impeachment),是指由法律或憲法設定的,當享有特別權利(或豁免權)的政府高級官員或者法官等有特定的違法行為(如叛國,腐敗或與其職業道德不相符的行為等)時,對其進行刑事追訴的一種程序。
編輯本段源起
彈劾始於14世紀的英國,當時是作為根據「群眾呼聲或輿論」提起刑事訴訟的一種方式。1376年,英國的議會樹立了第一批公認的彈劾案例,其中最重要的是與愛德華三世政府有密切聯系的威廉·拉蒂默男爵第四提起的彈劾案。此後,彈劾的對象通常為王室大臣之類的政治人物。拉蒂默一案標志著彈劾不僅是一種提起刑事訴訟的手段,而且也是審判的一種方式。
編輯本段發展
15世紀中葉以後,彈劾作為一種提起刑事訴訟的手段,曾一度被置棄不用。到了17世紀,議會又重新把它作為解除不得人心、往往又是受到國王保護的宮廷寵臣職務的一種手段。
到18世紀末,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開始認識到,彈劾作為一種政治手段未免過於草率,而對於王室大臣也無需採取一種國王無權阻止的刑事訴訟程序。因此自1806年起,英國就不再使用彈劾訴訟。 在美國,彈劾程序用得很少,根據美國憲法第二條第四項的規定:「總統、副總統及合眾國政府之文官,受叛國罪、賄賂罪或其他重罪輕罪之彈劾與定讞時,應受免職處分」。其彈劾的對象是法庭無權審訊的高級官員,如總統、副總統、聯邦法官和內閣部長等。軍職人員和國會議員不適用彈劾的規定。
編輯本段程序
以美國為例:
美國是總統制國家,總統不僅是國家元首,而且實際掌握行政權,擁有巨大的權力。為防止總統違法和濫用權力,需要設計對總統的彈劾程序。在美國,總統由選民選舉產生,向選民負責,理應由選民予以彈劾。而憲法規定由參議院審理彈劾案,同時規定由聯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擔任主席。
在制憲時設計這一制度的基本考慮是:
(1)彈劾帶有政治性,「其管轄范圍屬於擔任公職人員失職所造成的犯罪,換言之,即對某種群眾委託的濫用或背離」,彈劾的結果是免去被認定有罪者的職務,因而,應當由政治性機關行使審訊權。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在國會中參議院代表各州,同時參議院由選舉產生,由參議院行使最為恰當。
(2)如果由聯邦最高法院擔任這一角色,受其司法性質和司法程序所決定,裁決結果可能難以令人信服;彈劾是使被彈劾者失去全國的尊敬、信賴、榮譽和報酬,在被彈劾後,其還要作為平民接受審判,這一審判的結果又可能使其失去生命和財產,一個機構同時擁有這兩項巨大的權力,對當事人而言是不公平的。
(3)由聯邦最高法院所有法官與參議院聯合組成彈劾法庭,其弊病與上述相同。而由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擔任彈劾法庭的主席,既有利於提高司法機關的權威,又有利於彈劾案的審理。
(4)如果另行成立一個能夠代表人民的法庭,法官人數將「多到從經濟上考慮達到不合理的程度」;財政上的負擔將加重,國家的政治機器也將更加復雜。
(5)參考英國和各州的做法,「在大不列顛,提出彈劾屬於下院的職責范圍,而由上院裁決,若干州憲就是以此為樣本的」。
(6)作為立法機關制約行政機關的一種手段。
在彈劾程序中,眾議院是作為起訴人的角色,而參議院充當彈劾法庭的角色,行使彈劾案的審判權。眾議院的起訴程序是:眾議院司法委員會表決通過彈劾總統條款,全體會議進行辯論並表決,如超過1/2的議員贊成彈劾,該議案即呈參議院。
參議院的審理程序是:
(1)參議院司法委員會負責收集雙方證據,為審理彈劾案做准備;
(2)由聯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審理過程,100名參議員為彈劾法庭的法官,聽取控辯雙方的辯論和有關證人的證詞;
(3)眾議院以其司法委員會主席為代表扮演控方的角色,白宮則組成辯護團,審理開始後,雙方先各進行1小時的陳述,然後傳喚有關證人作證;
(4)在控辯雙方盤問證人和辯論結束後,聯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就彈劾指控按姓氏字母順序一一點名詢問每個參議員,後者只能回答「有罪」或者「無罪」。如果有2/3以上的參議員,就任何一項指控回答「有罪」,總統即被彈劾,由副總統接任總統,被彈劾者將終身不得擔任任何公職。如果犯有刑事罪行,在其恢復普通平民身份後由普通法院進行審理。如果被認定為「無罪」,總統可以繼續完成其任期。
在美國歷史上,總統的彈劾程序共啟動過三次,即約翰遜案、尼克松案和柯林頓案。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遭到彈劾的總統是安德魯·約翰遜。尼克松則因此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辭職的總統。
E. 朴槿惠被彈劾下台後都有什麼懲罰
朴槿惠成韓國首位被彈劾下台的總統或難免牢獄之災。
事實上,朴槿惠並非韓國歷史上首位在任內面對憲法法院彈劾宣判的總統。2004年3月,在野黨以盧武鉉涉嫌對國會選舉「施加不公正影響」等為由,向國會提交了彈劾總統動議案並獲得通過。2個月後,韓國憲法法院宣布駁回彈劾案,稱「盧武鉉違反了法律,但嚴重性還不足以使他被解職」。盧武鉉立即恢復行使總統權力,直至2008年2月任期結束。然而,躲過了彈劾案的盧武鉉最終仍因捲入受賄丑聞於2009年5月23日跳崖自殺。
當被問及朴槿惠是否有可能步盧武鉉後塵時,李開盛說:「她自己也說了『絕望鍛煉了我』。她與盧武鉉的性格不一樣,這從面對彈劾的反應就能看出來,她選擇了抗爭到底。」
F. 彈劾是什麼意思呀
彈劾的意思是:
1、君主時代擔任監察的官員檢舉官吏的罪狀。
2、某些國家對政府官吏的違法失職行為進行檢舉並追究其法律責任。劾(hé):揭發罪狀。
拼音:tán hé
引證:茅盾《動搖》十:「我們應該先行檢舉,提出彈劾。」
彈劾的近義詞:毀謗
彈劾的反義詞:贊揚、嘉獎
(6)吉林法官彈劾擴展閱讀:
近義詞釋義:
毀謗[ huǐ bàng ]
釋義:不懷好意地說別人壞話。
引證:柔石《二月》二四:「我常以人們底無理的毀謗與妒忌為榮。」
反義詞釋義:
一、贊揚[ zàn yáng ]
釋義:稱贊表揚:贊揚好人好事。孩子們愛護公共財物的事跡受到了人們的贊揚。
引證:陳學昭《工作著是美麗的》上卷二八:「她在親戚朋友之前那麼地贊揚曉平 ,現在拿什麼理由來說明自己的出走呢?」
二、嘉獎[ jiā jiǎng ]
釋義:
1、稱贊和獎勵:通令嘉獎。嘉獎有功人員。
2、稱贊的話語或獎勵的實物:最高的嘉獎。
引證:就算離場也要留下回響,就算受傷是生命的嘉獎,摔不碎我只會讓我更強,傷口漂亮漂亮。
G. 既有法官又有陪審團,美彈劾審理與普通審判有何不同
美彈劾審理與普通審判法官不同。
在證人方面,在法庭上,控方和辯方律師可以請證人贊成。律師負責直接詢問和訊問證人。盡管法官可以提出問題進行澄清,但陪審員不能中斷訴訟程序或拜訪證人。 在參議院的審判中,盡管參議員是陪審員,但他們可以提出書面問題並與證人見面。甚至參議員本人也可以是證人,但要召集證人,至少必須有51名參議員同意。至於檢察官,在法院,聯邦刑事案件由司法部的檢察官審判,在各州和地方,檢察官通常被稱為地區助理檢察官。他們與政黨或政黨無關,公眾常常不認識他們。參議院的檢察官不是傳統的檢察官,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實際上是眾議院的七名民主黨成員,所有這些人都是由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任命的,並稱他們為經理。
H. 一部彈劾美國大法官電影
醉拳張三
7.7分
主演:吳樾郝蕾釋小龍吳辰君
導演:葉鎮華
類型:愛情武俠古裝微電影
時長:46分鍾
年代:2016
地區:內地
簡介
I. 如何快速罷免美國總統
可以彈劾
美國歷史上,國會僅對三位總統進行過彈劾調查,但是沒有一個最後被罷免。
第一位受到彈劾調查的總統是美國第20屆(第17任)總統安德魯•約翰遜(1865年至1869年)。約翰遜總統受到彈劾的最主要原因在於他與國會之間的對立。1868年2月25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決議案,要求對約翰遜總統進行彈劾,以懲處其違反官吏任職法和陰謀策劃反革命武裝叛亂等11項罪行。同年3月,在對約翰遜進行缺席彈劾審判後,參議院對彈劾案進行投票表決,結果以一票之差不足定罪所需全部票數的三分之二。約翰遜被宣告無罪。
第二位受到彈劾調查的總統是理查德•尼克松,美國第46屆和第47屆(第37任)總統(1969年至1974年)。尼克松總統受到彈劾的最主要原因是「水門事件」,即共和黨政府在1972年總統競選活動中非法行為暴露後的政治丑聞。1974年7月27日至30日,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投票通過彈劾尼克松的三條罪狀,即阻撓司法工作、濫用總統職權和蔑視國會傳調錄音帶的命令。在失去國會最後的支持者後,8月8日尼克松宣布辭職,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辭職的總統。
1998年10月8日,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授權司法委員會對柯林頓進行正式彈劾調查,從而使柯林頓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三位受到彈劾調查的總統。12月19日,美國眾議院舉行全體會議,經過4輪表決,通過了美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提交的第一和第三項彈劾柯林頓的條款,分別指控他在其緋聞案中作偽證和妨礙司法。
彈劾程序為
(1)參議院司法委員會負責收集雙方證據,為審理彈劾案做准備
(2)由聯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審理過程,100名參議員為彈劾法庭的法官,聽取控辯雙方的辯論和有關證人的證詞。
(3)眾議院以其司法委員會主席為代表扮演控方的角色,白宮則組成辯護團,審理開始後,雙方先各進行1小時的陳述,然後傳喚有關證人作證。
(4)在控辯雙方盤問證人和辯論結束後,聯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就彈劾指控按姓氏字母順序一一點名詢問每個參議員,後者只能回答「有罪」或者「無罪」。如果有2/3以上的參議員,就任何一項指控回答「有罪」,總統即被彈劾,由副總統接任總統,被彈劾者將終身不得擔任任何公職。如果犯有刑事罪行,在其恢復普通平民身份後由普通法院進行審理。如果被認定為「無罪」,總統可以繼續完成其任期。
J. 彈劾的程序
以美國為例:
美國是總統制國家,總統不僅是國家元首,而且實際掌握行政權,擁有巨大的權力。為防止總統違法和濫用權力,需要設計對總統的彈劾程序。在美國,總統由選民選舉產生,向選民負責,理應由選民予以彈劾。而憲法規定由參議院審理彈劾案,同時規定由聯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擔任主席。
在制憲時設計這一制度的基本考慮是:
(1)彈劾帶有政治性,「其管轄范圍屬於擔任公職人員失職所造成的犯罪,換言之,即對某種群眾委託的濫用或背離」,彈劾的結果是免去被認定有罪者的職務,因而,應當由政治性機關行使審訊權。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在國會中參議院代表各州,同時參議院由選舉產生,由參議院行使最為恰當。
(2)如果由聯邦最高法院擔任這一角色,受其司法性質和司法程序所決定,裁決結果可能難以令人信服;彈劾是使被彈劾者失去全國的尊敬、信賴、榮譽和報酬,在被彈劾後,其還要作為平民接受審判,這一審判的結果又可能使其失去生命和財產,一個機構同時擁有這兩項巨大的權力,對當事人而言是不公平的。
(3)由聯邦最高法院所有法官與參議院聯合組成彈劾法庭,其弊病與上述相同。而由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擔任彈劾法庭的主席,既有利於提高司法機關的權威,又有利於彈劾案的審理。
(4)如果另行成立一個能夠代表人民的法庭,法官人數將「多到從經濟上考慮達到不合理的程度」;財政上的負擔將加重,國家的政治機器也將更加復雜。
(5)參考英國和各州的做法,「在大不列顛,提出彈劾屬於下院的職責范圍,而由上院裁決,若干州憲就是以此為樣本的」。
(6)作為立法機關制約行政機關的一種手段。
在彈劾程序中,眾議院是作為起訴人的角色,而參議院充當彈劾法庭的角色,行使彈劾案的審判權。眾議院的起訴程序是:眾議院司法委員會表決通過彈劾總統條款,全體會議進行辯論並表決,如超過1/2的議員贊成彈劾,該議案即呈參議院。
參議院的審理程序是:
(1)參議院司法委員會負責收集雙方證據,為審理彈劾案做准備;
(2)由聯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審理過程,100名參議員為彈劾法庭的法官,聽取控辯雙方的辯論和有關證人的證詞;
(3)眾議院以其司法委員會主席為代表扮演控方的角色,白宮則組成辯護團,審理開始後,雙方先各進行1小時的陳述,然後傳喚有關證人作證;
(4)在控辯雙方盤問證人和辯論結束後,聯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就彈劾指控按姓氏字母順序一一點名詢問每個參議員,後者只能回答「有罪」或者「無罪」。如果有2/3以上的參議員,就任何一項指控回答「有罪」,總統即被彈劾,由副總統接任總統,被彈劾者將終身不得擔任任何公職。如果犯有刑事罪行,在其恢復普通平民身份後由普通法院進行審理。如果被認定為「無罪」,總統可以繼續完成其任期。
在美國歷史上,總統的彈劾程序共啟動過兩次,即約翰遜案、和柯林頓案。在美國歷史上,安德魯·約翰在參議院以一票之差險遭彈劾。在著名的水門事件之後,尼克松在眾議院准備啟動彈劾程序之前已經辭去總統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