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刑訴再審法院

刑訴再審法院

發布時間: 2021-11-29 10:52:50

㈠ 行政,民事,刑事,申訴或申請再審應向哪級法院提出

2012年8月31日全國人大通過《民事訴訟法》修正案,2013年1月1日開始施行。其中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如你題中所問,修訂前都是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二審維持原判的,二審法院為作出生效判決的法院,其上級法院則為較一審法院高兩級的法院(高級法院或者最高法院);如果生效判決是一審法院作出的,即一審判決後無人上訴,此時若申請再審只能向一審法院的的上一級法院提起。修訂後,特殊案件可以由原審法院再審,這里的原審法院為作出生效判決的法院,可以是一審法院也可以是二審法院。

㈡ 刑事訴訟再審由誰審

上級人民法院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應當指令原審人民法院版以外的下級人民法權院審理;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更為適宜的,也可以指令原審人民法院審理。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如果原來是第一審案件,應當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抗訴;如果原來是第二審案件,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㈢ 刑事再審到高院立案後,高院有幾種審判形式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版進行。如果原來是權第一審案件,應當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抗訴;如果原來是第二審案件,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的再審案件,同級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

㈣ 刑事再審申請書要中院審後才能上交到高院嗎

申請再審或申訴一般由終審人民法院審查處理。對未經終審人民法院及其上一級人民法院審查處理,直接向上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或申訴的,上級人民法院應當交下一級人民法院處理。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范人民法院再審立案的若干意見(試行)

1、第六條:申請再審或申訴一般由終審人民法院審查處理。

上一級人民法院對未經終審人民法院審查處理的申請再審或申訴,一般交終審人民法院審查;對經終審人民法院審查處理後仍堅持申請再審或申訴的,應當受理。

對未經終審人民法院及其上一級人民法院審查處理,直接向上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或申訴的,上級人民法院應當交下一級人民法院處理。

2、第七條:對終審刑事裁判的申訴,具備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決定再審:

(一) 有審判時未收集到的或者未被採信的證據,可能推翻原定罪量刑的;

(二) 主要證據不充分或者不具有證明力的;

(三) 原裁判的主要事實依據被依法變更或撤銷的;

(四) 據以定罪量刑的主要證據自相矛盾的;

(五) 引用法律條文錯誤或者違反刑法第十二條的規定適用失效法律的;

(六) 違反法律關於溯及力規定的;

(七) 量刑明顯不當的;

(八) 審判程序不合法,影響案件公正裁判的;

(九) 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時索賄受賄、徇私舞弊並導致枉法裁判的。

㈤ 向最高人民法院提交刑事案件再審申請需要些什麼材料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再審申請應當提交的材料及要求

1、再審申請書。(幾個當事人就要交幾份,自身也算在內。比如原告、被告、第三人各一個,就要交三份。都必須是原件。)
2、一審生效裁判文書。(一份,復印件即可。)
3、二審生效裁判文書。(一份,復印件即可。)
4、再審生效裁判文書。(如果有的話就提交。一份,復印件即可。)
5、申請人身份證明。(適用於申請人是自然人的情況。如果當事人親自去辦,就要提交身份證復印件,並帶原件讓法官核對;如果是委託律師辦理,則當事人只要提交身份證復印件,法官核實律師證原件即可。)
6、營業執照。(適用於申請人是法人或其他單位的情況。一份,復印件蓋公司公章。)
7、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適用於申請人是法人的情況。一份,要求原件。該證明寫法:「XXX在我單位擔任XX職務,是我單位法定代表人。特此證明。」蓋上單位公章。)
8、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適用於申請人是非法人單位的情況,比如合夥企業。一份,要求原件。內容與上述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相似。)
9、授權委託書。(一份,要求原件。)
10、代理人身份證明。(要求代理人提交身份證或律師證復印件一份(律師證復印件蓋律所公章),並帶上身份證原件或者律師證原件,讓法官核實。)
11、律師事務所函。(適用於律師代理的情況。一份,要求原件。)
12、原訴訟過程中提交的主要證據。(一份,復印件即可。)
13、支持申請再審事由的有關證據。(一份,復印件即可。)
14、提供光碟。(提供再審申請書、一審裁判文書、二審裁判文書的電子文檔,要求WORD格式,一份,須製作成光碟。如果存在重審的情況,發回重審的裁定,重審判決書等也要製作成電子文檔。)
這里說的Word格式,意思是人工錄入的或者是掃描之後通過專門軟體轉換的,總之一定要是能夠編輯、修改、復制粘貼的文本形式,再把這些Word文件刻到光碟里。如果把判決書掃描或拍攝成照片,放到Word裡面,同樣也不符合要求。
特別提示:以上材料按上述順序排列整理好即可(否則法官還得讓你重新按該順序排列整理),這樣可以直接交給法官。因為上述材料項目及排列順序都是嚴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民事申請再審訴訟材料收取清單》列明的。
另外,不要將一審、二審裁判文書裝訂在證據材料冊子里(因為一二審裁判文書需要按照我上面寫的順序單列的),否則,遇到要求嚴格的法官可能會讓你拆開。如果一定要將裁判文書作為證據使用,那就在證據材料之外再多准備一份裁判文書。

㈥ 法院審理刑事再審案件是否開庭

法院審理刑事再審案件不一定需要進行開庭審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再審案件開庭審理程序的具體規定》第六條的規定,下列再審案件可以不開庭審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但適用法律錯誤,量刑畸重的;
(二)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施行以前裁判的;
(三)原審被告人(原審上訴人)、原審自訴人已經死亡、或者喪失刑事責任能力的;
(四)原審被告人(原審上訴人)在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監獄服刑,提押到庭確有困難的;但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人民法院應徵得人民檢察院的同意;
(五)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按本規定第九條第(五)項規定,經兩次通知,人民檢察院不派員出庭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再審案件開庭審理程序的具體規定》

第五條人民法院審理下列再審案件,應當依法開庭審理:
(一)依照第一審程序審理的;
(二)依照第二審程序需要對事實或者證據進行審理的;
(三)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
(四)可能對原審被告人(原審上訴人)加重刑罰的;
(五)有其他應當開庭審理情形的。
第六條下列再審案件可以不開庭審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但適用法律錯誤,量刑畸重的;
(二)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施行以前裁判的;
(三)原審被告人(原審上訴人)、原審自訴人已經死亡、或者喪失刑事責任能力的;
(四)原審被告人(原審上訴人)在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監獄服刑,提押到庭確有困難的;但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人民法院應徵得人民檢察院的同意;
(五)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按本規定第九條第(五)項規定,經兩次通知,人民檢察院不派員出庭的。

㈦ 刑事再審案件若按二審程序審理,再審的二審法院或者提審的法院能否發回一審法院重審

第三百一十二條 再審案件經過重新審理後,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版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權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申訴或者抗訴;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的案件,認為必須判處被告人死刑立即執行的,直接改判後,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三)應當對被告人實行數罪並罰的案件,原判決、裁定沒有分別定罪量刑的,應當撤銷原判決、裁定,重新定罪量刑,並決定執行的刑罰;

(四)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的案件,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後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經再審仍無法查清,證據不足,不能認定原審被告人有罪的,應當參照本解釋第一百七十六條第(四)項規定,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㈧ 刑事案件再審的期限

刑事案件申請再審的期限:兩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范人民法院再審立案的若干意見(試行)》第十條規定:人民法院對刑事案件的申訴人在刑罰執行完畢後兩年內提出的申訴,應當受理;超過兩年提出申訴,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受理:(一)可能對原審被告人宣告無罪的;

(二)原審被告人在本條規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三)屬於疑難、復雜、重大案件的。

不符合前款規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8)刑訴再審法院擴展閱讀:

民事案件申請再審的期限:六個月,且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延長的規定。

一、《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14年1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又對上述法條做了細化規定:

第一百二十七條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第二百零五條以及本解釋第三百七十四條、第三百八十四條、第四百零一條、第四百二十二條、第四百二十三條規定的六個月,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三條規定的一年,為不變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延長的規定。

第三百八十四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申請再審,應當在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

第四百零一條人民法院准許撤回再審申請或者按撤回再審申請處理後,再審申請人再次申請再審的,不予受理,但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的除外。

第四百二十二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八項規定,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申請再審,但符合本解釋第四百二十三條規定情形的除外。

第四百二十三條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案外人對駁回其執行異議的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調解書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的,可以自執行異議裁定送達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作出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㈨ 刑事再審案件的管轄法院怎麼確定

刑事再審案件的管轄法院這樣確定:即由哪個法院啟動再審程序,就由哪個法院做管轄法院。一般是原一審、二審或者其上級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四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熱點內容
工廠靜電法規 發布:2025-07-18 09:38:09 瀏覽:528
承諾遵守法律法規自我聲明 發布:2025-07-18 09:32:25 瀏覽:231
護士采血刑法 發布:2025-07-18 09:22:16 瀏覽:261
思想道德建設活動記錄 發布:2025-07-18 09:17:27 瀏覽:224
勞動法2017答案4月 發布:2025-07-18 09:05:52 瀏覽:420
員額法官管理 發布:2025-07-18 08:59:54 瀏覽:754
司法部新規法律援助律師 發布:2025-07-18 08:53:46 瀏覽:670
餘姚法院美女 發布:2025-07-18 08:49:37 瀏覽:393
發揮立法的引領作用 發布:2025-07-18 08:47:46 瀏覽:437
人才中介相關勞動法 發布:2025-07-18 08:27:38 瀏覽: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