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最高人民法院孔玲

最高人民法院孔玲

發布時間: 2021-11-29 13:17:00

1. 齊玉玲案的另外資料

曾轟動法律界的「中國憲法司法化第一案」———齊玉苓案的最高法司法解釋近日被廢,權威人士稱這意味著法院將不能援引憲法裁判爭議司法解釋被廢除。
「齊玉苓案」被稱為「中國憲法司法化第一案」,最高人民法院針對該案作出的批復也開創了中國憲法作為民事審判依據的先河。
2008年12月18日,最高院發布公告稱,自當月24日起,廢止2007年底以前發布的27項司法解釋。記者發現,最高院就齊玉苓案所做的《關於以侵犯姓名權的手段侵犯憲法保護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權利是否應承擔民事責任的批復》法釋〔2001〕25號赫然在列。與其他26項司法解釋被廢止理由不同,該司法解釋只是因「已停止適用」而被廢止,既無「情況已變化」,又無「被新法取代」。
國家法官學院教授周道鸞、中國憲法學會顧問廉希聖均指出,這一司法解釋的廢止,涉及憲法司法化問題。
周道鸞認為,考慮到我國現行體制,最高院無權對涉及憲法的問題做出解釋,所以要停止適用。針對法院能否直接援引憲法條文做出裁判,法學界曾有兩種不同意見,一種意見是「不能引用」,另一種意見是「可以引用」。周道鸞認為,這一司法解釋被廢止後,此類做法「肯定不行。」 廢除司法解釋與黃松有無關
而廉希聖則稱,一是現在中央不再提憲法司法化的說法;二是齊玉苓案後,最高院前院長黃松有曾就憲法司法化撰文發表,跟這個問題聯系起來。記者檢索到,齊玉苓案二審判決後,時任最高院民一庭庭長的黃松有2001年8月13日在《人民法院報》撰文《憲法司法化及其意義———從最高人民法院今天的一個<批復>談起》,認為此案「開創了法院保護公民依照憲法規定享有的基本權利之先河」,「創造了憲法司法化的先例」等。但據記者調查了解,在黃松有出事之前,中央有關領導曾就憲法司法化問題做出批示,並成立了專門小組負責此事。
「即使黃不出事,這個司法解釋也同樣會被廢止。」最高院內部人士向記者否認此事是黃松有出事後「人走政息」,並表示所謂「憲法司法化」或將因此而一去不返。前進?倒退?還不好說
學者介紹,而長期以來,中國憲法除了發揮政治宣言等功能外,在社會生活、法律實踐中總是難以覓其「芳蹤」。但憲法首先是法,法律應該能被實施,因此憲法應當從神壇走向世俗,融入百姓生活,為民所用。
「法院判案子不能用憲法,又回到若干年以前的狀態了。」廉希聖認為,這一做法「是前進還是倒退還不好說,但會有問題,如果公民的憲法權利受到了侵犯,又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去處理,如何得到司法救濟?」
新辦法並未出台,如果遇到類似問題如何裁判?廉希聖建議,法官可按照憲法精神去理解法律,做出判決:「不然的話,司法機關不處理實際問題,就等於受害人得不到司法救濟;而得不到司法救濟就等於憲法向公民承諾的權利兌現不了。」

2. 民事訴訟中被告死亡後如何確定當事人

1.被告死亡的案件,沒有遺產,也沒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時依法終止訴訟。

2.事訴訟過程中,被告死亡的,有遺產,有繼承人的案件需要根據繼承人是否同意參加訴訟分別對待。

(1)繼承人表示參加訴訟的,變更繼承人為被告,繼續審理,已經進行的審理對變更後的被告仍然具有法律約束里,但被告僅以繼承遺產的價值為限承擔賠償責任。

(2)繼承人表示不參加訴訟的,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司法實踐中的做法也不一致。

一般情況下繼承人不同意參加訴訟時,通知其作為被告參加訴訟,查清遺產,判決以死亡的當事人的遺產承擔責任。這樣可以節省司法資源,減輕當事人的訴累。

3.被告死亡,有遺產,無繼承人案件的處理。

在此種情況下,一般應當及時通知民政部門或者被告所在集體,參加訴訟,同樣僅以繼承的遺產的價值為限承擔民事責任。

(2)最高人民法院孔玲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一)

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法律尊重繼承人的意思表示,就不能簡單的不論其意思表示,而一概通知繼承人作為當事人承擔訴訟,尤其是在繼承人明確表示不同意參加訴訟情況下,不能將不同意參加訴訟的繼承人列為被告,但是,案件的處理與該繼承人有利害關系,故應通知其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終結訴訟:

(一)原告死亡,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二)被告死亡,沒有遺產,也沒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的;

(三)離婚案件一方當事人死亡的;(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以及解除收養關系案件的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五十五條規定,在訴訟中,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裁定中止訴訟。

第四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及時通知繼承人作為當事人承擔訴訟,被繼承人已經進行的訴訟行為對承擔訴訟的繼承人有效。依照本條規定,繼承人不同意參加訴訟時,通知其作為被告承擔訴訟,這與繼承法規定的繼承人有權放棄繼承的法律規定相違背。繼承人清償債務以繼承的遺產價值為限,如果繼承人放棄繼承,沒有繼承遺產,也就不用承擔清償債務的責任。

3. 石景山第一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電話為詐騙電話,請各位注意

記者撥打、北京最高、法、院、權威指定 總機: 0 I 0 一 8377 ~ 2255 陳經理接待
記者撥打、北京最高、法、院、權威指定 總機: 0 I 0 一 8065 ~ 7222 以免受騙

近來的綜藝節目很是熱播,

但你在笑完的背後,有沒有想過,你跟你的孩子是什麼關系?
我在看了幾欺節目後,我想到的是我們應該不讓孩子問
」,你是否有積極關注過你的孩子?
其實不論你工作有多忙,你每天只須抽出一點點的時間來關注孩子就夠了,
讓他(她)知道你一直在關心著他們,我總結了幾點,很容易做到的:
如果你工作到很晚才能回家,那麼請每天放一條便簽於孩子的床頭,
內容可以隨便寫,讓他(她)知道你在關注他們,
偶爾在你上班休息時間里,錯開孩子的上課時間給他們打個電話

4. 有協議管轄是否可以不按此約定起訴

不可以,除非約定無效,契約應當得到雙方的尊重,但違反法律規定的除外,即約定管轄,不得違反有關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合同實務中,雙方當事人常約定:「由起訴地人民法院管轄」或「各自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或「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於此類管轄約定是否有效,實踐中頗有爭議。

一、如違反唯一性原則,則約定無效:

1、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可選擇與合同關系密切的五個聯系地的人民法院作為管轄法院: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

2、依據民訴意見的規定,如選擇管轄的協議不明確或者選兩個以上人民法院管轄的,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此即約定管轄的唯一性原則。

審判實踐中,如果合同中約定了類似前面提到的條款,法院立案部門常以條款約定不明而致無效並拒絕受理案件,或受理後審查管轄權異議時以同樣理由將案件移送。

換句話,從法理上講,前面提到那此約定,雖然表面上約定滿足民訴法關於協議管轄的形式要件,但訴訟提起的不確定性,無法從實質意義上達到管轄唯一性的要求。

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已經解決了上述的問題。

1、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合同雙方當事人協議約定發生糾紛各自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如何確定管轄的復函》(法經[194]307號)的規定: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發生糾紛各自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該約定可認為是選擇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如不違反有關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則該約定應為有效。

2、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吳江市益佰紡織有限公司與龍口市玲楠服裝有限責任公司買賣合同糾紛管轄爭議案指定管轄的通知》([2005]民立他字第26號)中對江蘇高院和山東高院的答復中指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合同雙方當事人協議約定發生糾紛各自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如何確定管轄的復函》的規定,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關於發生糾紛「在起訴方法院起訴解決」的約定有效。

雖然前面提到的幾種條款內容與約定管轄唯一的立法意旨有矛盾,但司法解釋已經就此問題做出了比較明確的指導規定,實務中則應嚴格按照現有規定執行。

5. 廣西地稅局長滅門案:家裡有錢還摳,妹妹聯手侄女殺一家四口,後來怎樣

死者:周子雄一家四口!

兇手:凌小娟,周子雄的小姨子,劉勝明,凌小娟外甥女的男朋友,蘇可章,凌小娟的親外甥!

凌小娟為啥要殺周子雄一家四口呢?

事情是這樣的,姐妹三人,就屬周子雄的妻子,凌小娟的二姐凌小雲過的好,丈夫周子雄是個小鎮的地稅局局長,凌小雲做建材生意的,當時林小娟的大姐生病急需用錢,凌小雲沒幫忙,最終導致大姐因為缺葯去世,至少凌小娟這么認為的,她把大姐的死歸咎於二姐身上,覺得二姐見死不救!

總結:

親戚之間一定要掌握好一個度,你姐夫是局長能怎樣?你姐姐是大老闆又能怎樣?你要有能力你姐姐,姐夫怎麼可能不幫你,你說你沒能力,還想讓人家給你拿錢,給你工作,又怎麼可能?

做人一定要看清楚自己,你就適合賺那兩千塊錢就好好賺兩千,兩千都賺不好,還想要更多,那是做夢,買彩票你還得花兩塊錢呢是不是,付出才會有回報,你二姐沒幫你大姐也是有原因的,不治之症,拿再多的錢也是打水漂,不給你錢也是對的,你這種人喂不飽!

6. 中國國際法學會的理事成員

名譽會長
任建新(全國政協原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長)
史久鏞(國際法院原院長)
王厚立(外交部法律顧問、外交部條法司原司長)
會長
李適時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常務副會長
饒戈平(北京大學教授)
劉振民(外交部長助理)
曲星(外交學院副院長)
兼職副會長
周忠海(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長)
尚明(商務部條法司)
黃進(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校長)
劉楠來(中國社科院法學所)
金克勝(外交學院國際法系)
李兆傑(清華大學法學院)
秘書長
秦曉程(外交學院)
常務理事
(包括上述學會會長、常務副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在內):
趙秀文(人民大學)王傳麗(女,中國政法大學)李保東(外交部)
鍾建華(外交部領事司)高之國(國家海洋局)董世忠(復旦大學)
張勇(南開大學)董立坤(深圳大學)陳致中(中山大學)
王獻樞(中南政法學院)李金榮(西南政法學院)朱攬葉(女,華東政法大學)
曾令良(武漢大學)曾華群(廈門大學)李勇(中國貿促會法律部)
江國青(外交學院)陶正華(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李鳴(北京大學法學院)
朱文奇(人民大學法學院)凌兵(香港城市大學)王小耘(上海小耘律師事務所)
張緒生(北京競天律師事務所)王紅松(北京仲裁委員會)周洪鈞(華東政法大學)
周漢民(上海世博會展覽事務局)趙建文(中國社會科學院)
學會高級顧問、學會顧問
汪道涵 馬駿端木正邵天任 費宗禕
羅豪才 朱曾傑 徐鶴皋 魏家駒 潘抱存
蘭明良 許光建 梁西趙維田盛愉
陳公綽 邵津 賀其治 黃嘉華 沈韋良
吳煥寧 邵循怡 鄭成思 徐振翼 高爾森
高樹異劉文宗唐厚志范國祥畢季龍
謝啟美 陳平初 李道豫 史久鏞 任繼聖
姚壯 湯宗舜 沈達明 陳魯直 郭日齊
郭壽康 錢驊 陳安 鄭兆璜 丘日慶 歐陽楚屏
理事名單
(理事候選人均由本人所在單位根據學會提出的條件和名額推薦)
丁麗柏

重慶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教研室
萬鄂湘

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研究所
王玫黎

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教研室
劉仁山

中南政法學院國際經濟法
朱崇實

廈門大學法學院
余勁松

武漢大學法學院
李仁真

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系
楊澤偉

中南政法學院國際經濟法系
肖永平

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
鄒立剛

中南政法學院
陳治東

華東政法學院國際法系
周洪鈞

華東政法學院國際法系
徐崇利

廈門大學法律系
謝石松

中山大學法律系
慕亞平

中山大學法律系
王可菊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陶正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楊力軍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李旺

清華大學法學院
叢文勝

軍事科學院軍制部
趙少群

貴州大學法律系
柯良棟

公安部法制局
劉錦

海南大學
韋經建

吉林大學法學院
車丕照

清華大學法學院
呂岩峰

吉林大學法學院
劉世元

吉林大學法學院
洪莉萍

上海政法管理幹部學院(上海大學法學院)
浦偉良

上海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秦曉程

外交學院
葉興平

深圳大學法學院
高智華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律系
邵沙平

武漢大學法學院
賈午光

司法部律師公證工作指導司
何敏

司法部律師公證工作指導司涉外涉港澳台處
劉偉民

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
王雪江

中國民航總局安全技術中心
夏興華

民航總局體改法規辦公室
李培傳

國務院法制辦
李建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政法勞動社會保障法制司
吳浩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財政金融法制司
回滬明

最高人民法院
李健

最高人民法院經濟庭
邵文虹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賀慶

國家法官學院
顧經儀

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王 慧

北京大學法學院
龔刃韌

北京大學法學院
余敏友

武漢大學法學院
白桂梅

北京大學法學院
邵景春

北京大學法學院
黃亞英

西北政法學院國際法系
王浩

西北政法學院法學四系
劉曉蜜

河北大學法律系
王叔良

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室
王生長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陳波

中國貿促會法律部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
高宗澤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
馮秀梅

同上
朱洪超

上海市聯合律師事務所
劉大力

上海市通力律師事務所
戰寧

北京時代律師事務所
肖微

北京君合律師事務所
謝思敏

信利律師事務所
韓小京

北京通商律師事務所
葉蓁

外交部領事司
張軍

外交部國際司
高燕平

駐美使館
黃惠康

外交部條法司
胡志強

外交部條法司
王宗來

外交部條法司
王曉渡

外交部條法司
尹玉標

外交部條法司前司長
王淑芬

外交部條法司
蘇偉

駐聯合國代表團
馬亞歐

外交部條法司
徐宏

外交部條法司
段潔龍

外交部條法司
劉大群

外交部條法司
高風

外交部條法司
李燕端

外交部條法司
王海英

煙台大學法律系
吳雙全

蘭州大學法律系
黃瑞

江西南昌大學政法學院
陳立虎

蘇州大學法學院
劉健

湘潭大學法學院
徐天錫

上海市法學會
馬曉玲

安徽大學法學院
王在邦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政治研究室
張靈強

山東青島大學文學院法律系
張恆山

中共中央黨校政法部
沈秋潮

中央軍委法制局
趙建文

鄭州大學法學院
宋永新

浙江大學法學院
陳寒楓

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辦公室
周衛國

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辦公室條法處
吳慧

國際關系學院國際政治系
周建海

中國政法大學
劉廷吉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
佟連發

遼寧大學法學院
張文彬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董安生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牛文軍

內蒙古大學法學院
劉金科

東北財經大學法律系國際經濟法教研室
劉滿達

寧波大學法學院
周曉燕

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條約法律司
萬國華

南開大學國際經濟法研究所
程寶庫

南開大學法政學院
江國青

外交學院
劉慧珊

外交學院
盧松

外交學院
許軍珂

外交學院
許建中

外交學院
任超英

中國民航總局航空安全中心
吳高盛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研究室
梁淑英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教研室
黃丹涵

中國建設銀行法律部
許衛凌

中國司法雜志社
張慶珍

山西大學法學院
湯樹梅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江偉鈺

南京審計學院
周健

外交部
趙永琛

公安大學科研處

7. 收到1069開頭的催貸簡訊說我列入失信人員名單,可信嗎

您好,有一定可信度的。如果用戶被列為失信人,說明平台已經起訴到法院了,可以去看一下是否收到法院的通知,或者也可以去法院進行查詢。類似的簡訊通知基本上都是假的,用戶需要進行仔細辨別。

一、被執行人黑名單後果怎麼樣?
凡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被執行人,都將受到信用懲戒,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政府扶持、融資信貸、市場准入、資質認定等方面受到限制或者禁止,失信被執行人的社會生存空間將大幅度縮小。目前,飛機、動車在高消費的范圍內。

二、失信被執行人查詢地址?
要按照查詢系統的使用說明查詢,輸入被執行人姓名、名稱、身份證號碼或組織機構代碼。可以換個時間段再來查詢,沒有查詢結果的可能是人民法院沒有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與查詢使用說明 為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信用懲戒,促使其自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自今日起向社會開通「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與查詢」平台,社會各界通過該平台查詢全國法院(不包括軍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信息。

三、失信人員多久可以恢復信用?
失信人員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通常情況下期限為兩年。如果被執行人以暴力、威脅方法妨礙、抗拒執行情節嚴重或具有多項失信行為的,可以延長一至三年。如果失信被執行人積極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或主動糾正失信行為的,人民法院也可以決定提前刪除失信信息。

8. 協議管轄後還能向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嗎

不可以,除非約定無效,契約應當得到雙方的尊重,但違反法律規定的除外,即約定管轄,不得違反有關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合同實務中,雙方當事人常約定:「由起訴地人民法院管轄」或「各自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或「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於此類管轄約定是否有效,實踐中頗有爭議。
一、如違反唯一性原則,則約定無效:
1、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可選擇與合同關系密切的五個聯系地的人民法院作為管轄法院: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
2、依據民訴意見的規定,如選擇管轄的協議不明確或者選兩個以上人民法院管轄的,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此即約定管轄的唯一性原則。
審判實踐中,如果合同中約定了類似前面提到的條款,法院立案部門常以條款約定不明而致無效並拒絕受理案件,或受理後審查管轄權異議時以同樣理由將案件移送。
換句話,從法理上講,前面提到那此約定,雖然表面上約定滿足民訴法關於協議管轄的形式要件,但訴訟提起的不確定性,無法從實質意義上達到管轄唯一性的要求。
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已經解決了上述的問題。
1、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合同雙方當事人協議約定發生糾紛各自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如何確定管轄的復函》(法經[194]307號)的規定: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發生糾紛各自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該約定可認為是選擇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如不違反有關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則該約定應為有效。
2、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吳江市益佰紡織有限公司與龍口市玲楠服裝有限責任公司買賣合同糾紛管轄爭議案指定管轄的通知》([2005]民立他字第26號)中對江蘇高院和山東高院的答復中指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合同雙方當事人協議約定發生糾紛各自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如何確定管轄的復函》的規定,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關於發生糾紛「在起訴方法院起訴解決」的約定有效。
雖然前面提到的幾種條款內容與約定管轄唯一的立法意旨有矛盾,但司法解釋已經就此問題做出了比較明確的指導規定,實務中則應嚴格按照現有規定執行。

9. 鄭州高新區人民法院判決書查詢李玉玲和廣電天潤判決書合同糾紛一案

你如果知道該案件的判決書文號可以到中國法律裁判網注冊以後登錄使用判決書文號查詢

熱點內容
工廠靜電法規 發布:2025-07-18 09:38:09 瀏覽:528
承諾遵守法律法規自我聲明 發布:2025-07-18 09:32:25 瀏覽:231
護士采血刑法 發布:2025-07-18 09:22:16 瀏覽:261
思想道德建設活動記錄 發布:2025-07-18 09:17:27 瀏覽:224
勞動法2017答案4月 發布:2025-07-18 09:05:52 瀏覽:420
員額法官管理 發布:2025-07-18 08:59:54 瀏覽:754
司法部新規法律援助律師 發布:2025-07-18 08:53:46 瀏覽:670
餘姚法院美女 發布:2025-07-18 08:49:37 瀏覽:393
發揮立法的引領作用 發布:2025-07-18 08:47:46 瀏覽:437
人才中介相關勞動法 發布:2025-07-18 08:27:38 瀏覽: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