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斌法院
Ⅰ 重婚罪怎麼取證
社區人證,其次是一些物證,證實其以夫妻名義同居、購置的物業等。
Ⅱ 什麼是重婚罪,重婚罪怎麼認定,如何界定
我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從法條來看,重婚罪的主體存在兩種:一是自己已有配偶,又與別人結婚的人;二是自己本身沒有配偶,但明知別人有配偶,而與別人結婚的人。
重婚罪的認定,要求雙方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有配偶者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應與通姦、姘居、婚外戀等由道德規范規制的行為相區別。
因此,如雙方雖然同居,但僅為臨時姘居關系或包養關系等,,並非以夫妻相待,永久共同生活,不符合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這一要素。因此,若要以重婚罪提起刑事自訴,相關證據的證明力必須達到「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高度蓋然性,形成完整的證據鏈。
(2)蘇斌法院擴展閱讀
重婚罪的後婚有兩種存在形態,一種是領取結婚證的法律婚姻,一種是以夫妻名義同居在一起的未領取結婚證的婚姻。因此,對於重婚需要什麼證據,具體得分兩種情況:
1、領取結婚證的法律婚姻:此種情況比較簡單,需要的證據有結婚登記或者偽造結婚證、與他人所生小孩出生證等直接證據。
2、以夫妻名義同居未領取結婚證的:此種情況由於沒有像上一種情況的直接證據,因此在收集證據的時候比較麻煩,具體可以收集的證據有:朋友的證人證言、婚外情一方的保證書、懺悔書等、婚外情雙方同進同出的照片錄像等、雙方發的親密簡訊等等證據都可。
Ⅲ 重婚罪取證怎麼取
重婚婚外情出軌證據怎麼收集才會被採納法院
核心提示:近些年來因為出軌導致的離婚案件越來越多,而對於受害方來說,舉證責任並不容易。而能夠證明出軌的證據之一,料恬幾路截屏,要注意需實名認證才有法律效力。出軌證據收集的相關問題
一般重婚差不多都是事實婚姻造成的重婚, 舉證判為重婚在於證據的手機。過錯方與同居異性的婚紗照、全家福等具有特定婚姻、家庭含義的照片、錄像也是證明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有力證據。
首先,要明確因出軌可以請求損害賠償的情形
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只要存在「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或構成「重婚」導致離婚的情形,無過錯方都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非法同居」即「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根據相關司法解釋,「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認定公有3個要件:
1、婚外異性;
2、不以夫妻名義;
3、持續、穩定的共同生活。
「重婚」則是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
所收集的證據如果不能證明他們有長期共同生活的情節,那麼即使是「捉姦在床」,也只能被認定為「通姦」行為,這種情況下起訴離婚通常會得到支持,但是並不能得到離婚損害賠償。
證據可以從兩種證據入手收集證據:
1、直接證據
(1)性交錄像,要求能夠清晰的辨認正在發生性行為的雙方並沒有被剪輯;
(2)性交場面照片,要求說明照片的來源、拍攝時間、地點等信息;
(3)書面認可,發生婚外情的當事人自己書寫的保證書、承諾書、認錯書等;
實踐中可以引導丈夫在「保證書」、「悔過書」中檢討自己與情人長期共同生活的情節,然後可以經過公證成為認定「重婚」或「非法同居」的有力證據。
(4)本人認可的錄音,行為人自己承認婚外情的錄音,要求錄音真實合法。這需要取得證據的途徑要合法。
2、間接證據
(1)婚外所生孩子,需要對方認可,否則,需要親子鑒定,非常麻煩;
(2)曖昧簡訊,取得困難,轉發又容易引起法官懷疑---是否經過了修改之後轉發給你的?條件許可可以及時將簡訊內容公證。
(3)證人證言,很難獨立證明婚外情事實;
(4)錄音材料,一些與婚外情有關的語音記錄;
(5)共同租房證據,直接證明同居,但不能直接證明發生婚外性行為。
(5)與第三者交往的一些書信、互贈的一些禮物、點華急陸、豬蘇斌館的票據
(5)視聽資料、證人證言、村民(居民)委員會的證明、派出所的證明、買房或租房合同等
(6)多收集證據組成證據鏈
——妻子看見丈夫和異性進了對方的住所或是到賓館開了房間一晚未出,這樣的證據在法律上能不能說明婚外情問題?
——這些只能是部分證據,還需要其他更有力的證據綜合起來認定。因此,我們應該盡可能多的收集間接證據。我們要達到的目標是:「形成一個嚴密的證據鎖鏈,來證實同居事實,婚姻過錯方對打贏官司可能更有幫助。」
受害方在損害事實發生時要及時留存證據,依法維護自身權益。李軍私人調查提醒委託人間接證據不能直接證明重婚或是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行為,以上證據可以證明對方在婚姻是過錯方,有以上證據佐證。但在民事訴訟中,關於取證方式合法性問題的規定顯得較為模糊。面對這種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12月頒布的《民事證據規定》中對此問題作出了新的解釋。其第六十八條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同時,第七十條第三款規定: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效力。根據這一規定,私人偵探的取證行為,只要沒有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沒有採取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則其所取得的證據就具有證據效力。當然,這一新的規定也為私人偵探拓展業務和有效地開展調查工作減少了限制。
另外,在民事訴訟中,只有經法庭審理,同時具備證據的三性:即真實性、合法性及與案件關聯性的證據,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有效證據。而證據的來源符合法律的規定,是證據合法性的重要內容之一。
根據以上說法,私家偵探只要是在公共場所獲取的證據都是合法的,而且會被法院所認可。法院所採納的證據是基於其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無論什麼樣的方法取得的證據,只要不違法(威脅、盜取……)、且具有合理性,法院一定會採納的。
Ⅳ 重婚罪調查取證如何去取證
個人取證困難,且易違法!可以找到或提供對方生活位置,報警解決,就有了鐵的證據!
Ⅳ 在法律上,什麼證據算是出軌證據
1、電子郵件、聊天記錄。
對方與第三者之間的往來的信件、郵件或者是聊天記錄,保證是沒有經過改動的。
如果要想讓此類證據被法院採信,要有一套完整的證據鏈,讓它們互相印證。
在提取電子郵件或者聊天記錄的過程時要經過公證處公證,在起訴離婚時自己單獨提取的電子郵件或者聊天記錄等外遇證據是很難被法院採信的。
2、保證書或悔過書
在婚外情被另一方發現之初,一些人會寫下保證書或悔過書表明自己今後「決不再犯」的決心。這類保證書或悔過書是會被法院採信的。
3、照片
因為婚外情證據的取得要有合法性,所以,如果請偵探公司拍照片,操作的過程中要好好的考察偵探公司對婚外情證據的理解,確保婚外情證據的合法性,已達到在法庭離婚時能提供有效地外遇證據的目的。
4、錄像
如果當事人在公開場合拍攝的錄像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如果是偷拍,只有在自己家中拍攝到的錄像才能作為證據使用,而在賓館通過監控錄像拍攝的、破門而入在他人家中拍攝的都不能作為證據使用。
5、錄音
夫妻雙方就一方有外遇的問題進行談判時的錄音資料,主要靠當事人自己偷錄採集,並不需要告知對方。如果當事人採集的錄音中,對方對其有外遇行為予以承認,那麼該錄音資料可以作為證據向法院提交。
但需要提醒您的是,因為現在的一些數碼錄音資料有修改的功能,所以當事人向法院提供錄音資料時,要能證明其是未經修改的。
(5)蘇斌法院擴展閱讀
書證、物證是以物品或者文字為表現形式的實物證據。物證是用於犯罪或與犯罪相關聯的,能夠證明犯罪行為和有關犯罪情節的物品或痕跡,如作案工具、贓款贓物、血跡、指紋、腳印等。書證是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文件或其他文字材料,如毒品犯罪分子進行聯絡的往來書信;貪污犯罪分子塗改的單據、賬本等。
物證的特點是,不具有任何主觀的東西,而只以其客觀存在來證明案件的事實。對物證必須妥善地加以保管,以保持物證的原有的形態。如果不能保持原來形態或者物證有可能滅失的,行政機關必須採取措施予以保全。
證人證言是知道案件真實情況的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況,向司法機關或有關人員作的陳述。民事訴訟法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刑訴法對知道案件真實情況的人向司法機關作證規定了義務,即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證人不能隨意指定,也不能由他人代替。行政處罰法規定,在行政機關對行政處罰案件進行調查時,「被調查人應當如實回答詢問」。這是因為,行政機關在處理行政處罰案件時,必須以事實為根據。因此,在行政機關調查時,被調查人必須據實陳述所了解的真實情況,不作偽證。
電子數據指的是電子化技術形成的文字,數字等等,如電子郵件、聊天記錄等等;2015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4日發布的一份司法解釋顯示,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可以視為民事案件中的證據[2]。
視聽資料是以模擬信號的方式在介質上進行存儲的數據,例如錄像、錄音資料等等。
Ⅵ 麻煩給個婚姻繼承法案例和分析,不要一百度就出來的啊~~
被告王某,女,生於1930年7月20日,回族,臨潭縣城關鎮蘇家莊子村村民,住臨潭縣城關鎮對坡根47號。
委託代理人馬志毅,甘南州羚城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第三人)蘇克華,男,生於1966年4月17日,回族,四川省石渠縣市場綢緞雜貨門市部經營者,住臨潭縣城關鎮對坡根47號。
上訴人(原審第三人)蘇生華,男,生於1972年4月5日,回族,臨潭縣工商局幹部,住臨潭縣城關鎮西大街水電局修配廠家屬院。
上訴人(原審第三人)蘇斌華,男,生於1973年8月9日,回族,住臨潭縣城關鎮上郊口村57號。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法土曼,女,生於1935年6月19日,回族,臨潭縣城關鎮居民,住蘭州市城關區北鄭家台92號。
委託代理人王守武(系張法土曼女婿),男,甘肅蘭州人事局於部,住址同上。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曉雲,女,生於1958年10月23日,回族,甘肅省蘭州市電信局職工,住址同上。
上訴人王爾則葉、蘇克華、蘇生華、蘇斌華因遺產繼承糾紛一案,不服甘南藏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1999)州民初字第0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王爾則葉委託代理人馬志毅律師、蘇克華,被上訴人張法土曼、委託代理人王守武、李曉雲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定,李培德與張法土曼於1953年按當地民俗在臨潭縣結婚,婚後感情很好,1958年10月生有一女,取名李曉雲。1983年因家務瑣事發生矛盾而分居,張法土曼隨女兒到甘南生活,1985年4月8日李培德在他人主持下,製作與張法上曼離婚的協議,1986年6月李培德和王爾則葉在臨潭縣城關鎮人民政府登記結婚。1991年初李培德與王爾則葉之三子蘇斌華到四川省石渠縣開辦了綢緞雜貨門市部。1997年10月李培德返回臨潭縣,1998年元月28日因病去世。李曉雲得知父親病故,即同丈夫趕往臨潭料理喪事。1998年3月張法土曼以繼承亡夫李培德遺產為由起訴,並提出訴前財產保全,原審法院以(1998)州民保字第2號裁定書,對四川省石渠縣綢緞雜貨門市部的庫房貨物採取訴訟保全,後對該門市部予以解封,並對貨物進行了清點登記,當時總價值為39717.27元。李培德生前與蘇克華、蘇斌華共同經營期間門市部及庫房應有貨物總價值為473087.14元,欠有債務總計298543.57元。
原審法院認為:李培德與張法土曼於1985年4月雖經他人協議離婚,但未經婚姻登記機關或司法部門予以解除,其離婚協議無效,不具有法律效力,對此,不予認定,故李培德與張法土曼屬合法的事實婚姻關系。李培德與王爾則葉於1986年9月所領取的結婚證不予認可。蘇克華、蘇生華、蘇斌華與李培德共同生活過,並對李培德也盡了一定的贍養義務,但未形成繼父子關系,李培德去世前該門市部的財物價值為473087.14元,債務298543.57元,但清點時僅有貨物39717.27元,這一事實與理不符,其餘貨物應認定為王爾則葉及蘇克華、蘇生華、蘇斌華自行處分。按照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原則,財產分割上首先償還債務,剩餘部分屬三人共同經營的財產。對析產所得的李培德遺產按法定繼承順序繼承。鑒於王爾則葉、蘇氏三兄弟在李培德生病住院料理喪事盡了義務,可適當分得小於繼承人份額的財產。該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六條之規定,判決:一、李培德生前與蘇斌華、蘇克華共同經營期間的債務29854357元(其中包括欠安江37000元、呷亞25000元、臨夏欠款236543.57元),從473087.14元中優先償還;二、李培德、蘇克華、蘇斌華三人共有財物價值為174543.57元,各析得58181.19元;三、張法上曼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一半,即29090.60元;四、李培德遺產29090.60元中由張法土曼、李曉雲各繼承10000元;五、王爾則葉、蘇克華、蘇生華、蘇斌華各分得財產2272.65元。以上五項綜計被告及第三人付給原告49090.60元,債務由被告及第三人償還,石渠縣門市部歸被告及第三人所有。本案案件受理費雙方當事人已交,重審中,其他費用7029.46元由原告承擔3000元,被告人及第三人承擔4029.46元。因該判決中關於訴訟費的承擔不明確,該院以(1999)州民初字第03號民事裁定書,裁定:本案案件受理費雙方當事人已交,應為一審案件受理費9606元及其他訴訟費9606元,由原告承擔9606元,被告及第三人承擔9606元。
王爾則葉、蘇克華、蘇生華、蘇斌華不服甘南藏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的上述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李培德沒有任何遺產,石渠縣門市部財產和債務與李培德毫無關系,該門市部是蘇斌華與蘇克華開辦的門市部,原審判決認定是該門市部貨物總價值和部分貨物由上訴人自行處分不是事實,認定債務不符合事實;原審判決所列主體不當,導致錯判;原審認定李培德與張法土曼的同居關系,是合法的事實婚姻關系;而李培德與王爾則葉領取結婚證不予認可,張法土曼沒有繼承權。如果李培德有遺產,王爾則葉應是遺產的合法繼承人等為由,上訴請求撤銷原判決。張法土曼、李曉雲答辯稱:蘇克華陳述承認有70萬元貨物,是李培德與蘇斌華一手經營,其是後來上去經營的,門市部門怎能講與李培德無關系呢?出爾反爾,抬高債務,轉移財產,企圖達到獨吞財產的目的,原審在認定債務和財產分割有不當之處,請求依法改判。
經審理查明:張法土曼與李曉雲系母女關系。王爾則葉與蘇克華、蘇生華、蘇斌華系母子關系。被繼承人李培德與張法土曼於1953年未辦理結婚登記即同居生活,且生有一女孩,形成事實上的婚姻關系。1985年5月雙方因家庭糾紛分居生活,李培德將糧戶關系遷出。1986年9月李培德與王爾則葉在臨潭縣城關鎮人民政府領取結婚證,婚姻登記機關未審查李培德與張法土曼的離婚手續。1991年初李培德與王爾則葉次子蘇斌華到四川省石渠縣開辦綢緞雜貨門市部;1993年王爾則葉長子蘇克華到該門市部經營;1997年10月李培德返回臨潭縣,於1998年元月28日因病去世。李曉雲得知其父病故,即同丈夫前往臨潭料理喪事;王爾則葉及其三子亦料理了李培德喪事。李培德生前與蘇克華、蘇斌華共同經營期間,未對該門市部貨物價值、債務進行盤點,依據蘇克華提供的近期進貨單、收款收據,該門市部應有貨物總價值為394514.91元為共同財產,債務總計12458420元(其中安江37000元、呷亞25000元、敏俊成16784.20元、丁建文35800元及吳拉黑曼10000元)。
本院認為:李培德與張法土曼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且生有一女孩,共同生活長達三十多年之久,應認定為事實婚姻關系。雙方離婚應到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解除婚姻關系,領取離婚證,而李培德與張法上曼並未到有關部門辦理正式離婚手續,採取私下的帶有宗教性質的離婚協議不具有法律效力,應屬無效協議。李培德與王爾則葉領取結婚證時,婚姻登記機關未嚴格審查李培德的離婚手續,該婚姻違反婚姻法規定,應屬無效。張法土曼對被繼承人李培德遺產享有合法繼承權。王爾則葉、蘇克華、蘇生華、蘇斌華提出原審判決所列主體不當,張法土曼沒有繼承權的問題,因李培德與王爾則葉婚姻關系無效,張法土曼可以配偶身份按繼承法要求繼承死者遺產,故張法土曼作為本案訴訟主體,並無不當。故對王爾則葉等人的上訴理由不予支持。關於王爾則葉、蘇克華、蘇生華。蘇斌華提出李培德沒有任何遺產的問題,經核查,李培德與蘇斌華於1991年到四川省石渠縣綢緞雜貨門市部參與經營,李培德與其他個體工商戶交易時,來往帳戶均記在其名下。1993年蘇克華參與該門市部經營,1997年10月李培德返回臨潭期間未對貨物價值進行盤點,蘇克華對李培德賒欠貨款認可,加之蘇克華提供大量欠條、進帳單、收款收據,足以證明該門市部應屬李培德、蘇克華、蘇斌華三人共同財產。該門市部財產價值應以貨單收款收據為依據。收據款額系394514.91元為共有財產,應先析產。被繼承人李培德的應有份額89976.90元為遺產。原審認定財產價值為473087.14元沒有確切證據,應予糾正。另,王爾則葉、蘇克華、蘇生華。蘇斌華提出原審認定債務有誤,應為63萬余元的問題,經核查,蘇克華提供債務大部分是購貨發票、收款收據、進貨提單及證明。購貨發票、收款收據及進貨提單,上述票據只能證明賣方向買方轉移貨物的所有權,買方支付相應的價款,出賣人才開據的發票,買賣即時清結的結算憑證,並非是欠款的證明。確定借貸關系應以書面借據為准,無書面借據的,必須有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證明。本院確定李培德債務為124584.20元。故原審認定298543.57元,證據不足,應予糾正。故其上訴理由不能採信。
據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甘南藏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1999)州民初字第02號民事判決;
二、被繼承人李培德生前與上訴人蘇斌華、蘇克華共同經營期間的債務12458420元(其中安江37000元、呷亞25000元、敏俊成1678420元、丁建文35800元、吳拉黑曼10000元),從394514.91元共同財產中優先償還;
三、被繼承人李培德、上訴人蘇斌華、蘇克華析產各分得89976.90元;
四、被繼承人李培德遺產89976.90元,由被上訴人張法土曼分割二分之一,即44988.45元;
五、被繼承人李培德遺產由被上訴人張法土曼、李曉雲各繼承應繼份額10000元,計20000元;
六、被繼承人李培德遺產,由上訴人王爾則葉、蘇克華、蘇生華、蘇斌華各分得6247元。
以上四、五項合計64988.45元,判決生效後30日內由上訴人付清;債務由上訴人蘇克華、蘇斌華償還;四川省石渠縣綢緞門市部歸上訴蘇克華、蘇斌華經營。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19212元,由雙方當事人各承擔9606元;一審其他訴訟費用16635.46元,由雙方當事人各承擔8317.73元。
Ⅶ 婚外情如何取證法條規定
核心提示:近些年來因為出軌導致的離婚案件越來越多,而對於受害方來說,舉證責任並不容易。而能夠證明出軌的證據之一,料恬幾路截屏,要注意需實名認證才有法律效力。出軌證據收集的相關問題
一般重婚差不多都是事實婚姻造成的重婚, 舉證判為重婚在於證據的多少。過錯方與同居異性的婚紗照、全家福等具有特定婚姻、家庭含義的照片、錄像也是證明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有力證據。
首先,要明確因出軌可以請求損害賠償的情形
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只要存在「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或構成「重婚」導致離婚的情形,無過錯方都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非法同居」即「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根據相關司法解釋,「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認定公有3個要件:
1、婚外異性;
2、不以夫妻名義;
3、持續、穩定的共同生活。
「重婚」則是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
所收集的證據如果不能證明他們有長期共同生活的情節,那麼即使是「捉姦在床」,也只能被認定為「通姦」行為,這種情況下起訴離婚通常會得到支持,但是並不能得到離婚損害賠償。
證據可以從兩種證據入手收集證據:
1、直接證據
(1)性交錄像,要求能夠清晰的辨認正在發生性行為的雙方並沒有被剪輯;
(2)性交場面照片,要求說明照片的來源、拍攝時間、地點等信息;
(3)書面認可,發生婚外情的當事人自己書寫的保證書、承諾書、認錯書等;
實踐中可以引導丈夫在「保證書」、「悔過書」中檢討自己與情人長期共同生活的情節,然後可以經過公證成為認定「重婚」或「非法同居」的有力證據。
(4)本人認可的錄音,行為人自己承認婚外情的錄音,要求錄音真實合法。這需要取得證據的途徑要合法。
2、間接證據
(1)婚外所生孩子,需要對方認可,否則,需要親子鑒定,非常麻煩;
(2)曖昧簡訊,取得困難,轉發又容易引起法官懷疑---是否經過了修改之後轉發給你的?條件許可可以及時將簡訊內容公證。
(3)證人證言,很難獨立證明婚外情事實;
(4)錄音材料,一些與婚外情有關的語音記錄;
(5)共同租房證據,直接證明同居,但不能直接證明發生婚外性行為。
(5)與第三者交往的一些書信、互贈的一些禮物、點華急陸、豬蘇斌館的票據
(5)視聽資料、證人證言、村民(居民)委員會的證明、派出所的證明、買房或租房合同等
(6)多收集證據組成證據鏈
——妻子看見丈夫和異性進了對方的住所或是到賓館開了房間一晚未出,這樣的證據在法律上能不能說明婚外情問題?
——這些只能是部分證據,還需要其他更有力的證據綜合起來認定。因此,我們應該盡可能多的收集間接證據。我們要達到的目標是:「形成一個嚴密的證據鎖鏈,來證實同居事實,婚姻過錯方對打贏官司可能更有幫助。」
受害方在損害事實發生時要及時留存證據,依法維護自身權益。間接證據不能直接證明重婚或是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行為,以上證據可以證明對方在婚姻是過錯方,有以上證據佐證。但在民事訴訟中,關於取證方式合法性問題的規定顯得較為模糊。李軍私人調查提醒委託人面對這種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12月頒布的《民事證據規定》中對此問題作出了新的解釋。其第六十八條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同時,第七十條第三款規定: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效力。根據這一規定,私人偵探的取證行為,只要沒有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沒有採取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則其所取得的證據就具有證據效力。當然,這一新的規定也為私人偵探拓展業務和有效地開展調查工作減少了限制。
另外,在民事訴訟中,只有經法庭審理,同時具備證據的三性:即真實性、合法性及與案件關聯性的證據,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有效證據。而證據的來源符合法律的規定,是證據合法性的重要內容之一。
根據以上說法,私家偵探只要是在公共場所獲取的證據都是合法的,而且會被法院所認可。法院所採納的證據是基於其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無論什麼樣的方法取得的證據,只要不違法(威脅、盜取……)、且具有合理性,法院一定會採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