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廣西百香果案二審法官

廣西百香果案二審法官

發布時間: 2021-11-30 17:53:43

㈠ 廣西「百香果」女孩案再次被庭審,本次開庭會解決哪些問題

在韓國有一個素媛案。在中國有一個百香果女童遇害案。兩個案件的性質基本上是一樣的,但是兩個被害人的結局卻是不一樣的。韓國素媛案的被害人活了下來,但是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中國百香果女童遇害案的被害人,在被害之時就離開了世界。百香果女孩被害案,前後經歷了兩次判決,這是被害者的母親爭取來的,再一次審理的機會。廣西“百香果”女孩案再次被庭審,本次開庭會解決第2次判決不合適的問題,會解決人民群眾不滿意死緩這個判決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案情。

三、百香果女孩案件的第3次審理終將維護正義

在二審判決判出了死緩這個刑罰之後,百香果女孩的母親正在審查案件的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了重新審判百香果女孩案件的請求,並且得到了我國最高人民法院的支持,將案件發回重新審理,相信最終結果是可以維護正義的。

㈡ 百香果女孩案再開庭:兇手猥褻多名幼女每次給20元,後來怎樣

12月15日9時,「10歲百香果女孩楊某某強奸殺人案」,靈山人民法院未公開審理。在審訊過程中,女孩的母親一度暈倒。在辯護過程中,被告人楊某某表示不需要反復為自己辯護。「在最後的陳述中,他做了一個開槍自殺的手勢,好像要被判死刑一樣。」

據悉,在新供詞中,犯罪嫌疑人楊某一承認在外打工時猥褻一名五六歲女孩,每次給女孩20元,並承認騷擾過同村多名女孩。事發前兩個月左右,楊某某曾躲在竹林里騷擾和擁抱另一個女孩。二審重開,少女母親:希望判死刑。他們的家人還沒有道歉,也沒有支付任何賠償。


現在二審結果還沒有宣判,但早在2018年廣西百香果女孩案二審死刑改判死緩時,就曾引起公憤。人們質疑,如果代表國家強制力的刑法,無法主持人們心目中的底線正義,那麼法律的意義何在?如果懲罰的目的是懲罰犯罪者,安慰受害者,向社會釋放信號,那麼對惡人廢除死刑的目的是什麼?


韓國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2日,素媛案原型主犯趙斗春出獄。趙斗春以極其殘忍的手段強奸並故意傷害一名8歲女童,造成其重傷。趙斗春被捕後,屢惹正義,不悔威脅被害人,累犯率高達76%。

他的出獄引起了韓國人民的強烈不滿和當地居民的不安。獲釋當天,他回到京畿道安山的住所後,許多抗議者聚集在趙斗春家門前,有的人喊了一夜,有的人關掉了趙斗春家的煤氣閥門,造成混亂。


「當我想到我的女兒、侄女和孫女可能會受苦時,我感到非常害怕。」「我整天感到不安和害怕。我怎麼放心女兒以後會出去呢?」這是每一個韓國居民關心的問題。久而久之,趙斗春可能不再是社會熱點,警察監視必然懈怠,一切不良後果由無辜者承擔。

百香果女孩案和蘇媛案中十惡不赦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以國家暴力處死,僅僅以限制自由的有期徒刑來懲罰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原諒的後果是謀殺其他女生,誰來承擔責任?誰買得起?有時候,對受害者來說,對犯罪者來說,談論人性是不公平的。

㈢ 廣西高院再審百香果女孩案,家屬對此有何表示

廣西高院再審百香果女孩案,家屬表示申訴成功了。最高人民法院調卷審查“百香果女孩被害案”期間,被害人母親提出了申訴,最終最高人民法院將案件指令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重新審理此案件。“百香果女孩被害案件”的作案手段極其殘忍和惡劣,對社會造成的影響非常之大。在“百香果女孩被害案件”發生之後,網友們也紛紛獻出援手,幫助“百香果女孩被害案件”的家屬渡過難關。社會各界人士和當地的人民群眾都以為會直接判處死刑。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廣西高院再審百香果女孩案件的始末。

三、“百香果女孩被害案件”家屬申訴成功

國家最高人民法院在審查這個案件的時候,百香果女孩的母親進行了申訴。國家最高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訴之後,決定指令廣西最高法院重審這個案件。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是不會不到。

你是怎麼看待這個案件的?給我留言吧。

㈣ 「百香果女童遇害」案再審開庭,如何看待案件二審死刑改判死緩

「百香果女童遇害」案再審開庭,案件二審死刑改判死緩,從這件事來看,廣西高院二審主要是因為當事人存在自首行為,做出「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限制減刑」的改判判決,從而指出,盡管該案件一審判決的時候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也是准確的,適用的法律也是正確的,但是沒有考慮到自首情節,所以量刑不當。

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檢察院對於此案的態度來看,我認為顯然輿論的影響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有關部門對於此案的關注,特依法懲處危害校園安全、監護侵害、侵害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犯罪。別是是受害人所在地區為脫貧攻堅地區,且受害人屬於未成年人,而且遭遇了極其殘忍的對待,因此,就最高檢察院引發的關於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意見來說,要突出打擊性侵害未成年人,依法懲處危害校園安全、監護侵害、侵害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犯罪。

因此,我認為最高檢啟動抗訴的可能性很大,盡管被告人有自首行為,一般不會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但是在個別案件中,如果有手段特別殘忍、情節特別惡劣、後果特別嚴重、社會危害性極大的情形,以及民憤極大、不判死刑不足以平民憤的樸素觀念,均有可能導致人民法院將自首的被告人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案件的一點個人看法,不妥之處,還希望批評指正。

㈤ 如何站在法律的角度看待廣西百香果女孩一案

從法律的角度來講,二審把死刑改成死緩,確實是對受害人家裡不公平,也體現了法律不能公平公正。百香果,是廣西許多縣市大力發展的扶貧產業,10歲的平心村女孩楊曉燕家裡就種了一些。她的爸爸在多年前已經因見義勇為去世。2018年10月,楊曉燕背著剛摘的果子,獨自前往離家不過500米的百香果收購點,換來了32元,但在回家途中遭同村29歲未婚青年楊光毅強奸及殺害。兇手手段極其殘忍,引發外界關注。直到5月8日,又有媒體曝出“百香果女童”案二審死刑改判死緩。網友對此看法不一,同時冒出“判決有失正義”和“輿論影響司法”這兩種聲音。

至於案件走向,上海律師協會刑事訴訟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東方劍橋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向平律師5月9日向觀察者網指出,二審法院相當程度地加大了自首情節對本案量刑的權重。他認為,之後再判決被告人楊某死刑立即執行的可能性並不大,但最高檢或者其指定的檢察機關啟動抗訴的可能性較大。上海市尚法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劉國強律師則提出,面對確有不同觀點的案件,合議庭法官對作出的判決如果確實是基於廉潔、良知、專業和獨立判斷,基於對司法正義的不懈追求,那麼這份判決是應當尊重的。但他也呼籲法院在面對強烈的輿論質疑時,通過合適的方式作出回應,以達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㈥ 「百香果女童被奸殺案」再審改判死刑,這對於苦主家人來說是幸事嗎

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再審的楊光毅強奸一案(廣西「百香果女童」被強奸殺害案)公開宣判,撤銷原二審判決,改判楊光毅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被害女童楊曉燕的母親陳禮言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她對判決結果表示滿意,將讓女兒入土為安。案發兩年多來,陳禮言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態度始終都是希望判處楊光毅死刑(立即執行)。


據媒體報道,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針對高空拋物、對未成年人實施犯罪等人民群眾關切的突出問題,對刑法相關規定作出修改完善。為依法嚴懲性侵、猥褻未成年人犯罪,形成不敢侵害少年兒童的法治氛圍,修正案增加對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女性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的人員性侵犯罪的規定。對姦淫不滿10周歲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傷害等嚴重情形明確適用更重刑罰,可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另據報道,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12月27日在學習貫徹《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加強新時代少年審判工作座談會講話中表示,對各類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要堅決依法嚴懲;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不得適用緩刑,一般不得假釋,認罪認罰從寬要依法從嚴控制,減刑要依法從嚴控制;對性質惡劣、危害重大者,該判處重刑乃至死刑要堅決依法判處,絕不姑息,絕不手軟,形成不敢侵害少年兒童的法治氛圍。

㈦ 廣西百香果女孩案,母親在庭外大哭,法院對最終審判結果作出了哪些解釋

在當今這個和平的社會中,我們都知道,如果你犯了罪,比較會受到法律嚴重的懲罰。而最新的一則消息顯示,在廣西的這個女孩兒,百香果案件也進行了第二次審判,二審判的結果就是這個犯罪嫌疑人被判處死刑,這個結果對於大家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值得讓人開心的。而這個受害者的母親也在法庭之外痛哭,表示終於能讓女兒沉冤昭雪了。而法律給最終的判決也做出了相應的解釋,稱這是對於這個案件最好的一個解決的辦法。

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殺雞儆猴,讓更多的人明白未成年人是需要我們的保護,而不能夠隨意地對他們進行傷害。如果傷害他們,就要受到以相應的懲罰,法庭做出這樣的結果是一個非常正當的行為,而每個人都對此表示非常的認同。

熱點內容
法學圈子 發布:2025-07-17 02:10:34 瀏覽:618
絕命毒師律師saul 發布:2025-07-17 02:10:33 瀏覽:265
經濟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發布:2025-07-17 02:08:40 瀏覽:371
行政法庭上代表人發言 發布:2025-07-17 01:57:20 瀏覽:474
勞動法交叉 發布:2025-07-17 01:50:52 瀏覽:757
蔣博律師 發布:2025-07-17 01:50:18 瀏覽:680
婚內保證協議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7 01:45:58 瀏覽:497
信託貸款利率法院 發布:2025-07-17 01:38:15 瀏覽:934
法院技術科科長 發布:2025-07-17 01:24:20 瀏覽:542
民法典2020 發布:2025-07-17 01:23:38 瀏覽: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