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豁免權

法院豁免權

發布時間: 2021-12-02 09:23:30

1. 什麼是豁免起訴

對於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六條 對於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適用本法的規定。
對於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2. 什麼叫做「豁免權」

1、豁免權的含義
豁免權又稱律師豁免權,它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基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法律賦予辯護律師所擁有的拒絕就其執業行為所得知的委託人有關事項向司法當局作證,以及不因其正當執業行為而為的言論及行為受到相關法律追訴與制裁的權利。它包括作證豁免權和責任豁免權。
2、豁免權的特徵
(1)豁免權是職業特權。豁免權是法律賦予辯護律師的專有權利。刑事訴訟中的其它主體,諸如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等則不享有此項權利。豁免權是控辯式訴訟模式的必然訴求,也是實現控辯雙方權利平衡的重要保證。
(2)豁免權是程序性權利。豁免權只發生在刑事訴訟以及與之相關程序中,辯護律師在執業活動之外的個人行為以及有關言論不受此特權保護。如果律師在執業活動之外所知悉的其它案件的有關事實情況,根據刑訴法第47條「凡是知道案件事實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這一規定,其不得援引該特權而免於作證。同樣,律師在執業活動之外犯諸如誹謗、偽證、包庇等罪,也不得因該特權而予以責任豁免,應按一般主體犯罪的相關規定予以追訴。
(3)豁免權是不可放棄權。豁免權是基於當事人委託或法院指定而產生的,其目的是為了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保證實體公正及程序公正,從而實現刑訴法懲罰犯罪,保障人權之根本任務。因而,除非當事人同意或法律另有規定,辯護律師不得主動放棄該權利。同時,該權利放棄如果導致其它當事人的權益受損,那麼即使該當事人同意,辯護律師也不得放棄。
3、豁免權的內容與限制
(1)辯護律師有權就其在其執業活動中所知悉的當事人有關事項及有關交流,拒絕向司法機關作證且不受法律追究。賦予辯護律師作證豁免權是世界各國的慣例,但為了避免權利濫用,各國在不影響律師履行職責的基礎上也對該權利做了必要的限制。例如律師與其當事人之間的交流是為了實施一項犯罪或是欺詐,那麼該律師不享有作證豁免權。
(2)辯護律師在執業活動中的言論,不受法律追究。在此,「言論」一詞應作大擴大理解,即不僅包括口頭發言,而且包括諸如辯護詞、辯護意見等書面發言材料。此外,以作為與不作為方式表達出的言論表示,也應歸入此范疇。但辯護律師發言若存在詆毀憲法,唆使他人違反憲法和法律,藐視法庭、侮辱、謾罵他人之行為則不在此列。
(3)辯護律師在刑事訴訟中,向有關司法機關提供或出示的文件材料失實的,只要不是故意偽造,不受法律追究。若辯護律師故意偽造有關文件材料構成犯罪則不屬豁免權保護范圍,應按偽證罪予以處罰。
(4)在刑事訴訟過程,辯護律師的人身權利與人身自由及執業活動受法律保護,任何司法機關不得對其採取拘傳、拘留、逮捕等強制措施。

3. 中國什麼樣的人有司法豁免權

司法豁免權運用在外交中,我不清楚你指的是中國人呢還是在中國的人。內只有
外交人容員才享有。也就是在中國的外國的外交官 和在外國的中國外交官。有些國家元首也是有司法豁免權的,但是中國的名義上是沒有的。不過一般元首犯事也不會真的到處聲張的。

司法豁免權指一國派出的外交代表或有特殊身份的外交人員和組織,兔受駐在國司法管轄的一種制度。司法豁免權的重要依據是「在平等者之間無管轄權」的原則。這一原則認為,根據國家主權原則,各主權國家都是國際社會平等的一員,相互之間不存在管轄與裁決的問題。
從國際慣例上看,民事(包括經濟)的司法豁免權有限制和下完全性表現在下列三個方面;
①享有司法豁免權的人被訴至駐在國法院,駐在國法院不應受理。但享有司法豁免權的人所屬國的主管機關明確宣布放棄司法管轄權的,駐在國法院有權受理。
②享有司法豁免的人,如因私人的事與對方當事人發生經濟糾紛,不享有司法豁免權。
③外交代表本人向駐在國法院提起訴訟,從而引起被告人反訴的,外交代表必須參加訴訟,不享有司法豁免權。

4. 什麼叫國家豁免權

政治豁免權是一個不準確的概念,一般媒體上用這個詞來說明一些國家的元首或者領導人所享有的特權。
這個詞在國際法上的准確說法就是:「外交豁免權」

外交豁免權指一國派駐外國的外交代表(不論是常駐代表或臨時使節)享有一定的特殊權利和優遇;豁免是指對駐在國管轄權的豁免,也可包括在外交特權之內。按照國際法或有關協議,在國家間互惠的基礎上,為了保證和便利外交代表執行正常職務,各國根據相互尊重主權和平等互利的原則,按照慣例或有關協議相互給予。外交特權和豁免本質上屬於代表的國家,而不屬於外交代表個人,因此個人無權自行放棄。其主要內容有:①人身、館舍、住所和公文、檔案、財產不可侵犯。②使用密碼通訊和可以派遣外交信使。③在駐在國使用本國國旗、國徽。④管轄的豁免。外交代表不受駐在國的刑事管轄,除非其本國政府同意放棄這一特權。外交代表一般享有民事及行政管轄的豁免。⑤免納關稅和捐稅,免除一切役務。外交官家屬也享有這種特權和豁免。1961年制定的《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對外交特權和豁免權作出了較完整的規定。

5. 什麼是豁免權

只聽說復過「外交豁免權」制

什麼是外交豁免權?

從媒體中了解,外國情報部門經常藉助外交官身份從事間諜活動,即使被抓獲還享有「外交豁免權」,並且很快就會獲釋,頂多是被驅逐出境了事。請問「外交豁免權」是怎麼回事?

根據《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的規定,一國派往外國的外交代表,不論是臨時使節還是常駐使節,除享有禮節上與各自的身份和地位相應的尊榮外,還享有其他外國人所不能享有的特殊權利和優惠待遇,這種特殊權利和優惠待遇統稱為外交特權。在國際法文件和教科書中,「外交特權」和「外交豁免權」都在使用。從嚴格意義上說,「外交特權」包含了「外交豁免權」,因為「外交豁免權」是「外交特權」的具體內容。

外交豁免權全稱為外交代表的管轄豁免權,由於外交代表是外國主權國家的代表,其地位應被視作與外國的地位相當。

根據「平等國家之間無管轄權」的國際法原則,外交代表在駐在國享有管轄豁免權。這種權利包括:司法管轄豁免、訴訟豁免、執行豁免。如果外交代表以私人名義從事商務和其他經營活動而引起訴訟的,該外交代表不能請求獲得管轄豁免。在民事行為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比如說財產繼承權等。

6. 豁免權 是什麼權力

一、豁免權的含義、特徵、內容及限制
1、豁免權的含義
豁免權又稱律師豁免權,它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基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法律賦予辯護律師所擁有的拒絕就其執業行為所得知的委託人有關事項向司法當局作證,以及不因其正當執業行為而為的言論及行為受到相關法律追訴與制裁的權利。它包括作證豁免權和責任豁免權。
2、豁免權的特徵
(1)豁免權是職業特權。豁免權是法律賦予辯護律師的專有權利。刑事訴訟中的其它主體,諸如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等則不享有此項權利。豁免權是控辯式訴訟模式的必然訴求,也是實現控辯雙方權利平衡的重要保證。
(2)豁免權是程序性權利。豁免權只發生在刑事訴訟以及與之相關程序中,辯護律師在執業活動之外的個人行為以及有關言論不受此特權保護。如果律師在執業活動之外所知悉的其它案件的有關事實情況,根據刑訴法第47條「凡是知道案件事實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這一規定,其不得援引該特權而免於作證。同樣,律師在執業活動之外犯諸如誹謗、偽證、包庇等罪,也不得因該特權而予以責任豁免,應按一般主體犯罪的相關規定予以追訴。
(3)豁免權是不可放棄權。豁免權是基於當事人委託或法院指定而產生的,其目的是為了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保證實體公正及程序公正,從而實現刑訴法懲罰犯罪,保障人權之根本任務。因而,除非當事人同意或法律另有規定,辯護律師不得主動放棄該權利。同時,該權利放棄如果導致其它當事人的權益受損,那麼即使該當事人同意,辯護律師也不得放棄。
3、豁免權的內容與限制
(1)辯護律師有權就其在其執業活動中所知悉的當事人有關事項及有關交流,拒絕向司法機關作證且不受法律追究。賦予辯護律師作證豁免權是世界各國的慣例,但為了避免權利濫用,各國在不影響律師履行職責的基礎上也對該權利做了必要的限制。例如律師與其當事人之間的交流是為了實施一項犯罪或是欺詐,那麼該律師不享有作證豁免權。
(2)辯護律師在執業活動中的言論,不受法律追究。在此,「言論」一詞應作大擴大理解,即不僅包括口頭發言,而且包括諸如辯護詞、辯護意見等書面發言材料。此外,以作為與不作為方式表達出的言論表示,也應歸入此范疇。但辯護律師發言若存在詆毀憲法,唆使他人違反憲法和法律,藐視法庭、侮辱、謾罵他人之行為則不在此列。
(3)辯護律師在刑事訴訟中,向有關司法機關提供或出示的文件材料失實的,只要不是故意偽造,不受法律追究。若辯護律師故意偽造有關文件材料構成犯罪則不屬豁免權保護范圍,應按偽證罪予以處罰。
(4)在刑事訴訟過程,辯護律師的人身權利與人身自由及執業活動受法律保護,任何司法機關不得對其採取拘傳、拘留、逮捕等強制措施。

7. 什麼是豁免權保護

一、豁免權的含義、特徵、內容及限制
1、豁免權的含義

豁免權又稱律師豁免權,它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基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法律賦予辯護律師所擁有的拒絕就其執業行為所得知的委託人有關事項向司法當局作證,以及不因其正當執業行為而為的言論及行為受到相關法律追訴與制裁的權利。它包括作證豁免權和責任豁免權。

2、豁免權的特徵

(1)豁免權是職業特權。豁免權是法律賦予辯護律師的專有權利。刑事訴訟中的其它主體,諸如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等則不享有此項權利。豁免權是控辯式訴訟模式的必然訴求,也是實現控辯雙方權利平衡的重要保證。

(2)豁免權是程序性權利。豁免權只發生在刑事訴訟以及與之相關程序中,辯護律師在執業活動之外的個人行為以及有關言論不受此特權保護。如果律師在執業活動之外所知悉的其它案件的有關事實情況,根據刑訴法第47條「凡是知道案件事實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這一規定,其不得援引該特權而免於作證。同樣,律師在執業活動之外犯諸如誹謗、偽證、包庇等罪,也不得因該特權而予以責任豁免,應按一般主體犯罪的相關規定予以追訴。

(3)豁免權是不可放棄權。豁免權是基於當事人委託或法院指定而產生的,其目的是為了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保證實體公正及程序公正,從而實現刑訴法懲罰犯罪,保障人權之根本任務。因而,除非當事人同意或法律另有規定,辯護律師不得主動放棄該權利。同時,該權利放棄如果導致其它當事人的權益受損,那麼即使該當事人同意,辯護律師也不得放棄。

3、豁免權的內容與限制

(1)辯護律師有權就其在其執業活動中所知悉的當事人有關事項及有關交流,拒絕向司法機關作證且不受法律追究。賦予辯護律師作證豁免權是世界各國的慣例,但為了避免權利濫用,各國在不影響律師履行職責的基礎上也對該權利做了必要的限制。例如律師與其當事人之間的交流是為了實施一項犯罪或是欺詐,那麼該律師不享有作證豁免權。

(2)辯護律師在執業活動中的言論,不受法律追究。在此,「言論」一詞應作大擴大理解,即不僅包括口頭發言,而且包括諸如辯護詞、辯護意見等書面發言材料。此外,以作為與不作為方式表達出的言論表示,也應歸入此范疇。但辯護律師發言若存在詆毀憲法,唆使他人違反憲法和法律,藐視法庭、侮辱、謾罵他人之行為則不在此列。

(3)辯護律師在刑事訴訟中,向有關司法機關提供或出示的文件材料失實的,只要不是故意偽造,不受法律追究。若辯護律師故意偽造有關文件材料構成犯罪則不屬豁免權保護范圍,應按偽證罪予以處罰。

(4)在刑事訴訟過程,辯護律師的人身權利與人身自由及執業活動受法律保護,任何司法機關不得對其採取拘傳、拘留、逮捕等強制措施。

8. 想知道,啥叫司法豁免權

不被審判的權利,那一般是外國高官才有的

9. 什麼是財產的豁免權謝謝!

又叫國家財產豁免權 是由國家這個所有權主體的特殊地
位而享受的一種特殊待遇。它導源於國家主權原則,是公認的國際法准則之一。在處理涉外物權關系中,不動產物權以物的所在地法為准據法(即物之所在地法原則),已成為一條普遍公認的原則。但是這一原則不適用於外國國家財產。一國對於外國國家的財產,包括使領館財產在,不得採取任何與財產所有國的尊嚴不相容的措施。就是,一國的國家財產在任何別的國家,都受特殊保護,未經財產所有國的同意,不能對外國國家財產行使司法管轄權,不能對這種財產實行沒收、扣押及採取其他強制手段。國家財產豁免權的具體內容,按照一般國際慣例,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
(一)司法管轄豁免,即對任何國家財產除非外國明示自願接受其司法管轄,不得強制別國受其法院管轄;
(二)訴訟保全豁免,即在國家作原告或被告的場合,除非它明示同意,法院地國家不得以參加訴訟國在其境內的財產作訴訟擔保為由查封、扣押外國國家財產;
(三)強制執行豁免,即一國在外國法院參加民事訴訟,無論是當原告或自願作被告,外國法院的判決都不能對其強制執行。

10. 國家及其財產的豁免權是什麼

國家主權原則是國家財產豁免權的基礎,在國際法上,國傢具有平等地位,所以一個國家是不能處分另一個國家的財產的 .

各個國家都享有主權,一國的國家財產在他國時仍由自己國家管理,所以會有豁免權原則,這也是國家主權的體現

熱點內容
濰坊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13 17:53:17 瀏覽:747
趙萬一商法學 發布:2025-07-13 17:51:47 瀏覽:937
公司剋扣工資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3 17:48:04 瀏覽:290
2015法律碩士報名人數 發布:2025-07-13 17:48:02 瀏覽:544
產品召回司法實踐經濟法 發布:2025-07-13 17:48:00 瀏覽:866
常州法院美女 發布:2025-07-13 17:46:48 瀏覽:170
黃潔洵經濟法視頻2017 發布:2025-07-13 17:46:37 瀏覽:730
我國經濟法由哪個機關制定 發布:2025-07-13 17:45:56 瀏覽:616
刑事訴訟法第28條3e 發布:2025-07-13 17:39:19 瀏覽:299
2016年中級經濟法考試試題 發布:2025-07-13 17:24:48 瀏覽: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