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法院起訴
Ⅰ 交通事故去法院起訴的流程是怎樣的呢
交通事故法院起訴程序規定如下:當事人首先應當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符合立案條件,當事人繳納訴訟費用後等待開庭審理。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法庭辯論:合議庭合議作出宣判。如當事人不服判決可以上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Ⅱ 交通事故發生後怎麼起訴法院
交通事故選擇起訴法院的,可以選擇事故發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事故發生地或者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
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事故發生地或者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Ⅲ 交通事故如何起訴
第一步:明確要「告誰」;打官司中,「告誰」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告的對象不對,不僅浪費了時間、人力、財力,還達不到要求賠償的目的。第二步:收集證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是認定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定機關,雖然其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應經當事人予以質證,不能當然成為法院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在訴訟中,對於證明雙方當事人各自應負的責任程度仍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三步: 合理要賠償;交通事故糾紛案件中,涉及的賠償問題一般包括財產損害賠償和人身傷害賠償。人身損害賠償的項目主要有: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殘疾者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死亡補償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交通費;住宿費等等。其中,誤工費包括兩部分,一是當事人在看病、住院期間不能上班造成的誤工費,二是因處理交通事故善後事宜的誤工費。
Ⅳ 交通事故一般去法院起訴什麼
交通事故應該去事故發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交通事故屬於侵權行為,侵權行為的起訴要去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侵權行為地就是事故發生地,被告住所地一般可以認為是被告長期居住的地方,不僅僅指戶籍地。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Ⅳ 交通事故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嗎
您好,交通事故不協商直接起訴是可以的。當事人可以採取以下方式解決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
(一)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二)申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八十四條當事人可以採取以下方式解決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
(一)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二)申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民事賠償部分調解不了可以訴訟。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五十三條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自受理復核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對下列內容進行審查,並作出復核結論:(一)道路交通事故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是否正確;(二)道路交通事故責任劃分是否知公正;(三)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及認定程序是否合法。復核原則上採取書面審查的辦法,但是當事人提出要求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認為有必要時,可以召集各方當事人到場,聽取各方當事人的意見。復核審查期間,道任何一方當事人就該事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經法院受理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終止復核。
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起訴保險公司。受害人起訴時僅以保險公司為被告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將投保人追加為共同被告。因為保險公司對受害人承擔的責任實際上是代肇事的機動車方承擔責任,追加投保人為共同被告是為了便於保險公司行使抗辯權。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132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
Ⅵ 交通事故怎麼起訴
交通事故賠償訴訟一般是收集證據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條件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起訴形式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Ⅶ 出了交通事故,向法院起訴需要哪些證據材料
出了交通事故是一件不幸的事,要是遇上不能協商處理的事故,那將是更加不幸的,那麼出了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證據材料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這方面的知識,歡迎大家閱讀!
1、原告的身份證復印件(原告為未成年人的,需提供其法定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戶口本或公安部門出具的證明法定代理人身份的證明)。
如被害人死亡,需提供:死亡證明、社區或村委會或派出所出具的法定第一順位繼承人證明、各繼承人的身份證復印件;
2、原告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
營業執照復印件、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以上均需加蓋公司公章)。
被告身份信息的證據
1、被告為自然人的:身份證復印件、駕駛證復印件、車輛行駛證復印件。
2、被告為法人的:企業基本信息、保險單復印件(被告為保險公司的)。
事故及責任證明
1、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
2、事故現場照片。
3、現場目擊證人證人證言。
4、事故現場的監控錄像。
醫療費
1、搶救費票據、醫療費票據。
2、醫院治療診斷證明書、住院病歷。
3、購買葯物的單據(最好有醫院出具的處方)。
誤工費
1、住院病歷、出院醫囑、診斷證明、出院證。
2、司法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意見。
3、當事人有固定收入的,由單位出具因為交通事故誤工減少收入的證明(證明的內容應包括請假的時間、扣發工資的金額)。
4、無固定收入的,應提供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等能夠證明其收入水平的證據。
護理費
1、醫院的醫囑、出院證。
2、司法鑒定機構的鑒定意見。
3、護理人員的收入證明。有固定收入的按照誤工費的賠償辦法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當地護理行業的收入標准予以計算。
住院伙食補助費
住院病歷(證明住院的天數)。
住宿費
受害人及必要的陪護人到外地治療,發生的住宿費發票;
營養費
1、醫院的醫囑。
2、營養品的購買發票。
3、司法鑒定機構的鑒定意見。
交通費
交通費票據。
傷殘賠償金
1、戶口本。
2、農村戶口按城鎮賠償:居住證、社區證明(證明在城鎮居住滿一年)、勞動合同、社保單、工資表、證人證言等(證明主要收入來源於城鎮)。
死亡賠償金
1、死亡證明、火葬證明、戶口注銷證明。
2、戶口本。
3、農村戶口按城鎮賠償:居住證、社區證明(證明在城鎮居住滿一年)、勞動合同、社保單、工資表、證人證言等(證明主要收入來源於城鎮)。
殘疾輔助器具
1、醫療機構需要殘疾輔助器具的證明,如診斷證明書等。
2、殘疾輔助器具的購買票據。
後續治療費
1、醫院出具的後續治療費證明。
2、司法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意見。
被撫養人生活費
1、戶口本、社區或村委會證明、公安部門出具的關系證明(被撫養人與受害人撫養關系)。
2、被撫養人的殘疾證(如有殘疾)、社區或村委會出具的證明喪失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證明。
3、在校學生學校的證明。
康復費
1、醫療機構的出具的意見。
2、司法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意見。
整容費
1、醫療機構的出具的意見。
2、司法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意見。
財產損失
1、車損評估單、財物損失清單。
2、修理費發票。
3、評估公司出具的貶值評估報告;
4、財物購買時的發票、合同、付款憑證等。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車輛、道路和交通環境等基本情況。
(二)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經過。
(三)道路交通事故證據及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
(四)當事人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及責任或者意外原因。
(五)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名稱和日期。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由辦案民警簽名或者蓋章,加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專用章,分別送達當事人,並告知當事人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復核、調解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權利、期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民事起訴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醫療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誤工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護理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住院費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營養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交通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被扶養人生活費
Ⅷ 交通事故法院起訴流程
發生交通事故,是我們每個人都不想看到的事情。因為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對於事故雙方都有非常大的影響。那麼,交通事故糾紛起訴流程是什麼呢?交通事故訴訟流程作為交通事故訴訟知識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了,針對相關的法律疑問,下面就由找法網小編為大傢具體介紹相關的法律知識,供大家參考,希望閱讀完後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交通事故糾紛起訴流程是什麼
(一)起訴和受理
交通事故當事人就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應向法院遞交起訴狀,經法院審查符合起訴條件的,受理後七日內立案;認為不符合條件的,在七日內裁定,不服的可提起上訴。
(二)審理前的准備
法院立案後五日內將起訴狀附本發送被告,被告應在15日內提答辯狀,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檢訴訟材料進行必要的審理前的准備工作。
(三)開庭審理
1、開庭三日前通知訴訟參與人。
2、審理前核對訟訴參與人,宣布法庭紀律,告知當事人有關訟訴權利與義務,詢問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3、法庭調查:
(1)當事人陳述起訴請求和理由。
(2)證人作證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作證。
(3)出示證據。
(4)宣讀鑒定結論。
(5)宣讀勘驗筆錄。
(6)當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所有的證據。
(7)質證雙方就賠償爭議所得供的證據應互相質證。
4、法庭辯論。原告發言,被告答辯,第三人發言及答辯後互相答辯。
5、法庭辯論終結,雙方當事人爭議核實清楚後法庭調查結束,應依法作出判決。
6、法庭能夠調解的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及時判決。
普通程序的審判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需要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一審普通程序結束後,如果當事人不服而提出上訴,則一審裁判不生效力,而進入二審程序。
二審法院的判決和裁定,是終審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判,一經宣告或送達當事人就具有法律效力,對此裁判,當事人即不能再行起訴或上訴。
二、交通事故賠償案件的管轄法院
以下法院都有權管轄:事故發生地法院、車輛最先到達地法院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當事人可任選其一進行訴訟。
實踐中考慮到案件送達、財產保全及先予執行等因素,建議在選擇管轄法院時:
第一,如果事故發生地的公安機關已查扣事故車輛的,宜由事故發生地法院管轄;
第二,否則,選擇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更有利於及時有效地解決好糾紛。
三、交通事故賠償案件的當事人
(一)具有原告主體資格的當事人范圍
所有因交通事故而獲得經濟賠償或補償的當事人都可以起訴,具體包括:
1、交通事故的受害人及其配偶、子女、父母;
2、交通事故造成受害者傷殘或死亡的,還應包括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或死者生前實際撫養、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人。
3、因交通事故遭受直接財產損失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可列為交通事故賠償案件的被告范圍
我們根據交通事故肇事車輛性質的不同,針對被告范圍作不同的說明:
1、肇事車輛是單位的,且駕駛員系執行職務中發生交通事故並負有交通事故責任的,應將單位列為被告,作為賠償義務主體。
(註:肇事車輛是單位的,但駕駛員不是在執行職務中發生交通事故,不宜列單位為被告,駕駛員暫時無力賠償的,將駕駛員所在單位或車輛所有人列為被告負責墊付。)
2、車輛屬於掛靠經營的,且能夠證明該事故發生系機動車一方的責任,應將掛靠人和被掛靠人列為共同被告。
(註:掛靠人與被掛靠人之間約定被掛靠人對交通事故的後果免責的,僅在雙方之間具有約束力,對外不生效。)
3、車輛出借或出租給他人使用發生交通事故的,應將租用人列為被告;
但如果出借人或出租人有過錯的,也可以將出借人或出租人列為被告,比如知道自己的車有缺陷,知道借用人或租用人無證駕駛或飲酒駕駛。
4、機動車被盜後發生交通事故的,應將肇事人列為被告,被盜機動車的所有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5、車輛轉賣未過戶發生交通事故的,如何確定賠償義務主體,學術界爭論較多,依據最高人民法院給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函復([2001]民一他字第32號),「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因車輛已交付,原車既不能支配該車的營運,也不能從該車的營運中獲得利益,故原車主不應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使損害承擔責任」的精神,應將車輛的實際佔有人(即事實車主)列為被告,作為賠償義務主體。
Ⅸ 對交通事故去什麼法院起訴處理
交通事故去事故發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都會被受理。被告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戶籍所在地,戶籍所在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按照經常居住地確定住所地,經常居住地是指離開住所一年以上並在經常居住地居住滿一年以上。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Ⅹ 如何進行交通事故的民事訴訟
出了交通事故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怎麼樣處理,那麼應該如何索賠成了網友們經常問到的問題,那麼今天就這個問題統一做一個分享。首先需要強調的是,大家一定要採用合法的途徑進行處理事故,不能採用過激的方法,這樣非但不利於解決問題,還會升級矛盾,甚至有可能觸犯法律。那麼合法的索賠途徑有什麼呢?主要有兩個方式,一個就是和解,另一個就是訴訟。和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私了」是通過跟對方協商的方式解決賠償,如果您通過這種方式解決,一定要注意跟對方簽訂書面的和解協議,不然,所有的口頭承諾都有可能成為「空談」;另一個方法就是訴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打官司」,需要去法院立案、開庭,最終按照法院下發的調解書或者判決書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