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法院築牢
1. 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法院廉政文化建設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要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加快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法院作為維護人民利益的最後一道防線,其廉政文化建設直接關繫到黨的廉政建設,面臨新形勢和新任務就法院廉政文化建設談幾點粗淺看法。 一、法院廉政文化建設中的司法特色 先進法院文化是法院群體的靈魂,支配著法院群體的價值取向,決定著法院群體的戰鬥力。法院廉政文化則是法院文化的根基,從根本上決定了法院文化建設的方向。法院廉政文化具有廉政文化的共性,包含了制度、物質、思想三個層面。另一方面,法院廉政文化建設存在於人民法院這一特定領域,貫穿於司法活動中,有特定的建設主體和對象、特定的建設目的、特殊的建設手段,因此法院廉政文化建設又具有了不同的個性。 (一)以維護司法公正,樹立司法權威為根本目的 人民法院所從事的司法活動,是評判糾紛,化解矛盾的過程,以追求公平正義為根本價值目標。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人民法院的生命線和天職。司法活動只有具備權威性、公正性,才能實現正義的職能,最終符合人民群眾的願望。從這一點來說,法官所從事的司法活動是絕對不允許存在不公正因素的。但是在民間仍有「大蓋帽,兩頭翹,吃了原告吃被告」的說法,讓我們體會到司法腐敗帶來的嚴重後果。加強法院的廉政文化建設,就是要通過思想、制度、物質等多種途徑,築牢人民法院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廉政根基,確保法官和法院「守住公正底線」,樹立起司法權威。 (二)以樹立「尚法、公正、中立」的正確司法觀為內容 法院廉政文化的對象是以法官為主體的法院幹警群體。司法是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法官則是這道防線的忠實捍衛者。「一朝法袍穿,朝朝明鏡懸」。司法的理論可以容忍一個才智平平但廉潔的法官,卻無法容忍一個才智超群但腐敗的法官。法院廉政文化建設,是通過或潛移默化,或振聾發聵,或警鍾長鳴的作用,來推動和監督法官樹立起符合司法職業特點的職業道德和行為准則。 (三)緊扣法院工作特點設計建設形式 當事人由於存在各種矛盾沖突才訴至法院,訴訟的基本特徵就是基於不同利益需求而產生對抗。法官作為高度對抗的居中裁判者,決定著當事人利益的歸屬。因此,法官的工作、社交、娛樂、生活、人情等各個領域,都可能存在影響公正、中立的因素,人民法院處於腐蝕與反腐蝕、誘惑與反誘惑的前沿陣地。文化建設的形式設計只能來源於司法工作實際,其目的只能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司法的公正性、提高法官廉潔的實效性。 二、當前法院廉政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對法院廉政文化建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重視的程度不夠。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現象,總認為經濟工作是硬指標,看得見抓得著,而廉政思想政治工作范疇是軟任務,難以直接產生效益,因而缺乏對廉政文化建設工作的有力支持。 2、廉政文化的導向作用發揮不夠。當前法院違紀違法案件時有發生,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屢禁不止,個別領導幹部利用職權貪污受賄,弄權瀆職,徇私枉法;一些領導幹部生活方式不健康,甚至腐化墮落。這些消極腐朽文化在一些地方仍有市場,直接與廉政文化形成沖突。 3、廉政文化建設的工作的方式方法比較簡單。由於社會成分、組織形式、物質利益多樣化,市場經濟自身的弱點和消極影響,與種種腐朽思想文化交織在一起,給廉政文化建設帶來了新情況新問題。而不少幹部的思想觀念落後,教育形式單一,思路老一套,進行廉政文化建設的工作方式方法過於傳統簡單。 4、廉政文化建設的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每年廉政文化都有確定的主題教育,但確定的主題教育實質內容有重復性,部分幹部存在應付心裡,尤其是一些重點崗位的領導幹部,身居要職,權力大、工作忙、應酬多,在日常工作中很少能坐下來安心地學習和接受教育,內心存在應付心態;上級法院到基層法院檢查,聽匯報的多,發現問題的少。正是由於廉政文化建設上內容針對性不強,以致真正抓落實不夠,主題教育得不到真正的體現。 三、法院開展廉政文化建設的有效探索 作為基層法院應結合自身實際,在廉政文化建設領域展開積極的探索,建立符合基層實際、具有特色的以「教育、制度、監督」為體制化的廉政文化建設體系。 (一)抓學習教育,注重幹警個人素質的提高 廉政文化的核心是人的思想理念,廉潔從政理念的形成重在教育、引導。將提高幹警廉政素質作為廉政文化建設的基礎工作來抓,通過營造廉政氛圍、加強廉政理論知識學習、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活動逐步夯實幹警的個人廉政素質基礎。 1、努力營造廉潔從政氛圍。廉政文化建設是思想領域的建設,目的是要幫助法院幹警築牢廉潔從政的思想道德防線,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以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為抓手,積極創新教育載體,通過佔領思想陣地,營造濃厚的「以廉為榮、以廉為美、以廉為樂」的廉潔從政氛圍。倡導開展以「黨員自廉、親情助廉、青春倡廉、文化促廉、制度督廉」為主要內容的「五廉」活動,投資建立局圖書室、榮譽室,使幹警有所學、有所思。組織學先進典型、「反面教材」活動,反思和剖析個別幹警違法違紀根源,使廣大幹警全方位接受優秀廉政文化的沐浴,沖洗思想上的污穢。 2、加強廉政基礎知識學習。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為根本,堅持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教育,進行理想信念和從政道德教育、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黨紀條規和國家法律法規教育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教育。引導幹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時刻保持廉潔勤政的公僕意識。 3、積極開展「三德教育」。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三者相互聯系,相輔相成,幹警的從業道德對社會道德和家庭倫理道德起著示範和導向作用,用先進的道德理念培育人、塑造人,做到「德化於自身,德化於本職,德化於社會」。深入開展「愛崗敬業、甘於奉獻、文明監管、熱情服務」的職業道德主題活動。通過召開家屬座談會、廉內助談心活動、家庭走訪等方式,倡導法院幹警既要做好公僕又要做好父母、好兒女、好家屬,做到「家庭設防線、常敲廉政鍾」,使家家把好廉潔關。 (二)抓制度建設,注重保障體制的健全、完善 廉政文化建設,僅僅依靠道德自律是不夠的,需要建立一整套制度為廉政文化建設取得實效提供有力保障,確保廉政文化建設長效化、長期化。 1、完善廉政制度建設。要把廉政制度建設和廉政文化建設結合起來,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符合自身實際的廉政制度體系。同時,注重在廉政制度執行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總結、不斷完善,防止因「制度性缺陷導致腐敗」,切實做到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管人。 2、強化廉政制度執行。制度發揮作用的關鍵在於執行,再好的制度,如果得不到貫徹執行,就等於一紙空文。而制度執行的關鍵又在於領導,一些事實證明,制訂制度的是領導幹部,率先破壞制度的往往也是少數領導幹部。因此,廉政制度的執行當從領導抓起,從樹立制度意識、學習制度做起。領導幹部要樹立「一崗雙責」、「第一責任人」意識,堅持廉政制度執行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真正以一個人帶動一班人,以一班人帶動一群人,切實成為廉政制度的規劃者、倡導者、實踐者和傳播者。 (三)抓督察機制,注重監督作用的有效發揮 監督是廉政文化建設體制化不可缺少的部分,盡管通過教育、制度、法律等途徑可以預防和懲處腐敗,但不能杜絕腐敗。因此,只有通過監督的途徑予以揭發並得以查處。(1)增強監督意識。認真行使監督權利,講真話、講實話、講心裡話,勇於揭露缺點、錯誤;樹立監督就是愛護幹警的意識,在同志身上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該提醒的提醒,該批評的批評,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形成上下監督、相互監督、自我監督的良好風尚。(2)建立內外結合的監督機制。明確以紀檢監察部門為廉政建設督察的主力軍,建立立體監督網路;在外部,積極拓寬監督渠道,繼續加強監督員隊伍,對法院的各項工作及法院幹警進行監督。(3)明確監督重點。積極改進監督方法,採取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相結合、明查與暗訪相結合、定期督查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注重關口前移,將事前、事中、事後監督有機結合起來,確保監督效能。(4)嚴格執紀執法。將督察結果與季度考核、年終考核、幹部提拔相結合,實行「一票否決制」,做到違者必究、執法必嚴,功過分明、賞罰分明,以伸張正氣,打擊邪氣,始終保持廉政建設高壓態勢。 反腐倡廉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事關黨的生死存亡,事關國家和人民的命運前途。新形勢下,廉政文化建設作為黨和政府的重要舉措,不僅是反腐倡廉的基礎工程,還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和保障。
2. 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任務是
法律分析:一要築牢政治忠誠,提升政治三力。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按照「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要求,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全體幹警要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作風上進一步純潔隊伍,築牢政治忠誠,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始終聽黨指揮、忠誠使命。
二要清除害群之馬,純潔法院隊伍。法院作為國家的審判機關承載著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法治的殷切期盼。面對隊伍自身存在的問題,我們要不避諱、不遮掩、不護短,堅持刀刃向內、刮骨療毒,堅決清除害群之馬,鍛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法院鐵軍。
三要清除頑瘴痼疾,提升隊伍形象。要充分理解上級要求,正確理解把握自查情形、自查形式、從輕減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據,全體幹警要主動查究,敢於動真碰硬,勇於自我革命,徹底解決法院隊伍「6+x頑瘴痼疾」等問題,提升法院隊伍形象,提升人民群眾對法院隊伍的滿意度。
四要弘揚英模精神,彰顯時代正氣。通過開展英模教育,弘揚英模精神,挖掘身邊先進典型,展現法院隊伍良好的精神風貌,彰顯時代正氣和時代風采,用英模精神激勵廣大幹警擔當新使命、展現新作為。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 四、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司法不公對社會公正具有致命破壞作用。必須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3. 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十個必須
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十個必須:
1、必須強化政治意識;
2、必須強化紀法意識;
3、必須嚴格遵守三個規定;
4、必須高效公正執行;
5、必須規範文明執行;
6、必須嚴格把握無財產可供執行案件的結案標准;
7、必須全面實行執行案款一案一賬號管理模式;
8、必須接訪即辦;
9、必須深化執行公開;
10、必須強化執行權監督制約。
具體內容如下:
1、必須強化政治意識,宗旨意識,築牢政治忠誠,踐行執行為民,嚴禁冷硬橫推,吃拿卡要,作風不正;
2、必須強化紀法意識,嚴守紀律規矩,嚴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弄權謀私,執行不廉;
3、必須嚴格遵守三個規定,嚴禁與當事人,律師不正當交往,違規干預過問案件;
4、必須高效公正執行,嚴禁消極執行,拖延執行,選擇性執行;
5、必須規範文明執行,嚴禁違規評估,拍賣,超標的查封,亂執行;
6、必須嚴格把握無財產可供執行案件的結案標准,嚴禁未窮盡執行措施而以終結本次執行方式結案,應恢復執行而不及時恢復;
7、必須全面實行執行案款一案一賬號管理模式,具備發放條件的十五個工作日內完成案款發放,嚴禁截留,挪用,超期發放;
8、必須接訪即辦,件件有錄入,事事有回應,嚴禁敷衍塞責,程序空轉,化解不到位;
9、必須深化執行公開,關鍵節點信息實時推送,嚴禁暗箱操作,權力尋租;
10、必須強化執行權監督制約,自覺接受各方監督,嚴禁恣意妄為,濫用職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九條 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4. 政法教育整頓三大主題是什麼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三大主題是刮骨療毒式的自我革命、激濁揚清式的「延安整風」、鑄魂揚威式的主題教育。
1、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重要意義
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是黨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是政法戰線自我革命的新舉措,是人民群眾繼掃黑除惡之後的新期盼,是確保政法機關擔負起新時代職責使命的重要舉措。
2、「五個過硬」的具體內容
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
3、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三大主題」
刮骨療毒式的自我革命、激濁揚清式的「延安整風」、鑄魂揚威式的主題教育。
4、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四項任務」
築牢政治忠誠、清除害群之馬、整治頑瘴痼疾、弘揚英模精神。
5、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三個環節」
學習教育、查糾整改、總結提升。
6、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對象范圍
參加人員包括黨委政法委、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全體在編在職幹警。
7、學習教育環節「三項教育」包括內容
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
8、學習教育環節「三看」內容
一、看「三項教育」是否都開展;
二、看政法幹警學習教育參與率是否達標;
三、看學習教育成果有沒有轉化為思想成果和工作成果。對達不到預期效果的,要進行「補課」。要本著簡便易行原則,制定評估標准。
9、「六大頑瘴痼疾」的內容
違反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違規經商辦企業和配偶、子女及其配偶違規從事經營活動,違規參股借貸,違規違法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有案不立、壓案不查、有罪不究,法官檢察官離任後違規從事律師職業、充當司法掮客。
5. 法院如何做到文化自信
加強法院政治文化建設
當下,社會環境紛繁復雜,功利化和商業化侵蝕著人們的思想觀念。而法院是維護公平正義的神聖場所,如若幹警,特別是一線辦案人員喪失了信仰,司法公信力就無從談起。加強法院的文化建設,要把政治文化建設擺在首位,用科學的理論凝心聚力。要強化黨的理論武裝,讓廣大幹警,尤其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形成講政治、講黨性的濃厚氛圍。引導全院幹警築牢思想意識的防線,在內心做到真正的認同,在行動中做到忠誠、干凈、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