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公開審理

法院公開審理

發布時間: 2021-12-04 06:34:13

1. 公開和不公開審理的區別是什麼

公開審理,意來味著法自院的訴訟活動要公開,允許公眾進入法庭旁聽。也就是說,即使與案件沒有關系的人,也可以進入到法庭內旁聽案件的審理。
不公開審理的案件除了審判員、當事人、當事人的代理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其他人不能進入法庭旁聽。
一般來說,法院一審的案件大多數是公開審理的,但是有幾類案件是不公開審理的:
(1)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
(2)涉及個人隱私的案件;
(3)十四歲以上不滿十六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4)經人民法院決定不公開審理的十六歲以上不滿十八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5)經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決定不公開審理的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
(6)經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決定不公開審理的離婚案件;
(7)法律另有規定的其他不公開審理的案件。
公開審理是為了增加法院審理案件的透明度,在民眾監督下保證法律得到公平、公正的執行;不公開審理是為了保護國家或當事人的隱私,維護國家利益和人權利益。

2. 公開審理是什麼意思

您好!公開審理,是指法院審理案件公開進行。在我國,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未成年人犯罪以及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外,一律由人民法院公開審理。

3. 法院在什麼情況下對案件進行公開審理公開審理個人可以要求嗎

一般情況下都是會公開審理的,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當事人可以申請公開審理,也可以申請不公開審理。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如下:

第一百三十四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2、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如下:

第一百八十八條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3)法院公開審理擴展閱讀:

不公開審理的案件

1、有關個人隱私的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款規定:「 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五條還規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為有的案件涉及黨、政府和軍隊的秘密,有的涉及尖端科學技術和專業秘密,一旦公開審理,可能導致失密,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

有些案件的案情,涉及公民個人的陰私和隱私,為避免在社會上產生不良影響,給個人造成名譽上的損害,為保護當事人的權益,也不公開審理。

2、審判的時候被告人不滿十八周歲的案件,不公開審理;但是,經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學校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可以派代表到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十四歲以上不滿十六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十六歲以上不滿十八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從保護未成年人利益出發,14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

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這樣既有利於緩解未成年人的精神壓力和緊張狀態,又有利於未成年人重新做人,促使其健康成長。

3、對當事人提出申請的確屬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法庭可以決定不公開審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 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離婚案件是涉及人身權利案件,案情主要涉及雙方當事人的感情。感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都有其各自的獨特性,而且有的還有隱私問題,有的當事人不願將其公諸於眾。

離婚案件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申請不公開審理,法院一般情況下都公開審理。而對於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有些涉及商業秘密的案情公開後,或者不利於當事人從事某些經濟貿易和商業交往,或者可能造成某種損失,當事人要求保守商業上某種秘密的,也可以不公開審理。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4. 怎樣才能旁聽法院的公開審理啊

法庭旁聽需要的條件:

_1、公民要求旁聽的案件應為依法應公開審理的案件回。

2、公民要求答旁聽公開審理案件,應向法院出示有效身份證件;法院根據法庭場所和要求旁聽的人員情況決定發放旁聽證的數量;公民持有旁聽證方能進入法院旁聽案件的審判。公開審理的案件,外國公民要求旁聽的,依照有關外事管理規定辦理。

3、下列公民不得要求旁聽公開審判: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經法院批準的除外)、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其他不宜旁聽的人。

4、公民旁聽公開審判應遵守法庭規則,在案件審判過程中應關閉尋呼機、手持電話機;不得錄音、錄像和攝影;不得隨意走動和進入審判區;不得發言、提問;不得鼓掌、喧嘩、哄鬧和實施其他妨害審判活動的行為;要愛護法庭設施,保持法庭衛生。

5. 公開和不公開開庭審理的區別是什麼

一、公開審理是為了增加法院審理案件的透明度,在民眾監督下保證法律得到公平、公正的執行;不公開審理是為了保護國家或當事人的隱私,維護國家利益和人權利益。

二、公開審理,意味著法院的訴訟活動要公開,允許公眾進入法庭旁聽。也就是說,即使與案件沒有關系的人,也可以進入到法庭內旁聽案件的審理。

三、不公開審理的案件除了審判員、當事人、當事人的代理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其他人不能進入法庭旁聽。

一般來說,法院一審的案件大多數是公開審理的,但是有幾類案件是不公開審理的:

1、有關國家秘密的案件。

2、有關個人隱私的案件。

3、審判的時候被告人不滿十八周歲的案件,不公開審理;但是,經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學校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可以派代表到場。

4、對當事人提出申請的確屬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法庭可以決定不公開審理。

對於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與審理該案無關的法院工作人員和被告人的近親屬都不得旁聽,但是,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除外。

(5)法院公開審理擴展閱讀:

1、不公開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進行訴訟活動時,根據法律規定或者其他正當事由,對案件不進行公開審理的司法審判制度。所謂不公開即不允許群眾旁聽,不允許記者采訪報道,但對當事人仍要公開進行。

在我國,審判公開是司法工作的一項重要原則,但是以下幾類案件不得公開審理:有關國家機密或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14歲以上不滿16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16歲以上不滿18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離婚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在宣告判決時仍要公開進行。

2、公開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進行訴訟活動時,根據法律規定或者其他正當事由,對案件進行公開審理的司法審判制度

公開審理,法院審理案件公開進行。在我國,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未成年人(開庭審理時未滿18周歲)犯罪以及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外,一律由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告判決仍公開進行。

6. 法院起訴原告可以要求公開審理么 什麼情況下可以公開審理

在我國,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未成年人(開庭審理時未滿18周歲)犯罪以及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外,一律由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告判決仍公開進行。
原告可以要求不公開審理

7. 普通市民能去法院看公開審理案件嗎

這位朋友,一般法院公開審理的案件允許我國公民到庭旁聽,但一定要遵守法內庭紀律和值庭法警的指容揮。一些比較特殊的案件,例如在當地影響較大的案件等,可以在庭審前向刑庭或立案庭申請旁聽即可。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如涉及當事人隱私、未成年人犯罪等案件,不允許公民旁聽。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允許進入法庭,有特殊情況的除外。例如我院經常開展「法律進校園」活動,到中學進行現場開庭與法律答疑,就屬此情況。

8. 法庭中什麼叫公開審理不公開審理又是怎麼一回事

《刑事訴訟法》第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 第一百五十二條:"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

十四歲以上不滿十六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十六歲以上不滿十八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對於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民事訴訟法》第十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第一百二十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行政訴訟法》第六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第四十五條:"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9. 被告有權要求法庭公開審理嗎

首先,我對你的情況表示同情。
根據我國的法律原則,涉及到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和未成年的案件以及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不得公開審理,其他案件原則上都必須公開審理,所以,象你說得這種情況原則上就應該公開審理的,不需要申請。
但對於你說的要求媒體曝光,這可能有些難度,因為媒體在很大程度上是商業運營的,除非你的案件有特別大的播報價值,否則媒體一般情況下是不願意介入的。
因為你的具體案情我不是很清楚,但作為被告你有要求被告提供證據的權利,有辯護的權利,有申請司法審判人員迴避的權利,並且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有提起反訴的權利以及在審理結束後提起上訴或者申訴的權利等等。。。。。。
其實有很多問題是要在實踐中具體解決的,所以有什麼問題,你可以去咨詢法律人士。
希望能幫到你!

熱點內容
法律知識學習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2 08:37:01 瀏覽:23
社會與法內容2017 發布:2025-07-12 08:22:06 瀏覽:906
香港出入境條例 發布:2025-07-12 08:14:16 瀏覽:393
行政法基本知識2018 發布:2025-07-12 08:05:34 瀏覽:607
民法的條例 發布:2025-07-12 08:02:15 瀏覽:805
有法院築牢 發布:2025-07-12 07:59:16 瀏覽:913
秦腔戲刑法 發布:2025-07-12 07:38:11 瀏覽:86
潘業文律師 發布:2025-07-12 07:37:59 瀏覽:974
幼兒證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2 07:12:35 瀏覽:404
勞動法職業四大類 發布:2025-07-12 06:59:21 瀏覽: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