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支持車輛貶值嗎

法院支持車輛貶值嗎

發布時間: 2021-12-04 16:12:30

Ⅰ 新車被撞,可以索要車輛貶值費法院支持嗎

新車被撞,索要車輛貶值費,法院不會支持的。
看一下最高法院的規定就清楚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 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財產損失,當事人請求侵權人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維修被損壞車輛所支出的費用、車輛所載物品的損失、車輛施救費用;
(二)因車輛滅失或者無法修復,為購買交通事故發生時與被損壞車輛價值相當的車輛重置費用;
(三)依法從事貨物運輸、旅客運輸等經營性活動的車輛,因無法從事相應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合理停運損失;
(四)非經營性車輛因無法繼續使用,所產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費用。

Ⅱ 不到半年的新車被撞,可以索要車輛貶值費法院支持嗎

對於車輛受到損害的情形,可以依法要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賠償責任,但沒有所謂的車輛貶值費的賠償項目,不能要求侵權人賠償車輛貶值費。

Ⅲ 現在法院支持交通事故的車輛貶值費嗎,我的車

車輛貶值費目前尚不被法律支持,因此,跟你負什麼責任沒有關系。車輛貶值損失只有在交易過程中才會發生,不交易不發生,也就是說損失在當前並沒有實際發生。當然,本人是主張應該賠償的,估計將來的某天,法院會支持貶值損失的。

Ⅳ 事故車輛貶值費,法院為何不支持

我與馮某及其保險公司對我的車輛定損後,修理費用4.5萬元由保險公司賠償。我購買轎車花了37.2萬元,車輛雖經修復但舒適度大打折扣,經評估機構鑒定最多隻能賣20萬元,買主認為該車維修後有過切割點和焊點,只同意出18萬元,我無奈只好按此價轉賣。我要求保險公司賠償車輛貶值費遭拒,提起訴訟後,法院駁回了我的索賠請求,理由是我主張的車輛貶值費缺乏證據。我的車輛被撞導致貶值是客觀存在的,請問法院為何不支持我的主張呢?讀者:段可新答發生交通事故後的車輛貶值,一般是指經維修其使用性能已恢復,但其本身的經濟價值因事故而降低。盡管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中沒有車輛貶值費這一賠償項目,但從民事侵權賠償的角度來說,無過錯車主要求侵權人賠償車輛貶值費的請求在法律上應被支持。目前,交通事故中車輛貶值費索賠成功的案例還不太多。請求財產損失賠償的原告,主要法律依據是《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二款:「損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

Ⅳ 交通事故中車輛貶值損失賠償請求,法院支持嗎

損害賠償的原則主要是填補的原則,損害賠償的最高原則為恢復原狀。當車輛被撞經過修內理後容,因估價比原先無事故的車輛要低,賠償權利人所受的損害並未完全獲得賠償,未賠償的部分就是車輛貶值費即間接損失,無論是間接損失還是直接損失,權利人都應得到賠償。

Ⅵ 交通事故後本人全責對方車輛修好後又提出車輛貶值損失賠償的要求,法院支持這種要求嗎想找個專業律師

最新司法解釋出台後,車輛貶值損失費是可以要的,但對方需舉證證明,專業交通律師
望採納。加分

Ⅶ 車輛貶值費法院支持嗎

車輛經事故後發生貶值,確實是車主在交通事故中的一項重要損失。法院受理的。同時法院還可接受請求,委託專門機構對車輛貶值情況作一個量的鑒定(這項鑒定作為舉證損失的定量依據,可以自行委託專門機構做)。

Ⅷ 車輛貶值損失法律是否支持

如果能提供有關證據,則可要求法院判決。

Ⅸ 車輛貶值費打官司成功率

Ⅹ 車輛貶損費,法院會支持嗎 應該在哪裡鑒定和車輛折舊費是一個概念嗎

法院會支持,但目前汽車貶損的鑒定還很不規范,汽車貶損費缺乏明確的鑒定標准和操作規范。

跟車輛折舊費不是一個概念,折舊是車輛投資回收的財務表現形式,它是每年提取一定數額的資金,用於更新車輛,以維持運輸再生產。車輛貶損費是車輛在事故中受損後經過修復,在外觀上達到了「恢復原狀」的效果,但受損後在性能等方面肯定都會受到影響產生的費用。

根據《侵權責任法》中第十九條規定:

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

(10)法院支持車輛貶值嗎擴展閱讀:

2012年7月,陳冬將自己的一輛價值70多萬元的汽車,送到一家位於雨花台區的4S店保養。在他送去保養的第二天,4S店的員工將車開出店面測試,竟和一輛大客車發生碰撞,這輛本只是來「沒病防病」的車,瞬間成了「傷員」,直到2012年年底,他才將修好的車領回家。

後經認定,大客車承擔事故全責任。車是修好了,陳冬心裡憋屈,這車買的時間也不算長,這車經歷了這么一場事故,價值估計也要貶低許多。於是,前段時間,他將4S店告上法院。要求賠償車輛的貶值損失,在車子維修期間,他一直租車,這筆錢對方也要付。

庭審前,經陳冬申請,法院委託一家鑒定機構為這輛車的貶值損失做了評估,報告顯示,因這場事故,這輛車在修理後仍存在車輛貶值損失6萬多元。庭審中,4S店方面表示,由於客車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所以陳冬車的貶值損失也應該由客車車主承擔。

法院審理後認為,既然陳冬已經將車子交給4S店保養,雙方就已形成了服務合同關系,4S店沒有按期將車交給他,已構成違約,況且陳冬也確實有車輛貶值和其他損失,4S店也應承擔相應責任。

有關6萬多元的貶損費,法院表示認可,而陳冬因為車子在修而造成的租車費,法院根據具體情況,認定租車花費為兩萬多元。法院認為,是向客車車主還是向4S店索賠,是陳冬的訴訟權利。最終,法院一審判決,4S店一次性賠償陳冬的車輛貶損費和租車費,共計近9萬元。

熱點內容
法律知識學習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2 08:37:01 瀏覽:23
社會與法內容2017 發布:2025-07-12 08:22:06 瀏覽:906
香港出入境條例 發布:2025-07-12 08:14:16 瀏覽:393
行政法基本知識2018 發布:2025-07-12 08:05:34 瀏覽:607
民法的條例 發布:2025-07-12 08:02:15 瀏覽:805
有法院築牢 發布:2025-07-12 07:59:16 瀏覽:913
秦腔戲刑法 發布:2025-07-12 07:38:11 瀏覽:86
潘業文律師 發布:2025-07-12 07:37:59 瀏覽:974
幼兒證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2 07:12:35 瀏覽:404
勞動法職業四大類 發布:2025-07-12 06:59:21 瀏覽: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