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法院79名法官
法官手裡拿的木槌名為「法槌」。
法槌作用與中國古代審案時用的驚堂木類似。在法庭上無論審判桌後面有幾個法官或陪審員,有資格手中執有法槌的只有主審法官一人。
最高人民法院法槌使用的操作程序為:法庭開庭或繼續開庭,先敲槌後宣布;休庭或閉庭,先宣布後敲槌;判決或裁定,也是先宣布後敲槌。
主審法官一般在這幾種情況下敲擊法槌:
1、宣布開庭;
2、宣布休庭;
3、宣讀判決或裁決;
4、庭上出現騷動;
5、案件審理參與者(當事人、律師、證人)陳述與案件無關。
(1)思明法院79名法官擴展閱讀:
我國最早使用法槌的是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2001年9月14日,思明區法院院長陳國猛敲響我國大陸法院庭審第一槌。2002年6月1日,《人民法院法槌使用規定》開始施行,從此,法槌成為法庭審判不可或缺的道具之一。
該規定明確規定了法庭審理中使用法槌的不同階段及程序:審判長在宣布開庭、繼續開庭時,先敲擊法槌,後宣布開庭、繼續開庭;宣布休庭、閉庭、以及判決、裁定時,先宣布休庭、閉庭以及判決、裁定,後再敲擊法槌。其他情形使用法槌時,應當先敲擊法槌,後對庭審進程作出指令。使用法槌時一般敲擊一次,法槌敲響後,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應立即停止發言、喧嘩或其他有礙庭審進程的行為,否則將按照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
2. 法官犯罪檢察院不追究刑事責任
[檢察官法]
第三十五條 檢察官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內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容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
(二)貪污受賄;
(三)徇私枉法;
(四)刑訊逼供;
(五)隱瞞證據或者偽造證據;
(六)泄露國家秘密或者檢察工作秘密;
(七)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八)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
(九)拖延辦案,貽誤工作;
(十)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十一)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
(十二)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
(十三)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第三十六條 檢察官有本法第三十五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七條 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受撤職處分的,同時降低工資和等級。
3. 廈門思明法院的法官有不法不依法履行辦案的法官幾個最近兩年
廈門思明法院的法官有沒有不依法履行辦案的,具體要等去法院網站上查詢才清楚。
4. 哪個法院創新聘任律師擔任「法官助理」
10月25日上午,「律法同行」——思明法院律師「法官助理」啟動儀式在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舉行。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傅遠平院長與廈門市律師協會孫衛星會長簽署合作協議,並向首批法官助理頒發聘任書。
根據合作協議,廈門市律師協會將組織實習律師分批走入法院擔任法官助理,浸染法院文化。首批5位律師將根據工作需要主要分配在案件量最大、疑難案件多的民事口和行政庭等5個庭室擔任司法輔助工作,熟悉司法辦案流程,完成調研、接待來訪等各項工作。實習律師必須遵守審判執行紀律、廉政紀律,遵守保密迴避等相關規章制度。
傅遠平表示,今年恰逢思明法院建院60周年。思明法院始終秉承優良傳統銳意創新,首創訴訟與公證協同創新工作模式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復制、推廣。在廈門市律師協會的大力支持下,思明法院積極引入法援律師、值班律師參與案件化解,成為法院「五元調處工作站」的重要力量。這次在福建省首次探索實習律師擔任「法官助理」,希望以此為契機,推動法院和律協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產生乘數倍加效應,實現全方位戰略合作,在辦案團隊模式、辦案參與度方面進一步豐富合作內涵,為今後「從優秀律師中遴選法官」做出有益探索。相信律師助理的不一樣的觀察視角和思維模式也會給法官不同的啟發。通過教學相長,進一步提升法官和律師的法律素養。
5. 法官審判"榔頭"叫什麼
法官在開庭審判時使用的"榔頭"叫法槌。法官採用法槌主持庭審活動,主要目的在於顯示庭審活動的權威性、程序性和裁判性,強化庭審的現場效果。
據報道,我國最早使用法槌的是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2001年9月14日,思明區法院院長陳國猛敲響我國大陸法院庭審第一槌。
2002年6月1日,《人民法院法槌使用規定(試行)》開始施行,從此,法槌成為法庭審判不可或缺的道具之一。該規定明確規定了法庭審理中使用法槌的不同階段及程序:審判長在宣布開庭、繼續開庭時、先敲擊法槌,後宣布開庭、繼續開庭;宣布休庭、閉庭以及判決、裁定時,先宣布休庭、閉庭以及判決、裁定,後再敲擊法槌。其他情形使用法槌時,應當先敲擊法槌,後對庭審過程作出指令。使用法槌時一般敲擊一次,法槌敲響後,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應立即停止發言、喧嘩或其他有礙庭審進程的行為,否則將按照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
《人民法院法槌使用規定(試行)》
為維護法庭秩序,保障審判活動的正常進行,現就人民法院法槌使用問題規定如下:
第一條 人民法院審判人員在審判法庭開庭審理案件時使用法槌。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案件時,由審判長使用法槌;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時,由獨任審判員使用法槌。
第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使用法槌:
(一)宣布開庭、繼續開庭;
(二)宣布休庭、閉庭;
(三)宣布判決、裁定。
第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使用法槌:
(一)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妨害審判活動,擾亂法庭秩序的;
(二)訴訟參與人的陳述與本案無關或者重復陳述的;
(三)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認為有必要使用法槌的其他情形。
第四條 法槌應當放置在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的法台前方。
第五條 審判長、獨任審判員使用法槌的程序如下:
(一)宣布開庭、繼續開庭時,先敲擊法槌,後宣布開庭、繼續開庭;
(二)宣布休庭、閉庭時,先宣布休庭、閉庭,後敲擊法槌;
(三)宣布判決、裁定時,先宣布判決、裁定,後敲擊法槌;
(四)其他情形使用法槌時,應當先敲擊法槌,後對庭審進程作出指令。
審判長、獨任審判員在使用法槌時,一般敲擊一次。
第六條 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在聽到槌聲後,應當立即停止發言和違反法庭規則的行為;仍繼續其行為的,審判長、獨任審判員可以分別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七條 法槌由最高人民法院監制。
第八條 本規定(試行)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6. 法官在法庭上用的錘子叫什麼
法官在法庭上用的錘子叫法槌。它象徵公平正義,展示法官職業定位,樹立司法的權威,維護法庭的庄嚴秩序。
使用法槌主持庭審,既能恰當有效地提醒人們注意保持庄嚴的庭審秩序,又顯示出相當的親和力。總的來看,法袍和法槌的使用,在激發法官的神聖感、約束當事人的訴訟行為,以及培養旁聽者的法律意識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我國法槌的設計與製作是大有講究的:法槌的材質一般選用花梨木,由民間雕刻家手工精雕而成;槌體的上端刻一個獨角獸頭,乃是古代陶治獄所用「性知人有罪,助獄為驗」的神獸;
槌柄刻有麥穗與齒輪,說明「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底部的圓形與方形底座,則暗喻「方圓結合,法律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結合」。
(6)思明法院79名法官擴展閱讀
我國最早使用法槌的是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2001年9月14日,思明區法院院長陳國猛敲響我國大陸法院庭審第一槌。2002年6月1日,《人民法院法槌使用規定》開始施行,從此,法槌成為法庭審判不可或缺的道具之一。
該規定明確規定了法庭審理中使用法槌的不同階段及程序:審判長在宣布開庭、繼續開庭時,先敲擊法槌,後宣布開庭、繼續開庭;宣布休庭、閉庭、以及判決、裁定時,先宣布休庭、閉庭以及判決、裁定,後再敲擊法槌。其他情形使用法槌時,應當先敲擊法槌,後對庭審進程作出指令。
使用法槌時一般敲擊一次,法槌敲響後,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應立即停止發言、喧嘩或其他有礙庭審進程的行為,否則將按照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
我國法官採用法槌主持庭審活動,主要目的在於顯示庭審活動的權威性、程序性和裁判性,強化庭審的現場效果。
7. 法院法官大人那的錘子叫什麼錘
那個木頭槌子叫法槌,是法院司法禮儀的一個組成部分。法槌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底座,一部分是法槌,分別重1500和500克。底座是18厘米的正方形,高度為3厘米,底座的四角鑲嵌著蝙蝠形的白色銅花,十分精美。一個用銅絲圍成的8厘米見方的正方形鑲嵌在底座的中間,它的總長度是26厘米,槌部高3厘米,直徑4.5厘米,槌部兩端呈對稱的半圓形,中間的圓柱形上用黃色的銅片包著,銅片上面刻著法槌所屬的法院名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院,最早由廈門市思明區法院使用法槌,後推而廣之。最高法院專門發了一個《人民法院法槌使用規定*(試行)》,規范如何使用法槌,可以看看:
為維護法庭秩序,保障審判活動的正常進行,現就人民法院法槌使用問題規定如下:
第一條人民法院審判人員在審判法庭開庭審理案件時使用法槌。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案件時,由審判長使用法槌;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時,由獨任審判員使用法槌。
第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使用法槌:
(一)宣布開庭、繼續開庭;
(二)宣布休庭、閉庭;
(三)宣布判決、裁定。
第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使用法槌:
(一)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妨害審判活動,擾亂法庭秩序的;
(二)訴訟參與人的陳述與本案無關或者重復陳述的;
(三)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認為有必要使用法槌的其他情形。
第四條法槌應當放置在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的法台前方。
第五條審判長、獨任審判員使用法槌的程序如下:
(一)宣布開庭、繼續開庭時,先敲擊法槌,後宣布開庭、繼續開庭;
(二)宣布休庭、閉庭時,先宣布休庭、閉庭,後敲擊法槌;
(三)宣布判決、裁定時,先宣布判決、裁定,後敲擊法槌;
(四)其他情形使用法槌時,應當先敲擊法槌,後對庭審進程作出指令。
審判長、獨任審判員在使用法槌時,一般敲擊一次。
第六條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在聽到槌聲後,應當立即停止發言和違反法庭規則的行為;仍繼續其行為的,審判長、獨任審判員可以分別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七條法槌由最高人民法院監制。
第八條本規定(試行)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8. 廈門思明法院全省首創「律法同行」 五名實習律師任法官助理是真的嗎
讓律師跟著法官工作,這在全省都是頭一遭。昨日,思明區人民法院與市律版師協會簽署合作協議,正式權啟動「律法同行」項目,第一批受聘擔任法官助理的實習律師共有五人,工作時間為期四個月。
「法官與律師本就是法律共同體。」思明法院院長傅遠平說,「我們希望通過搭建律師與法官良性互動的新平台,進一步推進法律職業共同體法律素養和司法能力建設,進而助力以審判為中心的司法制度改革工作。」
五名法官助理被分別分配到了思明法院的行政庭、蓮前法庭、鼓浪嶼法庭、民一庭和民二庭。「我們特意挑選了本院案件量最多、案件類型最為疑難復雜的法庭,法官助理跟隨的導師也都是審判經驗豐富的法官。」思明法院相關工作負責人介紹。
9. 結束時法官可以坐著打錘嗎
法官在法庭上用的錘子叫法槌。它象徵公平正義,展示法官職業定位,樹立司法的權威,維護法庭的庄嚴秩序。
使用法槌主持庭審,既能恰當有效地提醒人們注意保持庄嚴的庭審秩序,又顯示出相當的親和力。總的來看,法袍和法槌的使用,在激發法官的神聖感、約束當事人的訴訟行為,以及培養旁聽者的法律意識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我國法槌的設計與製作是大有講究的:法槌的材質一般選用花梨木,由民間雕刻家手工精雕而成;槌體的上端刻一個獨角獸頭,乃是古代陶治獄所用「性知人有罪,助獄為驗」的神獸;
槌柄刻有麥穗與齒輪,說明「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底部的圓形與方形底座,則暗喻「方圓結合,法律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結合」。
(9)思明法院79名法官擴展閱讀
我國最早使用法槌的是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2001年9月14日,思明區法院院長陳國猛敲響我國大陸法院庭審第一槌。2002年6月1日,《人民法院法槌使用規定》開始施行,從此,法槌成為法庭審判不可或缺的道具之一。
該規定明確規定了法庭審理中使用法槌的不同階段及程序:審判長在宣布開庭、繼續開庭時,先敲擊法槌,後宣布開庭、繼續開庭;宣布休庭、閉庭、以及判決、裁定時,先宣布休庭、閉庭以及判決、裁定,後再敲擊法槌。其他情形使用法槌時,應當先敲擊法槌,後對庭審進程作出指令。
使用法槌時一般敲擊一次,法槌敲響後,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應立即停止發言、喧嘩或其他有礙庭審進程的行為,否則將按照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
我國法官採用法槌主持庭審活動,主要目的在於顯示庭審活動的權威性、程序性和裁判性,強化庭審的現場效果。
10. 法官有助理嗎
法官屬於單獨序列管理,需要有專門知識,隨著國家不斷進步,案子越來越多,法官精英化程度越來越高,隊伍建設越來越重要。2016年司法改革落地以後,法官助理待遇均高於普通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