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對
Ⅰ 最高人民法院對誰負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二十八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
Ⅱ 最高人民法院與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關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與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版關系屬於上下權級的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2)最高人民法院對擴展閱讀:
第四十條人民法院的審判人員由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和審判員等人員組成。
第四十一條人民法院院長負責本院全面工作,監督本院審判工作,管理本院行政事務。人民法院副院長協助院長工作。
第四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院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最高人民法院巡迴法庭庭長、副庭長,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第四十三條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和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主任會議的提名決定任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提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參考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Ⅲ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職責分別是什麼
最高人民法院的職責 (1)審判下列案件:法律、法令規定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和它認為應當由自己審判的第一審案件;對高級人民法院、專門人民法院判決、裁定不服的上訴和抗訴案件;最高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2)核准死刑。殺人、強奸、搶劫、爆炸以及其他嚴重危害社會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判處死刑的案件的核准權,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時,可授權高級人民法院行使。 (3)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4)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指令下級法院再審。 (5)對刑法分則沒有明文規定的犯罪,在適用類推上,有核准權。 最高人民檢察院的主要職責 (一)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接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 (二)依法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 (三)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的工作。確定檢察工作方針,部署檢察工作任務。 (四)依法對貪污案、賄賂案、侵犯公民民主權利案、瀆職案以及認為需要自己依法直接受理的其他刑事案件進行偵查。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的偵查工作。 (五)對重大刑事犯罪案件依法審查批捕、提起公訴。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對刑事犯罪案件的審查批捕、起訴工作。 (六)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開展民事、經濟審判和行政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工作。 (七)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確有錯誤的判決和裁定,依法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抗訴。 (八)對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在行使檢察權作出的決定進行審查,糾正錯誤決定。 (九)受理公民控告、申訴和檢舉。 (十)受理對貪污、賄賂等犯罪的舉報,並領導全國檢察機關的舉報工作。 (十一)提出全國檢察機關體制改革規劃的意見,經主管部門批准後,組織實施;規劃和指導全國檢察機關的檢察技術工作和物證檢驗、鑒定、審核工作。 (十二)對於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的問題進行司法解釋。 (十三)制定有關檢察工作的條例、細則和規定。 (十四)負責檢察機關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隊伍建設。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依法管理檢察官的工作。制定書記員管理辦法。 (十五)協同地方黨委管理和考核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或不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免;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任免專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建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撤換下級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和檢察委員會委員。 (十六)協同主管部門管理人民檢察院的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 (十七)組織指導檢察系統幹部教育培訓工作,規劃和指導檢察系統的培訓基地及師資隊伍建設等工作。 (十八)規劃和指導全國檢察機關的計劃財務裝備工作。 (十九)組織檢察機關對外交流,開展有關國際司法協助;審批與港、澳、台地區間的個案協查工作。 (二十)管理機關幹部和直屬事業單位的領導幹部;審批院直屬事業單位的工作計劃和發展規劃。 (二十一)負責其他應當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承辦的事項。
Ⅳ 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意見法律效力如何
這個問題在實踐中經常令很多法官和律師困惑,一較真誰也說不好答案。
關於回司法指導文答件、司法解釋的定義的問題。在1997年7月1日以前,最高院對司法解釋的形式沒有統一的規定,在這之前凡屬於對應用法律、法令解釋的,不論形式,不管是通知、紀要、決定、答復等等,全部歸於司法解釋。比如最高院關於民法通則的意見就是司法解釋。其餘的除去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之外的,涉及到法律適用問題的,屬於司法指導文件,即你所指的「意見」一類。
關於司法指導文件的法律效力問題。最高院的司法指導文件不能作為裁判依據,即不能在裁判文書的裁判依據部分寫「依據最高院×××的意見之第××條之規定」。但是,可以在裁判理由部分用於說理,也就是說司法指導文件在實際上法律效力還是很高的,因為它是最高院用於統一裁判的規定。
本答案的依據:由周強院長主編的《司法解釋匯編》(迄今為止周院長唯一掛名主編的書)一書中,對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全面梳理司法解釋,作出了以上說明,絕對權威。
Ⅳ 最高人民法院必須對全國人大負責並報告工作,這句話對嗎
就我的理解,應該是對的。既然對全國人大負責了,自然需要向其報告工作,報告應該是其應有之義。
Ⅵ 最高人民法院有對民事不可抗力的司法解釋嗎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不可抗力是指當事人不能預見,不回能避免並不答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二款沿襲了此規定。理論上通常認為不可抗力包括:(1)重大的自然災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嘯、台風、海浪、洪水、蝗災、風暴、冰雹、沙塵暴、火山爆發、山體滑坡、雪崩、泥石流等。剛剛發生在我國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就屬於這種類型。(2)重大的社會非正常事件。這類事件往往指社會異常的、突發的事件,既非自然災害,也不屬於政府行為,如戰爭、武裝沖突、罷工、騷亂、暴動等。這些事件雖然是人為的,但對局外的民事關系的當事人而言,這些事件則是既不能預見也不能避免與克服的,因此屬於不可抗力。(3)有些情況下,政府行為對民事當事人民事活動的影響,類似於不可抗力,應當比照不可抗力處理。
Ⅶ 最高人民法院指的是什麼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規定:
凡關於法律、法令條文本身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作補充規定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進行解釋或用法令加以規定。
凡屬於法院審判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由最高人民法院進行解釋。凡屬於檢察院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由最高人民檢察院進行解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解釋如果有原則性的分歧,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或決定。 [編輯本段]〖立案庭〗1、對最高人民法院辦理的各類案件進行立案。其中,對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各類第一、二審案件,死刑復核案件以及請示案件,最高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領導和領導機關批辦轉辦的各類申訴、申請再審案件,不服高級人民法院裁判的知識產權、海事、行政、執行、賠償申訴和申請再審的案件登記立案後轉有關庭(辦)處理。
2、審查不服最高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各類申訴和申請再審案件,審查不服高級人民法院復查駁回、再審改判的刑事、民事(不含知識產權、海事等)申訴和申請再審案件,認為申訴無理的,予以駁回;符合立案條件的,移送審判監督庭審查處理。
3、審查處理未經高級人民法院復查、再審的不服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刑事、民事(不含知識產權、海事等)申訴和申請再審的案件。對其中少數符合立案條件的,移送審判監督庭處理。
4、審查處理未經高級人民法院復查、再審的不服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海事、行政、執行、賠償申訴和申請再審的案件。對其中符合立案條件的,移送有關庭(辦)處理。
5、處理非訴來信、采訪。
6、審理管轄爭議案件。
7、處理司法救助申請事宜。
8、對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各類案件進行審限流程管理。 [編輯本段]〖刑事審判第一庭〗1、審判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危害國防利益罪、軍人違反職責罪等第一、二審案件,復核死刑案件。
2、審理相關的涉外內審案件。
3、審理涉外移管案件。
4、審理相關的因特殊情況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復核案件;審理因特殊情況假釋的復核案件。
5、處理相關的死刑喊冤案件。
6、審查死刑備案材料。
7、辦理相關大案要案的協調、指導事宜。
8、指導全國法院的減刑、假釋工作。 [編輯本段]〖刑事審判第二庭〗1、審判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財產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等第一、二審案件,復核死刑案件。
2、審理相關的因特殊情況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復核案件。
3、處理相關的死刑喊冤案件。
4、辦理相關大案要案的協調、指導事宜。 [編輯本段]〖民事審判第一庭〗1、審判第一、二審有關婚姻家庭、勞動爭議、不當得利、無因管理等傳統民事案件,房地產案件(包括房屋買賣、租賃、預售、按揭、開發合同案件,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合同案件,建築工程承包合同等案件);不動產相鄰關系案件,鄰地利用權案件以及其他不動產案件(包括山林、水利、草原、灘塗、鐵路、機場、公路、橋梁、港口、堤壩等不動產引起的案件。涉及以房地產及其他不動產為抵押的合同,其性質以主合同性質確定);農村承包合同案件;自然人之間、自然人與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合同、侵權案件。
2、審理申請撤銷相關仲裁的案件。
3、審理適用特別程序的案件。
4、辦理相關的申請復議案件。
5、審批高級人民法院相關案件延長審限的申請。
6、指導人民法庭工作。 [編輯本段]〖民事審判第二庭〗1、審判第一、二審國內法人之間、法人與其他組織之間的合同糾紛和侵權糾紛案件,審判第一、二審國內證券、期貨、票據、公司、破產等案件。
2、審理申請撤銷國內仲裁的案件。
3、辦理相關的申請復議案件。
4、審批高級人民法院相關案件延長審限的申請。 [編輯本段]〖民事審判第三庭〗1、審判第一、二審著作權(包括計算機軟體)、商標權、專利權、技術合同、不正當競爭以及科技成果權、植物新品種權等知識產權案件。
2、審查處理不服高級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知識產權申請再審案件以及少數立案庭移送的不服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知識產權申請再審案件。
3、辦理知識產權申請復議案件。
4、審批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延長審限的申請。 [編輯本段]〖民事審判第四庭〗1、審判第一、二審海事案件。
2、審判第一、二審法人之間、法人與其他組織之間的合同和侵權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審判第一、二審證券、期貨、票據、公司、破產等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審判第一、二審信用證案件。
3、審查申請撤銷、承認和強制執行國際仲裁裁決、外國法院判決的案件。
4、審查有關涉外仲裁條款效力的案件。
5、審查處理不服高級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海事申請再審的案件及少數立案庭移送的不服中級人民法院和海事法院生效裁判的海事申請再審的案件、海事行政案件和有關海事扣船執行案件。
6、審批高級人民法院相關案件延長審限的申請。 [編輯本段]〖行政審判庭〗1、審判第一、二審行政案件和行政賠償案件。
2、審查處理立案庭移送的不服高級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行政申訴案件及少數立案庭移送的不服基層法院、中級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行政申訴案件。
3、審判最高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對下級人民法院作出的行政生效裁判提出抗訴的案件。
4、審查行政機關申請強制執行案件。
5、審批高級人民法院行政案件延長審限的申請。 [編輯本段]〖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辦公室〗l、依法辦理應由本院賠償委員會受理的國家賠償案件。
2、審查處理不服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決定的賠償申訴案件及少數立案庭移送的不服中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決定的賠償申訴案件。
3、辦理賠償委員會日常事務,執行賠償委員會決定事項。 [編輯本段]〖審判監督庭〗1、審判最高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對下級人民法院作出的刑事、民事(不含知識產權、海事等)生效裁判提出抗訴的案件;審判最高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本院各類生效裁判提出抗訴的案件;審判高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改判死刑,報請本院核準的刑事案件;依法核准因被告人在死緩考驗期內故意犯罪,應當執行死刑的案件。
2、審查處理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經立案庭審查認為符合立案條件的各類案件;審查處理經高級人民法院復查駁回或者再審改判,仍繼續向本院申訴、申請再審,經立案庭審查認為符合立案條件的刑事、民事(不含知識產權、海事等)案件;審查處理雖未經高級人民法院復查、但立案庭認為原審裁判符合立案條件的少數刑事、民事(不含知識產權、海事等)案件。
3、審查處理院領導、領導機關交辦的,不服本院生效裁判的各類案件,以及下級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刑事、民事(不含知識產權、海事等)案件。
4、審批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再審案件延長審限的申請。 [編輯本段]〖執行局〗1、執行最高人民法院一審生效法律文書及法律規定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必要時組織或參加下級法院重大疑難案件的執行工作。
2、辦理當事人對高級人民法院在執行過程中作出的拘留、罰款決定不服,按照民訴法的規定向本院申請復議的案件。
3、審查、監督立案庭移送的當事人或案外人提出的各級人民法院執行案件過程中存在違法執行或消極執行問題的執行案件。
4、協調處理法院間在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執行過程中發生的爭議案件;協調處理執行過程中突發的暴力抗法事件;協調處理高級人民法院報送的執行法院與公安、檢察、工商、銀行、稅務、海關、部隊等有關部門或其他執法機關在執行過程中發生沖突的案件。
5、組織全國法院統一的執行行動。 [編輯本段]〖研究室〗1、辦理審判委員會會務,開展總結審判經驗的調研及辦理其他有關審判工作的事項。
2、起草司法解釋及有關組織、協調、編纂等工作。
3、起草綜合性文件、報告。
4、負責司法統計。
5、負責宏觀調查研究工作。
6、參與立法活動,研究、徵集對法律、法規、規章草案的意見。
7、對下級人民法院和有關部門提出的法律適用問題進行答復。
8、辦理或協調辦理涉港、澳、台的法律事務。
9、指導少年法庭工作。
10、辦理人權方面的事務。
Ⅷ 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屬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九條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對本級人民法院的工作實施監督。
第十條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8)最高人民法院對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二十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由合議庭或者法官一人獨任審理。合議庭和法官獨任審理的案件范圍由法律規定。
第三十條合議庭由法官組成,或者由法官和人民陪審員組成,成員為三人以上單數。合議庭由一名法官擔任審判長。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理案件時,由自己擔任審判長。審判長主持庭審、組織評議案件,評議案件時與合議庭其他成員權利平等。
第三十一條合議庭評議案件應當按照多數人的意見作出決定,少數人的意見應當記入筆錄。評議案件筆錄由合議庭全體組成人員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