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挪用公款
Ⅰ 最高人民法院對挪用公款犯罪如何計算追訴期限
您好!根據刑法第八十九條、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犯罪的追訴期限從挪用行為實施完畢之日起計算;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犯罪的追訴期限從挪用公款罪成立之日起計算。挪用公款行為有連續狀態的,犯罪的追訴期限應當從最後一次挪用行為實施完畢之日或者犯罪成立之日起計算。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Ⅱ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基本信息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1998年4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2次會議通過。
Ⅲ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認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您好,您所問的是否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認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有關問題的解釋,該解釋具體內容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認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有關問題的解釋
(2001年9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93次會議通過)
法釋〔2001〕29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認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有關問題的解釋》已於2001年9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1193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1年10月26日起施行。
二○○一年十月十七日
為依法懲處挪用公款犯罪活動,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現就如何認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的有關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個人名義將公款借給其他自然人或者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私營獨資企業、私營合夥企業等使用的,屬於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第二條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謀取個人利益,以個人名義將公款借給其他單位使用的,屬於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第三條 本解釋施行後,我院此前發布的司法解釋的有關內容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不再適用。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Ⅳ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挪用公款犯罪如何計算追訴期限問題的批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挪用公款犯罪如何計算追訴期限問題的批復(2003年9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0次會議通過)法釋〔2003〕16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挪用公款犯罪如何計算追訴期限問題的批復》已於2003年9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0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3年10月10日起施行。二○○三年九月二十二日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你院津高法[2002]4號《關於挪用公款犯罪如何計算追訴期限問題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根據刑法第八十九條、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犯罪的追訴期限從挪用行為實施完畢之日起計算;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犯罪的追訴期限從挪用公款罪成立之日起計算。挪用公款行為有連續狀態的,犯罪的追訴期限應當從最後一次挪用行為實施完畢之日或者犯罪成立之日起計算。此復
Ⅳ 兩高司法解釋對挪用公款有何規定
【】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襲認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有關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個人名義將公款借給其他自然人或者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私營獨資企業、私營合夥企業等使用的,屬於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第二條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謀取個人利益,以個人名義將公款借給其他單位使用的,屬於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第三條本解釋施行後,我院此前發布的司法解釋的有關內容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不再適用。
Ⅵ 關於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的有關問題
為依法懲處挪用公款犯罪,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現對辦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規定的「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或者給他人使用。
挪用公款給私有公司、私有企業使用的,屬於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第二條 對挪用公款罪,應區分三種不同情況予以認定:
(一)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構成挪用公款罪。
挪用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但在案發前全部歸還本金的,可以從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給國家、集體造成的利息損失應予追繳。挪用公款數額巨大,超過三個月,案發前全部歸還的,可以酌情從輕處罰。
(二)挪用公款數額較大,歸個人進行營利活動的,構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時間和是否歸還的限制。在案發前部分或者全部歸還本息的,可以從輕處罰;情節輕微的,可以免除處罰。
挪用公款存入銀行、用於集資、購買股票、國債等,屬於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所獲取的利息、收益等違法所得,應當追繳,但不計入挪用公款的數額。
(三)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賭博、走私等非法活動的,構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數額較大」和挪用時間的限制。
挪用公款給他人使用,不知道使用人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或者用於非法活動,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構成挪用公款罪;明知使用人用於營利活動或者非法活動的,應當認定為挪用人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或者非法活動。
第三條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以挪用公款一萬元至三萬元為「數額較大」的起點,以挪用公款十五萬元至二十萬元為「數額巨大」的起點。挪用公款「情節嚴重」,是指挪用公款數額巨大,或者數額雖未達到巨大,但挪用公款手段惡劣;多次挪用公款;因挪用公款嚴重影響生產、經營,造成嚴重損失等情形。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以挪用公款五千元至一萬元為追究刑事責任的數額起點。挪用公款五萬元至十萬元以上的,屬於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情節嚴重」的情形之一。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情節嚴重的其他情形,按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執行。
各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按照本解釋規定的數額幅度,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挪用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數額標准,參照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數額標准。
第四條 多次挪用公款不還,挪用公款數額累計計算;多次挪用公款,並以後次挪用的公款歸還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數額以案發時未還的實際數額認定。
第五條 「挪用公款數額巨大不退還的」,是指挪用公款數額巨大,因客觀原因在一審宣判前不能退還的。
第六條 攜帶挪用的公款潛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七條 因挪用公款索取、收受賄賂構成犯罪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
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
第八條 挪用公款給他人使用,使用人與挪用人共謀,指使或者參與策劃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處罰。
Ⅶ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介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1998年4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2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1998年5月9日起施行。
為依法懲處挪用公款犯罪,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現對辦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規定的「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或者給他人使用。
挪用公款給私有公司、私有企業使用的,屬於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第二條 對挪用公款罪,應區分三種不同情況予以認定:
(一)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構成挪用公款罪。
挪用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但在案發前全部歸還本金的,可以從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給國家、集體造成的利息損失應予追繳。挪用公款數額巨大,超過三個月,案發前全部歸還的,可以酌情從輕處罰。
(二)挪用公款數額較大,歸個人進行營利活動的,構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時間和是否歸還的限制。在案發前部分或者全部歸還本息的,可以從輕處罰;情節輕微的,可以免除處罰。
挪用公款存入銀行、用於集資、購買股票、國債等,屬於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所獲取的利息、收益等違法所得,應當追繳,但不計入挪用公款的數額。
(三)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賭博、走私等非法活動的,構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數額較大」和挪用時間的限制。
挪用公款給他人使用,不知道使用人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或者用於非法活動,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構成挪用公款罪;明知使用人用於營利活動或者非法活動的,應當認定為挪用人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或者非法活動。
第三條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以挪用公款一萬元至三萬元為「數額較大」的起點,以挪用公款十五萬元至二十萬元為「數額巨大」的起點。挪用公款「情節嚴重」,是指挪用公款數額巨大,或者數額雖未達到巨大,但挪用公款手段惡劣;多次挪用公款;因挪用公款嚴重影響生產、經營,造成嚴重損失等情形。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以挪用公款五千元至一萬元為追究刑事責任的數額起點。挪用公款五萬元至十萬元以上的,屬於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情節嚴重」的情形之一。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情節嚴重的其他情形,按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執行。
各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按照本解釋規定的數額幅度,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挪用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數額標准,參照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數額標准。
第四條 多次挪用公款不還,挪用公款數額累計計算;多次挪用公款,並以後次挪用的公款歸還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數額以案發時未還的實際數額認定。
第五條 「挪用公款數額巨大不退還的」,是指挪用公款數額巨大,因客觀原因在一審宣判前不能退還的。
第六條 攜帶挪用的公款潛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七條 因挪用公款索取、收受賄賂構成犯罪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
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
第八條 挪用公款給他人使用,使用人與挪用人共謀,指使或者參與策劃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處罰。
Ⅷ 最高人民法院 刑二庭 關於以單位名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是否構成挪用公款罪的處理【重賞】
我國法律及相關司法解釋中,並無此條規定。
比較近似的是: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供於以單位名義挪用公款給個人使用是否構成挪用公款罪的處理意見》(以下稱(處理意見))中明確:
「在司法實踐中,有些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或者人民團體的負責人為了單位利益,違反規定以單位名義將公款借給他人使用的,對於這種行為能否以挪用公款罪對單位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踐中有不同的做法:有的以挪用公款罪定罪處罰,有的不以犯罪論處。我們認為,為了單位利益,以單位名義挪用公款給個人使用的,實質上是一種單位行為。對於單位行為,刑法沒有規定單位犯罪的,既不能追究單位的刑事責任,也不能追究單位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的刑事責任。因此,經單位領導集體研究決定挪用公款給個人使用的,或者單位領導為了單位利益,利用本人職權,擅自決定挪用公款給個人使用的,均不應按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責任。」
《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2003年11月13日下發》認可了刑二庭的這一解釋。《紀要》第四部分規定:
「四、關於挪用公款罪
(一)單位決定將公款給個人使用行為的認定
經單位領導集體研究決定將公款給個人使用,或者單位負責人為了單位的利益,決定將公款給個人使用的,不以挪用公款罪定罪處罰。上述行為致使單位遭受重大損失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對責任人員定罪處罰。
換句話說,以單位名義挪用公款給個人使用,如果是單位決定的,不構成挪用公款罪;如果是個人決定的,」
但《處理意見》也好,《紀要》也好,都不屬於法律及司法解釋,充其量只能做為審判參考。
Ⅸ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挪用公款罪的幾個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挪用公款犯罪如何計算追訴期限問題的批復:《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挪用公款犯罪如何計算追訴期限問題的批復》(法釋[2003]16號)(2003年9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0次會議通過):根據刑法第八十九條、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犯罪的追訴期限從挪用行為實施完畢之日起計算;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犯罪的追訴期限從挪用公款罪成立之日起計算。挪用公款行為有連續狀態的,犯罪的追訴期限應當從最後一次挪用行為實施完畢之日或者犯罪成立之日起計算。
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認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有關問題的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認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有關問題的解釋》已於2001年9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1193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1年10月26日起施行。
二○○一年十月十七日
為依法懲處挪用公款犯罪活動,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現就如何認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的有關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個人名義將公款借給其他自然人或者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私營獨資企業、私營合夥企業等使用的,屬於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第二條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謀取個人利益,以個人名義將公款借給其他單位使用的,屬於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第三條 本解釋施行後,我院此前發布的司法解釋的有關內容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不再適用。
相關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最高人民法院(1998-5-9)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依法正確適用緩刑的若干規定 / 最高人民法院(1996-6-26)
====================================
免責聲明:
本站(law-lib.com)法規文件均轉載自:
政府網、政報、媒體等公開出版物
對本文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合法性,
請核對正式出版物、原件和來源
客服:0571-88086486或 更多聯系
====================================
《法律圖書館》網全文檢索
《法律圖書館》公眾微信
關注《法律圖書館》網站公眾微信號,即可每日獲取最新的法規法規,法治動態等法律專業信息。
關注方法:掃描二維碼,或搜索微信號:law-lib
購安卓版軟體,贈平板電腦
凡購《新法規速遞》安卓手機版服務三年,贈預裝法規軟體的最新款七寸平板電腦一台。購一年服務者,另有U盤贈送。
軟體可以在線全文檢索法規50萬件,離線查看本地法規3萬件,還可以實時下載最新的法規到本地。
軟體有免費版可下載試用。
《新法規速遞2015》電腦版
全新推出綠色版,免安裝
軟體收錄1949-2015法律法規、司法解釋、規范性文件及地方性法規約13萬件。「雲檢索」功能,可以在線全文檢索、瀏覽50萬件法規,可下載收藏瀏覽過的法規。2015年推出免安裝綠色版
軟體可以免費下載試用,但未注冊用戶不提供更新和在線檢索服務。
《法律圖書館》在線資料庫
收錄1949年至今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司法解釋、規范性文件、事務性文件;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地方政府規范性文件;國際條約、英文法律、英文行政法規、英文地方性法規;各地裁判文書、仲裁裁決、合同範本、法律文書、立法草案、法規釋義、參考文件等信息;資料庫記錄近60萬件,每天增加法規數百件。
提供數十種組合檢索方式,並有自定義首頁,收藏法規,保存瀏覽檢索記錄等多種個性化功能。
《新法規速遞》蘋果手機版
系新法規速遞軟體家族的重要成員之一,兼具數據本地化及雲端查詢功能,使用本軟體將與您的手持終端完美結合為一部掌上法律寶典。
本軟體適合安裝在使用蘋果系統的智能手機上或平板電腦上(iPhone或Ipad)。可以在線全文檢索法規50萬件,離線查看本地法規3萬件,還可以實時下載最新的法規到本地。軟體有免費版可在Apple Store下載使用。
《新法規速遞》U盤版
使用4G的U盤,方便您將法規資料庫隨身攜帶,在不同的電腦上方便使用。同時也可以當作普通U盤使用,復制拷貝文件。軟體功能和電腦版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