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海興人民法院

海興人民法院

發布時間: 2021-12-23 02:34:48

1. 朋友借錢不還,沒辦法最後起訴了,還是不還怎麼辦

1.如果符合起訴條件,法院不予受理,你可以提起上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2.如果法院已經受理並且已經做出判決,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①申請。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②法院受理。
③申請復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④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強制執行。
⑤採取強制措施 。執行法院可以通過以下強制執行的措施: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搜查被申請執行人隱匿的財產;強制被申請執行人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單據等措施。

2. 死刑復核權的一起「破例」的死刑復核案

一起「破例」的死刑復核案
從封閉式到開放式
來源:《民主與法制時報》作者:本社記者鄧益輝
最高法院原副院長熊選國曾在受訪時說,死刑復核程序是一種訴訟程序,因為它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的救濟程序,也是一種特殊的審判程序。
經歷3個月的等待後,2013年9月中旬,最高人民法院撤銷了河北省高院的死刑裁定書,不核准楊方振的死刑,並發回重審。
河北楊方振死刑復核案一度引起輿論聚焦。
北京律師謝通祥代理了此案。他告訴民主與法制社記者,該案是死刑復核權收歸最高法院以來,公開所見的控辯雙方最深入參與死刑復核程序的案件。
「案件復核時,首次在死刑復核階段由辯護律師與最高人民法院、檢察院三方參與辦理具體案件。」謝通祥說。
案件具有開創性的程序,亦得到法學界的認可。學者們認為,這是將封閉式的死刑復核向開放式的死刑復核方向改造,符合現代刑訴法理念的走向。
「新奇的」死刑復核方式
2013年6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河北省黃驊市法院法庭,就楊方振死刑一案進行復核。
一年多前,這個23歲的年輕人被控搶劫罪,檢察院指控他在搶劫一輛計程車時將司機殺害,在拋屍焚車後逃離。滄州中院一審判處楊方振死刑。今年1月份,河北省高院二審維持原判,並上報最高法院核准。
謝通祥專長於死刑復核案件,從業多年,這是他第一次碰到如此新奇的死刑復核方式:在地方法院的法庭里,控辯雙方像庭審時那樣坐在一起,法官居中,證人到場,接受幾方詢問。
自2007年最高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權以來,在該類案件中,法官也會根據情況審閱案卷、赴案發地實地查看現場、訊問有關證人、向偵查人員了解核實情況。
最高法院對死刑復核程序的定義則是,它是一種特殊的程序,是兩審終審以外,最後針對死刑案件,法律設計的一種特別的救濟形式。
2007年3月,時任最高法院副院長熊選國在受訪時說,死刑復核程序是一種訴訟程序,因為它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的救濟程序,也是一種特殊的審判程序。
「它不是一種行政程序,而是一種司法程序。因為在最高法院死刑復核期間,還是按照類似審判工作程序方式組成合議庭,經過合議庭審理,然後經過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熊選國說。
在新的刑訴法實施後,明確了最高檢對死刑復核有監督權,最高檢設立死刑復核檢察廳,正式取代死刑復核檢察工作辦公室,成為最高檢21個內設機構之一。
但針對死刑復核,最高檢察院也僅是「可以」向最高法院提出意見,最高法院也只需將死刑復核結果通報最高檢。在辯護律師提出要求時,法官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像楊方振案這樣,在復核階段由控辯雙方詢問證人並發表意見,這樣的證據核實程序,即便是影響巨大的浙江吳英案中,也未能做到。
所以,在接到最高法院法官的通知電話時,謝通祥頗為吃驚。
作為楊方振的辯護律師,他此前已跟最高法院負責死刑復核的法官見過面,談論案情近兩小時,他清楚地向法官陳述了自己的意見。
「配合法院,破例一次」
6月17日下午,幾乎所有參與或涉及楊方振案的人都來到黃驊市法院——楊方振本人沒有到場,他仍被羈押在海興縣看守所里,等待最後的決定。
楊方振的父母坐在法庭里已經一個小時了,程序卻遲遲沒有開始。
他們聽到檢察官和法官一直商量著。
檢察官起初似乎並不同意展開這個程序。「檢察官對法官說,你們要麼就核准,要麼就不核准,怎麼還有這程序?這是適用什麼程序?是一審程序還是二審程序?」楊方振的父親楊金明說。
法官沉吟了一會,回答說:「什麼程序都不是,既不是一審也不是二審,就是幾個問題有疑問,核實一下。」
楊金明突然覺得法庭內的空氣有些緊張。他聽到法官開口問檢察官:「到底參加還是不參加?」
檢察官請示領導後,終於答應,「配合法院,破例一次」。
據謝通祥律師介紹,當天的主要程序是由新證人到庭作證,陳述其所了解到的楊方振被刑訊逼供的情況,然後由檢察官、辯護人、法官分別發問,再由書記員列印出筆錄,由證人簽字確認。
當天的新證人是楊方振在看守所里的室友,兩人被關在同一房間。
與庭審程序類似,證人到場後,法官先是核實了他的身份。在法官向證人提問完畢後,辯護律師向其提問,最後是檢察官提問。
各方提問大約持續了半個多小時。
當天,此案的另一關鍵證人未能到場。
據謝通祥律師介紹,這一關鍵證人是楊方振案件的報案人,他聲稱曾在案發後見過楊,聽楊陳述搶車殺人之事。但據楊方振會見律師時陳述,此證人和他同時在案發現場,共同目睹兇案發生過程,真凶另有其人。
「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此次由審、控、辯三方均參與的死刑復核特別程序,堪稱史無前例。
「最高法院在死刑復核程序中開庭」,這一消息迅速引發媒體關注。
著名法學家陳光中教授在了解最高法院的這一程序後,也認為,這不是開庭,「有點類似於內部的聽證」。
「我很高興看到最高法院的這一嘗試,這是未來改革的趨勢,當年的刑訴法建議稿早有設計。」陳光中說。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洪道德也認為,最高院在楊方振案死刑復核時的做法,其實與一、二審從程序和內容上並不一樣,只是緊緊圍繞有爭議的地方來展開核實,這種做法是一種進步,完全符合刑訴法的法律精神。而檢察院配合最高法院的做法,也是值得肯定的。
該案的主審法官面對媒體求證時,表示不願意就此接受采訪,並一再強調:「這不是開庭,絕不是開庭!」
其後,最高法院通過辯護律師謝通祥緊急溝通了相關媒體,澄清此程序並非開庭。最高法院回應稱:「對個別定罪量刑的關鍵證據進行核實,不是開庭,這體現了最高法院對死刑案件少殺慎殺、尊重和保護人權、對死刑十分慎重的態度。」
據謝通祥律師透露,這種核實關鍵證據的方式很快被內部叫停。
事實上,最高法院負責死刑復核的法官如此審慎情有可原。
據民主與法制社記者了解,最高法院共有5個刑事審判庭,從刑一庭到刑五庭均有法官辦理死刑復核案件,有一個400人左右的工作團隊。
人數看似不少,但據謝通祥律師介紹,最高法每年辦理的死刑復核案件,至少在6萬件以上。
「案多人少,一直困擾著最高法院死刑復核工作的開展。」謝通祥律師說,「最高法院之所以內部叫停這種方式,擔心的並不是程序上的問題,而是負荷太重。」
「有時候法官們根本忙不過來。但對死刑案件的復核工作,我們還是提倡『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審慎態度。」最高法院一名負責死刑復核的法官告訴民主與法制社記者。
此前,謝通祥律師對楊方振死刑復核案提出22個疑點。基於上述辦案理念,最高法院召集各方到庭,聽取新證人作證後,楊方振的命運終於出現拐點——在最高法院死刑復核裁定之下,他被「刀下留人」。

3. 死刑復核的破例復核案

一起「破例」的死刑復核案
從封閉式到開放式
來源:《民主與法制時報》作者:本社記者鄧益輝
最高法院原副院長熊選國曾在受訪時說,死刑復核程序是一種訴訟程序,因為它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的救濟程序,也是一種特殊的審判程序。
經歷3個月的等待後,2013年9月中旬,最高人民法院撤銷了河北省高院的死刑裁定書,不核准楊方振的死刑,並發回重審。
河北楊方振死刑復核案一度引起輿論聚焦。
北京專業死刑復核律師謝通祥代理了此案。他告訴民主與法制社記者,該案是死刑復核權收歸最高法院以來,公開所見的控辯雙方最深入參與死刑復核程序的案件。
「案件復核時,首次在死刑復核階段由辯護律師與最高人民法院、檢察院三方參與辦理具體案件。」謝通祥說。
案件具有開創性的程序,亦得到法學界的認可。學者們認為,這是將封閉式的死刑復核向開放式的死刑復核方向改造,符合現代刑訴法理念的走向。
「新奇的」死刑復核方式
2013年6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河北省黃驊市法院法庭,就楊方振死刑一案進行復核。
一年多前,這個23歲的年輕人被控搶劫罪,檢察院指控他在搶劫一輛計程車時將司機殺害,在拋屍焚車後逃離。滄州中院一審判處楊方振死刑。今年1月份,河北省高院二審維持原判,並上報最高法院核准。
謝通祥專長於死刑復核案件,從業多年,這是他第一次碰到如此新奇的死刑復核方式:在地方法院的法庭里,控辯雙方像庭審時那樣坐在一起,法官居中,證人到場,接受幾方詢問。
自2007年最高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權以來,在該類案件中,法官也會根據情況審閱案卷、赴案發地實地查看現場、訊問有關證人、向偵查人員了解核實情況。
最高法院對死刑復核程序的定義則是,它是一種特殊的程序,是兩審終審以外,最後針對死刑案件,法律設計的一種特別的救濟形式。
2007年3月,時任最高法院副院長熊選國在受訪時說,死刑復核程序是一種訴訟程序,因為它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的救濟程序,也是一種特殊的審判程序。
「它不是一種行政程序,而是一種司法程序。因為在最高法院死刑復核期間,還是按照類似審判工作程序方式組成合議庭,經過合議庭審理,然後經過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熊選國說。
在新的刑訴法實施後,明確了最高檢對死刑復核有監督權,最高檢設立死刑復核檢察廳,正式取代死刑復核檢察工作辦公室,成為最高檢21個內設機構之一。
但針對死刑復核,最高檢察院也僅是「可以」向最高法院提出意見,最高法院也只需將死刑復核結果通報最高檢。在辯護律師提出要求時,法官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像楊方振案這樣,在復核階段由控辯雙方詢問證人並發表意見,這樣的證據核實程序,即便是影響巨大的浙江吳英案中,也未能做到。
所以,在接到最高法院法官的通知電話時,謝通祥頗為吃驚。
作為楊方振的辯護律師,他此前已跟最高法院負責死刑復核的法官見過面,談論案情近兩小時,他清楚地向法官陳述了自己的意見。
「配合法院,破例一次」
6月17日下午,幾乎所有參與或涉及楊方振案的人都來到黃驊市法院——楊方振本人沒有到場,他仍被羈押在海興縣看守所里,等待最後的決定。
楊方振的父母坐在法庭里已經一個小時了,程序卻遲遲沒有開始。
他們聽到檢察官和法官一直商量著。
檢察官起初似乎並不同意展開這個程序。「檢察官對法官說,你們要麼就核准,要麼就不核准,怎麼還有這程序?這是適用什麼程序?是一審程序還是二審程序?」楊方振的父親楊金明說。
法官沉吟了一會,回答說:「什麼程序都不是,既不是一審也不是二審,就是幾個問題有疑問,核實一下。」
楊金明突然覺得法庭內的空氣有些緊張。他聽到法官開口問檢察官:「到底參加還是不參加?」
檢察官請示領導後,終於答應,「配合法院,破例一次」。
據謝通祥律師介紹,當天的主要程序是由新證人到庭作證,陳述其所了解到的楊方振被刑訊逼供的情況,然後由檢察官、辯護人、法官分別發問,再由書記員列印出筆錄,由證人簽字確認。
當天的新證人是楊方振在看守所里的室友,兩人被關在同一房間。
與庭審程序類似,證人到場後,法官先是核實了他的身份。在法官向證人提問完畢後,辯護律師向其提問,最後是檢察官提問。
各方提問大約持續了半個多小時。
當天,此案的另一關鍵證人未能到場。
據謝通祥律師介紹,這一關鍵證人是楊方振案件的報案人,他聲稱曾在案發後見過楊,聽楊陳述搶車殺人之事。但據楊方振會見律師時陳述,此證人和他同時在案發現場,共同目睹兇案發生過程,真凶另有其人。
「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此次由審、控、辯三方均參與的死刑復核特別程序,堪稱史無前例。
「最高法院在死刑復核程序中開庭」,這一消息迅速引發媒體關注。
著名法學家陳光中教授在了解最高法院的這一程序後,也認為,這不是開庭,「有點類似於內部的聽證」。
「我很高興看到最高法院的這一嘗試,這是未來改革的趨勢,當年的刑訴法建議稿早有設計。」陳光中說。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洪道德也認為,最高院在楊方振案死刑復核時的做法,其實與一、二審從程序和內容上並不一樣,只是緊緊圍繞有爭議的地方來展開核實,這種做法是一種進步,完全符合刑訴法的法律精神。而檢察院配合最高法院的做法,也是值得肯定的。
該案的主審法官面對媒體求證時,表示不願意就此接受采訪,並一再強調:「這不是開庭,絕不是開庭!」
其後,最高法院通過辯護律師謝通祥緊急溝通了相關媒體,澄清此程序並非開庭。最高法院回應稱:「對個別定罪量刑的關鍵證據進行核實,不是開庭,這體現了最高法院對死刑案件少殺慎殺、尊重和保護人權、對死刑十分慎重的態度。」
據謝通祥律師透露,這種核實關鍵證據的方式很快被內部叫停。
事實上,最高法院負責死刑復核的法官如此審慎情有可原。
據民主與法制社記者了解,最高法院共有5個刑事審判庭,從刑一庭到刑五庭均有法官辦理死刑復核案件,有一個400人左右的工作團隊。
人數看似不少,但據謝通祥律師介紹,最高法每年辦理的死刑復核案件,至少在6萬件以上。
「案多人少,一直困擾著最高法院死刑復核工作的開展。」謝通祥律師說,「最高法院之所以內部叫停這種方式,擔心的並不是程序上的問題,而是負荷太重。」
「有時候法官們根本忙不過來。但對死刑案件的復核工作,我們還是提倡『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審慎態度。」最高法院一名負責死刑復核的法官告訴民主與法制社記者。
此前,謝通祥律師對楊方振死刑復核案提出22個疑點。基於上述辦案理念,最高法院召集各方到庭,聽取新證人作證後,楊方振的命運終於出現拐點——在最高法院死刑復核裁定之下,他被「刀下留人」。

4. 上虞法院開出環境污染2千萬元最高罰單罰金。案情在問題補充里,請專業人士解釋下,該罰款依據哪些法條。

刑法》第52條: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

5. 申請強制執行要多少費

強制執行的收費標准:

1、申請執行無需預先繳納申請執行費,但人民法院在執行版到權位的首批執行款扣除人民法院依法應收取的執行費。

2、執行過程中人民法院收取執行中產生的實際支出費用,如交通、住宿等費用。

具體標准:

1、沒有執行數目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元至500

2、執行金額或者價額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

3、超過1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超過5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超過¥1000萬元標準的部分,按照0.1%交納。

4、符合民事訴訟執行法第五十五條第四款條件要求未參加記名的權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規定的標准交納申請費,不再收取案件受理費用。

6. 搶劫罪的一起「破例」的(搶劫罪)死刑復核案

《一起「破例」的死刑復核案》(摘要)
從封閉式到開放式
來源:《民主與法制時報》作者:本社記者鄧益輝。
經歷3個月的等待後,2013年9月中旬,最高人民法院撤銷了河北省高院的死刑裁定書,不核准楊方振的死刑。
河北楊方振死刑復核案一度引起輿論聚焦。
北京專業死刑復核律師謝通祥代理了此案。他告訴民主與法制社記者,該案是死刑復核權收歸最高法院以來,公開所見的控辯雙方最深入參與死刑復核程序的案件。
「案件復核時,首次在死刑復核階段由辯護律師與最高人民法院、檢察院三方參與辦理具體案件。」謝通祥說。
案件具有開創性的程序,亦得到法學界的認可。學者們認為,這是將封閉式的死刑復核向開放式的死刑復核方向改造,符合現代刑訴法理念的走向。
「新奇的」死刑復核方式
2013年6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河北省黃驊市法院法庭,就楊方振死刑一案進行復核。
一年多前,這個23歲的年輕人被控搶劫罪,檢察院指控他在搶劫一輛計程車時將司機殺害,在拋屍焚車後逃離。滄州中院一審判處楊方振死刑。今年1月份,河北省高院二審維持原判,並上報最高法院核准。
謝通祥專長於死刑復核案件,從業多年,這是他第一次碰到如此新奇的死刑復核方式:在地方法院的法庭里,控辯雙方像庭審時那樣坐在一起,法官居中,證人到場,接受幾方詢問。
最高法院對死刑復核程序的定義則是,它是一種特殊的程序,是兩審終審以外,最後針對死刑案件,法律設計的一種特別的救濟形式。
但針對死刑復核,最高檢察院也僅是「可以」向最高法院提出意見,最高法院也只需將死刑復核結果通報最高檢。在辯護律師提出要求時,法官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像楊方振案這樣,在復核階段由控辯雙方詢問證人並發表意見,這樣的證據核實程序,即便是影響巨大的浙江吳英案中,也未能做到。
所以,在接到最高法院法官的通知電話時,謝通祥頗為吃驚。
作為楊方振的辯護律師,他此前已跟最高法院負責死刑復核的法官見過面,談論案情近兩小時,他清楚地向法官陳述了自己的意見。
「配合法院,破例一次」
6月17日下午,幾乎所有參與或涉及楊方振案的人都來到黃驊市法院——楊方振本人沒有到場,他仍被羈押在海興縣看守所里,等待最後的決定。
楊方振的父母坐在法庭里已經一個小時了,程序卻遲遲沒有開始。
他們聽到檢察官和法官一直商量著。
檢察官起初似乎並不同意展開這個程序。「檢察官對法官說,你們要麼就核准,要麼就不核准,怎麼還有這程序?這是適用什麼程序?是一審程序還是二審程序?」楊方振的父親楊金明說。
法官沉吟了一會,回答說:「什麼程序都不是,既不是一審也不是二審,就是幾個問題有疑問,核實一下。」
楊金明突然覺得法庭內的空氣有些緊張。他聽到法官開口問檢察官:「到底參加還是不參加?」
檢察官請示領導後,終於答應,「配合法院,破例一次」。
據謝通祥律師介紹,當天的主要程序是由新證人到庭作證,陳述其所了解到的楊方振被刑訊逼供的情況,然後由檢察官、辯護人、法官分別發問,再由書記員列印出筆錄,由證人簽字確認。
當天的新證人是楊方振在看守所里的室友,兩人被關在同一房間。
與庭審程序類似,證人到場後,法官先是核實了他的身份。在法官向證人提問完畢後,辯護律師向其提問,最後是檢察官提問。
各方提問大約持續了半個多小時。
當天,此案的另一關鍵證人未能到場。
據謝通祥律師介紹,這一關鍵證人是楊方振案件的報案人,他聲稱曾在案發後見過楊,聽楊陳述搶車殺人之事。但據楊方振會見律師時陳述,此證人和他同時在案發現場,共同目睹兇案發生過程,真凶另有其人。
「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此次由審、控、辯三方均參與的死刑復核特別程序,堪稱史無前例。
「最高法院在死刑復核程序中開庭」,這一消息迅速引發媒體關注。
著名法學家陳光中教授在了解最高法院的這一程序後,也認為,這不是開庭,「有點類似於內部的聽證」。
「我很高興看到最高法院的這一嘗試,這是未來改革的趨勢,當年的刑訴法建議稿早有設計。」陳光中說。
事實上,最高法院負責死刑復核的法官如此審慎情有可原。
據民主與法制社記者了解,最高法院共有5個刑事審判庭,從刑一庭到刑五庭均有法官辦理死刑復核案件,有一個400人左右的工作團隊。
「案多人少,一直困擾著最高法院死刑復核工作的開展。
」謝通祥律師說,「最高法院之所以內部叫停這種方式,擔心的並不是程序上的問題,而是負荷太重。」
「有時候法官們根本忙不過來。但對死刑案件的復核工作,我們還是提倡『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審慎態度。」最高法院一名負責死刑復核的法官告訴民主與法制社記者。
此前,謝通祥律師對楊方振死刑復核案提出22個疑點。
基於上述辦案理念,最高法院召集各方到庭,聽取新證人作證後,楊方振的命運終於出現拐點——在最高法院死刑復核裁定之下,他被「刀下留人」 。

7. 海興縣大摩河村殺人犯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八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貪污賄賂犯罪,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報復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8. 你好欠拍拍貸3000三年居然現在要我還兩萬多,還說起訴我怎麼辦

債務糾紛屬於民事案件,欠債人一般不承擔刑事責任。而且高利貸本身不合法,國家只保護不超過銀行利率4倍以內的民間借貸關系。所以說是無法起訴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

第二十六條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也就是說高於的部分, 借款者可以不給利息,給了的話可以要回來。

(8)海興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6月29日,針對「e速貸」非法集資一案,廣東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區分局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平安鵝城」發布通報,稱「e速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中丘某瓊等11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執行逮捕。

此前,此案件已被廣東警方定性為非法吸存,經過公安機關初步查明,廣東匯融投資股份公司利用「e速貸」平台非法吸收的資金累計達數億元。

而上海的P2P網貸平台上海晉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晉興資產」)實際控制人王冕將公司資金劃轉至其個人賬戶後不知所蹤。

晉興資產管理層發現實際控制人失聯後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報案材料顯示,王冕實際上還控制著海興領惠金融信息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興公司」)。

王冕共從這兩家公司轉走資金約15662萬元。截至報案時,晉興資產賬上共有資金414萬元;未到期應收賬款5000萬元;固定資產凈值約928萬元;未兌付投資人資金約4.32億元;涉及投資者人數2156人。

另據知情人士透露,晉興資產的辦公地點在上海市淮海西路的環貿大廈,是上海黃金地段的高端商務樓,租金昂貴。但王冕失聯後,投資者們才發現,晉興資產尚拖欠6月份房租及物業管理費約230萬元。

讓人意外的是,晉興資產的營業執照上顯示注冊資金為1億元。但晉興資產實際控制人王冕將公司股份轉讓給嚴愛民的《股權轉讓協議》上則顯示公司實繳0元。

據了解,認繳資本就是工商營業執照上的注冊資本,實繳資本則是企業經過驗資認定的實際已繳的注冊資本中的一部分或全部。2014年3月起,公司法調整以後注冊資金取消下限。也就是說以前最低3萬注冊資金現在最低1元就能注冊了。

此外還將實繳制改為認繳制。舉例而言,如果你想成立一家注冊資金1億元的公司,可以在公司章程中寫明注冊資金1億元,出資時間寫2045年。那麼營業執照上直接寫注冊資金1億元,可以到2045年再出資。

這里的1億元就是認繳,到2045年前的這段時間內往公司基本戶存入1億元,再辦理驗資報告,申報入資信息,這時候1億元才叫實繳。可見,晉興資產就是一家並沒有實繳資本的空殼公司。而且,晉興資產的實際控制人王冕對「失聯」似乎早有準備。

工商資料顯示,晉興資產成立於2014年8月。2014年11月,王冕就把晉興資產50%的股份委託嚴愛民代持。

同月,晉興資產的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嚴愛民。於是王冕成了晉興資產的幕後控制人。從2015年初開始,王冕將公司的資金逐漸劃轉至其控制的其他公司和個人銀行賬戶,合計金額約1.5億元。

據投資者提供的資料,晉興資產和海興公司所募集的資金大多沒有真實投向。目前可掌握的投資項目只有一個是和平安創投合作的5000萬元項目。

目前晉興資產「未到期應收賬款5000萬元」即指該項目。項目預計收益率為5%,而晉興向投資者承諾的收益率為7%-9%。

此外,晉興資產還提供了一份與「廣州金博物流貿易集團有限公司」的「最高額借款合同」。合同顯示,晉興資產自2016年1月25日至2017年1月24日止,在5500萬元額度內,有權根據借款人需要向借款人分次發放借款。

據知情人士介紹,這個項目涉嫌虛構,只是為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營造繼續經營的假象,伺機把晉興資產的資金轉出。

知情人士分析,從晉興資產和海興公司從注冊成立到控制人捲款跑路的情況看,其控制人王冕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真實從事網路借貸業務。該人士反應,王冕系1978年出生,早先從事過鋼貿業務,對虛假注冊公司以及可鑽的金融漏洞頗為了解。

網貸之家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26日,2016年累計有停業及問題平台505家,其中良性退出(停業、轉型)的平台數量為238家,佔比接近50%。跑路類型的平台數量今年5月有20家。截至6月26日,6月已有22家跑路。而2015年同期,5月跑路平台數量高達37家、6月跑路平台數量高達54家。

跑路平台運營時間相比之前有所延長,運營時間長於1年半的平台佔了大多數,這也表明純詐騙平台的數量出現下降,跑路的主要原因變成自融、資金鏈斷裂、經營不善、糟糕的外部環境導致平台選擇跑路等等。

熱點內容
什麼情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怎樣找律師靠譜 發布:2025-07-02 22:19:08 瀏覽:911
法院來別車 發布:2025-07-02 22:19:04 瀏覽:68
入職擔保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02 22:17:08 瀏覽:636
介入療法治療支氣管擴張 發布:2025-07-02 22:16:53 瀏覽:53
2017法治在線 發布:2025-07-02 22:14:08 瀏覽:564
天津市二中院法官助理 發布:2025-07-02 22:00:45 瀏覽:220
租賃合同適用合同法嗎 發布:2025-07-02 21:58:35 瀏覽:871
財產公證在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02 21:53:53 瀏覽:295
武城法院長 發布:2025-07-02 21:52:45 瀏覽:587
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2 發布:2025-07-02 21:49:26 瀏覽: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