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新聞發言人名單
⑴ 如何做好法院新聞發言人
在世界范圍內,政府包括一些大企業和有影響力的社團,都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我國1983年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被各機關單位廣泛運用。該制度目的在於妥善回應公眾質疑,及時澄清不實傳言,權威發布相關政策及重大突發事件信息,釋疑解惑等等,進一步提升公信力。如何做好法院新聞發言人工作,必須引起每一位法院新聞發言人認真思考。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實行新聞發言人制度;2014年,公布了全國四級法院新聞發言人,明確了法院新聞發言人發布有關新聞,表明觀點立場、代表法院回答記者提問、關注新聞發布後的效果等主要職能。顯而易見,法院新聞發言人的角色相當重要。如何做好法院新聞發言人工作,必須引起每一位新聞發言人認真思考。結合平時學習和新聞發布工作經驗,筆者認為:
一是打好三個工作基礎。對新聞發言人的要求:以科學的新聞觀統領發言工作,以成熟開放的心態面對媒體,以方針政策作為應答之本,以嫻熟的專業技能實現發言人意圖。
理念上要轉變。以前是基本不說,現在是必須說。做做說說,說說做做,必須清楚自己的角色,問問自己——「我是誰?」我是新聞發言人,不是演員,不是上級,不是學者專家,不能談個人意見,應該認真負責。清楚「我是誰」,才知道怎麼做、怎麼說。
機制上要健全。新聞發言人不是單兵作戰,而是一個團隊作戰。通常情況下,新聞發言人發言前,要集中本單位集體智慧,認真猜題(記者會問什麼問題?怎麼回答?哪些能說,哪些不能說等),模擬排練(同事充當記者提問),做到心中有數。要找一些媒體,讓他們按照自己設定的議題提問。
素質上要提高。新聞發言人要多閱讀,平時要多看報刊、網路、電視等新聞,不斷拓寬視野,增長知識。特別是與發布內容相關的信息,要多學習,提高政治素質(政策水平)、業務素質(法律知識)、媒介素質(新聞傳播)、科學素質(求真務實)、語言和知識素質及個人魅力(機智幽默)等。
二是把握四個基本要點。法院新聞發言人其實也是法院與公眾互動、溝通的管道。新聞發言中,要把握好四個基本要點:
樹立自信(心中有數)。新聞發言人通常要熟悉整個事件的全過程,了解媒體生態,懂得媒體喜歡什麼、需要什麼,懂得如何與媒體打交道。也要知道老百姓想聽什麼,能抓住重點又不能出錯。新聞發言人要懂得法院的立場,熟悉掌握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懂得分寸的拿捏把握,不能把好事說成壞事,各方面要做到心中有數。功課做足了,自信也就有了。沒有充分准備就不要發布新聞或信息。
態度誠懇。態度決定一切。熱情面對,真誠相待,互相尊重。除了嚴肅認真,謙和禮貌外,回答問題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能隨意編造。在與記者互動中,如果確實沒有得到授權或是遇到自己不知道的案件,就誠實告訴記者,目前沒有進一步的訊息。如果是民眾非常關心、媒體記者也非常想知道的問題,可以跟記者約定回復時間。新聞發言人不能給人以不重視問題的印象。
圍繞主題。新聞發布會,一般一次一個主題,新聞發布主題是本次發布的中心內容,發布時嚴格按照發布稿的內容,圍繞主題發布,不管什麼情況,不得隨意發揮,更不得發布與本次發布內容不相乾的內容,說自己應該說的。離開主題發布一些內容,你可能再三強調,請媒體不要報道,媒體還是報出來了;不是媒體記者不夠意思,是媒體認為你講的內容,應該讓公眾知道,所以,發言人應該管好自己的嘴。不回答假設性問題。假設性問題,一般都是陷阱,不能隨便回答,貿然回答容易把人繞進去,甚至可能會出錯。我們可以這么回答:「這個假設是不會發生的,所以恕我不便回答」或者「這個假設還沒有發生,所以恕我不便回答」等,由此,避開「陷阱」問題。
動作規范。會場布置要嚴肅、大方、得體,發布台上要整齊,不要放置其他的物品(香煙、手錶等)。新聞發言人衣著、發式,手勢、姿勢都要講究,不能太隨意,注意自身形象。新聞發言人的形象也就是單位的形象。法院新聞發言人,每一次發布時,應該著法官服(警服),不得佩戴飾品,女新聞發言人特別要注意。小問題可能誘發大麻煩。新聞發言人要有相當的表達能力,要根據事件情況,講話的語速、語調、語氣,音高音準都得恰到好處,有親和力。
三是熟悉五個工作流程。根據平時新聞發布的情況,筆者將新聞發布工作歸結為五個工作流程,新聞發言人新聞發布前應該熟悉:
預先准備。確定發布內容或主題後,制定新聞發布會方案(內容或主題、議程、時間、地點、發布人、出席領導或單位、邀請媒體等),呈報主管領導審批。
直接准備。籌備新聞發布會材料(新聞發布稿、新聞通篇、回答預案等)和主持詞。新聞通篇一般發給記者。主持詞主要介紹發布會主題、背景、發布人、議程等內容。提前邀請媒體,接待媒體,布置會場(主席台座次、媒體座次、話筒)等會務。
組織發布。一般地說,法院信息等應由新聞發言人發布。也可根據情況邀請相關領導(法院領導或庭處室負責人)發布信息。發布信息時,應當按照準備好的新聞發布稿進行發布,不得隨意發揮。
記者提問。新聞發布會主持人負責確定媒體記者提問,負責安排新聞發言人或相關人員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一場新聞發布會,一般回答記者3至5個問題,必要時可以增加。主持人與新聞發言人互相配合,形成默契。
如果新聞發布會結束後,有記者提出要采訪(特別是電視台的記者需要錄畫面),不應該拒絕,接受采訪的對象一般應為新聞發言人或單位負責人,其他人員未經批准不得接受記者采訪。接受記者采訪時,仍要按照新聞發布主題回答問題。
總結反思。新聞發布會後,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的單位將有關材料上報法院新聞宣傳部門存檔備案。同時,新聞發言人和相關領導及有關人員要及時評估本次新聞發布會的效果,特別是存在的問題,會不會有次生輿情等,要想深想透,思想上要有足夠認識。如有問題,要及時糾正。新聞發布會整個過程,應該全程錄像,並建立電子檔案。
四是掌握六個處置對策。大家都知道:透明度決定公信度;話語權決定主導權;引導力決定影響力;軟實力決定領導力。新聞發布能較好地引導輿論,新聞發言人發布時,應把握全局。
屬地管理,分級負責。一般情況下,不要提級發布,就法院來說,哪個法院的事情,就由哪個法院自己發布,其他法院可以同步支持。特別是記者問及其他法院的事情,新聞發言人應該說明情況,可記下記者的聯系方式,通知所屬法院予以答復,不可越俎代庖。
認真研究,統一認識。針對事件,精心策劃發布內容。什麼事情,怎麼說?特別是要正反兩方面思考,自己說的內容,公眾能不能接受?會不會次生輿情等。新聞發布稿,思路要清晰(特別是突發事件、問題應對發布等,務必按照「快報情況,慎說原因,速報結果」要求),觀點鮮明,語言要規范、准確。
講究方法,注意形式。初步統計,有以下九種發布形式,各單位新聞發言人可根據情況選用合適的發布手段或形式:新聞發布會;吹風會;發表聲明;答記者問;提供新聞通稿;網上發布;在線交流;組織采訪;系列發布。
違法違紀,主動表態。遇到幹部違法違紀問題,要主動表態,立場鮮明,公布措施和處理結果,消除危害。
虛假事實,及時澄清。涉及法院輿論,要迅速核對,即時交涉,迅速澄清,妥善處理。
記者纏問,重復重復。召開新聞發布會時,常常會遇到記者纏問,作為新聞發言人,更要沉著冷靜,切忌隨意發揮,信口開河,可以耐心地圍繞本次發布的內容,重復、重復、再重復,耐心解釋。
⑵ 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的博客
最高來人民自法院新聞發言人孫軍工的博客
http://sunjungong.home.news.cn/blog
⑶ 2021年新聞發言人名錄公布,新聞發言人主要是做什麼的
作為新聞發言人必須想方設法地掌握與你的部門相關的最准確、最及時的信息。緊接著,你要針對不同的媒體准備不同的資料,喂給它們馬上就能“吃”的“新聞”。美國新聞發言人說:“新聞發言人的工作就是用有助於總統擴展其議程的方式來表述總統的立場和想法,同時也要幫助媒體了解政府在做什麼。”
為了做到將自身的信息准確發布的同時又能夠滿足媒體的品味,作為新聞發言人必須想方設法地掌握與你的部門相關的最准確、最及時的信息。緊接著,你要針對不同的媒體准備不同的資料,喂給它們馬上就能“吃”的“新聞”。另外,新聞發言人還有一個職責,就是在高層領導接受媒體訪談前,告訴他記者可能提出的問題――這些問題必須基於對媒體的調查。這時新聞發言人就像一名記者,向高層領導展開一次“預采訪”,使得他對每個細節都爛熟於胸。
作為新聞發言人,他首先是所屬部門的一名員工,必須堅守自身的立場,應熟悉本部門的業務。同時,新聞發言人也要具備記者的新聞敏感,會使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如果你有可能被任命為新聞發言人,那麼在選擇這個職業之前,請你檢測一下自己是否具備以下特質或潛力:堅定的信念;對本部門業務具有全局感;具有搜集、整理、提煉信息的能力;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快速起草文字的能力;掌握新聞媒體的基本運作規律;具有可信度和一定的親和力;仔細傾聽和理解的能力;思維敏捷,具有臨場應變能力;樂於同各類人,特別是記者溝通;表現同情、熱情和耐心的能力;在很大壓力下保持冷靜的能力;精力充沛,能進行長時間工作。
⑷ 公安部新聞發言人有那幾個
公安部新聞發言人武和平 郝赤勇
⑸ 中國歷任的國防部新聞發言人都有誰
我國的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制度自2007年9月設立後,共有6位發言人,分別是:胡昌明、黃雪平、耿雁生、楊宇軍、吳謙、任國強。
⑹ 法院新聞發言人 副庭長哪個大
行政級別上,副庭長肯定大。但實際上,新聞發言人的地位一般都是僅在院長之下的,一般來講往往都要比前者高。
⑺ 法院如何召開新聞發布會
召開「醉駕入刑」一周年審判工作
新聞發布會策劃方案
一、策劃背景
在「醉駕入刑」近一年來,對我縣已審結或正在審理中的危險駕駛罪的犯罪情況、類型、危害程度等進行梳理、分析, 讓更多的社會公眾知法、守法、懂法。
二、策劃目的
1、旨在進一步宣傳法律,提高普法知曉率,讓社會公眾及時了解法院的審判動態,起到震懾「醉駕」肇事者,警示教育他人的作用。
2、通過告誡人們酒駕、醉駕的社會危害性與犯罪的高成本性,以進一步營造守法、文明駕駛的濃厚氛圍,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甚至犯罪的發生。
3、通過各類媒體的積極宣傳,在全社會營造出良好的輿論宣傳氛圍,從而以審判促進公眾法律意識的提高,以審判促和諧。
三、活動組織 1、籌備階段 時間:4月中旬
工作內容及分工:准備近一年來危險駕駛罪的審判數據,分析案件類型、成因,抓好典型案例。
(1)與我院新聞發言人溝通,做好前期准備工作 (2)與刑庭就新聞發布會所需素材進行討論並執筆 (3)就媒體可能提問的部門加以預測、歸納、整理 (4)確定邀請媒體及嘉賓人員名單
策劃書寫作策劃書格式策劃書寫作技巧項目策劃書廣告策劃書活動策劃書
(5)製作活動宣傳材料
(6)製作發布會現場背景板、橫幅、嘉賓席設置等 2、執行階段(新聞發布會當天) 時間:4月下旬 地點:法院
內容:向外界介紹近一年來我院危險駕駛罪審理工作 流程: (1)會場布置
(2)受邀媒體工作人員入席 (3)與會人員入席
(4)主持人介紹相關情況及現場嘉賓 (5)新聞發言人發言 (6)提問環節 (7)主持人宣布結束 (8)發放活動宣傳材料 3、總結階段
(1)新聞發布會結束後向媒體發通稿,關注後期稿件採用情況及輿論反應。
(2)總結經驗,進一步完善新聞發布會制度
⑻ 保監會公布保險行業新聞發言人名單及聯系方式是真的嗎
央廣網11月8日消息為貫徹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主動回應市場關切,強化社會輿論對金融機構的監督,提升保險監管和行業透明度,保監會近期推動保險行業加強新聞發言人制度建設,並於11月8日向社會公布了保險行業新聞發言人名單和聯系方式。據悉,此次公布的名單包括了保監會和36個保監局、中國保險保障基金責任有限公司等9家會管單位、209家各類保險機構在內的316名新聞發言人及其聯系方式。
今年5月,中國保監會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新聞發言人制度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保險行業要健全新聞發言人工作機制,打造高素質新聞發言人隊伍,不斷推動新聞發言人工作規范化。鼓勵各單位通過新聞發言人解讀重要政策法規、權威發布重要信息、積極接受媒體采訪,主動回應公眾關切。強調新聞發言人要適應新媒體發展趨勢,創新新聞發布形式,擴大信息傳播受眾面,提高保險新聞影響力。要求各單位加大新聞發布協調力度,加強與新聞宣傳主管部門聯系,支持和參與保險行業新聞宣傳工作平台建設。強調各單位要加強新聞發言人履職條件保障,為新聞發言人配備必要的工作資源,強化培訓交流,提升新聞發言人履職能力。
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加強新聞發言人工作,有利於促進監管部門信息公開,提升保險監管公信力;有利於推動保險公司主動回應社會關切,防範保險行業聲譽風險;有利於促進全行業不斷深化公眾宣傳,樹立保險行業良好形象,為加快現代保險強國建設提供有力的新聞輿論支撐。
下一步,保監會將加大全行業新聞發言人制度建設力度,定期組織第三方機構評估,通報各保監局、保險社團組織新聞發言人相關工作情況。同時,探索把各保險公司落實新聞發言人制度建設、新聞發言人開展新聞發布的情況納入聲譽風險監管評價,推動全行業新聞發言人工作落到實處。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⑼ 被列入失信人員條件
【條件】:
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
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
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
違反限制高消費令的;
被執行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
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