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調整原則

法院調整原則

發布時間: 2021-12-23 10:21:56

法院調解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適用調解方式審理民事案件時,應當遵守以下三個原則:
(1)自願原則。自願原則,是指人民法院以調解方式解決糾紛時,必須在當事人自願的基礎上進行,包括調解活動的進行和調解協議的達成,都必須以當事人自願為前提。
①程序上的自願,是指是否以調解的方式來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取決於當事人的意願,人民法院不能未經當事人同意自行依職權調解或強迫當事人接受調解。具體表現為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調解的申請或由審判人員徵得當事人同意而進入調解程序;
②實體上的自願,是指經過調解所達成的調解協議的內容必須是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可以是當事人協商後形成的協議,也可以是法院提供解決方案並經當事人同意的協議。
(2)查明事實、分清是非原則。查明事實、分清是非原則,是指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進行調解,應當是在事實清楚、是非分明的基礎上進行。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既是對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進行調解的一種制度要求,也是調解成敗的關鍵。
(3)合法原則。合法原則,是指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必須依法進行,調解的過程和達成的調解協議的內容,應當符合法律的規定。
①程序上的合法,是指人民法院的調解活動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包括調解的開始、調解的方式、步驟、調解的組織形式、調解協議的形成以及調解書的送達等,都要符合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其次是實體上的合法。
②實體上的合法,是指經調解達成的協議的內容合法。調解協議內容的合法性,應當理解為調解協議的內容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不損害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即為合法。這就是說,調解協議內容的合法性,並不是以嚴格適用實體法的規定為要件,這一點與判決內容的合法性的要求有所不同。

⑵ 法院的工作原則是怎樣的

法院的工作原則是:

1、適用對象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對於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社會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3、審判委員會

各級人民法院設立審判委員會,實行民主集中制。審判委員會的任務是總結審判經驗,討論重大的或者疑難的案件和其他有關審判工作的問題。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由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各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會議由院長主持,本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可以列席。

4、兩審終審制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當事人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民檢察院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如果在上訴期限內當事人不上訴、人民檢察院不抗訴,就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二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都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也就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⑶ 簡述法院調解及其原則

法院調解的原則,是指人民法院和雙方當事人在調解活動中必須遵循的行為准則。法院調解原則對保證調解活動正常進行具有重要意義,它是人民法院和雙方當事人在調解過程中都應遵守的原則。

⑷ 法院調教原則可以適用於

規章可以作為參照,但其他行政規定法院是不予適用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裁判文書引用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規定》
第四條 民事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或者司法解釋。對於應當適用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或者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直接引用。
第五條 行政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行政法規或者司法解釋。對於應當適用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公布的行政法規解釋或者行政規章,可以直接引用。

⑸ 試述法院調解原則的內涵

法院調解沒有時限的規定,也沒有次數的規定。法院審理案件提倡調解版,以調解手段化解民權事糾紛,實現和諧。只要雙方當事人同意調解,法院就會進行調解。當然,調解是當事人處分自己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有的當事人不願意讓步,因此,有的案件調解會有一定難度,可能會進行幾次。
法院調解可以在立案前調解,也可以在受案後開庭前調解,還可以在開庭過程中和休庭後進行調解。調解雖然沒有時間限制,但是要避免久調不決,如果雙方差距過大,難以達成調解協議,就應當判決。如果遇到法院久調不決的情況,當事人可以要求停止調解,盡快作出判決。

⑹ 法院調解的原則

法院調解的原則,是指人民法院在進行調解時應遵循的行為准則。根據民事訴訟法第85條的規定,法院應當遵循以下三項原則:
一、當事人自願原則當事人自願原則是指法院調解無論是調解活動的進行還是調解協議的形成都要建立在當事人自願的基礎上。該項原則的具體要求是:第一,在程序上,是否以調解的方式解決糾紛,須當事人自願;第二,在實體上,是否達成調解協議,須尊重當事人的意願。
二、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原則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原則是指法院調解應當在事實已經基本清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已經基本明了的基礎上進行。該項原則的具體要求是:人民法院進行調解活動,必須在查明案件基本事實,分清當事人是非責任的基礎上進行。
三、合法原則合法原則是指法院調解在程序上要遵循法律程序,形成的調解協議不可違反國家的法律規定的原則。該項原則的具體要求是:第一,人民法院進行調解活動,程序上要合法。當事人不願進行調解或不願繼續進行調解的,不應強迫當事人進行調解;調解未成的,不應久調不決,而應及時判決,等等。第二,人民法院進行調解,調解協議內容應當不違反國家的法律規定。依據法律的規定,調解應當是當事人自願且應當合法。調解的合法是在調解的進行程序上要符合法律規定,以及在調解協議內容上的不違反法律的規定。調解協議的合法是指調解協議的內容不違反法律,而不要求調解協議的內容要完全符合法律。

⑺ 如何認識人民法院的調解原則

當事人自願的原則。
自願接受法庭主持的調解,其條件也是雙方自願接受的,其結果由法院製作《調解書》,其效力相當於有效判決(不能上訴,也不能同一事由重新起訴)。
調解貫穿於審判的整個過程,在正式判決書出來之前隨時都可以進行的。
調解的好處還在於問題得到及時有效可執行性的解決,矛盾解決,雙方重歸於「好」。
對於生效的判決的執行過程中也可以進行調解的,是對判決結果進行可執行性的一次性解決的有效辦法之一。

⑻ 民事糾紛調解的原則有哪些

民事糾紛調解的原則有哪些:
一、態度和藹,把握調解主動權。對待當事人要態度和藹,讓當事人對你有一種親近感,讓當事人打消對你的顧慮,取得當事人的信任,當事人才會跟你說實話。立案時就要了解當事人的訴求,以聊天的方式了解當事人情況,摸清當事人的心理,了解當事人想什麼,要做什麼,做到知己知彼,占據主動,調解時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做好當事人的調解工作。
二、 熟悉案情,理順調解思路
要審理好一個案件,審判人員在庭前就要熟悉案件、卷宗、案情。要理順調解思路,不同的案件,調解側重點也不同,案件無論是簡單還是復雜,無論是在庭前調解還是在庭後調解,法官在做調解工作前要對案件進行全面梳理,制定一個粗略的調解方案,首先將案件的主要矛盾點予以定位,同時對定位的矛盾點,要與全庭或者合議庭全體人員達成共識,達成共識後再進行調解。
三、 遵循法定程序,做好調解准備工作
審理一起案件,必須要注重程序,程序公正才是真正的公正。如果程序出錯,當事人就會咬住法院不放鬆,程序違了法,案件就會審理不公,一個案子在程序上做得公正,對案件審理就會有很大幫助。
四、多做簡易調解工作,注意調解言詞
庭前調解是最好也是最簡單實用的一種方法,法院的調解原則是查明事實、分清事非,案結事了。與當事人說話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太直接,他們怎麼說都行,但審理人員說話必須講究分寸了。法官是否對當事人以誠相待主要體現在語言和行動上。語言的表達既可以充分展現法官的能力,又能體現法官的修養,語言運用的技巧在法官與當事人的交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同一個案件,不同的法官來審理,就會有不同的效果,這都是語言表達的作用。
民事糾紛調解本著解決問題的原則,審理人員會通過熟悉案情,理順調解思路的方法,遵循法定程序,把握調解主動權,做好調解工作。

熱點內容
會計師事務所承擔法律責任的形式有 發布:2025-07-02 19:42:13 瀏覽:23
法律責任免責的形式 發布:2025-07-02 19:18:07 瀏覽:81
逍遙手寫輸入法官網 發布:2025-07-02 19:12:35 瀏覽:516
認真貫徹執行法律援助條例 發布:2025-07-02 18:58:38 瀏覽:841
勞動法3005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2 18:57:00 瀏覽:540
地方規章撤銷 發布:2025-07-02 18:55:33 瀏覽:3
道德與同情心 發布:2025-07-02 18:50:47 瀏覽:711
2017司法考試考試時間 發布:2025-07-02 18:48:25 瀏覽:397
電儀車間消防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2 18:40:02 瀏覽:447
廣安法院訴訟 發布:2025-07-02 18:35:02 瀏覽: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