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認識法官有幫助嗎
這個關系好也不能有用的,有用是違法的
2. 律師在法庭上為了當事人跟法官辯駁,那對當事人有好處嗎
如果律師和法官在法庭上進行辯駁的話,一切都是因為案件的話,應該不會有什麼影響。因為法官也是會秉公辦案的,他知道律師是想要幫助他的代理人贏得這場官司,所以一切都是合法的。這位律師如果跟法官有爭執的話,也是可以的。
因為法律跟我們日常的個人想法還是不一樣的法律還是非常具有專業性的,必須需要那些專業人士才能弄得懂。那些律師都是上過很多次法庭的接受過很多的案件,所以是非常有經驗的,他們肯定會知道在法庭上應該怎樣為自己的當事人辯護,他們絕對不會意氣用事。甚至跟法官起矛盾。他們跟法官肯定是因為一些事情沒有談攏,所以看起來像是有爭議一樣。但是實際上這只是法庭上正常的辯論。一切都是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進行的。
3. 入黨對成為一名律師,法官有沒有幫助
對律師感覺幫助不大,因為律師行業整體上是體制外行業,而法官是體制內行業,國家審判機關公職人員。
4. 請求律師和法官幫助弱者
1、你可以向法院提出對鑒定意見的書面異議,請求人民法院依法通知鑒定人出庭作證,當面質證。
經人民法院依法通知,鑒定人拒絕出庭作證的,或鑒定人及鑒定機構因嚴重不負責任給你的合法權益造成重大損失的,你可以向省司法廳投訴,省司法廳依法應對鑒定機構或鑒定人給予停止從事司法鑒定業務三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處罰,情節嚴重的,還應撤銷鑒定資格登記。
鑒定人如果存在故意作虛假鑒定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你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提出控告,依法追究鑒定人的刑事責任。
2、你可以提出重新鑒定申請,但必須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7條規定的法定情形之一,並由人民法院依法決定。據此,如果符合法定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應當准許重新鑒定。如果不符合法定情形,人民法院將不予重新鑒定,但你可以通過申請補充鑒定、補充質證等方法解決鑒定結論存在缺陷的問題。
附相關法律及司法解釋規定: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第11條規定:在訴訟中,當事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的,經人民法院依法通知,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
第12條規定: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遵守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尊重科學,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第13條規定:鑒定人或者鑒定機構有違反本決定規定行為的,由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改正。
鑒定人或者鑒定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停止從事司法鑒定業務三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處罰;情節嚴重的,撤銷登記:
(一)因嚴重不負責任給當事人合法權益造成重大損失的;
(二)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騙取登記的;
(三)經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拒絕出庭作證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25條第3款規定:「……當事人要求重新進行調查、鑒定或者勘驗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102條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7條規定:「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託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一)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二)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三)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四)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對有缺陷的鑒定結論,可以通過補充鑒定、重新質證或者補充質證等方法解決的,不予重新鑒定。」
5. 為什麼世界上有法官和律師,又為什麼律師要幫助壞人
所謂壞人的標準是什麼?殺人犯對於被殺的人是壞人,但是對於他自己的親人,他還是親人啊。所以,律師某種程度上和醫生沒有區別,律師做的是在法律框架內保障當事人應當享有的合法的權利,至於他的當事人是否應當承擔責任,是法官去審理和判斷的。就如同醫生治病一樣,難不成醫生治病的時候要先問問你這個人是否殺過人?你這個病人究竟是不是壞人?畢竟,醫生要去維護和保障的是每個病人所享有的基本的生存權。
6. 律師為法官拉案件,律師和法官是關系很好的熟人,律師把自己所有的案件都放到這一個法官手裡審理,請問
第一、這樣抄肯定違法。
第二、這樣的事情又不太可能發生,因為一級人民法院的合議庭組成是帶有一定隨機性質的,你所描述的,某一個法官不可能有較多機會成為某一固定律師代理案件的合議庭組成成員。
第三、合議庭的組成成員對案件的審判結果不會起到絕對決定作用。因為案件的審判結果是合議庭合議後的結果,屬於三名合議庭成員的共同一致意見,或者說至少是少數服從多數。所以單一的合議庭成員未必可以左右案件的判決。
第四、如果對方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代理人,有理由認為案件合議庭的組成成員可能妨礙案件的公正審理(合議庭某一成員與對方律師認識或者熟悉),可以向合議庭提出請求迴避的。這是有相關的司法依據的。
第五、法官的工作神聖而高尚,他們本身也應該知道枉法判決的成本,我覺得不會有太多法官願意承擔如此之大的違法成本,而違背法律裁判。
第六、對方當事人如果有證據證明案件主審法官與律師勾結,枉法裁判,可以搜集整理相關證據向同級人民檢察院申訴控告科舉報。
7. 律師和法官,有什麼區別
律師是從事法律服務工作的,法官是代表國家法律賦予的權利,行駛審判權的。
所以你法律糾紛可以找律師幫你服務,但到了法院,法官是負責判決的,也就是說,決定權在法官。
8. 律師和法官的關系很熟悉嗎
生活在社會上
難免相識、熟悉
但各負其責,律師是為委託人服務
法官是維護社會公平
對法院的判決不服可以上訴,對律師服務不滿意,可以再找律師
9. 律師跟法官關系好不好對案子影響很大嗎或者說同一個案子 用認識法官的律師和用不認識法官的律師區別大
應該說會有一定的影響,至少在法官的自由裁量空間會偏袒,聽取意見等也有影響
10. 律師怎樣處理與法官的關系
作者:宋振江律師(河北浩博律師事務所主任,全國優秀律師) 按:律師與法官的關系是個敏感話題。年輕律師常常追問,老律師卻又緘口不提。許多青年律師往往在此誤入歧途。下面是本人的一點體會。感謝李文召律師的整理。 律師行業屬於中介機構,是提供服務的,但又不同於一般的服務行業。律師的性質決定其要有紳士風度,貴族血統,這就要求律師拿捏好分寸,做到不卑不亢。當事人是你的客戶,客戶就是上帝,不能拒人於千里之外;法官呢,手裡握著公權力,也不能太裝,這些關系都得處理好,所以律師在處理這些關繫上是很有講究的。律師面對不同的當事人也是不一樣的,當事人有窮富之人,也有城鄉之別,雅俗之別,面對不同的人,得說不同的話。同樣,法官跟法官也是不一樣的,基層法官和中層以上的法官完全是不同的風格,基層法官相對來說更入俗一點,而中層以上的法官學院派的就多一點,可能更儒雅一些。有的法官很願意跟律師接近,是想榨點油水,律師越是面對這樣的法官越是得注意,這樣的法官最容易出事。律師應該接近有思想有品位的法官,建立起來君子之交,找到一種知音、知己的感覺。往往這樣的法官還是潛力股,有升遷的可能,一般人緣也好,能幫一些忙。 在中國,律師完全不跟法官搞關系,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律師跟法官打交道,交朋友,關鍵就是怎樣打交道,交怎樣的朋友的問題。律師跟法官還是要交真誠的朋友,從法官中找到真正的友誼。這樣至少在這個法院,會避免很多小麻煩,比如至少進門問題解決了吧,另外還可能知道一些內部消息。多少律師就是因為不知道內部消息被當事人炒掉了。當事人都打聽到的消息,律師還不知道呢,當事人還怎麼信任你?好多年輕律師說做不下去,一方面是案源問題,再一個就是有了案子,一個法官都不認識,也很難做下去,所以說律師在某個法院裡面,一定要跟某個法官建立一種友好的關系,但是也不要把這種關系想得多骯臟,關鍵是一定要選擇好法官,有些法官很願意為你服務,但是這種服務是有償的,這是很危險的,面對這樣的法官,一定要注意,不能深交,一旦法官出事,律師也會被牽扯進去。這樣的法官就好比是易燃易爆品,檢察院盯的也比較緊,是很危險的。法官是有優劣之分的,選擇一個好的法官,首先是選擇了安全,同時也是選擇了發展,這樣的法官一般都發展得比較好, 再者,律師不可能跟所有的法官都建立好關系,找一個好的法官,可以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給辦案帶來方便。很早以前景法官就說過這樣一句話「吃飯不辦案,辦案不吃飯」。這是一種很通俗的說法,朋友跟朋友之間不可能不吃飯,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在沒有案子的情況下吃,這就靠人的自律。在這種情況下,律師不要給人施壓,不要像擰螺絲一樣,越擰越緊。長期的交往,不要太短見。還有一句話就是「徇私不枉法,枉法不徇私」,前半句是說,別的律師跟法官交談可能得注意方式,法官也可能不太有耐心聽,但是作為朋友的律師來了,說話更隨便一點,法官也更有耐心聽下去。但是法官也不一定就按律師的意思辦,要維護公正,這在中國才是現實的;後半句相對就不太好理解,但一說就明白,是指,有些案子判的可能是有問題,但是絕對不是因為徇私,可能是基於各種壓力,比如社會穩定啊,上級壓力呀等等,但是一句話,和「私」無關。這樣的法官交往起來是很讓人放心的。真正的朋友不會因為別的顧忌疏遠,但是可能會因為他的提拔,事務多了,避諱也多,見面不太方便,但是感情還是很好。 跟法官交往,還要注意要客觀的對待,有的法官,或者不跟律師交換意見,或者是交換起來,容易針鋒相對。這種情況,一是因為法官可能受賄,站在對方立場說話;再一個是,法官從策略角度來講,他聽一方律師的意見,對方不在場,避免一面之詞,要扮演對方的角色,來進行一場辯論,其目的是了解真相,尋求公正,當然也不排除在調解的時候壓你一把。不要因為這個對法官怒發沖冠,對立起來。當然也有一種法官,看卷後,確實會有先入為主的認識,不善於掩飾自己的觀點,在面對律師時把自己的觀點流露出來了,這樣的法官是最可愛的,很淳樸的。這樣的法官,律師更不能把他當敵人,這更容易成真正的好朋友。知道他在想什麼才知道怎樣去應對,怎樣去組織證據,不要拘泥於去探究沒有說服法官的原因,法官很多時候會受到政策或上級的干擾,不能因此對他本人產生成見,要辦一個案子交一個朋友,而不是給自己添一堵牆,有的律師就做的很好,就是因為與人為善,善交朋友。律師就是要把法官當做自己的盟友,本來對方當事人一方已經是對立面了,更沒有必要與法官相悖。 要想交到層次較高的朋友,很重要的一點是自身要具備較高的素質,自身的素質達不到,這樣在法官的眼裡也會受鄙視。律師作為一個沒有公權力支撐的社會角色,要想與法官平等交流,就要憑借自身較高的素質。通過在與法官的溝通交談中,就能感知案件的走向。律師自身強大,自身修養較高,有人格魅力,才能有希望結交到良師益友,此外,不要指望與所有的法官結交,總有遠近之分,法官與律師交往也有選擇性,要考慮安全性,不可能結交那些心無城府的人,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法官與律師的交流不排除出於善意的相互幫忙,特別是在個人生活方面,比如買車買房子女入學等等方面,憑借自己的資源為別人方便,這與行賄受賄是有明顯區分的。 再有,要不吝於贊美法官,無論是公共場合還是私人社交場合要去肯定法官,可能這些贊美有助於其升遷,關系自然拉近。還可以組織一些有益的活動,例如踢足球、旅遊之類的活動,都能增進關系。在中國做律師,水至清則無魚,單純,不能與法官只有純粹的業務關系,肯定是要建立個人關系。 最後,也是很重要的一點,與法官的交往要保持低調,不能到處炫耀,否則法官會提防你,把你拒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