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訴法院歸屬
『壹』 關於起訴的法院所轄地問題
民訴規定原告就被告
北京管轄
看你有沒有合同
如果合同有約定則在約定法院管轄
『貳』 債權人怎樣起訴債務人的債務人起訴歸屬哪個法院管轄
1、債權人起訴債務人的債務人,沒有特殊之處,只要符合《合同法》第73條的規定,直接起訴就可以了。起訴歸被告人住所地法院管轄。
2、債權人起訴債務人的債務人,實質上就是代位權訴訟,債權人行使的是代位權,債務人的債務人叫次債務人。
3、《合同法》第73條規定:」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這就是關於代位權的法律規定。
4、最高人民法院《適於適用合同法的解釋一》第11條規定:「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提起代位權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
(二)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
(三)債務人的債權已到期;
(四)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
5、最高人民法院《適於適用合同法的解釋一》第14條規定:「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提起代位權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叄』 起訴一定要去被告所屬法院嗎
民事訴訟的法院管轄權,一般是原告就被告的原告原則,但也可以有條件的就原告的所在地提起訴訟。
《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二十二條
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四條
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五條
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六條
因公司設立、確認股東資格、分配利潤、解散等糾紛提起的訴訟,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七條
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八條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九條
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事故發生地或者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條
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損害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碰撞發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達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一條
因海難救助費用提起的訴訟,由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達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二條
因共同海損提起的訴訟,由船舶最先到達地、共同海損理算地或者航程終止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三條
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四條
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第三十五條
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肆』 向法院起訴能在原告歸屬法院起訴嗎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的情形是:(1)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2)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3)對正在被勞動教養的人提起的訴訟;(4)對正在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上述規定中的身份關系,是指與人的身份相關的各種關系,如婚姻關系、親子關系、收養關系等。
《民訴意見》規定的情形是:(1)被告一方被注銷城鎮戶口,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2)追索贍養費案件的幾個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轄區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轄;(3)非軍人對軍人提出的離婚訴訟,如果軍人一方為非文職軍人,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轄;(4)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1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轄;夫妻雙方離開住所超過1年,被告無經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居住地的法院管轄。
如果是合同糾紛,合同約定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是可以的,房地產是專屬管轄,房產地法院管轄。
『伍』 合同糾紛法院歸屬地
合同糾紛復訴訟歸屬地的確制定方式有以下幾種:
1、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關於合同糾紛,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轄權,當事人應向這兩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合同當事人為了防止可能發生的合同糾紛,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3、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合同的雙方當亊人選擇管轄的協議不明確或者選擇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人民法院中的兩個以上人民法院管轄的,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確定管轄。」
『陸』 起訴的時候應該向哪裡的法院起訴,是被告所在地嗎
對一般的民事案件,應該向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如果被告的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應向被告經常居住地法院起訴;如果被告是法人或其他組織,則應向該單位所在地法院起訴;如果被告是數個,可向任何一個被告所在區域的法院起訴。
『柒』 受理法院都不是原告和被告歸屬地怎麼辦
合法地擁有管轄權是法院正確地行使審判權的前提與基礎。正確地界定管轄,可以使各級人民法院和同級人民法院明確各自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職權范圍,及時、正確地行使審判權,也有利於當事人正確有效地行使訴權,使其合法權益得到及時保護。這就要求法律對這一問題的規定既要明確又要有一定的靈活性。由於案件管轄的復雜性和當事人認識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就案件的管轄問題要發生爭議,即管轄權異議。所謂管轄權異議,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依法提出該人民法院對本案無管轄權的主張和意見。與管轄權異議相對應的是人民法院就管轄權異議作出裁定的義務。
我國《民事訴訟法》對管轄權異議的規定條文較少。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結合審判實踐,筆者認為,我國的民事訴訟管轄異議制度在不少方面存在爭議,在此斗膽提出,以求教於同仁。
一、 民事訴訟管轄異議權的主體
管轄異議權的主體即異議權人,是指享有向收受訴訟案件的法院主張該法院對本案沒有管轄權這一訴訟權利的爭訟主體。由於我國民事訴訟法對管轄異議權的主體范圍並未作出完全一致的明文界定等因素的影響,實踐中對誰有權提出管轄異議理解不一,理論界對管轄異議權主體的范圍也存爭議。
傳統的民事訴訟理論認為,管轄權異議只能由被告提出,從而把有權提出管轄權異議的主體局限於被告。通常依據是:1、《民事訴訟法》規定「管轄權異議應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而只有被告才有權提交答辯狀;2、《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五條只規定了「被告對人民法院管轄不提出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承認該人民法院為有管轄權的法院」;3、原告主動向法院起訴,應推定原告對收受訴訟案件的法院對本案的管轄權無異議;4、1990年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第三人能否對管轄權提出異議問題的批復》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6條均否定了第三人享有管轄異議權。
『捌』 關於法院起訴,選擇歸屬地的問題
具體的管轄要看你的案件的性質和什麼類型的案件來決定的,你的提問材料不足無法斷定,一般民事的原則是"
"
原告就被告"
被告的戶籍所在地,但是戶籍與經常居住地一一致的,經常居住地視為住所,<
民事通則>15條規定的,如果符合15條規定,你和他在同一地方工作,原則上可以在當地法院起訴.
『玖』 打官司歸屬地的規定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公司設立、確認股東資格、分配利潤、解散等糾紛提起的訴訟,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事故發生地或者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損害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碰撞發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達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海難救助費用提起的訴訟,由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達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共同海損提起的訴訟,由船舶最先到達地、共同海損理算地或者航程終止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拾』 欠款起訴是在原告所在地法院還是被告所在
民間借貸糾紛,既可以在原告所在地的法院起訴也可以在被告所在地的法院起訴要求還款。內
《民事訴訟法》容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10)起訴法院歸屬擴展閱讀
起訴大概的程序如下:
1、寫好起訴書。
2、攜帶證據和起訴書到法院立案並交訴訟費。
3、法院審查確定受理後就會開庭審理。
4、法院判決。
5、執行判決。
民事案件審理時間: 簡易程序3個月內審結,普通程序6個月內審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