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追加共同原告
❶ 法院什麼情況下,主動追加共同被告
《民訴來法》解釋第57條,被告源有權申請追加共同被告。
原告是否同意追加。由於法律賦予原告選擇確定被告的訴訟權利,那麼訴誰、不訴誰應當尊重原告的意見。對於被告提出追加共同被告的申請,人民法院經審查認定確屬必要的共同訴訟遺漏了當事人的,應當行使法官釋明權,告知原告並徵求其意見。
原告同意追加的,裁定準許;原告不同意追加的,可以借鑒行政訴訟法的規定訴訟中,列為第三人參與訴訟。
(1)法院追加共同原告擴展閱讀: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有的被告人直接實施行為致被害人損傷,有的雖然前往犯罪現場卻未實施直接導致被害人損傷的行為或者雖然實施了行為但其所實施的行為明顯不足以導致被害人損傷,還有的並沒有前往犯罪現場但卻通風報信、出謀劃策、提供作案工具等。
只要他們的犯罪行為與犯罪結果存在某種因果關系,而且具備完全行為能力,均應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
由於被告人在刑事上的責任能力與其在民事上的責任能力的年齡界限並不一致,因此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被告人是否具有完全行為能力應參照民事責任能力的年齡的界限來認定。如果被告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那麼他是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義務主體,即是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
❷ 如果原告只起訴共同被告中的一人或者數人時,法院是否應當依職權追加其他共同被告
【】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人民法院追加當事人應當以書面形式通知。
❸ 請教行訴,法院在什麼情形下應當自行追加原告
人民法院在審理必要共同訴訟案件時,如必要共同訴訟原告未到庭的,可以追加原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七十條 在繼承遺產的訴訟中,部分繼承人起訴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他繼承人作為共同原告參加訴訟;被通知的繼承人不願意參加訴訟又未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人民法院仍應將其列為共同原告。
第七十三條 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二條的規定,通知其參加;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應當進行審查,申請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申請理由成立的,書面通知被追加的當事人參加訴訟。
第七十四條 人民法院追加共同訴訟的當事人時,應當通知其他當事人。應當追加的原告,已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可不予追加;既不願意參加訴訟,又不放棄實體權利的,仍應追加為共同原告,其不參加訴訟,不影響人民法院對案件的審理和依法作出判決。
❹ 行政訴訟中,法院可以直接追加原告嗎
可以。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通知
第17條 人民法院在第一審程序中,徵得原告的同意後,可以依職權追加或者變更被告。應當變更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變更的,裁定駁回起訴。
第18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派出機構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應以該行政機關為被告。但法律、法規對派出機構有授權的除外。
❺ 關於必要共同訴訟人的追加
人民法院對必要共同訴訟人的追加及其程序處理,是民事訴訟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問題,尤其是人民法院對在不同審判程序中追加必要共同訴訟人後的程序處理問題。對此,《民訴意見》作出了相應的具體規定。
《民訴意見》第58條規定:「人民法院追加共同訴訟的當事人時,應通知其他當事人。應當追加的原告,已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可不予以追加;既不願意參加訴訟,又不放棄實體權利的,仍追加為共同原告,其不參加訴訟,不影響人民法院對案件的審理和依法作出判決。」
《民訴意見》第183條規定:「必須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在一審中未參加訴訟,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予以調解,調解不成的,發回重審。發回重審的裁定書不列應當追加的當事人。 」
《民訴意見》第211條規定:「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人民法院發現原一、二審判決遺漏了應當參加的當事人的,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予以調解,調解不成的,裁定撤銷一、二審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法院對追加必要共同訴訟人的處理
在民事訴訟中,由於必要共同訴訟人之間存在不可分的權利義務關系,為了有利於對必要共同訴訟人一並作出合理的判決,必要共同訴訟人應當共同參加訴訟,也就是說,我國民事訴訟對於必要共同訴訟人確立了強制追加的制度,即只要遺漏了必要共同訴訟人,在一審程序中發現,可直接予以追加;在二審程序或者審判監督程序中發現,為了保證當事人上訴權的行使,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則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這里的原審人民法院指原來的第一審人民法院。當然,在追加共同訴訟人時,原告放棄其實體權利的,則不予追加。
❻ 法院示意原告追加共同被告是否合法與可行
1,兩個勞動關系
2,仲裁前置,不合法
3.應該不會,除非特殊情況
4。按法院的提示吧
不行的話,再從頭告乙公司,先仲裁,再起訴
❼ 法院如何追加必要共同訴訟的原告
法院發現必要共同訴訟人,一定要追加。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二條 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七十三條 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二條的規定,通知其參加;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應當進行審查,申請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申請理由成立的,書面通知被追加的當事人參加訴訟。
第七十四條 人民法院追加共同訴訟的當事人時,應當通知其他當事人。應當追加的原告,已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可不予追加;既不願意參加訴訟,又不放棄實體權利的,仍應追加為共同原告,其不參加訴訟,不影響人民法院對案件的審理和依法作出判決
❽ 法院公報:法院如何追加必要共同訴訟人(A01
您好,由於在必要共同訴訟中,訴訟標的具有同一性,法院只能合一審理和判決,當事人只能一同起訴或應訴,否則當事人將不適格;所以在起訴或應訴時,如果有部分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就需要追加當事人。當事人的追加,可以由法院依職權進行,也可以由法院根據參加訴訟的當事人的申請進行。根據《民訴意見》,如果在起訴時法院發現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應當通知其參加;當事人也可以向法院申請追加。但應當追加的原告,已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可不予追加;既不願意參加訴訟,又不放棄實體權利的,仍追加為共同原告,其不參加訴訟,不影響人民法院對案件的審理和依法作出判決。被追加的被告,如果不願參加訴訟的,法院一般可以對其缺席判決;但對符合拘傳條件的被告,則可以通過拘傳強制其到庭參加訴訟。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❾ 訴訟中可以追加原告的情形
第一種情形,法院依職權追加當事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二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之規定,在訴訟的過程中,法院為了更好地查清事實,法院會依職權追加第三人;法院認為遺漏了相關的原告或者被告,法院會釋明當事人申請追加或者依職權追加。
第二種情形,當事人向法院申請追加。這種情形最常見。在民事訴訟過程中,如果法院發現遺漏了相關當事人,為避免因依職權追加當事人可能帶來的風險等多種因素的考慮,法院往住會在訴訟過程中提醒或者要求當事人申請追加。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7條規定「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即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32條)規定,通知其參加;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應當進行審查,申請無理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理的,書面通知被追加的當事人參加訴訟。」 ,這一規定為當事人申請法院追加當事人提供了法律依據。
一審法院解決好追加當事人的工作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及時追加當事人,法院除了可以更好地查清事實,還可以更好地保護潛在訴訟參與人的正當權利,一個案子可以解決的糾紛沒有必要提起兩次訴訟,更好地節約訴訟資源。另外,一審及時追加當事人還可避免由於事實不清被二審法院發回重審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