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法官
❶ 誰有李星華的資料啊
我有
李星華:1911年11月,星華出生於樂亭縣大黑坨村,與母親趙紉蘭生活在一起。1918年夏,跟母親到北京,從此在父親身邊,一邊幫助母親料理家務,一邊上學。1927年4月,與父母一起被奉系軍閥張作霖抓捕,在獄中關押20多天。出獄第二天,竟是父親壯烈犧牲之日。自此輟學照顧母親和弟妹。1931年復學。1933年4月,為父親公葬奔走。5月,母親病故後,在艱難中挑起生活重擔。1937年在中法大學畢業。1940年與弟妹一起赴延安。新中國成立後,一直從事教學和民間文學研究工作。「文化大革命」中郁憤成疾,雙目失明,1979年病故,終年68歲。
李大釗
(1889~1927)
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樂亭縣人。1913年留學日本。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參加反對袁世凱的斗爭。
1916年回國,任《晨鍾報》主編。1918年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並參與編輯《新青年》,先後任北大評議會評議員,經濟、歷史等系教授。俄國十月革命後,1918~1919年,先後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新紀元》等著名論文,與陳獨秀創辦《每周評論》,積極領導了五四運動。
1919年8月寫《再論問題和主義》,批判了以胡適為代表的改良主義思潮。1920年春,和陳獨秀開始醞釀組建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織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10月,建立了北京共產主義小組。中國共產黨成立後,負責中共北京區委和北方區委的工作。在中國共產黨第二、三、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1924年1月,出席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幫助孫中山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為改組國民黨、實現國共合作起了重要作用。同年6月,作為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首席代表,赴蘇聯參加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1925~1926年,積極參加和領導了「首都革命」、「三·一八」運動,被北洋軍閥政府下令通緝。遂於1926年3月避入蘇聯駐北京大使館,繼續堅持斗爭。1927年4月6日,張作霖派軍警搜查蘇聯大使館,李大釗等60餘人被捕。28日慷慨就義。主要著作收入《李大釗文集》等。
李大釗就義後,京師警察廳勒令李大釗遺屬限期離京。1927年5月10日,李星華全家被迫回大黑坨村。她從此輟學,在農村照料重病的母親。一直到1931年的暑假,才又帶著弟弟和妹妹回到北京復學。第二年,她升入中法大學孔德學院高中部。生活無法維持時,她在父親朋友的關照下,勤工儉學、給學校刻印法文講義蠟版,每月補貼一些生活費用。1932年春天,她參加了黨所領導的反帝大同盟,同年夏天,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黨的地下革命工作。她借給學校刻印講義為掩護,為黨刻印革命傳單。掩護黨的地下工作者,參與營救被捕同志。1932年初冬,因情況變化,她失掉了黨的關系。第二年春天,把母親接到北京,准備安葬父親。1933年4月23日,在黨組織安排下,李星華同送葬隊伍一起把父親安葬於香山萬安公墓。安葬父親35天後,母親趙紉蘭病逝。她在親友的幫助下,將母親和父親並排葬在萬安公墓。這年暑假,李星華升入孔德學院社會科學系。1935年12月,李星華投入「一二·九」抗日救國運動。第二年她與賈芝結婚。1937年夏天,她由中法大學經濟系畢業。
1940年11月6日,幾經周折,到達陝北延安。到延安後,她選入延安魯藝文學系學習,之後就長期在延安中學教書。1942年,她參加了延安整風和大生產運動。1945年重新入黨。在保衛延安的戰爭中,她跟著學校輾轉於陝北的群山中,仍然備課教書,始終如一。1947年9月,隨學校東渡黃河,到晉西北的臨縣等地,參加了郝家坡等村的土改調查。全國解放後,李星華從延安回到北京,分別在師大女附中和馬列主義學院第二分院任教。1956年起,她開始從事民間文學工作。她在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民間文學》編輯部和采錄編選部負責民間故事采編工作。曾整理出版《白族民間故事傳說集》,受到了國內外民間文學工作者的好評。此集還譯為日文,在日本出版。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李星華一家受到殘酷迫害。因郁憤成疾,她雙目失明。在失明的情況下,堅持整理編輯《回憶我的父親李大釗》一書。
1979年11月27日,李星華病故於協和醫院。她去世後不久,《回憶我的父親李大釗》出版了,為讀者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
李星華創作的《十六年前的回憶》已編入小學課本。
十六年前的回憶
李星華
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親的被難日,離現在已經十六年了。
那年春天,父親每天夜裡回來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又出去了。有時候他留在家裡,埋頭整理書籍和文件。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
我奇怪地問他∶「爹,為什麼要燒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會兒,父親才回答∶「不要了就燒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麼!」
父親是很慈祥的,從來沒罵過我們,更沒打過我們。我總愛向父親問許多幼稚可笑的問題。他不論多忙,對我的問題總是很感興趣,總是耐心地講給我聽。這一次不知道為什麼,父親竟這樣含糊地回答我。
後來聽母親說,軍閥張作霖要派人來檢查。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才過了兩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閻振三一早上街買東西,直到夜裡還不見回來。第二天,父親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廳里去了。我們心裡都很不安,為這位工友著急。
局勢越來越嚴重,父親的工作也越來越緊張。他的朋友勸他離開北京,母親也幾次勸他。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這里的工作多麼重要。我哪能離開呢?」母親只好不再說什麼了。
可怕的一天果然來了。4月6日的早晨,妹妹換上了新夾衣,母親帶她到兒童娛樂場去散步了。父親在里間屋裡寫字,我坐在外間的長木椅上看報。短短的一段新聞還沒看完,就就聽見啪,啪……幾聲尖銳的槍聲,接著是一陣紛亂的喊叫。
「什麼?爹!」我瞪著眼睛問父親。
「沒有什麼,不要怕。星兒,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親不慌不忙地從抽屜里取出一支閃亮的小手槍,就向外走。我緊跟在他身後,走出院子,暫時躲在一間僻靜的小屋裡。
一會兒,外面傳來一陣沉重的皮鞋聲。我的心劇烈地跳動起來,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親。
「不要放走一個!」窗外一聲粗暴的吼聲。穿灰制服和長筒皮靴的憲兵,穿便衣的偵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擁而入,擠滿了這間小屋子。他們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們包圍起來。他們每人拿著一支手槍,槍口對著父親和我。在軍警中間,我發現了前幾天被捕的工友閻振三。他的胳膊上拴著繩子,被一個肥胖的便衣偵探拉著。
那個滿臉橫肉的便衣偵探指著父親問閻振三∶「是認識他嗎?」
閻振三搖了搖頭。他那披散的長頭發中間露出一張蒼白的臉,顯然是受過苦刑了。
「哼!你不認識?我可認識他。」偵探冷笑著,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夥,「看好,別讓他自殺,先把手槍奪過來!」
他們奪下了父親的手槍,把父親全身搜了一遍。父親保持者他那慣有的嚴峻態度,沒有向他們講任何道理。因為他明白,對他們是沒有道理可講的。
殘暴的匪徒把父親綁起來,拖走了。我也被他們帶走了。在高高的磚牆圍起來的警察廳的院子里,我看見母親和妹妹也都被帶來了。我們被關在女拘留所里。
十幾天過去了,我們始終沒看見父親。有一天,我們正在吃中飯,手裡的窩窩頭還沒啃完,聽見警察喊我們母女的名字,說是提審。
在法庭上,我們跟父親見了面。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爹!」我忍不住喊出聲來。母親哭了,妹妹也跟著哭起來了。
「不許亂喊!」法官拿起驚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於革命事業的信心。
「這是我的妻子。」他指著母親說。接著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這是我的兩個女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嗎?」法官指著我問父親。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親說出哥哥來,就這樣搶著說了。我不知道當時哪裡來的機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氣沖沖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塊木板狠狠地拍了幾下。
父親立刻就會意了,接著說∶「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個鄉下人。我的孩子年紀都還小,她們什麼也不懂。一切都跟她們沒有關系。」父親說完了這段話,又望瞭望我們。
法官命令把我們押下去。我們就這樣跟父親見了一面,匆匆分別了。想不到這竟是我們最後的一次見面。
28日黃昏,警察叫我們收拾行李出拘留所。
我們回到家裡,天已經全黑了。第二天,舅老爺到街上去買報。他是從街上哭著回來的,手裡無力地握著一份報。我看到報上用頭號字登著「李大釗等昨已執行絞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團雲霧,昏倒在床上了。母親傷心過度,昏過去三次,每次都是剛剛叫醒又昏過去了。
過了好半天,母親醒過來了,她低聲問我∶「昨天是幾號?記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又哭了,從地上撿起那張報紙,咬緊牙,又勉強看了一遍。我低聲對母親說∶「媽,昨天是4月28日。」母親微微點了一下頭。
❷ 最高人民法院的歷任院長分別是誰
1、沈鈞儒(1949年10月—1954年9月)
浙江嘉興人,字秉甫,號衡山。清末進士。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參加辛亥革命。1912年加入中國同盟會。五四運動期間,撰文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曾任國會議員、廣東軍政府總檢察廳檢察長、上海法科大學教務長。
2、董必武(1954年9月—1959年4月)
董必武(1886年3月5日-1975年4月2日),原名董賢琮,又名董用威,字潔畲,號壁伍。湖北黃安(今紅安)人。曾任中共六屆中央委員,七、八、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
3、謝覺哉(1959年4月—1965年1月)
謝覺哉(1884年4月27日——1971年6月15日),字煥南,別號覺哉,亦作覺齋。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法學家和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法學界的先導、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4、楊秀峰 (1965年1月—1975年1月)
楊秀峰(1897年2月27日—1983年),原名碧峰,字秀林。1897年出生於直隸省(河北)遷安縣楊團堡村的一個書香門第。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教育家、法學家,我國公安政法戰線的傑出領導人。全國解放後,任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高教部部長,教育部部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5、江華 (1975年1月—1975年3月)
江華(1907年8月1日-1999年12月24日),原名虞上聰,曾用名「黃琳、黃春」,瑤族,1907年8月1日出生,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大石橋鄉鷓鴣塘村人。曾任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第一書記、浙江省政協主席、浙江省軍區政委、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庭長。1975年1月-1978年3期間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6、江華 (1975年3月—1983年6月)
江華(1907年8月1日-1999年12月24日),原名虞上聰,曾用名「黃琳、黃春」,瑤族,1907年8月1日出生,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大石橋鄉鷓鴣塘村人。曾任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第一書記、浙江省政協主席、浙江省軍區政委、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庭長。1975年1月-1978年3期間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7、鄭天翔(1983年6月—1988年4月)
鄭天翔(1914.09.09~2013.10.10),男,曾用名鄭庭祥,內蒙古自治區(原綏遠省)涼城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政法戰線的傑出領導人,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中共第七次、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8、任建新 (1988年4月—1993年3月)
任建新,1925年8月生,山西汾城(今襄汾)人,194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工作,北京大學工學院化學工程系肄業,律師。曾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9、任建新 (1993年3月—1998年3月)
任建新,1925年8月生,山西汾城(今襄汾)人,194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工作,北京大學工學院化學工程系肄業,律師。曾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10、肖揚 (1998年3月—2003年3月)
男,漢族1938年8月生,廣東河源人,196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1月參加工作,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畢業,大學學歷。2008年12月被推選為中國法官協會名譽會長。中共第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
11、肖揚 (2003年3月—2008年3月)
男,漢族1938年8月生,廣東河源人,196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1月參加工作,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畢業,大學學歷。2008年12月被推選為中國法官協會名譽會長。中共第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
12、王勝俊 (2008年3月—2013年3月)
王勝俊,男,漢族,1946年10月生,安徽宿州人,1968年9月參加工作,197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合肥師范學院歷史系畢業,大學學歷。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曾任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13、周強 (2013年3月—2018年3月)
周強,男,漢族,1960年4月生,湖北黃梅人,1976年8月參加工作,197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西南政法學院研究生院民法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法學碩士學位。現任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審判委員會委員,首席大法官。
14、周強 (2018年3月—今)
周強,男,漢族,1960年4月生,湖北黃梅人,1976年8月參加工作,197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西南政法學院研究生院民法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法學碩士學位。現任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審判委員會委員,首席大法官。
❸ 林文棟為什麼殺法官
當林文棟等五人駕車行駛至貴陽市延安西路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門口時,回發現被害答人高某和李某(兩人系來自畢節的青年法官)在人行道上行走,便商定停車對二人實施搶劫,並進行了分工。後楊勝才、李青松上前將李某踢倒並予以控制。林文棟、王江上前踢打高某,高某反抗並欲逃跑。趙國福見狀上前攔住高某,林文棟、王江分別持隨身攜帶的獵刀朝高某的腰、背部及大腿、臀部等處捅刺,致高某左側股動靜脈斷裂造成失血性休剋死亡。林文棟、王江、趙國福、楊勝才、李青松劫取高某、李某的現金人民幣1700元,後駕車逃離現場。
❹ 法官能加入民盟嗎
可以的。
最好的例子就是,高敦,1968年出生,1990年畢業於延安大學,2001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現為東營區人民法院一級法官、民盟東營市委委員,民盟西城第一支部主任委員
❺ 中國革命發源地延安有正義法官嗎
肯定有正義法官,延安那麼大,不可能沒有一個正義的法官,每一個地方都有正義法官的。
❻ 為什麼香港法官判死刑要帶黑紗
最初在審判江青的過程中,各種建議都有,建議判江青死刑的同志佔大多數,至於怎麼處置江青的確很讓人傷腦筋,尤其是他。

後來的事實證明,關於陳雲對待的處理方式,在國內外取得了極好的作用,陳雲以超人的勇氣,頂住壓力做出了影響後世的英明決議。
❼ 我2014年在陝西延安安塞起訴借錢的人,法官一直沒有通知我,但我的案子已經兩年前就結案了。我咋辦
你好
你起訴後是否提供了一個准確的送達地址和聯系方式呢,是開庭沒通知到你還是其他情況??
❽ 延安時王克功死後葬在什麼地方
黃克功案件1937年10月全面抗戰之際,曾立下赫赫戰功的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團級幹部黃克功,在逼迫延安公學女學生劉茜結婚不成的情況下,將其槍殺。案情細節:延安陝北公學不到20歲的女生劉茜一夜未歸。校方接到報告後,立即派人四處尋找,在延河岸邊的一塊大石頭旁邊找到了她的屍體。她身中兩槍,已經死亡。延安保衛處接到報案後,發了通報,很快就由下面反映上來兩條重大線索。一條是劉茜同宿舍的同學反映,出事前那天晚上,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第六大隊大隊長黃克功前去找她談話,約她到延河岸邊散步談心。因為劉茜原來就在黃克功任隊長的抗大第四大隊學習,兩人關系過從甚密,後來成了戀人,關系也公開化,因此黃克功約她外出談心也並不是第一次。另一線索,就是黃克功的警衛員舉報自己的首長形跡可疑。他發現首長(黃克功)天剛亮就爬上抗大六大隊所在地鳳凰山上的一垛高牆向城外河邊眺望,給他擦槍的時候,發現他的手槍有剛發射未久的痕跡,給他洗衣服的時候,發現衣服上有新鮮血跡。警衛員感到事情重大,於是向保衛部作了匯報。領導同志立即找黃克功談話。這時的黃克功已經恢復了理智,承認劉茜是自己所殺,並毫無保留地從頭到尾坦白了自己的殺人罪行並提出接受依法判處。案發後,抗大校長羅瑞卿、政治部副主任胡耀邦通過搜集證據,初步將黃克功確定為重大嫌疑人。此時,黃克功已經率領部下奔赴抗戰前線,部隊已經行至黃河邊。是讓有重大犯罪嫌疑的黃克功上前線殺敵?還是將其繩之以法?最終,抗大決定帶回黃克功,將案件查個水落石出。負責審理黃克功案件的法官雷經天,面對紅軍的功臣、曾經有救命之恩的戰友,選擇了公開審理的形式:參加審判法庭旁聽的有來自部隊、機關、學校的代表2500多人。5名審判員既有法官又有群眾,既有黃克功的戰友,也有劉茜的同學。案件在延安引起很大的影響,許多人為黃克功說情,因為1935年有一個現成的案例:國民黨將領張靈甫槍殺了妻子,僅判十年刑期,1937年抗戰爆發後,蔣介石讓張靈甫戴罪立功上前線殺敵。作為公訴人的胡耀邦,在公審會上申明了法律的尊嚴,並且提出將黃克功判處死刑的訴訟請求。但在最後合議案件時,審判員之一、黃克功的戰友李興國堅決反對判處死刑,並拿出瑞金時期的紅軍條例,認為據此可以減輕立下戰功的黃克功的刑罰。黃克功也提出「拿一挺機槍死在沖鋒的路上」的請求。作為審判長,雷經天不但讓李興國充分表達意見,而且堅持從法律角度與之辯論,「今天我們不依法槍斃黃克功,就是槍斃了共產黨的未來」。他認為在法律面前,立下戰功的將軍與柔弱的女學生之間是平等的。同時,雷經天也充分尊重黃克功的權利,幫助黃克功捎信給軍委主席毛澤東請求赦免。「戰時軍人有請求赦免的權利,我要充分尊重他的權利。」雷經天說。不過毛澤東沒有赦免黃克功,堅持依法判決。最終黃克功被宣判死刑並立即執行。
❾ 延安寶塔區法院為什麼不執行被告三個被告都有能力啊,一個還是企業那。
到延安市中級法院執行局投訴,督促盡快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