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到法院誣告

到法院誣告

發布時間: 2022-02-11 20:24:08

① 有人在法院誣告我,我該怎麼辦

你好。
我國民法和和刑法均對誣告陷害等行為的責任和處罰作出了相關規定,如果後果尚不嚴重,可以通過訴訟方式要求被告(誣告人)承擔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如果後果嚴重,例如被誣告的人因此被公安機關採取拘留等措施甚至被逮捕的,則誣告人將涉嫌犯罪,應承擔刑事責任,此外,這種情況下,有關執法機關,例如公安局、監察院等,還有可能承擔國家賠償責任。
本案中,對方證據和起訴書不一致的情況下對你提起訴訟,已構成誣告,你可視後果嚴重程度(是否被拘留),向對方提出訴訟追究其民事責任,或指控其涉嫌誣告陷害犯罪,對其追究刑事責任。
既然他的起訴書和證據不一致,法院一定會公正的處理。你要及時尋找充分的證據證明自己是被誣陷的。
假如法院判你敗訴。你可申請上訴。在民事訴訟中如果對方採取侵害他人名譽的方式誣告的話那你可以起訴對方侵犯名譽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② 有人誣告我打她.到法院告我,怎麼辦

你不需要舉證,如果對方要證明你們打了他,是由他舉證,僅憑一根鐵棍,法院很難認定你打了他

③ 被人誣陷!可以到法院起訴嗎

保留相關他誹謗的證據,如錄音、錄像、聊天記錄等等,可以告他誹謗,已侵犯他人名譽權

④ 被人冤枉誣告怎麼辦能起訴嗎

被人冤枉誣告,如果涉嫌犯罪就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不構成犯罪,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向法院起訴。
被誣告的人可以到公安機關報警處理,依法追究對方的刑事責任並要求對方恢復名譽,消除影響並給予賠償。
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幹部、群眾,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構成本罪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捏造的事實必須是他人的犯罪事實,如果捏造的事實不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則不構成本罪;
2、不僅捏造了他人的犯罪事實,而且將捏造的犯罪事實向有關機關進行了告發;
3、誣告陷害的行為必須是明確的對象;
4、誣告陷害情節嚴重的,這里所規定的「情節嚴重」,主要是指捏造的犯罪事實情節嚴重,誣陷手段惡劣,或者社會影響惡劣等。
只要誣告陷害的行為符合以上條件,不論被誣陷人是否受到刑事處罰,都不影響本罪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 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⑤ 法院受理誣告陷害罪嗎

誣告陷害是刑事罪(一般被告造謠能夠引起原告承擔3年以上刑事責任,比如被告說你有QJ罪並在縣城宣傳,那麼你可以去派出所立案)估計你說的是誹謗罪,是親告的自己的去法院立案

⑥ 被人誣告,現在到了法院這一步,該怎麼辦

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如果是民事案件,應該出庭應訴,否則法院缺席判決。

⑦ 被誣告了怎麼去法院報案

一、被人誣告,如果後果尚不嚴重,可以通過訴訟方式要求被告(誣告人)承擔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1、再審申請人是自然人的,應提交身份證明復印件;再審申請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復印件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書。委託他人代為申請的,應提交授權委託書和代理人身份證明。

2、如果後果嚴重,可根據《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司法機關認定該條規定的犯罪是誣告陷害罪。

二、誣告罪的立案標准

1、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行為。「捏造」,是指無中生有,虛構犯罪事實,意圖使被誣告者受到錯誤偵查、起訴、審判

2、按照有關規定,行為人涉嫌誣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一是捏造的犯罪事實情節嚴重的;二是誣告陷害的手段惡劣的;三是嚴重影響了司法機關的正常工作的;四是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7)到法院誣告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法規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舉報。

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控告。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都應該接受。

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

其他規定

報案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形式提出。屬於口頭報案的,接待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報案人簽名或蓋章。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不予立案。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公民個人報案,應按事件的性質和法定的案件管轄范圍及時向有關司法機關報案。

⑧ 我被誣告了收到法院傳票

1、收到法院傳票一定要按時去走程序。。。
2、要理清她為何要起訴你,你有什麼證據在她手上嗎?建議找個彼此熟悉的朋友從中協調了解下情況,如果她提出的要求可以滿足,就盡量私下解決,不然按法院走程序對你也不利。
3、直接聘請律師介入,調查取證,收集有利證據,把損失降到可控的范圍內。
祝好!

⑨ 如果有人到法院惡意提起訴訟,誣告我,我應該怎麼辦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你的問題是如果有人到法院惡意的提起訴訟,呼告你,你該怎麼辦?

那麼個人覺得這個你不需要做什麼意外的打算了啊?那麼因為他是誣告你,他拿不出證據的,對不對?那麼到時候你可以反咬一口啊,告訴他是得把你的事給放罪啊她你可以告訴她是

因為他純粹是無中生有,他們就是北方啊,那麼到時候你就反咬他一口啊,不要怕啊,不要怕,有他有錢沒什麼了不起,法律是公正的

以上是個人對你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也希望你能夠採納

下面是手機使用小常識送給你,希望你能喜歡

手機使用知識
手機,在一天當中與我們形影不離,生活中處處都會有手機的影子,從早晨起床一直到晚上入睡,手機一直陪伴在身邊。打電話、上網、拍照、發微博,手機簡直無所不能,但是如果不能正確使用手機,就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危害。今天雲手機就給大家說說,使用手機對於我們的健康都有哪些傷害和需要注意事項。

一、盡量少把手機放兜里

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將手機放在自己的衣兜里邊吧。其實這種做法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很大的危害。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匈牙利科學家發現,經常攜帶和使用手機的男性的精子數目可減少多達30%。醫學專家指出,手機若常掛在人體的腰部或腹部旁,其收發信號時產生的電磁波將輻射到人體內的精子或卵子,這可能會影響使用者的生育機能。英國的實驗報告指出,老鼠被手機微波輻射5分鍾,就會產生DNA病變;人類的精、卵子長時間受到手機微波輻射,也有可能產生DNA病變。因此,我還是建議大家把手機放在包包里,盡量遠離離腰、腹部,因此,手機使用者要盡量讓手機遠離腰、腹部,當使用者在辦公室、家中或車上時,最好把手機擺在一邊。

二、撥打電話時間不宜過長

當人們使用手機時,手機會向發射基站傳送無線電波,而無線電波或多或少地會被人體吸收,這些電波就是手機輻射。一般來說,手機待機時輻射較小,通話時輻射大一些,而在手機號碼已經撥出而尚未接通時,輻射最大,輻射量是待機時的3倍左右。這些輻射有可能改變人體組織,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並且手機長時間與耳部、臉部接觸時可能導致皮膚出現過敏反應,產生一種叫做「手機皮膚炎」的紅色或發癢的疹子。所以我希望大家盡量少用手機撥打電話,如果撥打也盡量較少通話時間,或者選擇用耳機接聽電話,減少輻射都腦部的直接傷害。不過還是推薦用戶最好在有座機的情況下,使用座機撥打電話。

三、廁所玩手機要小心

廁所玩手機,手機會沾染大量細菌。而且當你一不小心的時候將手機掉進馬桶里,那就悲劇了。不過如果手機一進水,請切記不要作任何按鍵動作,尤其是關機(一按任何動作,水馬上會跟著電路板流串),正確的方法為馬上打開外蓋,直接將電池拿下,直接強迫斷電,可保主機板不被水侵襲。小編建議大家蹲坑的時候還是盡量不要使用手機啦,就算沒有掉進馬桶里,在公司耽誤其它同事上廁所也是不好的。

四、吃飯不宜玩手機

如果大家邊吃邊玩對消化系統十分不好,因為注意力分散,食物不經咀嚼下咽造成胃部負擔,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唾液分泌,而唾液和咀嚼是正常消化第一步,不到位會增加胃部負擔,久而久之會得胃病。再有手機上沾有帶有大量細菌,據英國研究人員與專家對國民使用手機現狀及30個手機樣品進行了調查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英國使用中的6300萬部手機中,有1470萬部手機存在健康威脅。平均一部手機攜帶的細菌量是男廁沖水柄細菌含量的18倍。並且許多受測手機細菌攜帶量十分之高,足以導致使用者出現嚴重腹痛症狀。盡管這些細菌不會立刻讓人得病,但手機上攜帶的細菌量如此之高說明人們的衛生習慣堪憂,而且這也會成為其他細菌滋生的土壤。

五、當手機正在充電時 請勿接電話!

圖中並非是俺的手。而是印度一家保險公司任職業務經理的年輕人,,十幾天前在手機還接著充電器的時候接聽電話,過了幾秒大量的電流經過手機,這個年輕人被摔落到地面,家人發現時,手指燒傷,心跳微弱,並且已經失去意識。經緊急送到醫院後,醫生宣布到院死亡。行動電話是目前大家最常使用的現代發明。然而,我們也必須要警覺到儀器致死的危險。不管大家有沒有曾經充電撥打過電話,今後都要多加註意,盡量選擇不要再充電的時候撥打電話,畢竟生命只有一次。

熱點內容
道德犯罪案 發布:2025-05-26 09:06:19 瀏覽:182
動漫公司辦公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6 09:03:13 瀏覽:922
物業公司配電室操作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6 08:51:14 瀏覽:914
行政法對盤問的規定 發布:2025-05-26 08:51:11 瀏覽:205
建材市場商戶裝修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6 08:50:14 瀏覽:609
法治身邊 發布:2025-05-26 08:38:21 瀏覽:481
中央民法典宣講 發布:2025-05-26 08:37:12 瀏覽:190
合夥開公司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6 08:24:52 瀏覽:671
銀行規章制度執行情況總結 發布:2025-05-26 08:11:40 瀏覽:961
中國刑法專家 發布:2025-05-26 08:10:13 瀏覽: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