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訴前財產保全的管轄法院

訴前財產保全的管轄法院

發布時間: 2022-02-15 12:18:04

1. 訴訟中財產保全的管轄法院

因訴訟中財產保全錯誤提起訴訟的,由作出財產保全的法院管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八條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大多數情況下,法院都會按照第二十八條處理管轄異議,但是有個別法院認為訴中財產保全與訴前財產保全是同一性質,雖然沒有明確規定,但應當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申請訴前保全後沒有在法定期間起訴或者申請仲裁,給被申請人、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引起的訴訟,由採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管轄。

當事人申請訴前保全後在法定期間內起訴或者申請仲裁,被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因保全受到損失提起的訴訟,由受理起訴的人民法院或者採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管轄。

(1)訴前財產保全的管轄法院擴展閱讀

根據《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二款: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那麼不管訴前還是訴中都受到級別管轄的約束,級別管轄的規定就應當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調整高級人民法院和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商事案件標準的通知》(法發(2015)7號)來確定。

2. 訴前財產保全怎麼確定管轄權

法律分析:訴前財產保全是利害關系人因緊急情況,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一條 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3. 經濟糾紛訴前財產保全管轄權是怎麼界定的

訴前財產保全由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不動產在不動產所在地,動產在對訴訟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法律依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訴前財產保全,由當事人向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請。

在人民法院採取訴前財產保全後,申請人起訴的,可以向採取訴前財產保全的人民法院或者其他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

當事人申請訴前財產保全後沒有在法定的期間起訴,因而給被申請人造成財產損失引起訴訟的,由採取該財產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經濟審判工作中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若干規定(1994人民法院在審理國內經濟糾紛案件中,如受訴人民法院對該案件沒有管轄權,不能因對非爭議標的物或者對爭議標的物非主要部分採取訴前財產保全措施而取得該案件的管轄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經濟糾紛案件級別管轄的復函》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申請,採取訴前財產保全措施後,當事人又向該法院起訴的,該法院沒有管轄權的,應告知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

在人民法院採取訴前財產保全後,申請人起訴的,應當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採取訴前財產保全的人民法院對該案有管轄權的,應當依法受理;沒有管轄權的,應當及時將採取訴前財產保全的全部材料移送有管轄權的受訴人民法院。

望採納。

4. 訴前財產保全後,向哪個法院起訴

採取了訴前保全措施的法院並不表明其就具有審理的管轄權。

5. 訴前保全的管轄

法律分析:訴前財產保全,由當事人向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請。在人民法院採取訴前財產保全後,申請人起訴的,可以向採取訴前財產保全的人民法院或者其他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當事人申請訴前財產保全後沒有在法定的期間起訴,因而給被申請人造成財產損失引起訴訟的,由採取該財產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五十二條 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在採取訴前保全、訴訟保全措施時,責令利害關系人或者當事人提供擔保的,應當書面通知。利害關系人申請訴前保全的,應當提供擔保。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的,應當提供相當於請求保全數額的擔保;情況特殊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處理。申請訴前行為保全的,擔保的數額由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在訴訟中,人民法院依申請或者依職權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當事人是否應當提供擔保以及擔保的數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 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6. 在人民法院採取訴前財產保全後,申請人起訴的,哪個法院有管轄權

如果被打傷的人達到輕傷以上程度,屬於刑事案件。根據刑法規定,由犯罪地中級人民法院管回轄。
如果尚未答構成犯罪,則屬於民事侵權,由侵權行為地法院管轄,又因為你這個應該不屬於「重大涉外案件」,因此由當地基層法院管轄即可。

7. 訴前財產保全與起訴後管轄法院不一致的處理

由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將案件和財產保全申請費一並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前財產保全幾個問題的批復 》
二、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受理申請人的起訴後,發現所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將案件和財產保全申請費一並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
案件移送後,訴前財產保全裁定繼續有效。
因執行訴前財產保全裁定而實際支出的費用,應由受訴人民法院在申請費中返還給作出訴前財產保全的人民法院。

8. 訴前財產保全的申請應向哪個法院提出該法院能否因採取訴前財產保全措施而取得整個案件的管轄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頒布時間 1992-7-14)第31條,訴前財產保全,由當事人向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請。 在人民法院採取訴前財產保全後,申請人起訴的,可以向採取訴前財產保全的人民法院或者其他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 關於如何理解《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1條第2款的批復(執行日期:1998-4-2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1條第2款的規定是指:在人民法院採取訴前財產保全後,申請人起訴的,應當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採取訴前財產保全的人民法院對該案有管轄權的,應當依法受理;沒有管轄權的,應當及時將採取訴前財產保全的全部材料移送有管轄權的受訴人民法院。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舊版 發布:2025-05-25 00:49:48 瀏覽:379
李犁律師 發布:2025-05-25 00:49:37 瀏覽:895
公司員工體檢是法律必須的嗎 發布:2025-05-25 00:48:59 瀏覽:902
創辦網站法律咨詢 發布:2025-05-25 00:43:59 瀏覽:338
公司不給休年假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5-25 00:34:31 瀏覽:536
司法部的故事 發布:2025-05-25 00:29:04 瀏覽:857
行政法淵源的發展 發布:2025-05-25 00:27:49 瀏覽:409
刑法發票 發布:2025-05-25 00:26:06 瀏覽:683
下列關於商法特徵表述不正確的是 發布:2025-05-25 00:21:28 瀏覽:304
高校幹部選拔任用條例 發布:2025-05-25 00:20:55 瀏覽: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