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張金法官

張金法官

發布時間: 2022-03-05 14:02:25

㈠ 《法官的妻子》主要講了什麼

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以色列有一戶人家,家中只有兄弟兩人,哥哥是一位執法官的大法官,弟弟卻是一位游手好閑的壞蛋。大法官到了結婚年齡,娶了一位如花似月、賢淑善良且頗能忍耐的妻子。從此,二人恩恩愛愛地生活。

但天有不測風雲。自從大法官娶了如此美麗的妻子,弟弟除了羨慕嫉妒之外,心裡還常常想調戲嫂子,但他又怕大法官懲罰他。因此,他苦苦壓抑自己的慾望。

有一天,大法官鬼使神差地想去耶路撒冷朝聖。便將一切事務交給弟弟掌管,還叮囑他要照顧好他的嫂子。然後,便踏上了朝聖的旅程。

無恥之極的弟弟終於等到機會了,便欣然答應。心裡不知有多高興呢。

哥哥走後的當天晚上,弟弟就來到嫂子的住處。看到嫂子後,人面獸心的弟弟對嫂子說:

「嫂子,哥哥走後,你獨自忍受這漫漫長夜,實讓我心裡不忍,還是讓我來陪陪你吧?」

說著,張開雙臂,色狼般地向嫂子撲去。

嫂子是一位恪守婦道的貞潔女子,怎會允許自己做這種不道德的行為呢,何況還是自己的小叔子。因此,她立刻閃到一邊,並溫言勸告弟弟。但此時的弟弟已經被色慾沖昏了頭,仍對嫂子百般調戲,動手動腳。最後,他竟抱住嫂子不放。嫂子再也忍耐不住了,伸出玉手,狠狠地抽了小叔子一個嘴巴。弟弟頭腦一下清醒不少,失望而又羞愧地走出房去。

回到自己的住處,小叔子害怕嫂子將自己的無恥行為告訴哥哥,整夜輾轉難眠,絞盡腦汁,想著脫身之策。最後,他決定來個惡人先告狀。

第二天黎明時分,他立刻找到幾個狐朋狗友,請他們做證,硬說他嫂子與人私通,敗壞門風,並且將嫂子捆綁起來,押送到國王那裡。

嫂子對此無動於衷,也不辯解。因為她深信,身正不怕影子斜,所有的陰謀終會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昏庸的國王親審此案,見法官的妻子沉默不語,便判她受石擊刑。

於是,差役在郊外給她挖了個大坑,並讓她坐在坑裡。隨後,善良而又無知的人們就拿起石頭,向這個可憐的女人打出。直打得她遍體鱗傷,慘不忍睹。但無知的人們仍毫不手軟。法官的妻子只是在坑中默默祈禱,忍受著鑽心的痛苦。沒有多久,她就被亂石埋葬了,人們也回城了,只留下那個埋人的亂石堆。

好人必有好報。夜幕降臨之時,法官的妻子漸漸地蘇醒過來,情不自禁地發出痛苦的呻吟聲。正巧,有一位從城市喝酒歸來的信徒經過亂石堆,聽到呻吟聲,開始時還毛骨悚然,繼而,仗著幾分酒勁,便朝石堆挪去。隨後,他扒開亂石堆,將法官的妻子背回家去,讓自己的妻子為她調治。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調養,法官的妻子又恢復了健康。那個好心人家正好有個四五歲的小孩,小孩與她特別投緣。白天里,在她身旁嬉戲玩耍;晚上,和她睡在一起。

不幸的事總是一件接著一件。有一次,她正陪著小孩在門口玩耍。正巧,村裡的混混從門口經過,見她雖衣著樸素,仍難掩其天生麗質。尤其是她那凸凹的身材,媚人的容顏,無一不使其痴迷。於是,壞蛋就上前百般調戲,但遭到法官的妻子的嚴辭拒絕,致使壞蛋懷恨在心。

在一個星月無光的夜晚,乘別人都熟睡之際,壞蛋偷偷地溜進她的房間,並拔出尖刀狠狠向她扎去,但幸又不幸的是,他正好扎在孩子的身上。壞蛋以為扎死了法官的妻子,便逃走了。

翌日天明,法官的妻子醒來,見孩子被人扎死,便驚慌失措地去報告女主人。

女主人聽後,悲痛欲絕,不分青紅皂白,一口咬定是法官的妻子殺死自己的孩子;撲上前去,狠毒地撕打她;打了一陣,她仍不解氣,又抄起木棍將法官的妻子痛打一頓。最後,又拿來菜刀,想讓法官的妻子血債血償。

千鈞一發之際,好心的男主人回來了,制止了妻子的報復,並百般的勸慰妻子,說孩子不是法官的妻子殺的。法官的妻子才死裡逃生,但她被趕出了家門。

自此,法官的妻子開始到處漂泊。

有一天,當她走過一個村口時,見一群村民正圍聚在一棵大村下議論紛紛。她上前一看,見一個人被綁在樹上,已經被折磨得憔悴不堪了。她經過打聽才知道,這個人犯了村規,村長正准備將他處死,或者販賣為奴呢。

於是,她掏出身上僅有的幾塊金幣,遞給村長,並請求他將那人放了。

村長接過錢,打量了她幾眼,然後命令村民給那個男人松綁。

那個男人被放以後,立刻跪在她的面前,向她懺悔自己的罪行,並立誓服侍她一生一世。村裡人見他誠懇的態度,知他已改惡向善。於是,村裡人給法官的妻子蓋了一座庵,讓她住在那裡。

自此以後,那個男子天天為她砍柴,給她燒飯。法官的妻子則隱身禪房,虔誠地膜拜靜修,直到大功告成。無論多麼重的病人,只要她看上一眼,立刻就生龍活虎起來。因此,她成了遠近聞名的神醫。

善惡有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也就在法官的妻子功成之時,陷害她的人先後都卧病在床。她的小叔子心口長了毒瘡,毒打她的那個女主人滿臉潰爛,那壞蛋更是悲慘,渾身長滿毒瘤,整天哀號不已。

看看大法官吧。當他從耶路撒冷朝聖回來,見妻子不在家,便急忙向弟弟打聽,弟弟卻撒謊說嫂子染病去世了。法官聽後,淚流不已,痛斥主的不公平。自此,他日益憂郁憔悴下去。

沒有多久,神醫的名號更響了,東西南北的病人都出找她看病。法官、好心的男主人以及壞蛋的家人都聽說了。於是,他們也不約而同地帶著病人前去求醫。

求醫的人太多了,人們都聚集在門外,耐心地等待神醫的問診。過了不一會兒,法官的妻子才戴著面紗,走出撣房門。她望著求醫的人們,一眼就認出了她的丈夫、小叔子和另外兩個壞蛋。看著消瘦的丈夫,她心疼不已。但沒有人認出她。

她沉思了一會兒,張口說道:

「怯除頑疾,必須坦白自己的罪行,只有虔誠的懺悔,才會有效。」

法官聽罷,勸弟弟說:

「弟弟,快誠心懺悔吧!別再堅持可惡的叛逆了,否則,就擺脫不了毒瘡的折磨,難道你沒聽主說過這樣幾句話嗎?主將好人和壞人都聚集在世上,但他們卻有明顯的差別。作惡造孽的人,地位卑賤且命薄如紙;而向善行樂的人,地位高貴,長命百歲。你快點醒悟吧,別在固執己見了。」

法官說完,弟弟淚流滿面,羞愧地說:

「哥哥,我對不起你。我趁你不在家,企圖調戲嫂子……」

於是,他把調戲、陷害嫂子的經過從頭到尾講了一遍,最後說:

「我罪大惡極,應受到報應。」

隨後,滿臉潰爛的女主人也懺悔了自己的罪過。

女主人說罷,滿身長瘤的傢伙也停止哀號,敘說了自己的罪過。

人們聽後,都無聲地詛咒三個人,然後又都注視著神醫。過了一會兒,只聽神醫道:

「主主宰著一切,然而主又是仁慈的,作孽者的懲罰,已經警告了世人,請主痊癒你的子民吧!」

法官自從神醫第一次說話,就有點驚訝。因此,神醫再一次說話時,他仔細端詳打量這位神醫。神醫也覺察了,便問她:

「你怎麼如此看我?」

法官悲傷地說:

「你的神態、舉止,很像我的妻子,因此才如此失禮。」

法官的妻子聽後,猶豫了一會兒,才摘掉面紗。法官一下子就認出了她。夫妻終可長相廝守了。

法官的弟弟、壞蛋和那個女子也認出了她,他們立刻跪扶在地,苦苦哀求法官妻子的諒解;三人虔誠地發誓,誓死守衛法官的妻子。法官的妻子寬恕了他們,他們便立刻痊癒了。

㈡ 大法官的歷任

·第一屆大法官(37-47)
燕樹棠向哲濬(38.4.1-47.9)黃又昌魏大同(38.4.1-47.9)張式彝(37.7-37.11)蘇希洵(38.4.1-47.9)李伯申(37-40)夏勤(38.4.1-39.9)胡伯岳黃正銘(41.4.1-47.9)洪文灡徐步垣(41.4.1-47.9)張於潯(37-40)王風雄(41.4.1-47.9)林彬(37-40)曾劭勛(41.4.1-47.9)劉克雋蔡章麟(41.4.1-47.9)沈家彝韓俊傑(41.4.1-47.9)翁敬棠何蔚(41.4.1-47.9)葉在均(40.4.1-47.9)
·第二屆大法官(47-56)
林紀東曾繁康 徐步垣 黃演渥 胡伯岳史尚寬黃正銘胡 翰 (51.7-56.9) 曾劭勛 (47.7-53.1) 史延程 王之倧 諸葛魯 洪應灶 黃 亮 (53.9.16-56.9) 金世鼎王昌華(53.9.16-56.9) 景佐綱
·第三屆大法官(56-65)
林紀東黃演渥 (56-60) 金世鼎 胡伯岳黃亮景佐綱 王之倧 歐陽經宇 李學燈田炯錦(60-60)黃正銘(56-60) 戴炎輝 (60-61) 管歐陳朴生(61-65)張金蘭 (大法官)(61-65) 范馨香 (61-65) 洪應灶陳世榮(61-65) 程德光 (56-58)翁岳生(61-65) 曾繁康
·第四屆大法官(65-74)
陳朴生塗懷瑩翁岳生李潤沂(65-71)林紀東蔣昌煒 瞿紹先 洪遜欣 (65-70) 梁恆昌 楊與齡 范馨香 楊日然 (65-71)陳世榮楊建華(65-71) 鄭玉波李鍾聲(65-71) 姚瑞光馬漢寶(65-71)
·第五屆大法官(74-83)
劉鐵錚 瞿紹先 范馨香 (74-76.11) 楊與齡 馬漢寶 楊日然 (74-83) 楊建華 史錫恩翁岳生陳瑞堂 李鍾聲李志鵬吳庚 張承韜 鄭健才 張特生
·第六屆大法官(83-92)
翁岳生陳計男劉鐵錚曾華松吳庚董翔飛王和雄楊慧英王澤鑒戴東雄林永謀蘇俊雄林國賢黃越欽施文森賴英照城仲模(辭職獲准)謝在全孫森焱

㈢ 羅德尼·金事件的法院審判

由於新聞媒體口誅筆伐,大造聲勢,使金案未審之前就已鬧得滿城風雨。在美國社會中,新聞媒體對司法活動的大量報導,對於司法過程和司法權是一種強大的監督力量。應該說,大眾傳播媒介對司法案件的深入報導和輿論監督,對於增加司法透明度,監督法官判案,提高法院審判質量,促進司法公正,揭露司法腐敗,培養公民法律觀念和意識,起到了難以估量的重要作用。
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盡管主流媒體都標榜自己客觀公正,但事實上仍然會受到不同的利益背景和價值取向的影響。當法院處於媒體所激起的公眾輿論喧囂包圍時,強大的輿論有可能對公正審判造成外來的巨大壓力,使法院審判喪失公正性和獨立性。正是由於存在這種危險,即使在崇尚新聞自由的美國,為了維護司法獨立和正當程序原則,法院和法官歷來都對新聞媒體抱有極大的警惕和戒備心理。著名的的霍姆斯大法官(Oliver Wendell Holmes Jr.,1902─1932任職),就以不讀報紙而著稱。
為了防止新聞媒體干涉法院獨立審判,美國法律規定,媒體對法庭活動只能進行文字描述,一般禁止錄音錄像和實況轉播法庭審案過程。所以,全國三大電視網和CNN對法庭活動進行報導時,所配畫面只能是法庭速寫師提供的速寫畫。轟動一時的辛普森案的審理過程經電視直播,在美國司法史上是極為罕見的例外。此外,為了防止媒體影響陪審團的獨立判斷,最高法院大法官克拉克(Tom C. Clark,任期1949─1967)1966年在謝潑德訴馬克斯威爾案(Sheppard v. Maxwell,1966)中指出:鑒於現代傳播媒介的煽動能力和將有傾向性的新聞報導隔絕開來的困難,初審法院應採取有利措施以保證法律之天平不會不利於被告。克拉克法官裁定:將陪審團與外界隔絕開來,也是本法官應根據辯護律師的建議而採取的措施。如果審判活動被公開報導而可能有失公正,應令重新審判。〔3〕
依照聯邦最高法院的判例,聯邦和州各級法院有責任確保新聞媒體不幹預公正審判,法官、律師和刑事案中的公訴人有責任挑選對案情一無所知的候選人出任陪審員,並使陪審團與媒體的宣傳報導暫時隔絕開來。在審判期間,法官有責任告誡陪審員,不得接觸任何媒體傳播的新聞和消息,只能將法庭所展示的證據作為判決的唯一根據。此外,法官還可以依法限制涉案人士與媒體接觸,推遲案件審判,變更審判地點,改變管轄法院。在金案中,加州地方法院法官下令將審案地點由洛杉磯縣遷到溫杜納縣,對審判結果造成了一定影響。溫杜納縣是洛杉磯地區警務人員的聚居區,民性保守,對警方權威推崇敬仰,白人占人口總數60%,黑人僅佔3%。在這一地區挑選出的陪審團,顯然對被告比較有利。
在加州地方法院審判時,警方被告聘請了一位經驗豐富的刑事辯護律師,此公以如簧之舌告訴陪審團,警察群毆嫌犯完全是基於自身的緊張和恐懼。他聲稱,在多數情況下,因超速、闖紅燈等小事違規,但卻在警察尾追時拚命逃竄的嫌犯,絕大多數是重罪在身的亡命之徒或毒品販子。這一經驗使警方從一開始就已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另外,金異常強壯,在拒捕時不僅一人輕松打翻四名警察,而且抗住了五萬伏高壓電警棍的兩次擊打,當遇到這類難以制服的拒捕嫌犯時,警察動用警棍是合法的,法律不應追究警察的責任。被告律師指出,根據未經刪剪的原始錄像,當失去控制的金向鮑威爾警官猛撲過來,威脅到警官的安全時,他們才被迫揮動警棍。
然而,關鍵性的問題在於,當金被最初的一陣亂棍打倒在地,完全失去反抗能力之後,為啥警察還要繼續施暴呢?這最後階段的攻擊是否有必要?被告律師根據錄像辯護說,金被打翻在地後,一直不停地滾動,並多次試圖站起來,對警官的反復喝令置之不理,結果造成警察執法過當。對警察來說,如果不將拒捕案犯徹底制服並銬住,那等於是失職。此外,如果細看錄像慢鏡頭,就可以發現,在雨點般打向金的56記警棍中,有23記打空了,根本不能算數。
被告律師特別強調,如果金不拒捕,那麼毆打事件根本就不會發生。對警察的一個極為有利的證據是,在案發之夜高速逃竄的汽車中,還有金的兩個黑人哥們,他們老老實實地遵循警察命令,結果毫發無損。由此證明,金的指控──白人警察出於種族偏見故意毆打無辜黑人──根本站不住腳。
可是,被告律師的這番滔滔雄辯,新聞媒體並未詳細報導。原因之一是,在重大案件審判期間,法官可以下令控辯雙方不得向新聞界透露案情,使審判過程不受社會輿論的監督和影響。然而,法官這種堅持司法獨立的倨傲立場,卻使庭外民眾無法及時得知案情中那些有利於白人警察的證據,其後果是毀滅性的。
1992年4月,地方法院陪審團做出裁決,宣布四位警官無罪(對鮑威爾警官一項罪狀的指控未定)。僅僅兩小時後,熊熊大火在洛杉磯四處燃起,黑煙彌漫,槍聲四起,很多人趁火打劫,涌進商店哄搶。法律和秩序徹底陷入癱瘓,四分之一的城區陷入火海,損失程度遠遠超過了60年代的黑人城市暴亂。更為嚴重的是,暴亂出現蔓延趨勢,全國各大城市都出現動亂跡象。老布希總統不得不調動數萬聯邦軍隊和加州國民警衛隊進入洛杉磯市平暴。
暴亂發生後,責怪和謾罵紛紛指向陪審團,陪審員被罵為納粹種族分子。面對指責,一位陪審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辯解說:金從未失去控制,一直是金在主導整個過程,是他自己決定逮捕的時間要多久,他並沒有遭到虐待,很多時候警棍根本沒有打到身上,警察的行為完全合法。另一位陪審員表示:警察有權在必要時使用暴力進行逮捕,他們的所作所為,正是納稅人雇他們乾的。〔4〕
在一片混亂和憤怒之中,哪裡還有人會注意聽陪審員的解釋。而且,1992年是大選年,洛杉磯暴亂使老布希總統心急如焚。暴亂平息之後,白宮新聞發言人立即宣稱,暴亂的許多根源,是60年代開始的那些失敗的計劃,含沙射影地把矛頭指向了民主黨總統約翰遜當年的偉大社會計劃。老布希總統本人則在電視上向選民信誓旦旦地保證,聯邦政府將盡最大努力,以觸犯聯邦民權法的刑事罪名重新起訴4位白人警察。人所共知,美國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國家。可是,老布希總統作為聯邦政府行政部門首腦,在當時聯邦大陪審團〔5〕尚未就金案舉行聽證和做出起訴裁決時,竟然越俎代庖,宣布聯邦政府將重新起訴白人警察,他大概是急昏了頭。
值得注意的是,老布希總統宣布重新起訴警察一事,涉及到美國憲法中禁止雙重懲罰(Double Jeopardy)的憲政難題。為了防止官府憑藉手中特權,沒完沒了地任意迫害小民百姓,憲法第5修正案規定,任何人不得因同一犯罪行為而兩次遭受生命和身體的危害。憲法第7修正案規定,除非依照習慣法規則,聯邦法院不得重新審查經陪審團裁決的事實。具體地說,在刑事案件中,經陪審團做出的無罪開釋裁決是不可改變的。比如,加州地方法院陪審團在辛普森案中做出無罪裁決,即成為該案的終審裁決,控方不能上訴。以後即使發現了新的證據,地方法院和聯邦法院都無法立案重審辛普森。但是,控方可以在民事法庭以民事罪名重新起訴,要求經濟或傷害賠償。
那麼,為什麼老布希總統敢放出大話,聲稱聯邦政府將重新起訴已被加州地方法院陪審團無罪開釋的4位警察呢?原來,這里也有例外的情況。根據最高法院1922年對美國訴蘭扎案〔6〕(United States v. Lanza,1922)的裁決,在某些極特殊情況下,雙重懲罰並不違憲。例如,在20世紀60年代,由於南方喬治亞州由白人組成的陪審團出於種族偏見,使殺害黑人的白人三K黨徒在罪證確鑿的情況下,仍然被陪審團無罪開釋。在民權運動的壓力,聯邦政府終於忍無可忍,被迫強行介入,在聯邦法院以侵犯民權的特殊刑事罪名重審此案,終於使涉案的三K黨徒受到懲罰。這樣,盡管金案中的白人警察不是三K黨徒,他們涉嫌觸犯的刑律只是執法過當,但聯邦法院在種種壓力之下,仍然可以根據幾乎毫無相似之處的先例起訴4位警察。警察的薪水並不高,沒錢聘請著名憲法律師上訴喊冤。此外,洛杉磯市警察局和市政府都拒絕為涉案警察付律師費,一向熱衷於幫助弱者打官司,將侵犯公民憲法權利的案件上訴到最高法院的美國公眾自由聯盟,這回一聲不吱,假裝啥也沒看見,4位警察只能自認倒霉。
這樣,金被毆一案,實際上已淪為一個政治案。聯邦政府憂心忡忡,擔心再有一次無罪判決,將有可能激起全國規模的黑人暴亂。依照美國司法制度常例,涉及重要案件的陪審團的挑選程序極為嚴格,候選人會收到厚達數十頁的問卷,其中包括一百多條不容躲避的問題,涉及家庭成員職業以及對警察、嫌犯和少數族裔的看法等敏感問題,藉以判定陪審員是否持有公正和中立的立場。可是,在重審案中,聯邦地區法院的主審法官一反常規,禁止被告律師向候選人提出諸如你是否有勇氣堅持與絕大多數人意見相左的立場之類的問題,令被告律師大驚失色。可以說,聯邦地區法院從一開始就定下了死活也要把民憤極大的白人警察定罪的基調。
經過長達一年時間的審理,1993年4月,聯邦地區法院小陪審團做出裁決,4名警察中的鮑威爾警官和孔恩警長被裁定有罪,另外兩名警察則被無罪開釋。判決之後,全國各地風平浪靜,聯邦政府總算如釋重負。根據聯邦法規和慣例,觸犯聯邦民權法的刑事罪犯,至少應被判處6年有期徒刑。可是,聯邦地區法院法官在依法量刑時,卻動了一點兒惻隱之心,只給兩位警官判了兩年半有期徒刑。全美各地民權團體聞訊大怒,堅決要求聯邦司法部向分管加州地區的聯邦第9巡迴上訴法院上訴。
1994年4月,金在州法院的民事賠償案(Rodney King v. City of Los Angeles)中勝訴,獲得了總額高達380萬美元的傷害賠償,搖身一變成為百萬富翁。1995年1月,聯邦第9上訴法院在壓力下做出判決,判定聯邦地區法院對有罪警察量刑過輕,下令重新量刑,加重刑罰。重刑威脅之下,因律師費已負債累累的孔恩和鮑威爾警官痛下決心,寧可砸鍋賣鐵,傾家盪產,也一定要聘請大牌律師,向聯邦最高法院喊怨叫屈,請求大法官主持公道。1996年6月,聯邦最高法院以9比0對孔恩訴美國案〔7〕(Koon v. United States, 1996)做出裁決,以警察違法打人與金拒捕有關系為理由,推翻了聯邦上訴法院關於對警察加重刑罰的裁定。轟動一時的羅德尼.金案終於降下了帷幕。
坦率地說,羅德尼.金被毆案觸發洛杉磯大暴亂的緣由極為復雜:美國經濟全球化導致大都市地區黑人勞工階層大量下崗失業,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里根執政時期大幅度消減福利計劃,致使貧富懸殊惡性發展;黑人貧困社區長期遭受忽視,犯罪率居高不下;司法制度弊端叢生,警察執法犯法、濫用權力現象極為普遍。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是,新聞媒體呼風喚雨,大造聲勢,用刪剪過的錄像和偏離事實真相的司法新聞誤導民眾,在某種意義上一手導演了這場前所未有的都市大暴亂。而金本人又集前科罪犯、拒捕嫌犯和暴力受害者於一身,充份反映出美國社會中種族矛盾和民主制度的復雜性和多面性。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布萊克(Hugo L. Black,1937─1971任職)有句名言:言論自由與公正審判是我們文明中兩種最為珍貴的東西,實在難以在二者之間取捨。〔8〕羅德尼.金被毆案反映出的諸多問題,正是這種兩難困境的真實寫照。

㈣ 法院法官明顯偏袒另一方,我該怎麼辦

沒有證據抄,任你再有理也沒襲辦法。你空口無憑,讓人怎麼相信?
民事訴訟堅持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如果原告方沒有合理全面的證據,你可以反駁他,或者上訴。但如果在原告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你口頭承認了原告方主張的對你不利的事實,法院是可以視為你自認,是不需要證據的。
我家裡有個親戚和其他兩個人合夥做生意,三個人散夥的時候有個人為合夥企業提供了10萬塊錢的活動資金,後來散夥的時候財物和債務全算清楚了。現在那個人起訴說合夥企業未做分割,而且借他的錢沒有還。
我那親戚和另一個人都說借的錢已經在散夥的時候算清了,但是沒有留下任何證據。法官認為他們承認了借款事實,同時由於他們倆沒有還款的證據,法官就認定他們沒還,最後判決他們倆人連帶賠償對方借款和利息。
如果他們矢口否認借款事實,這個案子絕對不可能這么判。他們承認了對自己不利的事實,同時又提不出證據,就只能自己承擔後果。

㈤ 澎湃新聞報道的上海一批法官檢察官被免,但上海國誠金融涉黑詐騙案的罪犯金黎珏,樂毅等人仍逍遙法外

涉黑上海國誠金融來信息服自務有限公司立案一年有餘,立案當時怎麼不公開收集受害人信息?到了檢察院後拋出漏洞百出的審計名單才表示申請走流程公示收集信息途徑呢?走申請流程也需要幾個月嗎?如此低效套路辦案讓老百姓如何看待?

㈥ 李運騰法官是什麼國籍

法官李運騰的籍貫是中國香港。

2020年12月29日,李運騰解釋稱,黎智英此前一直遵守保釋條件和承諾,同時有高額保釋金與人事擔保;另外,黎智英還曾提出願意使用電子鐐銬等電子監察裝置,以換取獲準保釋,但香港律政司表示不可行。

對此,身兼執業律師的港區立法會議員周浩鼎直指香港並沒有電子鐐銬,法庭卻還將其視之為獲準保釋的理據,痛批法庭太天真。議員容海恩批評稱,黎智英擁有各方人士協助,絕對有能力潛逃,法庭根本不應准許他保釋。

(6)張金法官擴展閱讀

《香港國安法》第55條指出,只要出現「外國或者境外勢力介入的復雜情況,香港特別行政區管轄確有困難」、「出現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無法有效執行本法的嚴重情況」或「出現國家安全面臨重大現實威脅的情況」,得到中央政府批准後,駐港國安公署就可以對案件行使管轄權。

第56條則指出,由駐港國安公署偵查的案件,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有關法院行使審判權」。換個角度想,如果李運騰確屬潛伏很深的黃官,從黎智英案暴露出來未必是一件壞事,因為只有將問題曝光,特區政府才能更早、更好的解決香港司法機構的沉痾雜症。而且此案如果移交內地審訊,絕對是美西方反華勢力和亂港分子最不願看到的。

㈦ 中國最年的法官是誰

某法官語錄: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據社會情理,在老太太的家人到達後,其完全可以回說明事實經過答並讓老太太的家人將她送到醫院,然後自行離開。如果不是XX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醫院,但XX未作此等選擇,他的行為顯然與情理相悖

㈧ 中級人民法院法官違法凍結個人賬戶

網上反映沒用,建議向該中院法院監察室或者信訪辦反映,會給予你答復的,這樣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㈨ 法官徇私舞弊怎麼辦

一審的,上訴期內你可以上訴。如果生效了,你有證據或法官違法的證據專,在屬6個月內申請再審。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㈩ 被舉報身家二百億的女法官獲刑18年,你對此怎麼看

被舉報身家二百億的女法官獲刑18年,你對此怎麼看?

一、這位女法官的身家為什麼有二百億這么多?

法官在我們普通人的心目當中是公平和正義的象徵,因為他們是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但是海南有一個法官卻身家高達200億,其實200億,這個數字是舉報他的人所提出來的,經過警方的調查之後發現,這名法官總共收受財物多達4000多萬,已經構成了貪污罪,由此可見,這名法官在工作當中貪污受賄的行為非常的嚴重,而且很可能在工作當中,他通過職務之便為自己以及他人謀取便利,正是通過這樣的方法才收賄受賄。

熱點內容
貴州省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 發布:2025-05-17 10:48:04 瀏覽:197
刑事訴訟法概述教案 發布:2025-05-17 10:38:44 瀏覽:798
武岡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17 10:36:23 瀏覽:373
司法考試奇葩案例 發布:2025-05-17 10:01:11 瀏覽:304
陳力律師 發布:2025-05-17 10:00:31 瀏覽:258
2017司法考試報名截止時間 發布:2025-05-17 09:56:08 瀏覽:536
勞動法懷孕規定 發布:2025-05-17 09:51:41 瀏覽:409
衛生法律責任方式 發布:2025-05-17 09:32:18 瀏覽:380
行政法規由那個機構制定 發布:2025-05-17 09:27:12 瀏覽:129
行政法律規范易變與生活相關嗎 發布:2025-05-17 09:20:52 瀏覽: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