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羅國良最高人民法院

羅國良最高人民法院

發布時間: 2022-03-07 14:58:44

A. 因參與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由誰承擔

因參與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由自行承擔因參與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徵求意見稿》所稱非法集資參與人,是指為非法集資投入資金的單位和個人。

非法集資是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包括沒有批准許可權的部門批準的集資;有審批許可權的部門超越許可權批准集資,即集資者不具備集資的主體資格,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出資人還本付息。還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貨幣形式為主外,也有實物形式和其他形式;向社會不特定的對象籌集資金。這里「不特定的對象」是指社會公眾,而不是指特定少數人;以合法形式掩蓋其非法集資的實質。

非法集資需同時具備「四個條件」:

(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二)通過媒體、推介會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

(四)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個人向30人以上吸收存款;單位向150人以上吸收存款。

(1)羅國良最高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民間借貸跟非法集資的區別-

一個人要做生意、買房,向周邊親戚借錢,是一回事;向社會廣告宣傳某項目賺錢,收了許多人的錢,從規定上來看,是另一回事。

所以,民間借貸古已有之,向親戚、朋友借款再多,也只是民間借貸,並不是法律意義上的金融活動,不需要央行的批准,也就沒「非法集資」一說。但是,一旦通過現代媒體廣而告之,個人吸收存款的對象超過30人以上,就可視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我們可以知道,由於參與非法集資行為,導致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那麼,有參與人自行承擔損失,這里的參與人,指的是非法集資的單位和個人。非法集資與普通的商事行為存在的最大的不同是,非法集資行為沒有得到相關部門的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羅國良副庭長稱,「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是認定非法集資的必要條件。有的人員沒有向社會公開宣傳,而是在親友或者單位內部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這種情形之下,由於集資對象具有特定性,限定於親友圈或者單位內部人員等有限范圍之內,不是「社會公眾」,因此不符合非法集資的社會性特徵。這種「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不屬於非法集資。

B. 在botim上被騙錢了怎麼辦

可以報警。

預防網路詐騙的方法:

1、免網路詐騙,不要點擊陌生人發過來的網路連接以及二維碼相關內容,很多是用來釣魚的,目的是點擊後,然後盜取相關密碼,最常見的有在QQ上發送的網路連接,所以一定不要點擊。

2、避免網路詐騙要做的就是自己的微信頭像以及自己朋友圈的照片不要對陌生人可見,詐騙犯會通過你發的日常生活照片來判斷你的生活近況甚至你的生活地址,這樣是很危險的。

最高法教你預防網路詐騙:

對於有效防範電信網路詐騙,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副庭長羅國良提醒公眾,第一,要有強烈的意識保護個人隱私、個人信息,身份證這些個人信息不要存手機里,不要給陌生人提供信息。

第二,做到四個「不要」,既不要向陌生賬號匯款,不要連接陌生的WiFi,不要向他人透露簡訊驗證碼,不要輕易點擊不明鏈接。

第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要輕信各種網路交友,不能貪圖小便宜妄想一夜暴富。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最高法教你預防網路詐騙

C. 非法集資立案後一般都直接沒收不能要回嗎

第一,被集資人應該放下自己特有的判斷立場,提高警惕,及時主動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在工作中發現大量資金異動進而介入並偵破,因偵查時集資人尚能拆東牆補西牆,初嘗甜頭的被集資人對偵查行為產生抵觸情緒,甚至用上訪等形式對偵查機關施壓,影響證據的收集、贓款贓物的扣押、查封等工作的開展,最終導致被集資人損失的進一步擴大。第二,要相信辦案機關和政府,並積極予以配合。有的被集資人出於讓集資人繼續經營以返還本利的美好願望,明確要求辦案機關對集資人不以犯罪論處,出現辦案與被集資人認識不統一的情形,增加案件處理上的社會干擾與復雜性。
第三,要將被集資的相關證據保存完好,包括借款合同、銀行轉賬憑證等。非法集資案件,涉案金額的認定往往是一個讓公檢法部門都頭疼的環節。書證往往表現為欠條、借條形式,但常常書證記載金額與實際金額不一。集資人幾乎沒有健全的財務制度甚至有的在事發之後銷毀賬簿,導致辦案人員很難准確查清涉案金額。在大量的案件中甚至存在被集資人根據集資人的要求通過自己賬戶或下線賬戶直接將款項轉賬到集資人指定的其他被集資人賬戶的情形,在幫助集資人實現拆東牆補西牆的犯罪環節的同時,這種雜亂的資金往來直接導致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很難收集相關證據證明自身的出資額,從而影響辦案質量,妨礙對非法集資犯罪的有效打擊。因此,集資人要注意保存並提供完整的集資憑證等資料,配合公安機關盡快查明非法集資的相關案情,最大程度保護自身權益,減小損失。
由於非法集資案件涉及人數多、分布地域廣、資產類型復雜,一旦發案,查清事實、鎖定證據、處置資產非常困難,公安等相關執法部門需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公安機關偵查終結後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再經法院審判,如被告人上訴還需二審終審,判決生效後才能執行,才能返還退賠受害群眾的損失。這個過程往往需要較長一段時間。因此,受害群眾一定要有耐心,克服焦躁心理,保持理智平和情緒,相信政府部門一定會依規依法處置好該類案件,最大限度地維護好群眾利益。同時,要通過合理渠道反映自己的訴求,不要採取過激行為,干擾和影響案件處理。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因參與非法集資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任何單位。非法集資行為案發主要是因集資人資金鏈斷裂,若依然能維持高額回報,則受趨利動機的影響,鮮有集資人主動報案。非法集資人被騙後指望政府大包大攬,讓政府當「最後的付款人」,這是不現實的。試想,如果被集資人在事發前拿著高額回報,資金鏈斷裂而事發後有政府埋單,如此處理,是對侵犯國家金融管理秩序的非法集資行為的鼎力支持!政府部門又怎麼可能無視法律如此而為呢?因此,非法集資受害者千萬不能懷僥幸心理,指望通過上訪、纏訪、鬧訪、聚集等非理性途徑來「維權」。
最後必須要指出的是,人民法院通過刑事審判手段打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罪、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只能是一種事後救濟手段。廣大群眾增強金融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不要相信「一夜暴富」「天上掉餡餅」這樣的神話,在簽訂借款合同時仔細甄別擔保方式,必要時請專業律師保駕護航,才能最大程度避免損失。
以上就是華律網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非法集資受害者怎麼辦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想要了解,歡迎來華律網咨詢,上面有很多專業的律師。
第一百九十二條【集資詐騙罪】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根據《決定》第八條規定,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的,構成集資詐騙罪。
「詐騙方法」是指行為人採取虛構集資用途,以虛假的證明文件和高回報率為誘餌,騙取集資款的手段。
「非法集資」是指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未經有權機關批准,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的行為。
行為人實施《決定》第八條規定的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其行為屬於「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
(1)攜帶集資款逃跑的;
(2)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3)使用集資款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4)具有其他欺詐行為,拒不返還集資款,或者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
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25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
本案中,黃某未經有權機關批准,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取虛構集資用途、以高回報率為誘餌的方法,騙取社會公眾集資款總金額達200萬元,構成集資詐騙罪,且屬於「數額特別巨大」,應當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D. 揭秘,什麼樣的人能入選最高人民法院首批員額法官

  1. 對審判委員會委員、現任或曾任巡迴法庭主審法官按要求審查後,提請遴選委員會審議入額。

  2. 對審判員採取考核方式,擇優入額。

  3. 對助理審判員採取業績考核為主、考試為輔的方式擇優入額。

熱點內容
語音的道德經 發布:2025-05-16 15:08:03 瀏覽:443
從私人訂制看合同法 發布:2025-05-16 15:07:59 瀏覽:808
法律咨詢什麼是勁傷 發布:2025-05-16 15:07:56 瀏覽:113
勞動法關於搬廠范圍的說明 發布:2025-05-16 14:53:50 瀏覽:372
電商法細則 發布:2025-05-16 14:53:50 瀏覽:260
勞動法的來歷 發布:2025-05-16 14:53:00 瀏覽:982
殉情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5-16 14:49:38 瀏覽:148
勞動合同法勞動報酬未約定 發布:2025-05-16 14:42:38 瀏覽:640
俠客風雲傳加道德事件 發布:2025-05-16 14:41:01 瀏覽:567
法律顧問實施意見 發布:2025-05-16 14:35:56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