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香港執行法院判決

香港執行法院判決

發布時間: 2022-03-08 13:13:27

⑴ 對於與涉港公司之間的債務糾紛,大陸法院判決能否在香港順利執行

能夠在香港執行,但是需要司法協助,中港有簽這方面的司法協助協議。
首先要考慮境內為有無可執行的財產。

此人在香港有無公司?是否為股東?

若無任何財產,談何執行?!

⑵ 急求《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承認和執行當事人協議管轄的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安排》的全文!

港與內地簽法院相互認可協議
--------------------------------------------------------------------------------

2006年07月15日 03:34 香港商報

【商報專訊】記者萬家成報道:最高人民法院與港府律政司,昨日在中區政府合署就內地與香港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當事人協議管轄的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安排,簽訂司法互助協議。律政司司長黃仁龍指出有關協議,既可以消除投資者對訴訟和執行判決的疑慮,使兩地的投資環境更具吸引力,又可強化香港成為區內解決紛爭的地方。

合約雙方可選擇兩地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松有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分別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當事人協議管轄的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安排》文本上簽字。

這是兩地自1999年簽署《相互委託送達民商事司法文書安排》和《相互承認和執行仲裁裁決安排》後,按《基本法》第95條達成的又一司法互助協議。

黃仁龍:強化港成解紛爭地方

律政司司長黃仁龍簽署儀式上致辭時表示,新安排的目的是設立新機制,使內地和香港特區法院的判決,能在兩地簡易地相互執行,使債權人毋須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在債務人資產所在地再進行訴訟。新機制的細節,是他今年4月在北京訪問最高人民法院時敲定。

黃仁龍指出:『日後,合約雙方可以有多一個選擇,在合乎需要的情況下,尤其是考慮到債務人的資產所在地後,選擇在適當的法院進行訴訟和申請執行有關判決,一方面可以消除投資者對訴訟和執行判決的疑慮,使兩地的投資環境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可強化香港成為區內解決紛爭的地方。』

相互執行民商案判決

黃仁龍稱,在開始階段,新機制將有適當的限制。他說:『首先,這項安排的適用范圍只限於源自商業合約的紛爭作出金錢上的判決,而且當事人雙方必須在自由訂立合約的基礎上,書面同意和協定內地或香港法院具有唯一管轄權去審理有關紛爭。』

他說,有關判決不包括所有內地和香港法院的判決。安排適用的判決,只限於內地中級人民法院及以上的法院,和一些獲授權審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基層人民法院;在香港則限於區域法院及以上的法院。

他說,為符合普通法中有關終局判決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將特別為內地的判決在香港法院申請執行的情況,制訂如有需要在內地再審案件的特別程序。安排亦訂明兩地法院拒絕執行的理由,以保障債務人的權益,而該等保障與香港現行有關法律基本上是一致的。

黃松有:兩地司法更緊密邁進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松有在致辭時亦說,香港回歸前,雙方在相互認可和執行對方判決方面是一個空白。民商事判決的認可和執行問題是內地與香港特區司法協助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兩地法律界高度關注的問題之一。

他說,香港回歸後,最高人民法院和香港特區政府根據香港《基本法》的規定,自2002年7月25日第一次會談以來,雙方均提出過若干方案,並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在此期間,見面磋商7次,修改文本26次,最終形成了提交簽署的文件。

黃松有指出,新安排標志著兩地司法向更緊密協助關系邁進,相互協助的范圍,從民商事文書送達仲裁裁決執行方面向更高層次、更廣泛的領域擴展,這對保護兩地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兩地司法的權威,促進內地、香港經濟發展和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都將產生積極影響。他希望兩地繼續研究擴大雙方認可和執行判決的范圍,包括勞動爭議及婚姻案件等。

⑶ 香港怎麼查裁判法院的判決書

進入香港法院官網,即可

⑷ 內地法院判決如何執行香港財產

內地與香復港有協定,制可參閱相關協定...由原審法院委託有管轄權的香港法院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委託送達民商事司法文書的安排》以司法解釋的形式解決了與香港送達方面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對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對方仲裁機關做出的仲裁裁決作出了規定......
兩法域各自有關司法協助的現行法律 ...
兩法域除了已共同參加的國際公約及協定外,兩法域現行的有關司法協助方面的法律也是進行區際司法協助的法律依據。作為大陸主要體現在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上,香港方面有香港高等法院規則第69號《外國文書的送達》及《外地判決(互相執行)條例》等。
由於目前兩地尚沒有統一的中央法律及憲法性文件來統一解決區際司法協助問題,各法域可依自己現行的法律來處理司法協助......

⑸ 香港法院的生效判決,如涉及財產在內地,可否在內地申請執行

香港法院的生效判決,如涉及財產在內地,是可以在內地申請執行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當事人協議管轄的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安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九十五條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經協商,現就當事人協議管轄的民商事案件判決的認可和執行問題作出如下安排:

1,內地人民法院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在具有書面管轄協議的民商事案件中作出的須支付款項的具有執行力的終審判決,當事人可以根據本安排向內地人民法院或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申請認可和執行。

2,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以及經授權管轄第一審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的基層人民法院(名單附後)依法不準上訴或者已經超過法定期限沒有上訴的第一審判決,第二審判決和依照審判監督程序由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審後作出的生效判決。

3,當事人為解決與特定法律關系有關的已經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的爭議,自本安排生效之日起,以書面形式明確約定內地人民法院或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具有唯一管轄權。

⑹ 內地判決如何在香港得到執行

內地與香港有協定,可參閱相關協定...由原審法院委託有管轄權的香港法院執行。
《最高人回民答法院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委託送達民商事司法文書的安排》以司法解釋的形式解決了與香港送達方面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對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對方仲裁機關做出的仲裁裁決作出了規定......
兩法域各自有關司法協助的現行法律 ...
兩法域除了已共同參加的國際公約及協定外,兩法域現行的有關司法協助方面的法律也是進行區際司法協助的法律依據。作為大陸主要體現在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上,香港方面有香港高等法院規則第69號《外國文書的送達》及《外地判決(互相執行)條例》等。
由於目前兩地尚沒有統一的中央法律及憲法性文件來統一解決區際司法協助問題,各法域可依自己現行的法律來處理司法協助......

⑺ 香港法院的生效判決,如涉及財產在內地,可否在內地申請執行

可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當事人協議管轄的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安排(2006年6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90次會議通過法釋[2008]9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九十五條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經協商,現就當事人協議管轄的民商事案件判決的認可和執行問題作出如下安排:

第一條 內地人民法院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在具有書面管轄協議的民商事案件中作出的須支付款項的具有執行力的終審判決,當事人可以根據本安排向內地人民法院或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申請認可和執行。

第二條 本安排所稱「具有執行力的終審判決」:

(一)在內地是指:

1.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

2.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以及經授權管轄第一審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的基層人民法院(名單附後)依法不準上訴或者已經超過法定期限沒有上訴的第一審判決,第二審判決和依照審判監督程序由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審後作出的生效判決。

(二)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是指終審法院、高等法院上訴法庭及原訟法庭和區域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

本安排所稱判決,在內地包括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支付令;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包括判決書、命令和訴訟費評定證明書。

當事人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申請認可和執行判決後,內地人民法院對該案件依法再審的,由作出生效判決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審。

第三條 本安排所稱 「書面管轄協議」,是指當事人為解決與特定法律關系有關的已經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的爭議,自本安排生效之日起,以書面形式明確約定內地人民法院或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具有唯一管轄權的協議。

本條所稱「特定法律關系」,是指當事人之間的民商事合同,不包括僱傭合同以及自然人因個人消費、家庭事宜或者其他非商業目的而作為協議一方的合同。

本條所稱「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可以調取以備日後查用的形式。

書面管轄協議可以由一份或者多份書面形式組成。

除非合同另有規定,合同中的管轄協議條款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管轄協議條款的效力。

第四條 申請認可和執行符合本安排規定的民商事判決,在內地向被申請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提出,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提出。

第五條 被申請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或者財產所在地在內地不同的中級人民法院轄區的,申請人應當選擇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出認可和執行的申請,不得分別向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人民法院提出申請。

被申請人的住所地、經常居住地或者財產所在地,既在內地又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申請人可以同時分別向兩地法院提出申請,兩地法院分別執行判決的總額,不得超過判決確定的數額。已經部分或者全部執行判決的法院應當根據對方法院的要求提供已執行判決的情況。

第六條 申請人向有關法院申請認可和執行判決的,應當提交以下文件:

(一) 請求認可和執行的申請書;

(二) 經作出終審判決的法院蓋章的判決書副本;

(三)作出終審判決的法院出具的證明書,證明該判決屬於本安排第二條所指的終審判決,在判決作出地可以執行;

(四)身份證明材料:

1.申請人為自然人的,應當提交身份證或者經公證的身份證復印件;

2.申請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提交經公證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注冊登記證書的復印件;

3.申請人是外國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提交相應的公證和認證材料。

向內地人民法院提交的文件沒有中文文本的,申請人應當提交證明無誤的中文譯本。

執行地法院對於本條所規定的法院出具的證明書,無需另行要求公證。

第七條 請求認可和執行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為自然人的,其姓名、住所;當事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和住所;

(二)申請執行的理由與請求的內容,被申請人的財產所在地以及財產狀況;

(三)判決是否在原審法院地申請執行以及已執行的情況。

第八條 「申請人申請認可和執行內地人民法院或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判決的程序,依據執行地法律的規定。本安排另有規定的除外。

申請人申請認可和執行的期間為二年。

前款規定的期間,內地判決到香港特別行政區申請執行的,從判決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判決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判決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判決生效之日起計算;香港特別行政區判決到內地申請執行的,從判決可強制執行之日起計算,該日為判決上註明的判決日期,判決對履行期間另有規定的,從規定的履行期間屆滿後開始計算。

第九條 對申請認可和執行的判決,原審判決中的債務人提供證據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理申請的法院經審查核實,應當裁定不予認可和執行:

(一)根據當事人協議選擇的原審法院地的法律,管轄協議屬於無效。但選擇法院已經判定該管轄協議為有效的除外;

(二)判決已獲完全履行;

(三)根據執行地的法律,執行地法院對該案享有專屬管轄權;

(四)根據原審法院地的法律,未曾出庭的敗訴一方當事人未經合法傳喚或者雖經合法傳喚但未獲依法律規定的答辯時間。但原審法院根據其法律或者有關規定公告送達的,不屬於上述情形;

(五)判決是以欺詐方法取得的;

(六)執行地法院就相同訴訟請求作出判決,或者外國、境外地區法院就相同訴訟請求作出判決,或者有關仲裁機構作出仲裁裁決,已經為執行地法院所認可或者執行的。

內地人民法院認為在內地執行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判決違反內地社會公共利益,或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認為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執行內地人民法院判決違反香港特別行政區公共政策的,不予認可和執行。

第十條 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作出的判決,判決確定的債務人已經提出上訴,或者上訴程序尚未完結的,內地人民法院審查核實後,可以中止認可和執行程序。經上訴,維持全部或者部分原判決的,恢復認可和執行程序;完全改變原判決的,終止認可和執行程序。

內地地方人民法院就已經作出的判決按照審判監督程序作出提審裁定,或者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提起再審裁定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審查核實後,可以中止認可和執行程序。再審判決維持全部或者部分原判決的,恢復認可和執行程序;再審判決完全改變原判決的,終止認可和執行程序。

第十一條 根據本安排而獲認可的判決與執行地法院的判決效力相同。

第十二條 當事人對認可和執行與否的裁定不服的,在內地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可以根據其法律規定提出上訴。

第十三條 在法院受理當事人申請認可和執行判決期間,當事人依相同事實再行提起訴訟的,法院不予受理。

已獲認可和執行的判決,當事人依相同事實再行提起訴訟的,法院不予受理。

對於根據本安排第九條不予認可和執行的判決,申請人不得再行提起認可和執行的申請,但是可以按照執行地的法律依相同案件事實向執行地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四條 法院受理認可和執行判決的申請之前或者之後,可以按照執行地法律關於財產保全或者禁制資產轉移的規定,根據申請人的申請,對被申請人的財產採取保全或強制措施。

第十五條 當事人向有關法院申請執行判決,應當根據執行地有關訴訟收費的法律和規定交納執行費或者法院費用。

第十六條 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的標的范圍,除判決確定的數額外,還包括根據該判決須支付的利息、經法院核定的律師費以及訴訟費,但不包括稅收和罰款。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訴訟費是指經法官或者司法常務官在訴訟費評定證明書中核定或者命令支付的訴訟費用。

第十七條 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自本安排生效之日(含本日)起作出的判決,適用本安排。

第十八條 本安排在執行過程中遇有問題或者需要修改,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協商解決。

⑻ 請教:涉港民事判決如何執行

早過了執行期限了

⑼ 香港人不執行法院判決,跑到香港怎麼執行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和其他法律文書版,權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執行程序是保證具有執行效力的法律文書得以實施的程序,是訴訟幾大程序之一。它的設立以司法執行權為基礎,設立宗旨在於通過國家強制力迫使義務人履行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同時通過執行程序實現對違法行的法律制裁。

⑽ 在內地法院已作出了的判決,在香港能否生效並執行呢

目前好像只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內地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判決的安排》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

熱點內容
婚姻法6月1 發布:2025-05-16 06:09:02 瀏覽:374
三聯療法治腸炎 發布:2025-05-16 06:04:07 瀏覽:808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 發布:2025-05-16 06:04:06 瀏覽:680
包法官美國電影 發布:2025-05-16 06:04:02 瀏覽:356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基本原則 發布:2025-05-16 05:56:43 瀏覽:517
刑法可以是 發布:2025-05-16 05:56:39 瀏覽:753
勞動法對用人單位的處罰標准 發布:2025-05-16 05:55:56 瀏覽:721
法治中國法治深圳 發布:2025-05-16 05:54:24 瀏覽:496
闡述合同法的意義 發布:2025-05-16 05:50:32 瀏覽:447
上海政法法學怎麼樣 發布:2025-05-16 05:32:21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