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贈送
『壹』 法院認定贈與的條件是什麼
法院認定贈與的條件如下:
1、贈與人必須是房屋產權的擁有人,同時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贈與的房屋必須具有合法的權屬證件,不存在產權糾紛;
3、贈與人和受增人均屬自願,有書面贈與協議(合同)並辦理公證;
4、房屋贈與必須經房地產管理機關登記、審核,辦理產權過戶手續;
5、受增人必須依照有關規定繳納稅、費;
6、不得為逃避應當履行的法定義務,如債務履行、支付勞動報酬等而設定贈與;也不得為規避法規管理,如繳納稅費等而設立贈與。總之,房屋贈與不得危害公共利益和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贈與合同能附條件,贈與合同中所附義務是應該是非法定義務,因為法定義務是法律規定必須履行義務,贈與人約定與否,受贈方都必須履行,所附義務必須符合社會公共利益,不得損害第三人權益和違反公序良俗、道德約束,如果所附義務違反了社會公共利益,不得損害第三人權益和違反公序良俗、道德約束,所導致贈與合同無效。而且所附義務是在合同形成時就可以履行的義務,而不是合同生效後形成的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條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請求交付。
依據前款規定應當交付的贈與財產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六百六十一條 贈與可以附義務。
贈與附義務的,受贈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第六百六十二條 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不承擔責任。附義務的贈與,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
贈與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造成受贈人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六百六十三條 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貳』 法院的民事贈與判決書可以拿去分戶嗎
如果法院判決的表的就是分戶判決書,那麼就是按照法院的判決要求執行就是了。如果判決書與分戶沒有因果關系,就不能被當作分戶的證明書。
『叄』 法院判決書下來的商品房,可以直接贈與給親戚嗎
根據我國物權法及相關法律的規定,只要是民事主體通過合法途徑取得的財產,就獲得該財產的所有權,就有權對自己的財產進行處分。通過法院生效的判決書所分割的商品房,只是名義上確定了房屋歸屬,但只有辦理過戶登記之後,才能真正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在沒有進行過戶登記前,對該房屋進行的處分是無權處分。因此,這時直接將房屋贈與給他人的行為也無法發生效力。所以,先要進行過戶登記,再簽訂贈與合同,再由受贈人辦理過戶登記後,贈與才算有效完成。
『肆』 為了逃避法院的強制執行,把財產贈與別人,這個贈與合同有效嗎
這個贈與合同是無效的,可以由權利人(申請執行人)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該合同。根據我國《合同法》第74條的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要求,撤銷權應當由債權人通過訴訟的方式行使。法院執行機構發現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無償轉讓財產或者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的情形,應當中止執行程序,要求債權人提起撤銷權訴訟。
『伍』 案件中的贈與行為是否有效,法院應如何判決
沒有說明具體案件,無法給出法律意見。
可以按以下法律規定具體分析。
法律依據:《合同法》
第一百八十六條 贈與合同的任意撤銷與限制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一百八十七條 贈與的登記等手續
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等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第一百八十八條 受贈人的交付請求權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要求交付。
『陸』 法院認定贈與的條件
法院認定是指贈與方將自己所有的物品、現金或者某種權利贈送給他人的行為。
贈與行為時,應遵從法律的相關規定,特別是簽訂贈與合同時,應注意的相關事項,以免因合同無效導致法院不予認可。
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或者其他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請求交付。依據相關規定應當交付的贈與財產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受贈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
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不承擔責任。附義務的贈與,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贈與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造成受贈人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如下: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
『柒』 執行完結想拿出錢贈予法院可以嗎
不用贈予法院金錢,法院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地方。
真想表達謝意,送個錦旗就行。
『捌』 法院判原告財產贈送給兒子,需要兒子同意嗎
法院不可能判決原被告的財產給第三人。
『玖』 法院可否執行被執行人的贈與房產
法院可否執行被執行人的贈與房產要分情形:如果贈與合同沒有履行,或者正在履行,財產尚未交付給接受贈與的人,法院可以直接執行。如果贈與合同已經履行,法院不能直接強制執行,而應當告知申請人提起訴訟,要求撤銷被執行人的贈與合同。因為被執行人屬於逃避債務的行為。
法律分析
被執行人在訴訟期間將房屋贈與給他人的,可以視為轉移財產的行為,權利人可以向法院申請贈與行為無效,並且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收到申請後,符合強制執行條件的,會出強制執行文書並且開始執行。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贈與人必須把贈與房屋實際交付給受贈人,受贈人接受贈與房屋後,房屋贈與的民事法律行為才完成,合同才算生效。但在實物交付後,則不得再行撤回贈與。如果因贈與人撤回贈與而發生糾紛,受贈方可請求人民法院裁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五條 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債權或者與該債權有關的從權利,影響債權人的到期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對相對人的權利,但是該權利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到期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相對人對債務人的抗辯,可以向債權人主張。
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