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何萬陽法官

何萬陽法官

發布時間: 2020-12-24 18:16:00

1. 古時候有個官員,用較輕的刑罰去懲罰一個潛入太廟偷東西的小偷,導致皇帝不高興

這個官員是西漢的張釋之。

張釋之字季,漢族,堵陽(今河南南陽方城東)專人,西漢法學家屬,法官

有人偷竊了漢高祖廟里的玉環,被衛士抓獲,文帝十分惱怒,責令廷尉張釋之嚴懲盜犯。
張釋之依照相關法律,奏請文帝判處斬首。
文帝大怒,認為應當誅其九族。
張釋之據法以爭,說:「依照法律,斬首已是最高處罰了。盜竊宗廟器物就誅滅全族,如果以後有人偷挖長陵上的一抔土,又該如何處罰?」
文帝和薄太後商議良久,批准了張釋之的判決。

其後有人盜高廟坐前玉環,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釋之案律盜宗廟服御物者為奏,奏當棄市。上大怒曰:「人之無道,乃盜先帝廟器,吾屬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廟意也。」釋之免冠頓首謝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順為差。今盜宗廟器而族之,有如萬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與太後言之,乃許廷尉當。-------------《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2. 鐵面法官辦案中突發疾病辭世有多盡職

巴中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何齊工作中突發疾病,搶救無效不幸辭世

「有一種信念,可以統一意志,凝聚力量;有一種追求,可以鍛造靈魂,改變歷史。」——摘自何齊筆記本扉頁

1月10日,何齊走後第49天。一大早,法官楊垚推開了何齊生前所在的辦公室,這間被稱為「巴中法院最熱鬧的辦公室」,如今靜得能聽見時鍾走過的聲音。楊垚拿出一條嶄新的毛巾,他照例要給老師辦公桌擦擦灰,給4株植物澆澆水。

「老師,放心走吧,再也不用被病痛折磨了。」楊垚一邊擦桌子,一邊低聲念叨。恍惚中,他看到桌上顯示去向的牌子亮起來,「那一瞬間,我出現了一種錯覺,感覺老師只是出趟差,很快就會回來。」

然而,何齊再也回不來了。他在工作中突然倒下,送醫後不救辭世,桌上的工作筆記永遠停在了2017年11月23日。下午的律師會談,他缺席了;次日的省高院開會,他缺席了;和女兒約定的旅行、女兒未來的婚禮,他統統都缺席了……

老父親對何齊的離去悲痛不已。

女兒懷念父親

「我再也無法觸碰到他了」

何齊走之前,在北京工作的女兒何佳陽也得到了消息。

一連接到三個電話,她意識到了嚴重性。用手機訂機票的時候,眼淚已不受控制。當她接到第四個電話時,媽媽告訴她,爸爸走了!此時,她正在過安檢,突然哭得失控,「安檢的小姐姐,示意我走快速通道。」

趕回家的時候,何齊已經躺在冰棺里。「最後一次握他的手是在去年過年的時候,如今不想承認,卻又不得不承認,自此以後,我再也無法觸碰到他了。」何佳陽說,與父親最後的交流,是在前一天晚上,父親在微信中給她發了個「花一千萬都看不到的視頻」。何佳陽回復:「你女兒在視頻行業,哪有看不到的視頻哦。」之前,父女有過約定,等何齊退休了,一起出去旅遊。「突然覺得自己堅持的很多東西都沒有意義,很多事情自己都沒有珍惜。」何佳陽說,爸爸在那邊再也沒有病痛折磨了。

前不久,巴中下了場雪。何佳陽在一篇紀念父親的文中寫道:「巴中下雪了,山河一層一層,裹上羽毛,用壯美掩飾哀傷,飄落的不是雪,是凋零的花絮,也是來年再生的種子。我知道無論你在哪,你都依然愛我。如同你知道無論我在哪,我都時刻想你。」

活得更長才能幫助更多的人。

3. 具有戲劇性的時間性質有何未解之謎

回到過去,或者提前步入未來,是許多人的夢想。然而有的人無意中卻「夢想成真」,他們遭遇了什麼?他們如何回到過去或步入未來?即使看完了下面的文字,你也未必能夠了解其中的奧秘。

洛克斯漢姆河段的來歷

在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和歷史地理學家中,諾福克郡的寬闊河段的起源仍是許多爭論的主題。已被人們最普遍接受的傳統理論是,當冰河時期結束時,海平面升高了,洪水涌人平坦的東盎格魯地區,在那裡,比爾河、威佛尼河、亞爾河緩緩流人北海。水位下降後,沖積層開始大量聚集。由這三條河的洪水形成的廣闊的港灣變成了一片沼澤。那裡生長的赤楊和其他植物變成了一層很深的灌木叢泥煤。

在羅馬時代,這兒的整個地區再度遭受到洪水,這個大港灣再度改變了。在中世紀,諾福克郡是一個人口相對稠密的郡。森林被伐光了。取而代之的是那裡農田生長出優質的穀物。森林消失以後,泥煤就成了另一種最好的燃料。

燃料尋找者們用當時的長把木鍬,挖去質量很差的、剛剛被蘆葦覆蓋的泥煤,然後繼續往下挖,穿過泥土層,挖到燃燒質量很好的灌木叢泥煤層。作為燃料使用之前,這種泥煤被切成長方形塊,並且被堆起晾乾。採掘時,梁木被留下,一部分作為挖掘者的通道,一部分作為一個挖掘區與另一個挖掘區的分界線。

到了12、13世紀。大部分工作已被做完,這塊土地在緩慢地下陷。猛烈的暴風雨導致了洪水泛濫。當時那裡還沒有著名的諾福克風泵,也極少有海岸防禦工事。礦區充滿了水。那時境況極為困難,還因為花費大,以致不能從洪水下面把泥煤挖掘出來,因此,工作或多或少地被放棄了。一旦舊的分界梁木邊不再有人維修了,它們就會自動塌落。有些是故意被拆毀的,以便於航運。盡管其後許多世紀中,蘆葦擴展了,許多新的蘆葦泥煤層形成了,但起先形成的景色今天或多或少地還保留著。

航空拍攝的照片有助於支持這種觀點。即最初人們開挖諾福克湖寬闊河段是為了採掘泥媒。來自諾里奇教堂小修道院的中世紀記錄表明,實際上大量的泥煤是被採掘出來了的。一張銷售單顯示,在14世紀早期,買40萬塊泥煤要支付19英鎊。以後的記載顯示生產遇到了嚴重的困難,因此,不得不用網挖取泥煤。

重要的一點是,關於這個寬闊河段是人造湖的觀點,在學術上獲得了大量支持:不論河段是否是無關緊要的泥煤採掘所留下的。或者是否有些人懷有其他的目的,這一切都有待於進一步辯論和探討。

奇怪的報告

如果關於洛克斯漢姆河段的奇怪報告是精確和可靠的話,那麼,這個河段至少是一處羅馬競技場,而不是一處挖泥煤的地方。它還似乎成為了一個焦點,這個焦點只能被描述為延續了好幾個世紀的一系列可能的時間差錯。關於洛克斯漢姆寬闊河段現象的報告可以上溯到很久以前,這些報告是有記載的並且是可信的。概括地講,好像有一支羅馬隊伍通過,或從現在的河段走過。目擊者對此事的描述記錄堅持認為,這個事件既能聽得到又能看得到,並且在一些情況下,好像還有與神秘的卡斯特斯或者叫做羅馬衛士的有意義的談話,從某種角度上看,這位羅馬衛士既屬於目擊者時代,又屬於早已消失的羅馬時代。

本傑明·柯蒂斯在他的《1603年諾福克郡檔案》中描述了發生在洛克斯漢姆的奇怪事件:

接近豪維頓·聖·約翰,在洛克斯漢姆的寬闊河段中,我自己和兩位朋友正在從比歐河向對岸游過去,這時候,奇怪的是,我們感到我們的腳碰到了河底。現在,這塊兒的水很多,有3.6米深,在另外的地方有4.2米左右。我們聚到一起,發現我們站在一座大劇場的中央,我們四周有許多台階式座位,一個在一個上。水退了,我們站在那兒,穿著像羅馬軍官。還有更令人震驚的是,我們都沒感到驚奇,我們也沒有對於這景緻感到不方便,而是對此非常習慣,以至於我們忘記了(原文如此)我們一直在游泳。競技場的頂部全是露天的,在牆頂部,各種顏色的旗幟隨風飄盪。

接下來的是,對本傑明和他的兩個朋友親眼目睹的古羅馬盛裝遊行的長篇而又詳細的記載。刊登在1709年4月16日《紳土報》上的由尊敬的托馬斯·喬賽亞·彭斯頓所做的描述里,這個故事做了一兩處有趣的改動,並再次提及:

「……在距離古城諾里奇大約17.6公里的諾福克郡,我們正在一處美麗的湖岸上舉行野餐,這時,被一位極難看的人非常突然地不由分說命令我們離開,此人的容貌和著裝掩飾了他有教養的品行。

「由於這位不友善的人的固執使我們有點兒氣憤,我們決定離開,這時,突然我們不得不趕快閃到一邊,為帝王般豪華的一列隊伍讓路,其中最顯著的人物是一輛金制戰車帶著的一個著裝像一名羅馬將軍、相貌可怕的男人。戰車由十匹昂然而行的白色種馬拉著,大約十二頭獅子由強壯的羅馬士兵用鏈條牽著,一隊號手正在吹號喧囂著,另外有一隊鼓手,跟著的是幾百名長頭發、穿部分鎧甲的水手或者水兵,他們全都被鏈條連在一起。

「他們從我們身邊很近的地方走過,但是很顯然沒有人看到我們。在這由弓箭手、長矛兵和弩炮組成的長隊中,一定會有七八百名騎兵。我不知道他們去哪兒或者來自何處,然而他們在湖邊消失了。他們經過時所發出的喧囂聲是非常大的,而且是清清楚楚的。」

在1741出版的由卡爾沃特所著的名為《湖泊的傳奇》詩中,提到了洛克斯漢姆河段現象。

當穿過湖那邊的樹林時,

一隊騎兵來到近前。

朋友,不要瞧著這些羅馬人,

怕的是他們的眼神與你們的相視。

站到後邊,再往後,讓他們通過,

這些死魂靈,並閉上你們的眼睛。

以免碰上他們死亡的景象。

在不幸可憐之中,

那些人表演他們的角色近一千年。

註定有這種命運來重演

他們過的日子,他們表演的角色:

不要跟他們走,不要看他們,

但為他們禱告,親愛的朋友,

因為他們是死去的人。

戴編撰的《東盎格魯編年史》一書1825年中,提到了這個奇特而神秘的洛克斯漢姆寬闊河段的現象。

「克羅瑟斯的皇家隊伍……已經通過……洛克

斯漢姆的村莊……在其從布蘭凱斯特來的道上。」

另一則記載來自貴族珀西瓦爾·杜蘭德的私人信件,這個記載講述了他和一些朋友在1829年7月21日的一些經歷。有一天,杜蘭德和他的隨從在他的遊艇「阿馬力利斯」號上,它在距洛克斯漢姆河段東部入海口大約200碼處拋錨。他們來到岸上坐下,眺望廣闊水面。據記載,那天特別炎熱。據杜蘭德的描述,一位老頭出現了,「他顯得非常枯稿疲憊、拄著一根長拐棍……」在杜蘭德的隨從中,沒有人看到這位老人從哪兒來,而且沒有人看見他以後去了哪裡。他們問那位老人是誰。那位老人自稱是弗雷維斯·曼特斯,即羅馬佔領下的英國某部分的首席治安法官。

他警告杜蘭德及他的客人們,他們正在踐踏屬於西部皇帝馬科斯·奧雷列斯的土地。對於杜蘭德那一幫人來說,好像很顯然,那老頭兒有精神病,但他們仍要求他進一步解釋,他告訴他們,有一種感覺,即羅馬從未放棄對英國的所有權,而他仍是看守者,今日將有一次皇帝生日大遊行和慶祝活動。

然後,貴族珀西瓦爾繼續描述,令他驚奇的是,河道寬闊的水面好像退了回去,而那位奇怪的老頭兒卻變成了一名穿著華麗的羅馬軍官。杜蘭德記載到他和他的朋友們然後看見一座宏大的羅馬競技場,競技場里有一支如以前的目擊者們朝所描述的隊伍。最後,盛典再一次消失,那個奇怪的老來訪者飄忽地進了樹林,並慢慢地穿過樹林,直到消失在他們的視線之外。瓦倫廷·代爾的《未解之謎》包含有一篇寫得出色的、結構嚴謹的和經過徹底調查研究的關於洛克斯漢姆寬闊河道現象的記述。查爾斯·桑普森的《寬闊河道的魔鬼》寫出了這種現象最可能被見到的詳細日期:4月13日和16日,5月7日和21日,6月1日、4日和11日,8月5日、13日和19日,還有在9月和10月的各種各樣的日子裡,即在3月艾德斯日(莎士比亞在《裘力斯·凱撒》中使這個日子出了名),和10月的諾恩斯日之間。根據古羅馬記法,諾恩斯日被認為是在某些月份的第5日及其他月份的第7日。艾德斯日總是諾恩斯日的第八天後。

是由於時間差錯嗎

有一種奇怪的經歷,它很可能是一種時間差錯,與來自洛克斯漢姆所報告的眾多的經歷相類似,它與來自於薩默塞特郡伊爾敏斯特的約翰和克麗斯廷·斯維恩以及他們的兒子有關。在漢普夏郡新森林的比留修道院附近,他們正驅車沿著一些僻靜的小道前進,尋找野餐地點,這時候看到一個奇怪的、被霧籠罩的湖泊,湖中央有一塊石頭。在這大石頭里。有一把劍,幾乎與亞瑟王傳奇中的那把完全一樣,很自然,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它是亞瑟王的某種紀念物。盡管他們尋找了許多年,但一直未能再一次發現那個湖泊。

薩里郡的帕福德教堂是另一處好像發生了時間差錯的地方。塔雷爾·克拉克夫人是有關的目擊者,在一個星期天夜間,她正在去做晚禱的路上,這時候,那條現代的馬路好像變成了鄉間小道。她清晰地回憶道,一個著裝好像中世紀農民的男人,禮貌地讓到一邊,讓她過去。然後她發現,她的穿著好像一個尼姑。當這段經歷結束時,她又回到自己的「正常」時間,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帕福德教堂曾經與附近的一所修道院有關系,而且比大多數教堂幸運的是,它得以從亨利八世的劫掠中倖存下來。

在塔雷爾·克拉克夫人奇特經歷的幾周之後,她來到了帕福德教堂,在那兒,唱詩班正在演唱某種奇特的素歌。在他們唱歌的時候,她感到教堂本身在經歷著像公路一樣的奇特過程。尖頭窗、土地面以及石頭祭壇使它呈現了早期中世紀的面貌。她看到了一隊身穿褐色長袍的僧侶們,他們唱著現代唱詩班幾秒鍾之前剛唱過的同一首素歌。在她來說,她好像當時不知怎的來到了教堂的後面,而不再參加歌唱了。奇怪的經歷消失了(就像洛克斯漢姆現象對其目擊者所呈現的那樣),一切又都回到了20世紀的正常狀態。

這些怪誕事件引起塔雷爾·克拉克夫人的好奇,她開始調查村莊教堂的歷史。就她所知,鄰近的紐瓦克僧侶可能穿的是黑色服裝,而不是褐色的。然而,記載顯示,在1293年,來自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的身穿褐袍的僧侶被授權使用帕福德小教堂。

科林·艾靈和約翰·英格蘭是熱心而有經驗的金屬鑒別器使用者,他們特別奇怪的時間差錯經歷在1997年英國4頻道的「福廷電視」節日中播出。在一個寧靜的秋天晚上;他們正在一處2000英畝的鄉村地上工作,開始時喝著茶,吃著快餐,然後,出發去探險。科林取了一個對角線路線穿過大地,而約翰則繞著邊緣走。那是一個有重大發現的夜晚。科林找到了一枚裘力斯·凱撒時期的迪納里厄斯銀幣,它屬於共和時期,還有幾枚羅馬銅幣,照後是另一枚迪納里厄斯銀幣,是儒提列斯·弗來克斯時期的,他們還發現了幾件古代製品,他們不能確認這東西的精確質地,還有一支羅馬標槍的尖頭,上面刻有「尼格爾」的名字。

緊接著,他倆聽見了急馳的馬聲朝他們而來。為了安全起見,他們向相反的方向跑去,他倆聽到了這些馬正好經過他們剛才站著的地方。科林和約翰都清清楚楚地聽到了賓士的馬聲,但連個馬影都沒有見到。

他們不可思議地被這經歷弄蒙了,並且懷疑他們是否還在開始搜尋的地方。他們把這個地方叫做「石頭地」,這是因為有一堆石頭堆在一個角落裡。

真正使他們困惑的是,在他們前面四十米的地方,突然莫名其妙地出現了似乎是緊密捆紮的而又不能穿透的樹籬,大約3米高。他們小心地靠近它,並靠著它的邊,沿著它走了近100米,之後他們找到了回到自己汽車的路。

當曙光到來之時,他們去尋找馬蹄印和那奇怪的防護樹籬。沒有馬蹄印,沒有防護籬笆。可是兩個人都能清晰地辨認出他們自己的腳印,並且他們看到了不得不繞著障礙物走的他們的腳印,而這個障礙此時已消失了。

麥克·斯托克斯是什魯斯伯里的尤利豪斯博物館的考古專家。後來,他鑒別了科林和約翰在標搶尖頭附近發現的製品,它們是羅馬騎兵隊的部分用具。約翰和科林聽到羅馬騎兵巡邏隊離開他們的軍事城堡的聲音了嗎?「石頭地」中神秘的障礙物是那個古代羅馬防衛地的一部分嗎?標槍尖頭上的名字「尼格爾」是尼格勛斯的縮寫嗎?他是未被看見的穿越時間奔跑的羅馬騎兵隊的一員嗎?

安妮·梅夫人,一位來自諾里奇的學校教師,正在與她丈夫在因弗內斯度假,他們在那兒研究著銅器時代的克拉瓦凱爾恩斯,這是一個由三個墳墓組成的小墓群。在他們結束旅行時,梅夫人在其中的一塊石頭上稍事休息,就在這里,她明顯地經歷了洛克斯漢姆和帕福德那樣的時間差錯。她看到有長長黑發的一群人,穿著粗製的短袖寬大外飽和有丁形吊襪帶的褲子。他們正拖著一塊巨大的石頭。就在這時候,一群旅遊者進入這個地方,一切又都恢復了正常。

瓊·福曼是《時間面具》一書的作者,這是一部有趣的研究時間差錯的著作。實際上,在她參觀德比郡海頓禮堂的時候,她自己親身經歷了一次時間差錯。她看到四個孩子在禮堂大院的石階上高興地玩耍著。最大的是一個九或十歲的女孩,有著漂亮的披肩長發。她穿著一件稍綠的灰色絲綢套裙,裙上有一個引人注目的花邊領子,帶著一頂白色的荷蘭式帽子。瓊開始只能看見她的背影,可是時間差錯經歷快結束時,女孩轉過身來,她的臉可清楚看見。她有著輪廓明顯的面貌,一個寬下巴和一隻上翹的鼻子。當研究者靠近這群人時,他們全都無影無蹤了,好像幾乎稍微動一下,瓊便在漫不經心中關掉了使孩子們出現的奇怪的長期電流開關。

在禮堂內,為了找到她所見到的孩子們的肖像,特別是年齡最大的,有著明顯的清晰臉龐的那個女孩照片,瓊找尋了所有地方。她發現了一張照片。稍綠的灰色套裙是同樣的,帽子也是,帶花邊的領子也是。這個女孩被認了出來,她是格雷斯·曼納斯女士,她幾個世紀前與海頓禮堂有關系。

一些所謂的時間差錯和類似的「體外」經歷是非常有戲劇性的,以至於它們幾乎具有城市裡神秘軼事的可疑特色,但是當其中的一件事情與文獻資料名稱和地點緊密聯在一起時,其影響是巨大的。在英國薩福克郡,當我們正在給「羅埃斯托夫特科學和文學會」做題為「未解釋的現象」講演時,一個名叫A·M·特納的聽眾,給我們講了有關他曾祖父的以下情況。

文獻資料保存在羅埃斯托夫特學院的《水星人》雜志中,是1910年仲夏學期的第11期,由弗拉德父子有限公司印刷,羅埃斯托夫特市出版社出版。由特納先生的祖父撰寫的文章刊登在第29頁,題為《奇特的巧合》:

無疑,幾乎每個人在某種時候,都經歷過一種感覺,即到過一處特別的地點,在同一位置,與相同的伴侶,說同樣的話,而問題中的人以前也許從未到過那個地方的160公里內……這名女士正在首次參觀一座蘇格蘭房屋,當她驅車到那裡時,周圍環境好像很熟悉。當她到了那所房子時,這房子似乎更為熟悉,她甚至會准確地說出禮堂門里有什麼,傢具是如何放置的,然後,她突然意識到,這是一處她曾夢見過的地方。管家打開門,當他看到這位女士時,他真是嚇壞了,有那麼幾分鍾,他看起來幾乎癱了。這位女士看到了他害怕的樣子,便問他是怎麼回事。「沒什麼,」這位男子回答道,「只是,你是常到這所房子來的鬼女士。」

這篇雜志里的文章中所提到的那位女士是埃瑪·特納夫人,她是我們的朋友A.M.特納的曾祖母。她於1840年至1917年間在世,在羅埃斯托夫特的聖瑪格麗特教堂公墓還能看到她的墳墓。但是,她與蘇格蘭那所房子的奇怪的錯覺經歷,決不是她僅有的與超自然事件的接觸。一天夜裡,她醒來看見她的父親,他是一位拖網漁船的船長,穿著滴水的抽布雨衣,正站在她的床頭兒。

他以一種陰沉的聲音說著:「我的天哪,埃瑪,我們完了!」然後退走並消失了。她喚醒了她的丈夫,他試圖安慰她說,那僅是一場噩夢。然而,大約一天以後,她丈夫回到家,看起來十分嚴肅。沒等他開口,埃瑪說道:「我知道你要說什麼,我父親已經淹死了,是不是?」她丈夫點點頭並把她摟在懷里,安慰她。

「在海峽中,他們被一艘大得多的船撞下去,恰好是在你叫醒我的時候。」他輕聲地說道。在另一處場合,埃瑪夢見她站在一些高大並且非常奇異的峭壁上,一層濃霧在峭壁下翻滾,在霧的上方,她能看見一艘大帆船的桅頂,直朝著峭壁和下面凹凸的岩石駛來,她大聲叫著;並且看見船轉舵離開,回到公海,恰在她醒來之前。她把這事告訴了她丈夫,詳細描述了該島及其特殊的峭壁。「我想我知道它可能在哪兒,」他說,接著,他們一起看了一些海洋地圖和航海圖。他快速地做了幾個航行計算,他發現她的姐夫傑克·海靈斯,大概那時曾在這一地區。鑒於她以前的經歷,他認真記下了她「夢」中的時間及傑克所在船的可能位置。

他們非常高興地並如釋重負地歡迎傑克再次如期安全回家。他的頭一句話是:「我未曾想會再次見到你……」在他講述他的故事之前,他們遞給他埃瑪在奇特的峭壁頂上不尋常的夢中經歷的記錄。

「因為大霧,我們有點兒偏離航道!」傑克解釋道,「朝著峭壁下面的岩石駛去。我們沒有想到離岩石如此近,直到我們聽見一位婦女喊叫聲。我們及時把船轉過來,並駛向公海。」特納家族的靈感天賦不僅限於埃瑪。特納先生本人曾做過一個奇怪的夢,在夢中,他發現自己身著海軍制服,站在一處等候公共汽車的排隊人群中。當被問到,他是否正等著到他的潛艇那兒去,他回答道,是的,他被告知太晚了,因為潛艇已經出航而未帶他。這個夢是如此有力而逼真,他記得,夢里正在為被帶上軍事法庭而犯愁,他正在黑暗的大街上走著,考慮如何清除他的名字。正在他徘徊的時候,他遇到了同一個神秘的通告人,此時這個人告訴他,他非常幸運,他的潛艇沉沒了,船上所有的人都已喪生。第二天,一艘潛艇以及艇上所有的人消失在泰晤士河口。

特納先生和他的曾祖母那樣的經歷與洛克斯漢姆寬闊河段的目擊者,克拉瓦·凱恩斯,海頓禮堂和帕福德的女士們遇到的事件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如果個人知覺的某種非身體部分,可能瞬間實際跨越廣闊空間距離,那麼它也能跨越時間嗎?當然,關於其跨越將來的問題是,將來幾乎是廣闊無邊的,未被確定的,和多變的。充其量,所有能被造訪的事物是一些未定型的代替現時的未來事物,平行的宇宙,或者可能性的痕跡。也許,這會解釋一些未來情景得以被實現,而另外一些未被實現的原因。

或者是否有一種完全不同的解釋——至少是對於重訪過去情景而言?石頭、金屬、木頭、土壤和岩石是否會吸收和記錄它們周圍,及內部發生的事情的動力振動,然後,當外部條件適合的時候,重現給敏感的人呢?

時間性質之謎

也許,最著名和最令人迷惑的時間差錯是「拉蒙小姐和莫里森小姐」訪問凡爾賽宮,她們在《一次探險》上這樣稱呼她們自己,盡管她們的真名是安妮·莫伯利和埃莉諾·卓丹。安妮是牛津聖修斯學院的院長;埃莉諾是威特福得一所女子學校的校長。在1901年8月,她們游歷了凡爾賽宮,並且來到「玻璃長廊」進行了短暫休息。窗戶都開著,夏季鮮花的花香吸引她們再次到外面探險,並朝凡爾賽皇家小別墅走去。這是一座小城堡,原來根據路易十五的命令修建的,由路易十六給了他的皇後瑪麗·安托瓦內特。

在安妮和埃莉諾自己的記述中,她們順著林中大道走了一段路程,然後到了大別墅,這個別墅由著名的「太陽國王」路易十四建造。離開這座建築後,她們向左到了一個寬闊的長滿草的大道。由於不認識路,她們橫穿過這條道,順著另一條小巷到了它的旁邊。如果她們順著長滿草的道走下去,就會直達她們正在尋找的那座皇家小型別墅。

她們碰到的第一個真正奇怪的異常現象是,一位婦女向窗外抖動一塊白布。安妮非常清晰地看到了這位婦女,她有些吃驚的是,埃莉諾沒有停下來,問她去小別墅的方向。只是在這之後,安妮得知她未曾見到抖動白布的那位婦女。更令人不安的是,她甚至沒有見到出現過那位婦女的帶有窗戶的建築物。

直到這時,兩位英國參觀者都未發現完全怪誕或不正常的東西。當她們向右經過一些建築物時,她們通過一扇開著的門瞥見了一座雕刻的樓梯。此刻在她們面前有三條路,她們選擇了中間的那條路,她倆遇到了兩位男子,據她們描述,他們正在使用一輛手推車和鏟子幹活。安妮和埃莉諾以為他們是園藝工人,但有些被他們不同尋常的服裝所迷惑,他們身穿長長的灰綠色外套,頭戴三角帽。這兩位被認為是園藝工人的人向前指出道路,這兩位朋友繼續往前走。

從這時開始,她們倆開始莫明其妙地覺得沮喪了,盡管當時她倆誰都沒有把這種感覺告訴對方。另一個非常奇怪的事情是景色自身的細微變化。她們把此描述為看起來像是二維平面的,猶如她們正在舞台上走著,周圍都是油畫的布景,而不是正常的立體三維的世界。

這些感覺越來越糟糕,當埃莉諾和安妮來到一個圓形花園中亭子的時候,這些感覺達到了最低點,在亭子里,一個相貌奇怪的男人正在休息。她們倆對他都本能地感到一種恐懼和厭惡,她倆沒有從亭子過去,因為那條路線會使她們更接近他。

當移動的腳步聲在她們身後響起時,她們熱切地轉過身來,迎接可能出現的新來的人,但是她倆發現那兒根本沒人。然而,安妮此刻看到另外一個人在她們附近,而此人以前沒有在那兒。她們描述說,他看起來很高雅。他是一個高個兒男子,長著大大的黑眼睛和捲曲的黑發。他指給她們那所房子,但他的笑好像是不同尋常的。當她們回頭感謝他為她們指路時,他卻不見蹤影了。

她們再次聽見莫名其妙的跑步聲,離她們非常近,但當她們尋找那個跑步的人時,她們沒能看見任何人。

最後,在安妮來到那座小別墅後,她看見了一位婦女坐在草地上,看來在忙著畫圖。當她倆經過時,她似乎正好看到這兩位英國參觀者。後來,安妮詳細描述了她:她穿著一件領口開得很底的套裙,有一個三角披肩圍在領口,她有一頭濃密的金發,頭戴一頂白色的遮陽帽。當她和埃莉諾走上陽台的時候,安妮覺得她好像正在睡眠中行走,或在一種恍惚的、不連貫的夢一般的狀態中移動。當她再次看到那位婦女時,是從後邊看。她感到高興的是,她的同伴沒有停下來問路。然而這次,又是安妮自己一人看到了戴白色遮陽帽的那位婦女,埃莉諾根本就沒看到她。

她們倆遇到的另一個人,並且是她倆都清楚地看到並且聽到的人,是一位年輕的男僕,他問她們是否願意讓他給她們引路。不一會兒,一群喧鬧的參加婚禮的客人們出現了,埃莉諾和安妮覺得她們莫名其妙的沮喪消失了。

她們倆每人都分別寫了那天她們曾看到和聽到的非常詳細的記錄:她們的經歷是不一樣。埃莉諾被整個事件所迷住,她於1902年1月進行了第二次參觀,當時,那地方的幾樣事情再度顯出好像有奇怪的、虛幻的,幾乎是鬼一般的性質,但是詳情有點兒怪誕。

對安妮和埃莉諾奇特經歷的長期研究,以及《一次冒險》一書出版後的尖刻爭論,最後也未解決在凡爾賽發生在她們身上的問題。確切地說,她們經歷了一次真正的時間差錯,使得她們能看見和聽到過去一個世紀前的事件,這是很可能的。

從洛克斯漢姆寬闊河段、羅埃斯托夫特、薩里郡、德比、銀沃內斯、巴黎郊區,以及幾百處其他地方,時間差錯的證據持續地增長著。

事情可能還沒被證實,但是時間的奇特性質及它所表現出的非規律性甚至倒轉的可能性,像是在證實,它像看起來穩定的地殼一樣,易遭受彎曲、裂隙和不可預測的活動。到下一個千年末,時間震動會像今天地震那樣被徹底地弄明白。

富有想像力,無畏的辯論家詹姆斯·金斯爵士早在1930年就寫了《神秘的宇宙》,這似乎是不可能的。與愛因斯坦和霍金齊名的金斯爵士,把時間之謎描述為我們對整個宇宙理解的中心事物,以及人類在其中的地位。正像金斯所正確爭論的那樣,如果決定談論因果論,不像大肆得到吹噓的「梅德人與波斯人的法律」那樣不可改變,如果它們不像嵌在石板中的金色文字那樣傳給我們,那麼為什麼事情會照樣發生?

用他自己的話說:

「如果我們及大自然,不以特定的方式對外部刺激產生反映,那麼是什麼決定事件的進程……對於這些問題我們不能得出任何確切結論,直到我們對時間的真正性質有一個更好的理解……是時間性質之謎把我們的思考帶到了一種停滯狀態。」

4. 廣西法官從家中5樓跳下墜樓身亡,此前有何異常

現在僅僅了解到的是,在此前這位50多歲的法官,和自己的妻子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離婚了,但是雖然兩個人離婚了,還依舊生活在一起,現在整個事件還在調查當中,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生活的壓力或者是工作上面的壓力導致對活著失去了信心,然後選擇用這樣的方式去結束。那天是凌晨兩點的時候,他選擇從5樓自己的家裡跳了出來,隨後家裡人發現立馬報警和聯系了120,等到急救人員將人帶回醫院搶救時,人已經不行了。想要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跳樓的,只能等到官方調查結果出來之後了。

事件的總結

對於成年人來說,特別是過了中年以後,內心是非常孤獨和煩躁的。由於工作都很忙,如果心理遇到任何問題的時候都沒有辦法可以找人傾訴,再加上自己不會排解內心的壓力。家裡人如果沒有給到足夠的關心和陪伴的話,那麼心理健康就容易出現問題。而當出現問題的時候,如果可以早一點發現,那麼就能更好的解決,或許結果就會不一樣了。對於每個人來說,工作肯定是最重要的,因為生活沒有工作就沒有辦法生活,但是在生命的面前,工作就沒有那麼重要了,所以在這里也希望大家可以以這些事件作為警醒。無論是家庭生活有壓力,還是工作方面有壓力,一定要及時的說出來,這樣才可以幫助你去解決問題,千萬不要用這樣極端的方式。

5. 那位貪污了60多噸胡椒的宰相,是怎樣走向巔峰的

說到今天這個貪污了800石胡椒的高官,我們先給大家講一段愛情故事。然後我們再來看看他是怎麼一步步成為宰相的。這貪污胡椒又是怎麼一回事。

這位高官年輕時候只是一個貧苦的書生,並沒有什麼錢。每次科舉,只能步行去參加鄉試。在這樣的條件下,他確是發奮學習,酷愛讀書。就這樣,由於當時皇帝愛道學,他憑借一技之長中了進士。之後從官場底層開始了慢慢的打拚。這樣的寒門子弟,又努力又上進,得到了當時的名媛,女詩人,大將軍的女兒的青睞。雖然當時的家人百般阻撓,這么大小姐還是嫁給了這個小官。

之後,兩人粗茶淡飯,有時家裡米不夠了還要向娘家借。過慣了好日子的大家閨秀卻一點沒有抱怨的意思,還讓元載去娘家吃飯。這樣的小官當然入不了大將軍的法眼,所以每次他就只配坐在末席。

就這樣,雖然妻子深愛自己,肯跟自己缺衣少食,但是作為男人絕對不能再這樣忍受下去。最終,忍耐不了了的書生去京城套取功名。臨行前給妻子寫了一首詩:

年來誰不厭龍鍾,雖在侯門似不容。看取海山寒翠樹,苦遭霜霰到秦封。

妻子,看到丈夫的志向,也賦詩一首:

路掃飢寒跡,天哀志氣人。休零離別淚,諸道廉使隨才擢用。入為度支郎中。載智性敏悟,善奏對,肅宗嘉之,委以國計攜手入西秦。

這首詩,由於寫的氣勢磅礴,得到了許多人的贊美。就這樣兩人便去了京城。

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的書生攀上了當時的權臣,就這樣在多年的蟄伏後,書生發跡,一躍成為宰相。

說到這里,故事講的差不多了。這就是卓文君與司馬相如一樣的愛情故事啊!而這對夫妻就是有名的中唐宰相元載以及名將王忠嗣的女兒王韞秀。這兩人,在唐代宗一朝相當活躍。而上文所說的權臣,就是唐朝歷史上唯一宦官宰相李輔國。而這兩首詩便是《別妻王韞秀》以及《同夫游秦》,這樣一對苦命鴛鴦在得到了無盡的榮華富貴後卻徹底的墮落了。我們來回頭說說,元載是如何發跡的。

真才實學,平步青雲

其實,不管是貪官清官,能臣庸臣。只要是寒門出身,最終得到高位的,無論最終如何,總是有真本事的,而元載也是如此。元載是憑借道學,被玄宗皇帝看中的。並且這么個嗜學好度的人物,本事肯定是有不少的。憑借名氣,任黔中監選使判官、大理評事、東都留守司判官、大理司直。《舊唐書》說他:“ 自幼嗜學,好屬文,性敏惠,博覽子史。”

元載能夠平步青雲從九品芝麻官當上東都留守判官,也就是高級法官除了他知識水平高,一個很大原因是他做事圓滑,能得到同事的青睞。但是這樣依然是不夠的,畢竟在大唐官場,一個高級法官並不算什麼顯眼的官職。那他接下來是這么登高位的呢?那就是“安史之亂”的功勞,成就了一批人。

攀附權貴,身居高位

“安史之亂”爆發後,原來的達官貴人被重新洗牌。太子李亨在靈武登基就是唐肅宗。皇帝唐玄宗失勢,跟他一起失勢的還有玄宗朝的一班老臣。李輔國,卻因為是太子身邊的近臣,既有能力,又懂察言觀色,得到了肅宗的青睞。在肅宗朝,李輔國可以說是權傾朝野,尤其是後來兩京收復後,李輔國更是如日中天。而此時,因躲避戰亂而逃到江南的元載因為不能再忍受貧苦生活回到了長安。回到長安後,因為肅宗急需人才,給了元載官職。具《舊唐書》記載:“肅宗即位,急於軍務,俾充使江、淮,都領漕輓之任,尋加御史中丞。”


爬上了人生巔峰的元載開始了享受人生,由於當年太窮困了。所以,元載開始公開貪污,要給自己子孫留下花不完的錢。不僅元載瘋狂,他妻子也跟他瘋狂。縱容兒子欺壓百姓。這對夫婦在嘗盡人間辛苦後,在得到榮華後確實無盡的貪婪與縱欲。

就這樣,否極泰來。我們知道,就如上面的李輔國和魚朝恩一樣,代宗最討厭威脅他皇權的人。而元載就做了這么個事,當時長安受吐蕃的威脅非常嚴重,所以元載就打算建中都。在秋天吐蕃容易入侵的時候就讓皇帝去中都,冬天過後再回長安。但是,這封奏報代宗還沒有批,他就開始選址了。這件事後來被唐代宗知道,可見他已經侵犯了皇權。

最終,廣結黨羽又貪得無厭侵犯皇權的元載被處死。抄家時候光胡椒就抄出800石,就是60多噸。有這多胡椒幹嘛,難道元載喜歡當廚子?不是!胡椒在唐代屬於高級奢侈品。

胡椒的貴重

胡椒為什麼叫“胡”椒。因為當時在中國產量極低,到宋代才只有廣東地區又,產量極低。而大量的胡椒也是靠從西域進口。所以這玩意在達官貴人手裡相當貴重,在中世紀歐洲甚至跟黃金等值。而胡椒有兩大功效,除了做香料外還可以壯陽!所以,抄家60多噸胡椒的元載可以說貪的一發不可收拾。唐代宗氣的,直接把他父母的墓挖出來鞭屍。

而令人歌頌的是,王韞秀對元載的感情至深,可以為他赴死。本來作為家眷王韞秀是不需要死的,只是需要去當奴僕就好了。但是王韞秀說:“王家十二娘子,二十年太原節度使女,十六年宰相妻,死亦幸矣。”於是,不堪忍辱的王韞秀自殺,不愧將軍之後。

6. 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是哪一篇文言文並翻譯。

《孟子·滕文公上》
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內繁殖,五穀不登,容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

譯文:
在堯那個年代,天下還不太平,大水橫溢,四處泛濫成災。草木茂盛,鳥獸繁殖成群,五穀歉收,禽獸威脅人類安全。獸蹄鳥跡的痕跡,中原隨處可見。只有堯一人為此憂慮,他選派舜統領治理工作。舜命令伯益掌管火政,伯益放火焚燒山林沼澤的草木,使禽獸逃散藏匿。禹又疏浚九條河道,疏通濟水漯水而注入大海;挖掘汝水漢水,開掘淮水泗水,疏導入長江,然後中原地區才能夠耕種天地。在這個時候,禹在外地八年,多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進去,即使他想耕種,能行嗎?

7. 模擬法庭要怎麼做呀

先選出法官,原告,被告,訴訟代理人。如果是公訴案件選出公訴人。然後選擇案件,根據案件進行辯論,只要按照訴訟法的順序發言就可以了。

8. 你是如何看待「正義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這句話

一種安抄慰語唄,實際上它遲到就是對那些受傷害的人最大的打擊了。
比如之前發生過一個案子,當時警方因為種種原因把犯罪嫌疑人就定成了罪犯,然後把他關到監獄裡面,可是十多年以後,突然真想浮出水面,那個犯罪嫌疑人也不是真的罪犯,但是官方做出的決定只是賠償金錢,是啊!除了金錢以外也沒有更好的補償方式了,可是,那個可憐的人的光陰呢?
他在監獄裡面耽誤的好幾年時光,足夠他創造那麼多價值了,所以正義的遲到本身就已經是很大的傷害了。
與其說「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不如說「風雨從不會失約,但彩虹卻會。」
所以,我很理解有些小孩子被欺負不告訴老師,而是選擇打回去,因為他害怕老師給他的也只是遲到的正義。


9. 張釋之是哪裡人請介紹一下他的情況

張釋之,今南陽方城縣人,西漢法律家、法官。
漢文帝元年入朝為官,歷任內謁者僕射、公車令容、中大夫、中郎將等職。文帝三年升任廷尉,成為協助皇帝處理司法事務的最高審判官。
他得到當時百姓的稱頌:「張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
他以法治國的精神在我國歷史上一直受到稱頌。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